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是否真实存在袁崇焕死后后代怎么样了

众妙之门 2023-06-15 09:54:59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是否真实存在袁崇焕死后后代怎么样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袁崇焕死后后代怎么样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袁崇焕,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关于他的世纪,这已经是得到了梁启超、康有为、杨宝霖以及金庸先生的人的撰写和考证。尤其是杨宝霖与金庸所著作的袁崇焕杂考》和《袁崇焕评传》更是流传甚广。杨先生在《袁崇焕杂考》一书中,对袁崇焕生平、故里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然而,金庸先生因其第二本武侠巨作——《碧血剑》的流传,向读者揭开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传奇故事,深受读者的喜爱。随之,便引发了大家对于袁崇焕后代的兴趣。读者纷纷表示:金庸先生所著的《袁崇焕评传》,确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佳作了。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袁崇焕是否有后代?若是有的话,后代情况又是怎样的?

金庸先生在他的《袁崇焕评传》里,曾写到:“朝廷抄了袁家后,家里贫困潦倒,没剩下什么财产。袁崇焕在辽西的家属被充军到浙江,后改为充军到贵州,在东莞的家属充兵到了福建。”而在《明史》中,则说:“袁崇焕没有子嗣。”

但是,叶恭绰却说:“袁崇焕的后世子孙,不知因何缘故,都进入了黑龙江的汉军旗籍贯。”据说,当时清兵掠夺了大量汉民到辽东当奴隶,所以,袁家子嗣很可能在战乱之中被俘虏了去,到黑龙江的苦寒之地做农奴,才被编入了汉军旗籍贯。

大家都知道,袁崇焕因冤入狱,可是,他的清白直至乾隆年间才被平反。《明史》是在乾隆四年七月全部编写完成的,其实,在《袁崇焕传》中,根据清宫档案,直接说明了皇太极所施“反间计”的全过程。乾隆皇帝时隔数十年后,才读到《明史》,当得知袁崇焕的故事后,很是同情。

于是,乾隆下令追查:袁崇焕有无子孙。

结果,乾隆查到袁家只有旁系的远房子孙,便封赐他们做了一个小官,可是,这已经是乾隆四十八年发生的事情了。

那么,袁崇焕究竟有无后代呢?

答案是有的。

乾隆四十七年时,皇帝为他平反,命广东巡抚寻找袁家后世子孙。尚安查到的结果是袁家没有后代,于是,便让袁家的远房侄子袁炳走上仕途之路。在《明史》中,也称袁崇焕无子,所以,造成后世认为袁崇焕没有后代。但是,乾隆这次查找仅限广东、广西两地,却忽略了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志”和时人笔记、实物,包括东莞本地康熙年间所修的一部地方志。

大概是因为乾隆皇帝的“先入为主”,而让这次搜查很不全面。

他深受史料记载中所说的:袁崇焕家人被流放到广东、广西的影响,因此,应该没有想到可以在北方地区以及东莞当地的资料中寻找相关线索。

所以,瑷珲袁氏并没有出现在乾隆皇帝的视线内,而瑷珲袁氏则是袁崇焕的后裔。据说,清末将领富明阿就是袁崇焕的后代。

富明阿是咸丰时期黑龙江八旗汉军左领,曾亲率将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来,官至都统、将军,官运亨通。在《清史稿·富阿传》一书里曾记载:“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

据说,富明阿曾向广东籍士兵询问过袁崇焕的事情,并自称是袁家后人。清光绪末年,屠寄为富明阿所作的《袁富将军战略》中,明确记载富明阿为袁崇焕后裔:

“公讳富明阿,字治安。黑龙江正白旗汉军年昌阿佐领下人。本袁氏,明兵部尚书督师崇焕六世孙也。崇焕见法,前史以为冤,妻子流寓汝宁。明鼎既革,有子曰文弼,从征有功,编入宁古塔正白旗汉军。生尔汉。康熙二十三年从征雅克萨,留防黑龙江城。尔汉生贵,贵生常在,常在生赶[年]。赶[年]三子,长世有,次世宽,三世福。世福即公。披甲入伍即今名。”

富明阿,原名袁世福,入伍后改名为富明阿。因为屠寄对黑龙江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研究,所以,他对富明阿的描述,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富明阿弱冠之年,就肩负起了平定喀什噶尔的重任,最终,升至参领职位。咸丰三年,他随钦差大臣出征扬州时,在战场上一举成名。此后,经常立功,最终,成为吉林将军。后因病辞职,并于光绪八年去世。他有两个儿子,都非常出色,大儿子是寿山,官至黑龙江将军,后在抵抗俄罗斯进犯时,在战场上牺牲;小儿子是永山,官居三等侍卫,在奋力抵抗日本敌军时,死于战场上。

据史料记载,富明阿的儿子寿山,有两子一女,长子名叫袁庆恩,字少峰,1927年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曾任东北盟旗处处长、暂编黑龙江陆军骑兵第一旅旅长,后任奉天蒙旗处处长,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主座公署顾问。直到1947年病逝于齐齐哈尔市,终年62岁。

