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稼人
文/李晓(重庆)
五月,在我老家被称为红五月。红五月,接近初夏的气候,在大地的绿浪滚滚中,有一些挥汗如雨的人,他们是靠土地为生的庄稼人。
去年秋天回乡里老家,秋收后的稻田里,袒露出幽深的黑黝色彩。
那是我84岁堂伯的稻田,他是我们那个村子里,还在靠种粮为生的少数几个老农民了。中午,堂伯在柴火灶里给我熬新米粥,柴火熊熊中,我看见堂伯躬腰的影子在老墙上晃动,如皮影戏里的提线木偶。我有些伤感地想,像我堂伯这样的人,或许是老家村子里最后的守护人了。
堂伯熬的新米粥,上面浮着一层晶亮的米油,一股新鲜的米香顿时浸透了肺腑。堂伯额头上隆起的条条皱纹,俨如山坡上层层稻田叠起的形状。
堂伯看到村子里那些土地荒芜,心里着急。堂伯对我说,你想想,土地不种粮食,多可惜啊。这些年来回乡,我见堂伯常露出忧郁的神情,有时他一个人坐在山坡上,望着那些荒芜的土地窜出杂草,有悠长的叹息飘荡在山间。只有堂伯看见他种的绿油油的庄稼在风中起伏,看见他那田园里金色的稻浪滚滚,堂伯才会眉开眼笑。
其实我也明白,在一些农村,传统种粮的丰收景象,已渐渐隐入了岁月天幕。
一位文友在他博客里深情地缅怀这样一幅春耕图画:以田为纸,以犁为笔,以水为墨,牛与人一起挥毫泼墨地作画。
这烟雨朦胧中的春耕画卷,而今在乡村大地上差不多已成绝版。从很多村子的高坡上俯瞰,风吹稻浪是看不见了,倒可以看见绿草如浪,恍惚间真以为到了草原。想起那些年,村子里稻子快成熟了,秋风掀动起的金色稻浪,它们以海浪一样的姿势翻滚着向前,那是大地之母快要临盆的喜悦。我刚来城里那几年,遇到雷电风雹,还趴到阳台上忧心忡忡遥望着村子方向,我担心风雹会把庄稼击倒,风雹过后,联想起农人们捂着疼痛的胸口,佝偻着腰一手一手把吹倒的稻子扶起来。
而今,我没这种担心了,庄稼地里的野草从不畏雷电风雹,它们正以张牙舞爪的姿势,把村庄悄悄吞没。
谁还会种庄稼?我在城里忧伤地发问。我能忍住不问吗,不行。我每天吃的饭,碗里那粒粒晶莹饱满的大米,它们又从哪里来?
有天回乡,堂伯同我喝起了酒。桌子前,堂伯这才向我叹气:“侄儿啊,我看这个种庄稼的手艺都要失传了。村里原来有2000多人,现在留在村里的差不多都是老人,不到200人了。留在村里的人,会种庄稼的,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对种庄稼看不上啊,连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也不知道。”
而堂伯,立春、雨水、惊蛰……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些节气,早已经写到了他的掌纹中。所以,堂伯几乎不看日历,只看山坡与田野里的植物与庄稼,就能准确地感到季节的更替,嗅到季节里的气息。小满,麦类等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了;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了;草叶上有霜了,那是霜降了。
回到城里,我同几个来城市安家的老乡聊天,问他们为什么不在乡下种庄稼了,他们顿时呵呵大笑,问的都是啥怪问题啊,我看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在城市近郊,拆迁农房的号角吹得嘹亮。我的那些农民朋友们,因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轰鸣的推土机、挖掘机,他们和故土的关系,被斩草除根了。一个农民对我笑呵呵地说,终于不种庄稼了,和你一样,早晨在城市喝豆浆了。我表示祝贺,也表示无助。你还会种庄稼吗?我不再问这个又傻又天真的问题了。我抓起一把卑微的泥土,嗅了嗅,放在电脑旁的钵子里养花。望着钵子的花草,我感觉,这是一种无奈的矫情。
【征文启事】
五月,属于劳动者;五月,也属于青年。
是否有一个忙碌的身影让你热泪盈眶?是否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让你心情激荡?
南都语闻第四期征文来了!在这个明媚的五月,拿起你的笔,用文字赞美生命,用文字描绘生机,用文字书写生活。
(一)写作要求
体裁:非虚构(文言文、诗歌除外)
字数:800-3000字
征文对象:面向爱好非虚构写作的所有创作者
截稿时间:2020年5月31日
(二)投稿方式
请将作品发送至nanduzaocha@126.com,邮件命名为“劳动者(或新青年)+作者姓名”,文章内容贴于邮件正文。如有配文图片或视频,请在附件发送。
请在作品正文文末留下您的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络。
南都语闻致力于发掘青年写作者,如您是90后、00后,请在稿件最后注明。
(三)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严禁虚构、剽窃或抄袭,包括不得大量借鉴作者本人此前公开发表的内容。如有引用资料,请注明出处,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南方都市报保留核查作品真实性的权利。作者需自行保留作品中相关信息的完整材料,以备核查。
投稿作品需为独家首发,此前从未公开发表(包括作者个人公众号、博客、社交平台等),在征文期间,不得将作品投给其他平台或通过其他公开渠道发布。
作品一旦提交,即视为授权南方都市报社有权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删减或修改,南方都市报社有权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及宣传。同时,南方都市报社拥有稿件的出版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被《南方都市报》刊发选用的稿件,稿费从优。其他未被选用的优秀作品也将有机会在南都App上免费刊发展示。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如有疑问,可发邮件至nanduzaocha@126.com咨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8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阿根廷总统劳尔·里卡多·阿方辛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