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笠翁对韵》|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9集

人生百味 2023-12-31 04:18:30

《笠翁对韵》第49集

来源:慈光文化

老师:昨天我们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上课的时候说寻八尺,这个长多少?长是一丈六尺。所以它虽然用国字显示,但是它还是数目字的概念去对那个七十。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昨天补充了谢蝴蝶。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同学也问了,他说这首诗寻跟那个桥能够押韵吗?各位看一下那一首,第二十三页那边。这个问题有没有发现得很好?好,那你就自己想一下,你看“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它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个“有”第五个字它没论,造成了孤平,等下我再解释,然后“舞入梨花何处寻”,仄仄平平仄仄平,那边是平平仄,这边仄仄平,何处寻,上拗下救,可是它一救造成了上句孤平,这个救当然是不完美。可是你看下去它是不是律体,是不是律诗?你要知道我们一二句叫做对,二三句要是黏,也就是说“江天春晚暖风细”的开始,因为舞入是仄仄,所以江天这个地方也应该仄仄,他一看又不是,又跟前面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你看他又来一个平,又来一个拗体有没有看到?又是夹孤平有没有看到?然后这边又来了,仄仄第一个字不论,“逐”是入声,仄仄平平仄仄平。那我在想这应该是一首古诗,至少它不是律绝,如果要讲绝句,不是唐诗的绝句是古体绝句,但是古体绝句它的押韵又不同,因为“寻”你在真文韵,“桥”萧豪韵,不押韵,这两个韵脚不对,但是如果它是古诗,它就有可能两句转韵。我举例给各位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ㄏㄞˊ)”,那个回要念ㄏㄞˊ,你看这两句一个韵,马上转下去,“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看马上转成了入声韵,所以有可能这两句是一个韵脚,这两句是一个韵脚。如果是古诗的话,我讲过它是可以转韵的,两句就可以转,两句就可以转。因为《全宋诗》没有在身边,打进去网路,今天早上他们两个都打进去,都只有那样写。我会帮各位解决这个问题,我家有《全宋诗》一套,这边没办法查。这是一个问题我补充一下。

那我们今天还把这七虞的这段念完,念完我们来看二十四页的补充资料没讲完的,我们一起把它解决。来,红对白,有对无,三四:“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很好,这个节奏掌握好。然后我们就来看韩愈的这一首,我昨天教你们的。在教这之前有没有办法把〈绿筠轩〉那一首大家先开口唱一遍,还记得吗?苏轼的,可使食无肉,可以吗?三四:“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很好,以后你们可以表演这一首了,唱得蛮顺的,听起来非常好,意义也蛮好的。

来,昨天这个,早上吃饭我跟他们说,我说这个天街的街,因为我们马上就要上到九佳,那个佳的时候很多是ㄍㄞ的音,ㄞ的音,所以天街的街就会在那边出现。我昨天讲说客家话他是念得很好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所以它是ㄍㄞ,所以这个字我们来统一,因为它不会在ㄧㄝ那个韵,它会在ㄞ那个韵脚,所以我们念时候,天街(ㄍㄞ)小雨润如酥,就是你要翻成普通话的时候,我们秉照谐韵改读概念给它这样来一下。来,听听看,还记得吗?那个客家调,很难的,真的,我再唱一遍你听听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没有回神过来?很稳很慢很平的调子,唱起来蛮好听的,试试看。天街,三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你只要草色的色抓准,遥看的看抓准,却是入声,一年的一入声,绝胜的胜要念平声,绝是入声,这个地方注意到,这首诗唱起来就非常的平稳了。

底下我就附录了几个东西。这当然有一首也跟我们清明有关,我们慢慢看。第一个我附了谢枋得这个人。我为什么在那边特别附,就是谢枋得如果我们现在看,谢叠山,就一叠两叠的叠,跟那个叠,三个田一个宝盖再个且那个字,叠,重叠那个叠,他号叠山。他是跟文天祥同科中进士,考同科。但是元兵打向中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文天祥的刚烈,被俘虏以后就是不投降,到最后当然也牺牲了。那么谢枋得是怎么样?他就逃,逃到了建宁,隐遁到建宁,也就往南边逃,然后以卖卜为生。到了至元中,元代把天下都拿下以后,然后他要求到地方上去找那些遗落的贤才。谢枋得被找到了,强制被押到大都去。如果你尊重我的选择卖卜为生,也许他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屈辱,反正天下是你的了,结果他是被强制押到大都,就是北京,京城去,他就绝食而死,最后的下场跟文天祥是一样的。所以有两个那么同科进士,又那么刚烈的两个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文天祥,但是谢枋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在南宋末期的时候,他编了《千家诗》的最早版本,《千家诗》最早版本是谢枋得编。所以现在的古书,你看那个线装书在写都谢叠山、谢叠山。当时他专门收七绝七律,七绝有八十五首,七律有三十八首。到了清代另外一个人才编,因为它只有七,七绝、七律,清代王相他另外编了,他说这个五绝、五律也很好,他另外编了。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千家诗》,是宋代人跟清代人的合编。我等下会写,我会写出来,让你知道一下,原来《千家诗》这个样子,《千家诗》并没有到千家,都好夸张,它只有一百二十五家,一百二十五家号称千家,表示很多的意思,只有二百二十六首的诗。好,我介绍过谢枋得,他的岁数六十四岁,是一二二六到一二八九,各位,一二二六到一二八九,谢枋得活的时间一二八九,你就知道非常的晚宋了。宋代灭亡的时间是一二二七,如果我们说把它算到后面,一二二七到,然后一二二七,一二三四,宋元联合去灭金,但是最后不久它自己,一二七六它灭亡。所以在一二七六减去一二二六,活五十一岁左右,五十岁左右。他已经成人,民族意识已经强烈了,他当然是就像义不帝秦,不接受元人的统治。

