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街头身着汉服的女子多起来了唐诗宋词是否也能流行传播起来?

话历史 2023-12-30 15:22:58

我今天不知道为何,开始感慨起来。

春天依依不舍的要与我们挥手告别,于是我在吹着习习微风中欣赏着不远处那几位拍照玩耍,身着汉服的女子。我从每一位的气质、举止中观赏,然后再细致到妆容、表情、神态。当然,跟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姑娘们相差甚远。但我真实感受到,汉服文化开始流行起来。

这源于一个什么契机呢?

我也是一位古典文化爱好者,我也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穿着汉服。我不是为了拍照,我只是觉得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穿着古服是一种尊重。比如在茶室,比如在画室。

但我却觉得,古典衣服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穿,虽然脸蛋长得很好看。但却需要一些古典的气质来衬托,才能相得益彰,才是自己想象中的模样。

气质又怎么培养呢?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培养气质的培训机构。我认为有一种方法,最省钱、省事,虽然看似简单,却很难坚持。

就是读书。最好能认真读读诗词。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不是没有道理。最能培养气质的书籍,我首推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我写了挺多篇,关于诗词的作品。由于阅读量和推荐量上不去,我甚至一度不想更新。不过后来,出于自身的爱好,温故而知新,我还是坚持着,去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

在感慨之余,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分享一篇词,是一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关于李清照的作品我分享几篇,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往期的文章中查看。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都逊色于梅花呀!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18岁,刚刚与丈夫赵明诚完婚不久,新婚燕尔。此时的她内心是欢喜的,洋溢着幸福。

梅花,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

李清照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出浴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绿蚁,酒面的浮沫。《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月夜饮酒,体现了她豪情逸致的情趣。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既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现了她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

她从一个贵妇人的立场、情趣出发,体物言情,无不带着一种优裕、高雅的情趣,既贴切地描绘出“庭际”梅花的状貌,又把自己高雅、悠娴的志趣,倾注入梅花,不即不离、情景相因,托兴深远。

刘瑜《李清照词欣赏》这样评价这首词:“李清照该首词也是有寄托的,作者在于通过咏梅花讴歌自己美好幸福的婚姻爱情。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造化偏偏让明月分辉,花月相照,花好月圆。这使得自然联想到赵明诚李清照那神妙离奇的婚姻故事……真是天做良缘,花月相照,花好月圆,婚姻幸福美满。

故夫妇两人共同举杯,为明诚得一才华横溢、梅花一般高雅芳洁的词女而干杯,为自己美好幸福的爱情拼得一醉。显然,此词李清照以高格独迥、孤标逸韵、冰清玉洁的梅花自喻。”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愿爱汉服的女子们,也能如梅花般高洁、坚强,做一个新社会中独立又柔软的女子,做一个如李清照般才华横溢,气质高雅女子。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9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