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留住情人她将女儿嫁对方三人和平相处10年情人却子孙断绝

话历史 2023-12-31 08:02:45

在欧美古董界,没人不知道中国古董商人卢芹斋的名字。据中国古董界专业人士介绍,上个世纪流往海外的珍贵国宝、历朝文物,约半数都经过了卢芹斋的手,他教会无数欧美人鉴赏中国文物,直到50年代初才结束文物贩卖,死后没能落叶归根。

卢芹斋的事业、婚姻、家族,都备受关注。法国巴黎蒙索公园附近有一座“中国塔”,也称为巴黎红楼,是巴黎市区唯一的中国古典式样建筑,也是卢芹斋当年花费2年时间改建出来陈列中国文物的展卖所。

可以说,巴黎红楼见证了卢芹斋的“巅峰岁月”。然而,这样一个大文物贩子,在国外不缺财富,更不缺名气,最后居然子孙断绝、后继无嗣,到底怎么回事呢?

卢芹斋是浙江湖州人,出生于1880年。他自幼丧父,在同族长辈抚养下长大。卢家原本是书香士族,但到了卢芹斋这一代,家族基业已经只剩一点粉末了。卢芹斋不满20岁便被送去法国,寻找机会。

他原本做过南浔张家大少爷张静江的仆人,来到法国后,张静江开了“运通”文物公司,卢芹斋便当了古董店的学徒,他很快适应了异国生活,学会了不少鉴定文物的知识。22岁那年,他就与人合股开了一家进出口中国文物的“东英”公司。

前期卢芹斋的生意不好做,因为欧美人大多不懂得欣赏中式文物。卢芹斋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终于把手里的货周转起来,大赚一笔。6年后他放弃“东英”开了另外一家中式古董店“来远”公司,也是在这年,他认识了巴黎一个帽子店的女老板奥尔佳。

当时的卢芹斋,在奥尔佳眼中是极富东方男性魅力的。那时候许多落魄清王孙都将家里收着的宝贝转手卖掉,卢芹斋出高价将它们悉数买走,运到国外贩卖,在欧洲的土地上掀起了一阵“收藏中式文物热”。

他懂得各国收藏家的喜好,品味不俗,口才非同一般,在他的“教育”下,不熟悉中国文化的欧美人这才学会了鉴赏真正的中式文物。卢芹斋的事业相当得意,但他身边迟迟没有一个适合的伴侣,奥尔佳虽然比他大上4岁,却毫不费力把他的心勾了过去。

奥尔佳是波意混血,从小在巴黎生活,受雇于一个富商家庭。男主人引诱了她,奥尔佳怀孕后在1895年生下女儿玛丽罗斯·茹尔妮。富商自然不愿意将母女俩接回去,那样他的家就永无宁日了。

因此他送给奥尔佳一间帽子店,让她带着女儿在外面做生意,同时又和她继续秘密往来。奥尔佳在外做生意时爱上了卢芹斋,两人发展为情侣关系。她不敢和卢芹斋结婚,怕自己店面被收回去,另一方面,她也舍不得富商情人;

但她又想留住新欢卢芹斋在身边。思考了几天几夜后,奥尔佳想出了一个荒唐主意,她把年仅15岁的女儿茹尔妮嫁给了30岁的卢芹斋,这样算是对卢芹斋“有个交代”,而卢芹斋对此也默然接受了。

就这样,奥尔佳周旋于新旧情人之间,而卢芹斋周旋于一对母女之间。虽然茹尔妮和母亲丈夫和平相处数十年之久,但她的婚姻一点也不幸福,母亲永远强势,代替她管卢芹斋的一些生活细节,包括卢芹斋的文物保险柜密码等。

而这段荒唐的婚姻,也让卢芹斋晚年倍感不痛快。茹尔妮接连怀孕4次,每次生下的都是女儿。虽然卢芹斋的生活早已“法式化”,脑子里却还保留着老旧的香火观念,他认为这几个孩子都不是卢家的后裔,所以他从不教孩子中国文化,对外多次感叹自己子孙断绝。

1957年,77岁的卢芹斋在法国去世。他梦想回到家乡归葬,最后却只能葬在巴黎西部的小镇古何贝瓦。后人对卢芹斋的评价也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将大量文物卖去国外,昭陵六骏之二就是他打碎偷运出去的;另一方面他又曾为抗战捐钱、出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非功过,也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0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