好,如果这样你就看看,〈庆全庵桃花〉,〈庆全庵桃花〉他在说些什么。这是《千家诗》唯一自己编,是不是他编进去的?我没有去对是不是宋版的《千家诗》,但是现代的《千家诗》,谢枋得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两个。一个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上一段那边,说他,人家那么辛苦的,农家的农妇们辛苦,晚上在纺织,歌妓们就狂欢了一个晚上等等等,还记得吧?杨柳月那个。所以除了那一首之外,就是这一首,你看“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你有没有觉得跟他的遭遇,好像未卜先知一样,有没有感叹他最后的遭遇,我刚刚已经把最后的遭遇讲出来了。他说我找到了桃花源,好避秦,各位这里头当然是避哪一个?当然是避元,我可以卖卜为生,让人家不能找到,遁隐在建宁。各位建宁一定是在福建这一边,我们常常讲建安、建宁,我们常常建兰,建兰我们现在可以简称叫福建的兰花,但是福建兰花最着名的就是建安的兰花,所以大概就在福建南边这一带。说我找到桃花我还可以回避这个东西,又过了一年,“桃红又是一年春”,转眼之间一年又过了。我上一次说,对于那些没有生离死别的人,月圆、月缺都不太有影响,国家变乱,不团圆,家兄弟分离了,各位那种人是特别有感触,秋思就在他们家里。所以对于一个亡国遗民来讲,谢枋得的处境,当然他自己知之甚深,所以,转眼又一年,拜托,拜托、拜托,桃花红可以,“花飞莫遣随流水”,你不要随着流水这样流,流出去以后“怕有渔郎来问津”。各位桃花源不是这样子吗?发现有些仿佛若有光,然后寻,就跑进去找了,拜托、拜托我这边隐居,你不要如何这般。可是很遗憾,他的卖卜维生最后还是被人家找到,而且强制拉到燕京去。因为你是人才,在地方上至少是个书生,乡下的书生,不是那个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不是这样,人家对你都尊重,何况你又是前一代的进士,开玩笑,所以你如果不强迫他做些什么,也许他还OK,但是把你找到,然后我要你做官,你又不妥协,只好选择绝食而死。这个是也蛮硬的人。所以这句话并没有好好的藏住自己,他自己牺牲掉了。看到仄起式,如果你要用的话,我们闽南调吟的时候,就可以吟得还蛮好听的。“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仄起式。

另外因为清明了我说,所以我就把另外一首王禹偁〈清明〉列在这边,这也是《千家诗》选上的。我把《千家诗》那个版本你们写一下,这等于是一个常识,万一人家问你说,《千家诗》结构是怎么来的,你们就记得,通行本的结构。我们现在通行本是A加B,板书:通行本《千家诗》,第一个当然就是谢枋得,板书:一、宋,谢枋得编,七绝85,七律38,二、清,王相,五绝39,五律45,三、后人增补,合计125家,226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千家诗》是这样来的。南宋末期谢枋得先编,编了以后,因为他只锁定了七绝、七律,所以你可以发现七绝的吟调比较多,五绝很少,习惯性大家都念,到了宋代以后大概七绝数量多。到了清代王相总觉得好遗憾,他说五绝、五律也有很多可以念的,他自己又再去选,选了三十九,四十五。各位你这样一加起来,只有二百零七首,那其他那些谁加的?现在二百二十几首,二百二十六首,是后人再增补,也许什么人这么,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陆续增补。就像我们讲《唐诗三百首》,其实唐诗三百二十几首,我们简称《唐诗三百首》,这也是取其多的意思。

我就从《千家诗》里头,选了另外清明的诗,一个是宋王禹偁〈清明〉,一个是黄庭坚〈清明〉,一个是七绝,一个是七律。王禹偁的听听看,我仍然用闽南话,大家听一遍:“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我把那最后晓窗后面的哩兴味的哩都加上去了,这是我父亲在吟的时候就会这样子吟。那我们把它转成国语听听看,无花,我们那个酒还是很清楚的用我们普通音,所以也许无酒,ㄐㄧㄡˋ跟ㄐㄧㄡˇ,这两个音之间有落差,所以你要用普通话的时候,也许这边的key会高低有点不同。我这样诠释你听听看:“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那个衬音都没有。

我为什么要你记这个?一个平起式你到现在学了几个调,这就我昨天稍稍的表演过了。有时候这个调,就好像一首清明时节你可以唱七、八种,只要是第二字是平声,因为它的节奏是完全一样,律诗绝句的节奏是会一样,因为它规范了,所以你就不会有困扰,原来这样,凡是碰到了这平起式的,我自己去体会,这个是喜怒哀乐哪一种,我觉得哪一个调子,我在这个时候要加什么样的感情进去,你就可以慢慢的有你自己的心得出来。

这个调子好不好学?平声的地方你就拉长音,上声就勾上去,无花无酒过清明,有没有?清是阴平,明是阳平,那个音调都很准,闽南话发音的好处就在这边,平上去入非常的分明。来一遍看看,无花无酒过清明,三四: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三四:兴味萧然似野僧。两句,无花,三四: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好,底下两个入声,啪啪,这个在闽南话,昨日ㄗㄨㄡ ㄖㄧ 你不会说ㄗㄚ ㄖㄧ昨日,没有,昨日,昨日邻家乞新火。那个火是上声把它勾好,就好像何处有的有一样。三四: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三四:晓窗分与读书灯。昨日邻家,三四: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好,我说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寒食因为你不能生火,大家都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你不能进食,所以比较上女孩子就比较闲,有时候就会到处这边逛那边晃。如果在吴兴这个地方,划龙船还不是端午节划,寒食就开始划,不会到寒食,清明前后它就划。所以读张先〈木兰花〉,他就有吴兴寒食。然后你看看,前一天寒食,我女生不必要下厨房,因为不能生火,知道是谁的关系?介之推,因为介之推,大家非常敬重他的德行,就说这天不要生火。

