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只是一个割据政权,为何还打不下来?
隋炀帝是一个极其自负之人,因为这种自负的心态在面对经常性出现的农民起义也没有反思,反而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小麻烦,完全不需要在意,这才导致后期的失败。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准备之后,隋朝从全国各地去调了大概100万的主力军队,准备进入到辽东战场,隋炀帝把这100多万的隋朝大军直接分成24路,准备通过陆地的方法去进攻。隋朝名将单独率领一支军队,选择通过海陆的方法进攻,直接朝着平壤方向进攻。
高句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真的直接就吓傻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就算所有的人加在一起也估计只有400多万,总有能够拿起兵器的男人加在一起,估计都没有超过100万。这一边的百万大军可并不是胡乱凑数字,而是真正的百万精锐。这中间有一大部分都是当年的老兵,这也让无数的人都觉得有一些害怕。
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论是什么样的技巧,无论是什么样的战术都会显得有一些苍白无力。隋炀帝还有许多隋朝的高级官员,好像并不是这么想,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里,然后却不想遭遇了一个难题。
高句丽直接利用辽河的优势,在渡河的阶段发起突袭,导致隋朝的这些军事伤亡惨重。最后在人数的优势上能够反败强行的碾压,更是突破了辽河,可是这一次的战斗最终面临失败,也让隋朝的大军感觉到颓废。
这么多的人居然没有办法打败,这么少的人在此时也会觉得心中有一些不甘,甚至还会觉得这或许就是命中注定。在作战的过程中军心真的相当的重要,一旦军心垮掉,后期想要获胜就有较大的难度。隋朝在对战的过程中面临失败,这可能就是中间主要的原因。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高句丽只是一个割据政权 隋朝200万大军为何打不下
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你了解隋唐是起家于关陇集团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六镇,而北魏则是一个鲜卑化政权;而鲜卑人正是起家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高句丽占据的正是鲜卑故地。
而高句丽人正在复制鲜卑人的崛起。对于隋唐的当家人来说,由于其本身就脱胎于鲜卑军事集团,对于鲜卑人的发家史再熟悉不过,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再次发生,也就是说隋唐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成为下一个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你说他们反应过敏也好,有先见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绝对要把这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隋唐皇室一点都没有神经过敏,他们所担心的都成为了现实。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远古的商周不论,二十五史的记载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乱华的鲜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鲜卑,还是后来的辽金,其实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东北渔猎民族;而尽管草原游牧部族强豪层出不穷,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后威胁中原,但真正能够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却只有蒙古一族。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说,慕容氏、拓跋鲜卑乃至更晚一点的青海和陇西地带的吐谷浑,已经向人民证明了来自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的战斗力。
同样的,当隋唐建国的时候,高句丽已经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数百年的发展,高句丽从一个小小的部族发展成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割据政权,其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代北时期的拓跋鲜卑之下。
随着实力的增强,到了南北朝后期,高句丽已经开始频繁介入中原争霸,甚至在北周进攻北齐时,还借兵于北齐,插手中原事务。
这些事情,隋唐的当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当杨广大军南下攻陈的时候,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又开始骚扰辽西,与陈南北呼应。
这些举动自然极不友好,虽然当时的隋唐都足够强大,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拥有50余万军队,已经成为东北亚一个不容忽视的强权。
虽然后世可能对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为突厥的攻击性更强,而高句丽走的步子更稳,相对不那么引人注意罢了。而且当时高句丽已经开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来越有趣。
当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扩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路数,发家于白山黑水,向西统一大漠,然后南下;现在高句丽与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伎重施?
后世的辽金蒙古女真路数都是一样的,统一东北,灭掉草原诸部,成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统天下。而凡是解决了漠北问题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统;凡是漠北解决的不干净的,比如拓跋鲜卑、辽、金,在其进入中原之后,漠北很快会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辽、金就得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一统天下自然就无从谈起。
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身旁虎视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灭掉高句丽,留着过年么?
但隋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却没有在东北建立有效的统治,当其衰落以后,还是吃了当地部族的亏。比如崛起于唐后期的契丹。
这个难题一直到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清入关以后,一直不允许中原人士进入关东龙兴之地,而且在东北驻有重兵。但当清开始衰落,不得不允许汉人闯关东以后,东北还是和关内一样,变成了汉人的地盘。只能说,文化的力量虽然缓慢,但更长久。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脱不开干系,而隋炀帝远征高句丽造成的劳民伤财,就是唐朝及后世史学家给隋炀帝加上的众多罪名中的一个。
但是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真的是罪过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唐太宗也选择了远征高句丽?如果隋炀帝的行为存在争议,那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明君形象,也不该犯隋炀帝犯过的错误吧?
