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在中国近百年的书坛群英之中,如果说沈尹默的书法类比于婉约婀娜的柳三变,那么沙孟海的书法则是豪放恢弘的苏东坡。
沙孟海书法作品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作为少数高寿的书家,在中国书坛近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担任过诸如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有极大影响力机构的领导职务。为中国书法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沙孟海书法作品
沙老的书法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八体尽能,遍临钟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诸家,并取法北魏雄强之风,气势雄浑,道力遒劲,辗转之后终于突出重围,独树一帜。其结字紧凑,气象宏达,被誉为“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海内榜书,沙翁第一”。特别是他为灵隐寺题写的行草书牌匾“大雄宝殿”,大气磅礴,汪洋恣肆,韵味沉厚,雄浑遒劲,已臻化境,是书法史上难得的精品之作。
沙孟海书法作品
沙老书风豪迈,落笔生云烟,为很多名山大川,亭台楼阁题写的牌匾,与此情此景交相辉映,沙老的书法让其韵致倍增,让书法爱好者流连忘返。关于沙老的豪放书风,从结字,到笔法,朱仁夫教授曾有精彩品评:“他不追求笔法的丰润流逸,不追求造型的完美优雅,不追求构图的整齐匀和,而嗜求线、力、势的‘理念表现’,向往风樯阵马,重若崩云的开张与雄浑艺术旨趣。”
沙孟海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是一方积淀千年的沃土,耕耘其中必有所获得,是硕果累累,是百花齐放。可以绽放出仪态婀娜的柔美,亦可成长为壮阔恢弘的雄强。以横竖撇捺踏入书法的大门,走出了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等无数种可能。
沙孟海书法作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92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7张老照片留住百年前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