你知道介之推是怎么死的吗?我不是说,他本来,晋文公在落难的时候,逃难在山中,他请他吃了饭,晋文公感觉到非常饱足,可是到最后分封的时候就忘了他。忘了他以后,介之推感觉到他分封那些人,谁有比我劳苦功高?就跟妈妈说了出来。我讲过很多事情你不说就是秘密,说了,他妈妈说这样也可以,如果你觉得对晋文公有帮忙,你就跟他去要,我相信他会封给你的。介之推非常耿介,他说我既然说出了我就不会要求他。结果他说如果这样的话,哪一天晋文公想到要来封赏,那我们干脆好了,我们逃到绵山上,绵山,他们就逃到绵山上。晋文公真的想到他了,就到这边找,人家说没有,他们都隐居在绵山上,再怎么找都找不到。晋文公非常好意,我们有一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竟为我而死”,就是这样,我就想着放一把火,你们不会待在那边,总会逃出来,我总会找到。你看,一个要封那么急,一个耿介得那么直。请问,这两位母子有没有冲出火窟?没有,就抱在槐树下,抱着槐树,活活烧死。晋文公非常的难过,就叫人家把槐树砍下制造木屐,一想到介之推就想足下、足下。所以各位,我们应用文里头有写到,平行的朋友,譬如说我的同学、我的朋友写信给我,伟勇吾兄足下就是这样来的,足下。知道这也变成了应用文里头的提称语,就好像你写说伟勇吾师道鉴,如果现在是平辈的话,你就可以写伟勇吾兄足下,足下。想念介之推就,我的足下,我的足下,我脚下的木屐,我脚下的木屐。你看看介之推。我说这个介字,命名给他好像也蛮适合,非常耿介,可是哪晓得会把他烧死在那边。所以就下令,以后寒食节不能再生火,又怕烧了另外一个介之推。所以寒食是这样来的,很有意义。

所以你去,他们就开始划,划龙船,好多女士就会在上面这样看划龙船。龙船不结束,这些女孩子也不会结束,活动,有时候荡秋千,有时候拾草,看看哪个花草比较好。然后一面拾花草的时候,就故意掉了手帕,掉了什么的,上面还写电话号码。所以你就看看很多的记,〈拾镯记〉、〈拾遗记〉就是这样来。所以来来去去,这个也很有。因为我告诉你,先民时代,因为他怕人口灭绝,他们还特别会选一天,《诗经》就有了,然后让年轻男女们就自己,你们到野外去交流。本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会考虑到这些,他们也有交流活动。所以我们一直到,在那边,只有端午节在划龙船?没有,寒食前后就划龙船,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做一些活动。所以各位你可以看看,在这样,假设我们说,我刚刚讲的活动都是必然要做的话,一个读书的人,你外头的引诱就很多了,我刚刚已经说了。

你看“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写的,然后“秀野踏青来不定”,一群的男男女女在那边,非常认真的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我家里没有花,我们这边还摆了一堆兰花,各位知道我们现在拜拜什么的,你都要一束花,我这么无花无酒,我这样要过这个清明,第二天,寒食第二天就清明。说“兴味萧然似野僧”,我家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兴味,那种雅兴、雅味,什么都没有,好像是方外之士,修炼的方外之士一样。昨天邻家乞新火,来了,我上一次就告诉各位说,古代四季都需要更火,而且是个非常重要的点,春天就取榆柳之火。还记得我们,在〈六鱼〉那边柳对榆,还记得吧?到春天的时候,柳树跟榆树这是相对的树木,一个在水边,一个在陆地。然后春天过了以后它们算是成熟了,如果柳树有叶,柳树有枯枝什么,你都可以锯来生火。所以春天你就取榆柳之火。夏天你就取枣杏之火,夏天,那个枣树、杏花都成熟了,你就可以砍枣跟杏。都要举行典礼,地方父母官,譬如说在台南,就台南市长来举行,公告出去,各位民众,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开始去砍伐柳树跟榆树,因为它们季节过了。砍了以后它们还会再生,你可以去锯,其他的树木还不能砍。

所以我们说古代跟大自然相处,有它的一个伦理。譬如说要捐大体,我该怎么用?是不是要个仪式,我们对大体老师要怎么样给他一个尊荣,这就都牵扯到伦理。人类不要以为说你才有伦理,人类对万物也要有伦理。刚刚我休息的时候,还提到《论语》有些价值,这个我们昨天说,不吃那个魩仔鱼,请问你,孟子有没有说“数罟不入洿池”?密密的网我不下去那个池子里捕鱼,因为你会把鱼一下子全部捞光,你明年就没得吃。孔子也讲过“弋不射宿”,栖息在树上的鸟,我绝对不去打牠,很可能牠在温牠的小生命,你打了牠,这个小孩麻烦。“谁道群生性命微”,还记得吧那首诗?“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所以儒家所讲的这些东西,就是现实社会你能够看到。人们启蒙还没到一定的层次,我就不需要让你去知道天、道、佛是什么一回事,你就日常生活,大家把人与人之间的规矩弄好。

我们现在是民智大开,是普及教育,从小初中、高中,教育很早就启发了,所以儒、佛、道三教的道理,你都同时学都没有关系。古代不是这样,所以你智慧还不到那个层次,你要谈玄之又玄,现实生活没办法取相的、那些玄的道理恐怕百姓不能接受。所以我常讲儒家的可爱在这个地方,落实在日常行事。它也很知道人生就是有私我之间,所以才会告诉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会是兼爱,是博爱,是有等差的爱,因为他知道,每一个人都一定会先照顾自己,有余力的你会照顾别人。合理不合理?真的是这样。太宗教情怀的兼爱墨子,我们不是说不好,几个人能够做到?很难的,那个境界蛮高。

