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局1912(zhonghuashuju1912)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夜晚给白昼按下了暂停键。漫漫长夜,古人作何消遣?失眠的时候,古人又在想些什么?古人夜晚的消遣和所思,何尝不能照鉴我们自己呢?
夜感自遣
孟郊
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白鹤未轻举,众鸟争浮沉。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湖州取解述情》),孟郊四十一岁时去长安应试,自以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结果却铩羽而归,第二年卷土重来,却仍然名落孙山,蟾宫折桂的愿景化为泡影。感到“生辱”更过“死辱”的他,赋《落第》诗之后又赋《再下第》之诗。上述《夜感自遣》,也是他科场失意之后苦闷与愤懑的宣泄。
孟郊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孟郊在《叹命》一诗中曾经这样悲叹过。此诗的前四句除了述说自己读书与吟诗之苦,本意还在于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但今日传为美谈的,却是他对于诗的宗教般的虔诚与严肃认真至极的创作态度。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称为“郊寒岛瘦”。贾岛也曾自白:“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这一对名标诗史的苦吟诗人,真可以说是为诗殉难的难兄难弟。
时至今日,时髦之说是“享受人生”,当然不必“心与身为仇”地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苦吟”之类在“玩诗”“玩文学”的某些作者眼中,已经是不屑一提的落后与陈腐的代名词了。殊不知对汉字的敬畏与热爱,是每一个华人应有的态度,更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包括诗人必具的精神品质。例如杜甫,他就是将语言文字与个人生命放在同一天平之上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不早就曾经如此自白并警示他人吗?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善饮,有《问刘十九》等诗为证。白居易喜音乐,至少有《琵琶行》《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与《夜筝》等篇为证。白居易有《夜雨》诗:“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又有《夜雪》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酒年华,诗乐华年,曾经指斥权贵为民请命的诗人,也有他的名士风情雅人逸致,例如同是以“夜”冠之的《夜筝》。
《琵琶行》对演奏琵琶的描写可谓出神入化,精彩绝伦。“秋月”在此诗中前后出场三次,各有其妙。《夜筝》唯一的环境背景也是明月当空,月色满地,推向前台的人物就是那位弹筝女子。“紫袖”,指弹筝之人。“红弦”,指所弹之筝。“自弹自感”,形容乐伎弹琴时人琴合一的情态。“低容”,低头而羞,有所思之状。以“紫”与“红”形容人与物,不仅色彩鲜明,对比有度,而且象征青春与华美,与弹者自弹自感暗自低眉若有所思的情态,构成了对照与跌宕。“弦凝指咽”与“别有深情”,令人想起《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绘画中有“留白”,音乐中有“停顿”,诗歌中有“弦外之音”,一切艺术都不能太实太满,都应该以不了了之,以不尽见无尽。《夜筝》也是如此,那“别有”的“深情一万重”的具体指涉是什么呢?只有让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去补充和丰富了。
[明]郭诩《琵琶行图》(局部)
观 棋
杜荀鹤
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
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围棋在我国源远流长,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积淀。然而,它毕竟是一种双方分别以黑白棋子围攻争胜的棋种,历来被称为“兵家之戏”。东汉写过着名的《长笛赋》的马融,在《围棋赋》中也曾描绘过那纹枰之上的战火与硝烟:“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唐人裴说的《棋》诗,也曾说“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崄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五代后唐人高辇存诗一首,诗题为《棋》:“野客围棋坐,支颐向暮秋。不言如守默,设计似平雠。决胜虽关勇,防危亦合忧。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局部)
杜荀鹤的《观棋》,就是从旁观这一特殊的视角,绘声绘色而且状物传神地观赏描绘了一场棋战。将此诗再三诵读可以体会:围棋的人生,是发挥生存竞争的智慧并且争取胜利的人生。
杜荀鹤是晚唐人,其实,早在上元元年(760)夏,四处漂泊的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粗安后就写过围棋了,见之于《江村》一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只是不知他棋艺如何?以后也不见有诗描述。在杜牧、张乔与杜荀鹤之前,白居易就曾作有《刘十九同宿时淮寇初破》:“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非 酒
雍陶
人人漫说酒消忧,
我道翻为引恨由。
一夜醒来灯火暗,
不应愁事亦成愁。
酒,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酒香弥漫了。酒与诗的良缘,在中国同样是流长源远,“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国风 · 豳风 · 七月》)。世道多艰,人生多愁,我们早已有了“借酒浇愁”的成语。一代英雄与诗雄的曹操,认为酒是唯一的消愁散与解忧方,他在《短歌行》中高吟低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佚名《柳荫高士图》
大约是因为曹孟德非等闲人物吧,唐诗人对他的咏叹多表示赞同。雍陶的《非酒》唱的却是反调,“非”,责怪、非难。“漫说”,都说之意。他对酒的问罪之辞是:人人都说美酒可以销忧,我却说它是引发苦闷的源头,酒醒之后面对昏昏灯火,本不忧愁之事都变成了忧愁。人生的许多忧愁,岂是麻醉一时的酒所能解脱的吗?此诗是戏言,也是正说,别具陈说翻新的诗趣,是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的遥远的回声。
清代小品名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春风如酒,夏风如茗。”可见酗酒滥饮是俗子鄙夫酒囊饭袋所为,品酒则是穆如春风的艺术。他又说:“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诗与酒互为艺术而酒神与诗神相得益彰矣。
节选自《唐诗分类品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郭磊峰
○
○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1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千年来最美的10首古诗词美到极致
下一篇: 全国劳动榜样陈永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