其实,不管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他们虽然一兴一亡,但他们都是眼光长远的统治者,他们远征高句丽也是高瞻远瞩之举。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说隋炀帝和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是高瞻远瞩?小小的高句丽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对中原王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胁?别的朝代为何允许朝鲜半岛有其他政权存在?
其实,高句丽招引隋唐两朝的连续攻击,恰恰是因为高句丽可不是什么朝鲜半岛政权,而是雄踞辽东的农耕文明政权,其自身拥有一定的实力,其威胁性甚至远比当时强大的突厥更大。
历史上,中原王朝常常保留朝鲜半岛政权,并没有统治他们的意愿,只要他们不以中原王朝为敌就行,臣服就可以。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你高句丽可以存在,但如果你占领了辽东农耕文明的地域,那就得另说了。
辽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燕国人的居住地,后来统一后的秦朝和汉朝,都对这一地区进行统治,这里主要生活着汉人,和关内连为一体,都属于农耕文明范畴。
而在隋朝统一之前,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逐渐崛起一个不容小觑的政权——高句丽。高句丽与隋唐之前和之后的朝鲜半岛政权不同,它是个比较达到的农耕文明政权,其控制的辽东地区是适合农耕的地域。高句丽,与其说是朝鲜半岛政权,更不如说是割据辽东的政权。
吉林高句丽王陵
你朝鲜半岛可以存在独立性政权,但如果你越过了鸭绿江占据了农耕文明统治的辽东地区,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旦允许你在辽东地区发展起来,那就是养虎为患,就是中原王朝巨大的潜在威胁,等到哪一天中原王朝正值衰微而你又是强大之时,你就会进入关内,入主中原,因为你拥有入住中原的政权结构基础和统治经验,这可不同于迥然相异的草原游牧民族。
而唐朝以后的历史事实也证明,拥有辽东农耕文明的政权,最后都成了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如果说汉唐对草原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也有吃败仗的时候,而拥有东北农耕文明地带的政权,却直接可以让中原王朝灭国。
比如宋朝时期,拥有辽东农耕文明的辽逼迫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继辽之后的金,更是直接灭亡了北宋,而蒙古政权的最终胜利者,同样是拥有汉地并积极学习运用汉人先进文明的忽必烈。
而继宋之后的最后一个汉人明朝,同样面临来自东北的女真人威胁,当满清占据辽东后,积极采取学习农耕文明的政策,清朝也迅速完成了由半游牧、半渔猎社会向农耕文明的封建社会的过度。
而清朝在东北建立的完善的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结构,为其入主中原做好了准备。清朝完善的政府管理班子,可以直接运用在关内的汉地,这比李自成的准备要充足和现成得多。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都是高瞻远瞩的帝王,正是隋唐两朝多位皇帝坚持打垮高句丽,大唐帝国才解决了后顾之忧,才有了大唐王朝的巅峰时代。
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着周边各小国和游牧部落对边境的入寇劫掠这个问题,但在发动反击战争时,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中原王朝虽然拥有着远胜于这些小国的国力,但却不一定能够在战争中取胜或者获得战果。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略战术上的不足。
比较隋唐两代对高句丽的战争,可以最直观的显示出正确战略战术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隋唐两代对高句丽的战争绵延近七十年,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和唐太宗、唐高宗父子都对高句丽有所征讨,战争的规模也都很大,但两朝在战争中所取得的战果却截然不同。规模更大的隋朝因此战落了个严重损害国力,炀帝身死国灭的下场;而唐朝却因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在高宗时最终获得大胜,将高句丽灭国。那么,唐太宗、高宗父子采用了怎样的战略战术才能够取得隋炀帝百万大军都无法取得的战果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先介绍一下高句丽。高句丽是建立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国,主要由部分扶余人和其他小部族组成,历史悠久,汉朝时便已存在。高句丽人有着农业和游牧业想结合的生产方式,有扩张的野心,对当时汉朝在辽东和朝鲜半岛设立的汉四郡的肥沃土地很是垂涎,屡次入侵汉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范围。