所以说乞新火,然后夏季,你看桑树跟柘树都成熟了,结果你就可以去取桑柘之火,秋天去取柞楢之火,冬天取槐檀之火。他说钻火各异木,你要钻木取火,各异木,所以叫做改火。还记得,我就怕你又忘掉了,我们在十三页已经录过了,〈枯木〉我就再录一遍。老师有没有很贴心?当然有,不然我已经抄过,你们自己看。我怕我讲到二十四页,你十三页没带来。所以我们说朽木不可雕也,不要认为它没有用了,它还可以未肯但空心,我仍然可以持改火,让你做为生火的木材之用。以后你就,原来改火是这么一回事,按着季节春、夏、秋、冬,改变生火的媒介,改变生火的树木。以后这个名词有没有很熟悉了?改火。

结果清明刚要过,所以昨天我就向邻家,拜托,拜托了,我家什么东西统统没有了。恐怕手无缚鸡之力,连砍柴都还不会。所以改火,现在知道,新火改火。昨天邻家改火,在用新的木柴在烧,拜托拜托,晓窗,我拿这个火要来干嘛?我不是要煮饭,不是要做什么,“晓窗分与读书灯”,天色微亮,你可以看他已经孜孜矻矻起来读书了。

我到内地去最动人的一幕就是,北京大学的晨读会。各位,我们去的时候冬天,零下一度二度,你以为一度二度在棉被窝里,你在勺园,北京那个住的地方叫勺园,一勺两勺的勺,你出去看那个大广场,好多年轻人,不要说好多,四、五个年轻人,不能说好多,那个早读会的人,冰天雪地拿着书琅琅这样读、这样读,北京,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流的学生,你看人家还孜孜矻矻。所以穷一时没有关系,台湾话叫做落翰林坑,你现在是陷在那个坑里头,不紧张,你翻身以后,我讲过,中国就是像八卦那个图,不会永远的一刀切,人生到了最低点的时候,你只要咬紧牙关过那一关,中国人的命运观告诉你,你就可以开始爬起来。如果那口气你没有办法沉下去了,我告诉你就很难救了,你自己不救自己,别人也无法救你。所以有时候要自觉,听人家劝,知道了马上自己脑筋放开一点,人生窄处宽转弯。谁说的?王子说的,我们看书,王子就是我。每次读到这个,我就知道那可怜的书生。后来王禹偁,你看在北宋初期,好的宰相,好的文人,欧阳脩还没有提倡古文运动的时候,他已经要求说我们的诗词要有内涵,有这样的一个苦书生,要记得他。

再来就是黄庭坚的。各位,到了黄庭坚已经是北宋中期,中晚期了,一O四五,他小苏东坡,苏东坡是一O三六生的,差九岁,一O四五到一一O五,一O四五到一一O五是中晚期了。你看看他怎么写〈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桃李花开这是清明的时节,偏偏野田荒冢只生愁,在野外大家都要上坟,看到荒冢在那边,就思念前人,思念什么,这满怀的愁绪,“雷惊天地龙蛇蛰”,各位,这跟我们前面的几个节气有关了。我们通常是立春过后是雨水,雨水过后是惊蛰,惊蛰过后是春分,春分过后是清明,清明过后是谷雨。这个在台湾乡下,你放心,那些老先生在耕田都看这个,他不会是一月、二月、三月,没有这样,就是这些东西。然后每个节令,二十四节令,我好像有个单元会专门写这个,十五天,所以你看十二乘上十五,三百六十天。有时候闰月,然后再闰年,然后这多怎么办?那五天就是给你闰来闰去的。基本上我们都三百六十天来算,二十四节气,十五天一个节气,是不是三百六十?

所以你看,雷惊天地,说就在这个时候一场雷雨下,各位,你看这个节候是不是很一致?我们昨天读到了开台进士,什么人的诗?好,好,你又要翻笔记了,不给我记,开台进士郑用锡,对不对?他写台湾的节候,你看他清明前后苦雨那个雨,下可以下,不要下太久,下太久,稻秧给你浸得烂烂的也不行,所以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常常都是这样。所以你可以看这边,他也是这样,说“雷惊天地龙蛇蛰”,龙蛇藏了起来,雷打了以后,“雨足郊原草木柔”,本来是干得要命,干的干的,一看下来,你看前面两句还荒冢只生愁,那个冢干嗒嗒的,干瘪瘪的,现在来了一下惊雷。

通常是惊蛰之后,然后雷雨就让雨水一下,所有那个蛰伏,那个蛰,蛰就是,蛰,这个惊蛰,蛰就是隐藏隐居的意思,你躲在,因为要避冬,包括蛇、虫避在那边,一听到雷一打了以后全部爬出来了,要来活动筋骨了。所以你冬天到山上去都OK,那个蛇,蛇都太冷了,那个皮没有毛,牠都会躲起来。夏天你去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我们这是乡下小孩,看蛇是很习惯了。有一次到了台东我们的那个公园去,一只大蟒蛇,好漂亮。你知道有时候那个蟒蛇都在你家仓库,你家仓库,专门吃鸡蛋,你鸡蛋储了一堆,第二天不知道哪里去了,都在那个蛇洞,你看那个壳牠都剥得干干净净,因为蛇就是这样嚼。

