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带领了哪些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的污点,他因残害兄弟、逼父退位被世人诟病,从此背负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恶名。
李世民剧照
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军遍及全国。据史书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反隋势力多达百余支,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之说,李渊团伙就是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中的一支。
大业13年(公元617年),李渊打着“匡扶隋室、废昏立明”的旗号向关中进发,攻下关中以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傀儡皇帝不好当,过了几个月,杨侑被迫禅位给李渊,这就是历史上的唐高祖。
在反隋过程中,李家兄弟配合默契,但是到了唐朝建立以后,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分工发生了变化,李建成主要呆在宫内协助处理政务,而李世民则是继续带兵打仗,这样一来使得李世民的功绩越来越显著。
不久,太子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开始与弟弟李元吉合谋整李世民,与李世民团伙争得你死我活,奈何李渊始终向着李建成。李世民为此率领十人埋伏在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
唐太宗剧照
(一)长孙无忌——自缢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他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的胞兄,长孙无忌很有谋略。李渊起兵以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谋臣。
当李世民的功绩超过太子李建成之后,李建成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手下谋臣很担心,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与太子已经结怨,一旦爆发,恐怕会影响到国家存亡,不如先下手为强。”
房玄龄的一番话说到长孙无忌的心坎里去了,于是他们两个拉上杜如晦一起游说李世民诛杀太子和齐王。
公元626年,李建成从中作梗,房玄龄、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这个时候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只剩下长孙无忌一人,长孙无忌感觉到了空前的危机,与大家一起游说李世民先动手,李世民下了决心。后来李建成准备伏杀李世民,李世民终于决定发动政变。
李世民继位以后,授长孙无忌为大将军,后来一路飙升,最终官拜宰相。李世民病逝以后,长孙无忌受先帝所托辅佐新帝。后来长孙无忌遭到小人的陷害,惨遭流放,最后自杀身亡。
长孙无忌剧照
(二)尉迟敬德——得以善终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今天山西朔州人,鲜卑族,从小依靠打铁维生。隋朝末年,尉迟敬德平定高阳暴乱,从此名声远扬。刘武周起兵反隋之后,尉迟敬德投靠了他。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军攻打刘武周,刘武周兵败逃跑,但是尉迟敬德却死死坚守介休县,李世民派李道宗等人游说其归降唐朝,尉迟敬德识时务,从此追随李世民。
尉迟敬德也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核心人物,他因射杀李元吉有功,被封为吴国公。贞观17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还乡,不在过问朝中之事。
显庆三年(658年),尉迟敬德去世,享年74岁,唐高宗下令让朝中大臣参加尉迟敬德的哀悼活动,尉迟敬德也算得以善终。
尉迟敬德剧照
(三)侯君集——谋反被杀
侯君集是今天陕西旬邑县人,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追随李世民,并立下战功,受到李世民赏识,后来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立下战功,被封为潞国公,又因灭东突厥有功徙封为陈国公。
侯君集晚年不得志,整日郁郁寡欢,此时太子李承乾也失意,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于是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开始密谋造反一事,却以失败而告终,侯君集被处死,其家人流放岭南。
(四)张公谨——病逝
张公谨本来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受尉迟敬德推荐,追随秦王李世民,后来协助李世民杀兄弟,因功被封为定远郡公,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年仅39岁。
(五)刘师立——善终
刘师立也是早年跟随王世充,王世充兵败以后,李世民因赏识刘师立的才华,将他赦免,并授其左亲卫。后来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授大将军,最终官拜始州刺史。公元640年,刘师立去世,算是有个好的结局。
王世充剧照
(六)公孙武达——善终
公孙武达是今天陕西西安人,隋朝统治时期,公孙武达做过禁卫军,隋朝末年投靠李渊,李渊登基称帝以后,跟随秦王李世民伐刘武周立下大功,后来屡立战功,授清水县公。
李世民登基称帝以后,公孙武达先后任肃州刺史、东莱郡公,唐高宗继位以后去世。
(七)独孤彦云——壮烈牺牲
独孤彦云今天甘肃秦安人,后来在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有功,授历阳郡公。最后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壮烈牺牲。唐德宗继位以后,将独孤彦云的画像放在凌烟阁,凌烟阁是唐代专门用来表彰功臣的高阁。
(八)杜君绰——善终
隋朝末年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杜君绰也积极响应,加入反隋队伍之中,后降唐,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因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有功,授开国县侯。李世民继位以后,杜君绰升任为怀宁县开国公。后来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斩杀敌军三万。公元662年12月的一天,杜君绰在上朝的时候去世,享年62岁。
李世民剧照
(九)郑仁泰——善终
郑仁泰很早就加入李世民集团,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玄武门之变的先锋,因功授游击将军,李世民继位第四年,授其公爵。后来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郑仁泰也参加。最后在平叛铁勒中吃了败仗,被降职,在第二次平叛铁勒之后不久去世。
(十)李孟尝
李孟尝是今天河北赵县人,隋朝末年,李孟尝跟随王君廓起兵反隋,后降唐。李孟尝降唐后常常跟着李世民外出征战,功勋显著。武德九年,因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战功,授武水县开国公。
李世民统治时期,因克东突厥有功,徙封为汉东郡开国公。唐高宗继位以后,先后担任右监门卫将军、右威卫大将军等职务。乾封元年(666年)去世,享年74岁。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杀兄逼父退位受到后世之人斥责,但是如果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去看,李世民不可能等到李建成先动手之后再出手,因为情况已经很危机。而且当时唐朝迫在眉睫的是尽快消除政出多门的态势,国家需要太平,老百姓希望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大家不要去纠结谁先动手,能够还天下一个太平才是当务之急。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登上皇帝之位的,参与此事的人都因功被重用,只有侯君集后来因参与李承乾的谋反被杀。