现实很残酷,有扩张野心的高句丽受到了包括汉朝,和后来辽东汉人军阀公孙度,曹魏幽州刺史毋丘俭等人的打击,国都被多次焚毁。但高句丽贼心不死,最终在中原混乱的情况下,逐渐壮大,吞并了原来在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汉四郡。
当隋朝建立时,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地区一个霸主级别的国家,它拥有百官朝廷,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比肩多个关中,文化也是一如中原。更为夸张的是,高句丽还修筑长城。高句丽对于隋朝而言,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随时有可能给隋朝插上一刀,甚至逐鹿中原。
于是隋文帝在刚灭陈后,便遣使恐吓告诫高句丽王要老实些。但高句丽人没有把隋文帝的告诫放在心上,反而多次遣使与突厥眉来眼去,相互勾结。隋文帝得知消息后,便立马组织隋军三十万进攻高句丽,然而,隋文帝的这次征讨却因极端的天气和军中疫疾没有取得什么战国,浪费了很多财力和人力。
隋炀帝刚即位时,隋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国内有户八百七十万,原本的劲敌突厥也已臣服。估计隋炀帝认为他父亲隋文帝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之所以没有取得战果,是因为动员的兵力太少,自己继承的国力如此强大,如果不好好利用真是暴殄天物,于是,隋炀帝下了一道在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动员令。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令天下兵马不分南北远近,皆集结于涿郡,共百万军,隋炀帝亲自指挥,出征时队伍旌旗相连长达千余里。这支靠动员全国才组织起来的庞大军队却因隋炀帝的错误指挥而惨败。隋炀帝令隋军分道前进,且下令如果高句丽军投降则进行安抚,这使得隋军往往在将要攻破城池时,高句丽假装投降,而在对城池进行修理后继续抵抗,让隋军伤亡惨重。溃败回国后的隋炀帝并不甘心,旋即组织第二次和第三次出征,六十万大军刚开赴战场没多久,国内便因无法承受大军出征所带来的巨大消耗而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只得班师回国,没多久便身死国灭。
经历了隋末的天下大乱,唐朝建立了起来。唐太宗时,因为隋末内战带来的巨大消耗,国内也不过有户三百万,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进攻高句丽所能利用的国力和资源远远地不如隋炀帝时期。但唐太宗认为,辽东本中国故土,且高句丽对后世子孙危害极大,如果不能及时铲除,日后必然成为大患。
于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继隋文,隋炀之后,再起辽东之役。唐太宗御驾亲征,唐军水陆并进,初战即收复辽东城,斩俘高句丽军两万,紧接着唐太宗又击败了前来救援安市城的高句丽15万援军,使高句丽举国震恐。后来因粮草供应和天气转凉,唐军开始回撤,尽管此役中唐太宗率领下的唐军连破十城,阵斩四万余人,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但却仍没有达到唐太宗将高句丽彻底灭国的战略目标。
回国后的唐太宗君臣从历代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作战中总结经验,尤其对隋炀帝三次出征失败的教训进行了借鉴,终于制定了之前从未实行过的新的战术。即高句丽虽然体格不小,但国力终归还是不如唐朝,于是唐太宗不再发动大规模征讨,反而组织小股偏师进行袭扰,深入其国境,在其进行生产的关键时刻进行大规模的杀伤,不断地消耗其国力,让高句丽疲于应对,却又后顾不暇。
唐太宗重新制定的袭扰战术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从公元647年到公元649年,唐军多次进攻高句丽,均取得大胜。慢慢的,高句丽国力变得越来越弱,而唐军则愈战愈强。到了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攻灭高句丽的时机成熟,唐高宗下令各路唐军分道合击进攻高句丽,这次的进攻异常顺利,唐军所向披靡,当年九月十二日,唐军攻破高句丽国都,将其地分为九都督府,由薛仁贵领两万唐军镇守平壤,设安东都护府,高句丽彻底被灭。
通过比较隋唐两代对高句丽的进攻,可以看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两朝四位帝王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去组织军队进攻高句丽,掌握着巨大国力和军力的隋炀帝因没有正确的战略战术,使得三次出征均无战果,白白损耗了国力,导致国家的崩溃。而唐太宗则因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不断消耗其国力,使得高句丽疲于应付。最终在高宗时被灭国。由此观之,战略战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这场对高句丽征伐战争的胜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