那个清明“雨足郊原草木柔”,非常的好,非常的温润,“人乞祭余骄妾妇”,昨天刚提到他讲了,还记得吧?《孟子》骄其妻妾,有没有?祭拜完毕了,我昨天说猜墓粿,早年至少都有这个习俗,因为我也排队过,没有问题,全村人都在那边,你排我家,我排你家,大家都愿意赶快分完,我讲过,没有分完带回去,恐怕馊掉,酸掉了。“士甘焚死不公侯”,什么人这句话?介之推,刚刚讲过了,对,后面写一下me too,me就是我,士甘焚死不公侯,我就是不要名爵,我就是要隐居。不然你就不要抱怨,抱怨了,我们就不要跟他狼狈为奸,不要跟他。抱歉,不见得狼狈为奸,就不需要跟他一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各位看,一个是祭余去讨饭吃,一个是焚死不公侯,请问这谁聪明,谁对谁错?没办法用一个标准来看的。所以“贤愚千载知谁是”,所以黄庭坚写这个,你看,他们江西诗派,你要去陈反俗,要无一字无来历,每一个都要有来历,他们作诗就要用典故。你有时候写唐人的诗,大自然跟我就是嫡亲关系,到了宋人就要开始,我要看月亮,一定要想古代人有什么人写过月亮?李白,写过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好,我就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你猜我从哪里来的?你看看所以宋人就是以学问在作诗了。各位,清人就是用文字学在作诗。所以你看到有时候看到清人的诗,看到清人的词那个字都怪字,异体字、古体字,篆文看到都搞不清楚了,一查原来就是这个字,原来就是那个字,常常就会这样,很有意思。因为一个时代的风尚,很容易就在他的文学创作里头流露出来。宋人就是这样,江西诗派。黄庭坚笨笨的,各位晏殊这样偷,欧阳脩这样偷,苏东坡这样偷,大家都不说,反正我知道,老师你这样偷,我也学着你这样偷,大家来偷天换日,黄庭坚就跟他讲了,这样叫夺胎,那样叫做换骨,我告诉你们我们的老师,都是夺胎换骨,苏东坡那个就是李白的那边来的,欧阳脩那个就是什么人来的,被你一说破了,完了,各位因为你要做一个rule,你要变成一个原则,你点破了这规格,以后每个人看大自然,都已经不是嫡亲关系了,都要变成想一下,这个明月,李白曾经写过,杜甫曾经写过,谁写过,开始了要用典了。各位你的感情经过那么一转折,你的first impression,最真诚的那一点就没了。所以人家就会觉得说,宋人的诗只能在议论上看,情感上就没有唐人的那个真情,没有唐人的气魄。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唐人把真情,把大自然都写好了,出塞有出塞,自然有自然,边塞有边塞,我请问宋人要做什么?宋人在那边我再写边塞,我再写自然,都被唐人写光了,我只好另外找出一个路线来,所以未尝不是一个路子。那我也没有讲过谁是好谁是对,唐宋诗可以并驾,宋诗还比唐诗多得多,现在,唐诗你怎么编就是那么十大册,北京大学编的宋诗有七十二册,看看这诗人有多少。所以我说,他讲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我觉得蛮客观的。你不能说乞食墦间那个人错了,或者说介之推对了,也没有所谓对错,谁是对的,我没有意见,“满眼蓬蒿共一坵”,不管是愚的贤的到最后都怎么样?都需要吃个土馒头,何况他是N加一。各位记得,我们现在正在包馅,以后你包的馅谁要吃,就看你现在自己的修为,没人吃的时候,你就知道,阎罗王会找你去,有人吃的时候,你就上天堂,所以你为了一个土馒头,又好,让大家健康,希望你好好的在这边,接近我们的圣贤书,就对了,读圣贤书就对了。

有没有觉得很有趣?另外一种清明诗的味道,夹杂议论到最后告诉你,是非贤愚我们很难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看每个人到最后总要成为,蓬蒿共一坵就是一个坟墓,都要一个土馒头。这是另外一个〈清明〉,是比较一般性的清明概念。

好,这个看完了以后,我们今天再下来要看第二节。这个没问题了吧?那个诗能够吟了吗?无花无酒,我不开口,又忘了,I do hope so。来,无花无酒过清明,闽南语的层次节奏分出来,三四:“无花无酒过清明”,很好,“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那个入声两个字,啪啪就过去了,你要知道,像那个兴味萧然,它兴味,好像一个字一个字念,所以你这样念起来,吟诗是很容易的,“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到家那个地方,三四:“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好,七虞的下面一节。这一节到这边应该是OK了。念一遍,罗对绮,三四:“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返璧对还珠。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那个车都念ㄐㄩ,这个车念ㄔㄜ是要到元以后,车遮韵到元以后,宋代慢慢要整合,但是元以后就彻底的分了。

各位这里头,我们也先一样,来把它的平仄对的概念来看一下。这里头好多的那个入声字。我相信,在你还没读之前,也许你认为都奇怪,怎么都出律了?你要知道入声字人家都是正确的,好多入声,我们看一下。“罗对绮”,没有问题。第二句就出现问题了,各位,一定一定要记得,请记得这个字在古代是ㄇㄧㄥˇ,是三声,上声,是仄声。你如果读成ㄇㄧㄥˊ,变成平对平了,知道我意思吧?所以这个字,我去年有个学生,我们在一个很严肃的文学奖比赛,老师们讨论是不是要给他第一的时候,有个老师说,他错了一个平仄,因为他把茗ㄇㄧㄥˊ当作平声,结果他得到第二名,好可惜,以那个诗的层次,这个学生应该第一名。记得,我们现在是念,茗(ㄇㄧㄥˇ)对蔬,我们要读三声,不要忘,这个字在古诗里头,没有作平声的,一定要记得。

好,下面,“柏秀对松枯”,所以你看松柏,或是松柏,常常会这样念,它就是入声字。所以柏秀,仄仄对平平,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中元对上巳”,没有问题。“返璧对还珠”,没有问题。好了,来了,“云梦泽”,泽(ㄗㄜˋ),非常好,云梦泽,平仄是什么?平仄仄,所以“洞庭湖”,仄平平。再来一个,你看又入声,玉什么?玉烛(ㄓㄨˋ),对了,那个烛(ㄓㄨˋ),绝对是入声,所以“玉烛对冰壶”,也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再来,“苍头犀角带”,平仄是什么?平平平仄仄,下面“绿鬓象牙梳”,那个绿其实也入声,不过它已经去声就仄声,就不管了,反正你知道它是仄声。要精细的话,你看它,仄仄仄平平,没有问题。