其实,不管袁崇焕的后代,为谁服务,为谁效忠,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在祖国的土地上,为自己的国家而英勇战斗过。而袁崇焕虽然是一名抗清将领,但是,却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真是让人惋惜。这也使得他在行刑前,还念出了自己的遗言《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生平及其后人介绍

袁崇焕(1584—1630)明朝名将,原为一介书生,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打伤,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又过了一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真英雄也! 面对如此英雄,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采用了汉奸高鸿中的建议,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袁公知后,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10多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于击退清兵,保住京师。 真乃一代名将! 遍观历史,文人为将而立如此巨功者,无出其右。但崇祯又是如何款待救了他的小命的袁大将军的?——立捕下狱! 这是有征象的。先前,当袁将军带领五千人马从宁远赶到京城时,提出我军人马疲惫,要在城内小憩时,竟被崇祯予以拒绝。最后只得在无多少防御措施的野外与清军决战。可见崇祯实在是个没良心的糊涂皇帝。 这个糊涂皇帝这时更糊涂了,在决战胜利第十日后,因听信了两个从清军兵营里逃出来的太监的话,认定袁公是个内奸,一意孤行,把袁崇焕当场抓了起来。并在八个月后处以极刑——凌迟。 所谓凌迟就是千刀万剐,是一刀一刀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剐,是极刑中的极刑。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京城老百姓都听信了官方的话,都认为袁公是个内奸。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面: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 悲哉,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不是战死在沙场,不是死于敌人之手,却给自己誓死保卫的汉族儿女凌剐着吃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啊!冤啊,在计六奇《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 我们的民族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英雄,可袁公至死也不曾忘怀自己的民族。袁公临刑前,写有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临刑口占》)。 袁公生前并不是没有料到这样的结局。他曾对崇祯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当时答应了,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可惜,崇祯实在是不值得信任的无用之辈。 到头来,还是把大忠臣给活剐了,由此,也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可笑的是,崇祯死前,还在那里感叹:“安得岳飞者用之。”——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一个崇焕先生已经杀得如此之惨,再冒出来岳飞先生,他岂不又得动歪脑筋用苦刑乎?(柏杨语——见《末路英雄——柏杨》) 袁崇焕这样的伟大人物,在生前已赢得不少忠义之士的钦慕。 请求与袁公同死的布衣程本直这样评价袁崇焕的为人:“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被袁崇焕的品格所感染,在袁公被杀的当夜,袁公手下的一位姓佘的义士冒着被灭族的危险把明朝打算“传视九边”的袁公头颅从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从此开始了佘家372年的守墓义举。 佘义士自偷葬袁崇焕首级后,就辞官不做,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二不许做官,三不许不读书。从此,佘家后人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直到乾隆年间,守墓才转为公开,他们也才得到世人的敬重。 三百多年来佘家的17代辈辈单传,但是每一代都记着忠义二字,都恪守祖训,与袁大将军墓朝夕相伴,没有离开半步。(见南方周末《372年守墓史曲终人散》)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壮举啊! 当年佘义士偷葬袁崇焕首级时,世人皆认为袁崇焕是个汉奸,这个时候,佘家人该是忍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也许袁崇焕真的是个汉奸呢? 然而他们坚持下来了。直到乾隆年间,乾隆为清朝才公布了《清世宗实录》,为袁崇焕正了名:袁崇焕不是通敌的汉奸,却是个真正的大英雄。 而这时150多年已经过去了,所有明朝的遗老遗少都已化为枯骨了,而佘家人也已为冤死袁大将军守了七个世代。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啊!当整个民族视袁大将军为汉奸、叛徒时,惟有佘家坚信袁崇焕是冤死的,并为他默守了一个世纪。守一时是容易的,守一个世纪就难了。然而佘家继续坚守了下去——守了整整372年。 在这个过程中,朝代更替了,清朝灭亡了,民国兴起了,民国灭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兴起了,然而,袁大将军——这位无论在品格还是在才能上或是在功业上都惊世杰出的民族英雄——始终得不到中华民族应有的尊敬与赎罪,他在民国初年被康有为发起修建起的一小块墓地、祠堂在×革中又被夷平了,直到佘氏再度奔走24年,才终于换回今天的墓地重修。 壮哉!佘氏!为一将军守墓372年,中外古今,闻所未闻!对比之下,国人的表现令人叹息。 遥观日本小鬼子,每年8月15必去祭拜“靖国神社”,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百姓,不忘保卫过自己国家的“英雄和战士”。反观我国,几个记得保卫过自己民族的英雄?几个记得“九一八”几个祭拜过抗日战争中死去的英雄?哪里又是抗美援朝中牺牲的亡灵安息之所?——对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如此无情而善忘,对待敌人则如此卑膝、献媚而多情,这也许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道德衰亡而没落之缘由。 我想起了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说过的话:“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我想,袁大将军与佘氏一族正是这样的民族脊梁。正是有了这么一批或有名或无名的脊梁在为中华民族默默耕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一丝浩然之气,而终于令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复兴成为可能。今天,我如再去一趟北京,那个躺在水晶棺里的“伟大人物”是不必去拜访的,那个金碧辉煌的极权中心——紫禁城是无须去参观的,那个血肉筹就的阻隔万里河山的长城是不值得去登临的。 但有个地方我是一定要去祭拜的——袁墓——这里才有着我族不死的精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