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话历史 2023-12-30 21:22:53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那是因为古代读书人读的往往是教人修身的圣贤书,得圣贤一分提点,便多少有一分警醒,不敢肆意妄为。但是,倘若一个人的修为全靠每日读书来保持,显然是缺乏内在自我激发与实现力量的。

陆九渊说:“非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人与书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书中所言是说人的事,人又通过读书来进一步认识人。人活一世,所面对的无非是人和自己、人和他人、人和世界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归于人与自身的关系。无论我与六经究竟谁是谁的注脚,人要了解自己,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都需要读书。

读书分功利性和无功利性。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功利的读书虽未必有那么多乐趣,却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不同年龄段的人,读书有不同的作用,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作用。只不过功利性的读书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而非功利的读书更随心,是潜在地影响你的心灵和生命。

读书没有固定的方式。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谁说行路不是一种阅读呢?恰如我们看小说,看的不过是别人的人生,了解的不过是另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本质上和我们出去旅行,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多交几个朋友没有区别。但是不同的是,看书可以给我们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让我们走出当局者的迷境,跳出生活中的琐碎与利害来了解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从而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些启发。推到极致来说,去看一场电影,听一首歌,听一个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只要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行为,都可以达到和看书一样的效果,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阅读,未必非得正襟危坐地捧一本书来读才是好。关键在于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留心去发现,那些事物是否能牵动你的那颗灵心,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你的生命。

读书的种类毫无限制。无论什么样的书,都可以拿来一读。天文地理动物类等,可以帮助你了解世界,了解世界便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人对自己的了解越多,则其对自身生命的觉解便越深刻。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了觉解,则其生命的广度和宽度便自然增加了,有限的生命因此便可以无限。古圣先贤找到了觉醒自我生命的道路,将它指与我们看,因此他们的语言便可以流传千年而不朽。这也是我们要读圣贤书的原因,是使我们读书与生活效率最大化的捷径。然而,生命的真正觉醒需要我们的实践,单单是看到与知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古人修身注重知行合一,要“践形”。

总而言之,凡是能与你的心灵相呼应的书,能使你对世界、对自己有更多了解的书,都称得上是好书,都值得我们阅读。《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读书可以使我们充满力量,生命丰富,但其关键还在于人,在于你自己。

作者:赓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96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