再来一个,出现N次了,“松阴白鹤声相应”,平仄是什么?平平仄仄平平仄,非常好,那个白,我们已经碰过四五次了,对不对?入声字。“镜里青鸾影不孤”,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它完全OK的。所以我说这个地方你会判断,你看柏、泽、烛、白,马上又来,如果不知道,都说它出律了,完全没有出律。各位,“竹户半开”,哪一个?竹,它是仄仄,然后要平平,所以有一个字不合律,哪一个?“半”,对。这个字半,很有意思,我们在中文里头,或是在普通话在念,像夜半,我们闽南话叫ㄧㄚㄅㄨㄢ,不是ㄧㄚㄅㄨㄚ,闽南话有句话讲一人一半,感情不会散,说吃东西,譬如说一人吃一半,你的感情会在一起,因为一人一半,加起来就一个,可是那是俗语,它念ㄅㄨㄚ, 一人一半感情不会散,真正在读书音,读的时候,那个半,我们念ㄅㄨㄢ,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到客船,所以在念的时候,像国语在念,也很多人会把它念成半,但是我们不需要那样。我只是告诉你说有这样的读音,几个字,半也是其中一个,眼泪的泪也是其中一个,国语会念泪,闽南语也会念ㄌㄨㄟ,都是泪的音,不会念ㄌㄟˋ,都会有个ㄨ介音。所以竹户半开,你知道半,它是第三个字出律了。请问,“柴门深闭”它要对,柴门深闭应该是平平仄仄,哪一个?深,非常好。有没有拗救?有。我们已经看了李渔,这给我们表演过好几次。

下面一句,“对牖不知人在否”,平仄是什么?仄仄平平平仄仄,那就哪一个不合了?不,对不对?第几个字?第三。你看如果它那个不,如果它还要弄平声是最好的,它不用平声,它还是没有孤平。所以它没有在本句救,跑到下面去了,“停车还有客来无”那个车,我刚刚讲过我们都念ㄐㄩ,在押韵,至少在平水韵,唐人里头至少它都念ㄍㄨ,他不会念成ㄑㄧㄚ没有这样音。停车还有客来无?哪一个字?还(ㄏㄞˊ),对了,还(ㄏㄞˊ)。

这个字我要跟各位说明,这就好像说羽扇纶巾,现在我们已经没办法请小邓再来唱过了,你要知道,诗词里头,所有的还(ㄏㄞˊ)都是念ㄏㄨㄢˊ,那是白话文以后,才念ㄏㄞˊ。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邓丽君有两个音很可惜,因为她人已经作古,除非你把她找出来叫她再念,知道哪两个音吗?转朱阁,低绮(ㄑㄧˇ)户,低绮户,可是邓丽君录的是低绮(ㄧˇ)户,所以全世界华人都跟着唱,低绮(ㄧˇ)户,绮(ㄑㄧˇ)窗前,绮(ㄑㄧˇ)。我们上一次讲,“寒梅着花未,来日绮窗前”,所以那是低绮户。还有个?剪不断理还(ㄏㄨㄢˊ)乱,是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看教诗词的好可怜,连流行歌也要会,不然学生以为我们不入流,我都会唱,我告诉你。蛮好听的,小邓蛮好听的,声情有没有配合那就另当一回事。各位剪不断怎么样?理还(ㄏㄨㄢˊ)乱,理还(ㄏㄨㄢˊ)乱,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所以这个地方,停车还(ㄏㄨㄢˊ)有客来无的话,那是最对的音,不要念还(ㄏㄞˊ)有。我们要不要统一?还(ㄏㄨㄢˊ),它在押韵的时候,绝对是在还那边,寒山那边绝对会出现过,没有念ㄏㄞˊ的。这句我们统一把它念成,停车还有客来无,好不好?好。

“罗对绮”,没有问题,这是正对,罗布丝布,绮也是丝布,都是华丽的布帛相对。“茗对蔬”,清雅的东西,他不会跟你说茗对肉,好可怕。所以“茗对蔬”,茶,好茶对蔬菜,多好,多雅。

“柏秀对松枯”,你看松柏相对,柏,秀这是相反了,为什么?一个秀,一个枯,柏树长得好,松枯掉了,柏松是正面对,但是加上了秀跟枯就是相反的对了。

“中元对上巳”,为什么?还记得吗?我说我们的国字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哪一个字?三,数目字,不是国字,数目字,三。所以你这里头中元上巳,中元你知道是七月几号?十五。那很有趣的是为什么中元对上巳?如果你节令对节令,两个平平对,中对上,李渔算是找到一个很聪明的。可是时间呢?时间没有对,我请问你,中元你能不能对端午?你也不能对,因为午是仄声,所以他已经勉强找这个。但是我要说的是什么?上巳你也不能够确定三月三日。我要说明一下,我们是一个月有三十天,你看看十二天循环一次,你至少会碰到两个巳,两个巳以后二十四天你会有剩余的,转了几次以后你又会再碰到,有一个月很可能有三个巳日。不管,反正第一个巳日就是我们雅集的时间,所以上巳。我们课本这边注七月十五没有问题,大家知道建斋醮,做什么用,祭祖,中元。上元是什么时候?一月十五。那下元呢?我们真的有这样,十月十五。对我们做生意的人那是最后的尾牙,就是十月十六号,牙,他们是二跟十六,头牙正月十六,尾牙十月多少。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就开始请客,然后你可以想像,尾牙的时间大概就快十一月多,就快过年,很有意思。所以他中元对上巳,节令对节令,因为这个平仄是最对的,中对上也蛮自然。当然你可以看看,元日跟那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一个是天干地支的那个地支,也许不太能够对,但是你想一下,那个元日也是一个节日的开始,也许勉强我们就可以对,至少它平声。

但是我要说明是上巳日。上巳你最熟的是哪一篇文章?上巳那一天好多人就雅集在水边,然后就流觞曲水,《兰亭集序》,王羲之他们一群文人聚集在那边,脩禊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如何这般,脩禊事。好,我们就说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这个事要这样讲,你应该改唐以后比较准,应该说是魏晋以前包括魏晋,都还是上巳。所以你看,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也,它并没有讲三月三日。可是到了唐代以后,它讲说每一个上巳会碰到不一样的日子,三月三日是我们最常碰到,机率最高的,因为第一个上巳在前面,但是不见得都是三月三日。后来太麻烦了,唐代就规范了,三月三日开始,我们就定为我们的脩禊日。禊就是临水祓除不祥,到水边,把身上不洁的东西把它排除掉排除掉。各位,现在哪一个民族这一天还有这样的日子?韩国到水边去是五月五号。