李渊当上皇帝后把李建成立为太子,而让李世民南征北讨,李世民倒也忍了。但太子知道自己无论是功劳还是民心都比不上李世民,所以和弟弟李元吉联合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及其功臣集团,这些人为了为求自保便和李世民商议对策,最终达成一致,在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并在两个月后使李渊禅让皇位,当上了皇帝。
当时参与此事的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对于这些冒着杀头危险帮自己夺取帝位的功臣,李世民也没有亏待。长孙无忌之后被封左武侯大将军,后担任宰相,进封齐国公后改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位。尉迟恭被封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予吴国公爵位,后改封为鄂国公 ,凌烟阁排名第六。
张公谨升为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后进封为邹国公。刘师立升任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公孙武达谨升为右武卫大将军、东莱郡公。独孤彦云被封历阳郡公,并娶了安康公主。杜君绰晋升为怀宁县开国公,后拜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郑仁泰授游击将军、归政府统军,后授上柱国、同安郡公,历任左屯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等职。李孟尝封武水县开国公,后迁汉东郡开国公。
唯独一个侯君集是自己找死,在玄武门之变后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因为在攻打高昌国时私自将宝物据为己有被告发受到处罚,虽然李世民网开一面没有过多的追究,但他却想不开,开始对李世民怀恨在心。后来通过女婿和李承乾搭上了线,并策划谋反,事情败露后李世民本还是不忍心杀他,但其他重臣坚决反对,最终将其处死。 ?
这十人除了侯君集和个别战死的,都算是得以善终,李世民对功臣还是不错的。
?玄武门之变?中。跟随李世民的9个将领包括尉迟敬德,张公瑾,公孙武达,杜君绰,郑仁泰,侯君集,刘师立,独孤彦云,李孟尝。他们在玄武门之变里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玄武门之变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次兵变行为,他的主角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园626年的时候,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等人,成功登上大位,今天我们讲一下在这场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的九位将领。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成员。他一开始是跟随刘武周的,后来刘武周败了,尉迟敬德跟了李世民,还曾经救过李世民的命,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还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张公瑾一开始是跟随王世充的,后来跟了李世民,为李世民效力。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摇摆不定,也是张公瑾等人帮助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杜君绰也是李世民手下的将领。虽然本事没有尉迟敬德等人厉害,但也是李世民手下的重要将领之一,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独孤彦云是唐朝初期的有名将领,后来还和李世民做了儿女亲家。在作战方面非常的勇猛,后来也是在战场上牺牲的。
郑仁泰是很早就跟随李世民的手下,为李世民立了很多功,是李世民的嫡系势力。李世民上位以后,也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孟尝本来是山贼,后来跟了李世民以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也参与其中,为李世民立下大功。后来李世民上位以后,李孟尝也是李世民的重要将领之一。
刘师立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佼佼者,一开始的时候是跟随王世充的,后来投靠了李世民,忠于李世民。也曾参加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立下大功。
侯君集是唐初名将。但是他曾经和太子李承乾站在一起过,后来还支持李承乾,李世民上位以后,有人告发了侯君集,而李世民也没有念及旧情,直接处决了侯君集。
公孙武达是李世民的悍将,能征善战,是最早跟随李世民的一批人。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战功,后来是在李治统治时期去世的。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当中,最为凶险的一刻,就是历史上那一场著名而血腥的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
成王败寇,鹿死谁手。李世民凭借一场惊险的权力博弈,打破了继位伦理,以杀戮铁血上位,一举完成了从藩王到君王的华丽逆袭。
那么,当年追随秦王李世民的10位?从龙功臣?,最后都下场如何?且听峰子哥一一讲来。
代号?长安斩首?行动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10人骨干,在大唐王朝的?大脑?首都长安,发动了宫廷政变。
诛杀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逼宫父亲唐高祖李渊,随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不久后,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史称唐太宗。
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
10位?从龙功臣?最终下场如何?
长孙无忌,李世民最为信任的心腹,玄武门事件的重要幕后谋划人,官至右仆射,爵至赵国公。同时,他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妹妹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公元649年,唐太宗逝世,遗旨令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皇亲国戚,位高权重,长孙势力在朝中举足轻重。
后因唐高宗李治,执意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反对声四起。反对立武为后的长孙无忌势力,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大患。后来,长孙无忌因与武后多番争斗,失势,被罢官流放。
公元659年,武则天党羽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最终,在武则天的枕边风下,李治令赐死,长孙无忌于家中自缢而死。不得善终!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所带领的10个人下场基本都不错,只有一位因为侯君集造反才被李世民杀死,像尉迟恭、张公瑾等绝大部分人都得以善终,这些人很多都活到了唐高宗时期,基本只要在那个时期不惹怒武则天,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李世民对待手下的功臣,并没有出现鸟尽弓藏的情况,很多大臣在之后都有机会进入凌烟阁,成为记录在史册的功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