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联,中国人应该一点都不陌生。相传,对联就是古时候的桃符,用桃木刻画挂在门前有辟邪的用处,最早的形象就是以唐代名将的形象为基础,但是经过后来的演变,渐渐被文字所代替。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在公元964年时,我国出现了第一幅以文字为首的桃符,乃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过年时所写,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也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由此后,春联的形式开始越发火热,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方面大挥慧笔。也因此让对联的种类多样化,其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种类,比如“重字联”、“回文联”、“拆字联”等等,而今天,笔者要给大家说一种极为特殊的“同字异音联”。
中国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中国的国粹——汉字,也有非常多的内容,汉字也是象形文字,集形、声、义,三者为一体,和其他文字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不是本国人想要学习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而且汉字的内容是非常有意思的,由此还能衍生出相当多的文字游戏。
尤其是春联,在多音字方面的运用非常巧妙,同样的文字,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实际上差一个音,在含义上就谬之千里了。譬如“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抹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就是著名的同音异字联。
许多的文字对联都可以采用多音字进行原意上的改变,这句名言算是非常简单的了,虽然是多音字,但是字数少,内容还是非常容易辨别的,而且含义比较简单,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确是文字一模一样的“同音同字联”。
这幅对联是由明代的徐渭所写,徐渭在明朝的名气非常大,更是“青藤画派”的创始人,而且对我们的影响意义深远,甚至著名画家齐白石都是非常尊崇他的,但徐渭人生艰难,一生也没有做官。
而且,徐渭的家境也非常不好,徐渭一度想要自杀,但最后还是挺了过来,晚年以卖画和教学维生,他的这幅对联也是为学生所写,希望能够好好读书。
其便是“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非常巧妙,因为两联的文字分毫不差,可能不深究根本不会明白徐渭的含义,但是这幅对联经过深究才明白这个点在于好字,大家都知道好字才是多音字。
“好”字的声调不相同,意思也就有非常大的差别了,上联的文字“好”,就是喜好的意思,也读第三声,但是下联就是最后一声了。整联的内容就是:小时候适合读书却不爱学习,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龄后再想读书就不适合了。
其实不论古今,劝学的诗句都是相当多的,譬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不过,像徐渭这副“同音同字联”古怪的,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不得不说,徐渭乃是千年一遇的对联奇才,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6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逝世
下一篇: 美科学家预言火箭登月旅行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