所以各位唐以后,有什么可以证明,你看杜甫的诗,“三月三日天气新,曲江水边多丽人”,三月天气很好,你看曲江水边,好多的女生在那边做什么?祓除不祥。我记得我讲过,现在三月三日,日本人特别把它定为ひなまつり,三月三日,女儿节。五月五日,鲤のぼり,男孩子的节,我上次说过吧?所以那天要挂鲤鱼,一个男孩就挂一个鲤鱼,两个就挂。没有挂的不要问,人家就没男孩,不要笨笨还去问说你家有没有男孩?人家就没挂,你还问。我记得我讲过这个习俗。所以他们三月三日,女生要把所有自己的洋娃娃拿出来,也是祓除不祥。印度是浴佛日,四月八日。泰国泼水节是元旦,泼泼泼水。所以水是人类的母亲,我可以跟你说,所以这个水对我们很重要,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所以每个国家对水节很重要。所以我们唐以后规定是三月三日。

“返璧对还珠”,各位,返璧没有问题,蔺相如,后来用智慧骗取了秦昭王。智赚,那个赚都是骗取,鲁智深智赚什么东西都骗取了,他不要。这个我想大家很熟。和氏璧,完璧归赵,把它送回赵国去。还珠,课本注的,大家比较少知道这个,说孟尝君传里头提到了,说合浦产蚌珠,各位,合浦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它的东南部正好跟广东相接,广西的东南部跟广东交接的地方,所以古代有时候那个合浦,有时候会划成广东,有时候划成广西,因为它在交界处。说那个地方产蚌珠,你可以想像一定靠什么?一定靠水,好,我们靠水边。所以你广东人,我们不是说你哪里来?陆丰、海丰不一样,客家话讲的不一样,你陆丰、海丰讲的客家话不一样,各位一听到陆丰,是在海边还是在陆上?在山边的,所以你如果在深山的客家庄,就叫做陆丰,如果你是靠海边的客家庄就叫做海丰。他们讲话有时候不一样。

所以合浦你现在很有概念,产那个蚌珠。所以我在讲,如果李商隐也到过这个地方,或是李商隐到过南部水泽地,他看到那个蓝眼泪,我上次说过,所以沧海这个珠有泪,“沧海月明珠有泪”,是你没有看过,说不定李商隐人家看过。好了,有意思,因为官方贪求,采求无厌,永不满足,致使蚌珠移徙,人民苦困不堪。各位,台南有没有这个现象?你知道我们的海本来不是这样,这边都是海底,结果退缩以后,每个人都要建房子,建完之后,在海边的人没办法为生,于是我开始弄鱼塭。好多的鱼塭挖下去,地就往下陷一点,往下陷一点。不过老天就很有意思,像屏东那个沿海,地陷下去以后变成河海交界,河海交界,竟然是莲雾树可以长得很好。你看咸淡之间的那个地方,莲雾一长出来,那个莲雾长起来都甜,非常甜,おいしいですね,非常好吃,每个人都来。然后再灌一下牛奶,又是金刚钻,黑金刚,黑金珠,什么东西都来了。这个人类的脑筋,台湾农民实在是无奇不有,本来这个地就快陷下去了,想说这块地方不能生活了,没想到竟然可以让他去种出一个东西来。所以老天有没有给人类很多机会?很多机会就要珍惜。滥垦、滥葬、滥挖的结果,有时候你就收拾不了。所以我们在筑高铁,说我们沿岸什么地方会下陷,都跟这个地层都有关系。太多的渔塭我们怎么管理?他们要过生活,没有辅导他只好继续做,所以这个可以想像。

地方官一要我就采,采给你,过度捞了,过度捞了之后怎么办?孟尝君来了。各位,讲到孟尝君,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忘我什么时候讲,请记得孟尝君的生日,孟尝君就是田文,就是五月五号,就是端午节那一天。所以端午节出生那一天,很多人就会写同文,你看到同文,因为他叫田文,跟孟尝君田文同样出生,所以一定是五月五号出生。他的名字的秘密就告诉你了。我以前在东吴服务的时候,有一个翁同文教授,北大的,他就是五月五日。是他告诉我,我才恍然了解。各位孟尝君,你知道他是非常有气度的人,广纳天下之士,任太守,革除前弊,去珠复还,换句话说把这些弊政,让那些贪官都无所遁形,不要再搜刮百姓的等等等等,所以那些合浦所长的蚌珠又回来了,又长回来了。

我为了让你知道一下,我们历史上还有一个还珠的故事。请看我的讲义,我记得我有写。有没有写?我写在二十五,我记得我要补的,对,补在二十五,请你看一下。这个是非常有名的,“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说一个人去取失当,该去你不去,该取不取,不切实际。《韩非子外传》,记得另外有个,我们课本注的是绝对没有问题,买椟还珠,一切的现象又再恢复了,所以还璧也是回到原来的人的手上,还珠,一切也回到了原来的状况,都可以叫。另外碰到一个还珠的典故,你不要只是想到这个。说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卖给郑国人,楚国人卖给郑国人,为木兰之柜,各位知道那个兰花在楚地,不管水兰或是什么,弄得很芳香,木兰之柜,薰以桂椒,把它薰得美美的,香香的,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看了有没有非常的周到?所以这有点像阿拉伯人,把他的什么有的没的,放在那个盒子都金碧辉煌,你看了都喜欢那个样子,结果说我要买那个盒子,那个珠我不要了。结果赠人,然后辑以羽翠,最外头用羽翠把它编织起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说我买一个柜子,珠我不要了。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去取失当,就叫做买椟还珠。买了人家的柜,那个椟,木字边那个椟就是木柜,买了那个木柜,把那个珍贵的珠玉还给人家。我们觉得说好荒唐,你根本不识货,只看到美美的柜子。记得,以后人家把钻石弄得漂漂亮亮的什么的,你就要那个最单纯的白白的,你不要去买那个椟。记得还珠有这个典故。

