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南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译文】
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春风十里路上丽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注释】
1、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源于此。词牌名。有双调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平韵。
2、一春:整个春天。
3、长费:指耗费很多。
4、买花钱:旧指狎妓费用。
5、玉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6、骄:马壮健。
7、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8、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9、鬓云: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10、残醉:酒后残存的醉意。
11、花钿:女子头饰。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赏析】
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光明媚。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背景介绍】
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宋金签订“隆兴和议”,此后的三十年内双方都挂起了免战牌。暂时的和平麻痹了人们的意志,也为上流社会提供了醉生梦死的可能性。这首词写于淳熙年间,正是这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格律对照】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说明:灰色字可平可仄,彩底字需要押韵。
明日词牌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个在看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沙埋古城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觉
下一篇: 金玉均在上海被朝鲜政府的刺客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