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

华里士 2023-12-31 07:43:22

在116年前的今天,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

《革命军》著者邹容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展开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逐步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当时围绕着中国革命的前程问题,展开了剧烈的争辩:是保护帝制,弄君主立宪呢?还是颠覆帝制,弄民主共和国呢?为了救亡生存,许多爱国志士在实践中摸索探求。邹容就是这个时期站在历史的潮头,以《革命军》作为进军的号角,将21岁的热血之躯,奉献给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宣扬家。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

邹容原名绍陶,字蔚丹,1885年生,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受维新书刊影响,萌生了革命思想。谭嗣同为变法壮烈捐躯,使少年邹容敬慕不已。他题诗明志,以谭的“后来者”自居,表示要“继起志勿灰”。1902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谛,邹容自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同文书院学习期间,他1面关注祖国的命运,1面如饥似渴的浏览资产阶级先驱者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和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同等”的学说,并把它们变成扫荡清代封建独裁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犯的思想武器。1903年5月,1本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书——《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开门见山的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颠覆清代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革命军》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独裁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成为1篇名符其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战役檄文。在这部书的结尾,邹容高喊:“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4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这部书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为“为排满最剧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本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可见其宣扬鼓动气力之巨大。这部书对当光阴益高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满清政府惶惶不安,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对革命党人进行残暴的迫害,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这就是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邹容在狱中受尽虐待,1905年4月3日,年仅21岁的邹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革命军》1书盛行全国,很多青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走上了革命道路。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为表彰邹容的革命事迹,追授他“大将军”的军衔。生时“马前卒”,死后“大将军”,生动地记录了这位青年革命家短暂的一生和他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特殊功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9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