好,再下来我们看,“云梦泽,洞庭湖”,这没有问题,这也是叫做正对。其实我们在古代划分区域的时候,云梦泽有时候广,它在湖北、湖南的这个交界上,我们讲云梦之乡,你整个可以涵盖洞庭湖,第一大太湖,第二大就洞庭湖。所以云梦跟洞庭,你看云中之梦,洞中之庭,泽对湖,所以我说它是正对,就是指那个水泽区的广概的区域。通常我们讲是湖比较洼下,泽是比较有草,有浅草的地方就会叫做泽。那个山边,山边一定会有一些水,水泽地就是渔樵,上一次我们讲渔樵生活,我说不要把它切开,他讲的就两种隐居,上面的就在隐居山上,旁边的就隐居在山下,可是有时候隐居在山上人旁边就是水。山边的水通常就叫做陂,一个耳朵边再个皮,那个师兄把它写一下,耳朵边再个皮。我们有一首很着名的诗,“草满池塘水满陂”,你看,草满池塘水满陂,在山下那个洼地水都满了,“山衔落日浸寒漪”,写那个乡下小孩非常有趣。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有没有看到,你看那个落日要下去的时候,那个衔字欲吞不吞,欲吐不吐。你不是在口里衔东西不是这样吗?叫你吃东西吞下去,马上噎到我跟你讲,你就慢慢吞chocolate,你就慢慢吞。太阳要下去不下去那个山那时候最美,还没有下去的时候那个好刺眼,下去以后有一半遮到,有一半放光来,慢慢那时候最美,将尽未尽的时候。好,山衔落日浸寒漪,那个余波在水面上非常的美。好了,这时候天黑,暗下来,“牧童归去横牛背”,要回去了,牧童在外头放牛,放好要回去了,“短笛无腔信口吹”,拿这个笛子不知道吹什么,滴滴答答就回去了。我有一只小毛驴,吹吹就走人,又有谁知道,然后嘟嘟嘟就吹回去了。有趣没有趣?牧童放牛的那个样子很美。各位,那个陂就是在山边的。山边你有草,有水泽就有草,这个牛喂饱了以后我正要回去。很美吧?这首诗你们要背,还蛮有雅致的。不过要到乡下去看一看,才知道那个场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漪会写吗?三点水,再个犭再个奇。板书:漪,犭。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回去的时候,因为牛是直的把它跨在那边,当然是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任凭口随便乱吹,也不知道有曲,好逍遥好自在。

好,所以“云梦泽,洞庭湖”,我刚刚讲湖比较深,泽是有一些草,水,基本上它是正对。“玉烛对冰壶”,课本在注这个玉烛的时候,总是觉得差一点点,来,我们看一下。他说第一个玉烛指四季气候调和。各位,如果气候调和,你怎么会去对冰壶?他又迎过来说,常用于形容太平盛世。这个好不好?然后他就写了,他就开始写了,《尔雅·释天》,据《山海经·大荒经》说,有一位人面蛇身的山神就叫做烛龙,传说神通广大,口含什么,西北无日之处照天门,世治则烛火明,世乱则烛火暗等等。我总觉得没有注到。请你看我的补注。各位,“一片冰心在玉壶”你知道吧?我们说冰心表示我高洁的品格。这个讲品格,各位看看玉烛,我补在第二十四页的最后一则,《尔雅·释天》解释了玉烛,解释得相当好,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说,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也。换句话说,你的德行非常的美好,光明磊落,就叫做玉烛。各位这样的话能不能对冰壶了?这样的话,你的胸襟气度非常的高洁,这就正对了,都是讲一个君子的德行。所以〈聘义〉就说,君子吐德于玉焉,是知人君若德辉动于内,则和气应于外,统而言之就叫做玉烛。所以玉烛,应该就是讲一个君子德行美好、光明的样子。就会对冰壶了。然后你看玉跟冰,名词对名词,烛跟壶又是名词对名词。如果你是玉是修饰那个,冰是修饰壶,也都可以。各位知道吧?这样意思就到位了。

再来一个,“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好,我们现在来看我们课本的注释。各位,苍头,你在所有的小说里头或是在哪里看到,苍头,然后绿鬓。

来,看好,这就是鬓,男女都有鬓,学一下这个叫鬓。这个叫做胡,这个叫做须,这边就叫做髯。各位知道虬髯客吧?说不但胡长了,须也长了,这个脸部也长了。

知道那个胡子吧?有个人本来留着胡子,非常的安然自在。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是于右任的故事,非也,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写了一个长胡子的老先生,他平常留胡子留得很自然,有一天突然有人问他了,请问你睡觉的时候,这个胡子是放在棉被内的还是棉被外?那一天他睡不着,要睡觉的时候,棉被内,棉被外?一个人有负担你就睡不着,你没有告诉我的时候我就自然昏睡了。你千万今天不要问我,老师,你的眼镜是装了水晶体比较亮,还是没有装比较亮?我今天晚上就拿出来给你看,我不敢乱拿。知道他就有负担。各位,这个是苏东坡的,那篇文章我读过,我还把它剪起来。不是,很多人都以为是于右任,说于右任的故事,不是不是,于右任假设他有说这个故事,也是他看过苏东坡的文章,你去找一下,棉被内、棉被外的故事,很有意思。人家不问没负担,有问你心里有负担,那一夜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棉被内、棉被外。所以一个人心理真是会作怪。刚刚知道了。

那绿鬓你现在知道,女孩子讲自己的窗就叫做绿窗,所以绿鬓这比较容易解释,年轻貌美。所以你会知道说,绿鬓象牙梳,有没有?我那么乌黑的头发,然后我有象牙梳,各位,龙纹玉掌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5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