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1组图『杜甫的1天』,高中必修3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象被恶弄,正在仰天寻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玩转千元安卓机的。用网友的话说,『子美(杜甫字)真是个居家好男人』。 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很多网友纷纭追思在那些年的读书时期,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这些课本上屡屡露脸的『常客』,此前就被涂鸦过。
杜甫草堂宣扬人员称,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馆内的记念活动正在准备,这个现象引发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由于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斟酌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
3月26日21点52分和21点53分,对此事杜甫草堂发了两条微博:『现阶段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我们打开网页,看到的是:孩子们的顽劣天性、天真童真,枯燥课业带来的沉重压力,祖国未来活跃的思惟和丰富的想象力;调皮的孩子,无奈的杜甫,南村群童再次调侃诗圣,公若在世,何处?拄杖1叹,宛然1笑而已。』
宛然1笑以后,杜甫草堂又说:『但这是童心吗?这是幽默吗?这就是潮流吗?这值得鼓励吗?这已丧失了对人格最最少的尊重,何况是对这样一位被尊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诗人?包容有尺度,文娱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杜甫很忙值得我们思考和检讨』[1]
炮制所谓『杜甫很忙』现象的网站,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
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1个善意的提示: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对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持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们也许还是应当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网络恶弄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情势,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由于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 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弄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但是,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弄热潮来讲,我们也许无需做太多精深分 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摹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1场网络狂欢。简而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文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