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三国中的四位“太傅”,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以史为鉴 2023-06-15 08:01:24

揭秘三国中的四位“太傅”,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太傅,古代官职。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太傅被废除,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在汉末三国时期,太傅和大将军、大司马并称为“上公”,成为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在此基础上,太傅一职的获得者,不仅需要立下大功,还应当德高望重,资历深厚。彼时,魏蜀吴三国只有四人被册封为太傅一职。

太傅: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司马懿继续获得魏文帝曹丕的重用,并成为曹丕的托孤大臣。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对于司马懿来说,太傅更偏向于一个荣誉官职,也即没有什么实权。为此,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起了高平陵之变,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太傅:钟繇

钟繇(151年-230年 ),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大臣。东汉末年,钟繇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因为帮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累迁前军师。曹操建立魏国之后,钟繇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钟繇被升迁为太傅。

因此,在笔者看来,从时间上来看,钟繇是曹魏第一任太傅。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享年八十岁。魏明帝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钟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此外,就钟繇的儿子钟会,曾受到司马昭的信任和重用,指挥了魏灭蜀之战。不过,在消灭蜀汉后,钟会联合姜维起兵,结果失败被杀。

太傅:司马孚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和司马懿一样,司马孚也早在东汉末年就开始跟随曹操了。因此,在资历上,司马孚自然也是曹魏老臣了。虽然司马孚对曹魏怀有特殊的感情,但是,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等人。

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孚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篡夺曹魏大权立下了功劳。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孚被晋升为太傅,这也是曹魏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傅。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值得注意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司马孚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太傅: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当然,对于诸葛恪来说,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孙权在位时,诸葛恪辅佐太子孙登,任左辅都尉,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平定山越之乱。公元245年,东吴丞相陆逊病逝后,诸葛恪迁大将军,领荆州事。公元252年,孙权临终之际,选择诸葛恪等人作为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孙亮这位皇帝。在此基础上,诸葛恪被加封为太傅,成为东吴百官之首,并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为皇帝孙亮联合托孤大臣孙峻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后,诸葛恪得以平反昭雪。

最后,在三国时期,除了以上四位太傅,蜀汉还有一位汉中王傅,可以类比为太傅,此人就是许靖。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当然,相对于以上几位太傅,许靖的汉中王傅,可谓有名无实,也即其对于蜀汉的建立几乎没有实质的作用,并且也没有在蜀汉掌握什么实,只是因为许靖在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定的名气,才让刘备不得不加以笼络。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章武二年(222年),司徒许靖去世。

三国结局是什么?

小说《三国演义》最后大结局是什么????
魏蜀都败啦 最后让司马家夺了天下 而刘姓 曹 孙姓的后代则有的被杀 有的得到朝廷用吧 你看像刘禅 被司马昭问道想不想蜀国啊 结果刘禅说他都快乐得不想回去了 这就是乐不思蜀啊 最后还被封为安乐公啊 所以刘姓孙与曹姓后人没被杀了 何况 一般夺了天下的人 第一件事就是安抚人民 因为孙家 刘家 曹家都在人民心中有一定的分量 朝廷是不能一下子将他们都杀了 再者 通常情况下 朝廷是会大赦天下 所以工杀的可能也就更小啦
三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10分
三国归晋

也就是司马昭之子 司马炎称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三国演义的结局
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经济发展快,实力最强,但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家族手里。

曹丕建立魏国时,得到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权时,篡位野心日益显露,魏帝曹髦曾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夺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从此,在曹魏政权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司马氏的统治啊了。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三国最后结局是什么?
三国中姜维的结局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总领请军协助大将军蒋琬、费神共理朝政。延熙十九年(256年),进位大将军,独力支撑岌岌可危的蜀国。为实现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统军而后,九次北伐,七出陇右,连年转战于陇蜀之间,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其征战的武城山、落门、段谷、上圭今天水市境内,武山县民间至今有姜维大战铁笼山的传说。景耀六年(263年),魏厂举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击钟会,使之寸步难行,而后主刘禅率先投降邓艾,蜀国亡。姜维迫于形势,伪降钟会。次年,怂恿钟会叛乱,试图借机恢复蜀汉,泄密被杀。
三国演义刘备最后怎么了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给义弟“关羽”、“张飞”报仇而征讨东吴孙权,刘备对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的永安宫染病不起。刘备病危之时,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备将儿子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后随即驾崩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

下面为你附上两张图,以供欣赏:

第一张为著名连环画《三国演义》“火烧连营”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页面

第二张:
新三国大结局是什么?
12年后,司马家族灭掉了刘禅的蜀汉政权;再2年后,司马家族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王朝;到公元280年,司马家族扫平了江东孙吴政权。至此,中国重新归于一统——“三国”这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大传奇时代终于结束了。然而其中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其中的高超智慧与浩然正气——仍被一代代的中国人传颂至今,并感动着一个又一个的亚洲人与西方人!
三国最后的结果
吕布有一女 下落不明

刘禅是长子 废长立幼 取乱之道

结局么牛人死翘翘 天下归司马

那么再详细点 司马昭让邓艾、钟会攻蜀 钟会在剑阁绊住姜维 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关杀了诸葛瞻和诸葛尚 攻下成都灭了蜀 然后姜维复辟失败 邓艾 姜维 钟会全部死于兵乱 所以说牛人死翘翘 然后司马昭老死 司马炎篡位 魏亡 然后杜预伐吴 吴灭 故曰天下归司马

还要更详细一点不?

以下为引用内容:

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病死于军中。诸葛亮死后,三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蜀国,开始走下坡路。

诸葛亮一死,魏延因与扬仪不合,竟起兵造反,扬仪派王平、马岱击杀魏延,并灭其三族。待回成都以后,扬仪又因争功,被后主下狱,扬仪自杀。于是,蒋琬当了大将军,费袆、董允相继为尚书令,他们墨守诸葛亮的成规,对魏国采取守势,蜀国也得到几年的安定。

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是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开始叛魏投吴,后来又反吴,自称燕王,屡次攻打魏国。魏国幽州剌史毋丘俭战败,上表请派大军讨伐。公元238年,太尉司马懿率领大军攻打公孙渊。公孙渊战败,固守襄平。司马懿攻下襄平,擒斩公孙渊父子,并将公孙渊家族及其吏士七千多人全部诛杀,平定了辽东。

公元239年,司马懿平定辽东,班师回朝,刚好魏明帝曹睿因荒淫过度而病死。魏明帝没有儿子,临死前立曹彰(曹操次子)之子曹芳为皇太子,并遗诏司马懿和曹爽辅政。魏明帝死后,曹芳继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拜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傅。魏主曹芳当时才八岁,政事全掌握在曹爽、司马懿手中。

曹爽是个昏庸的人,以何晏、邓飏、丁谧等为亲信,让兄弟曹羲、曹训、曹彦执掌兵权,自以为可以抑制司马懿。司马懿表面上不和他争权,常称病不理朝政,但暗中在窥测方向。

公元241年,东吴分三路入侵魏国,曹爽未经大敌,不敢出师,司马懿则称病,不能领兵,等到吴兵深入,京师震动时,司马懿才领兵出征,结果打败了吴军,得胜回朝。司马懿名声日盛,而曹爽则相形见绌。

公元244年,蜀国蒋琬、姜维领兵出汉中,曹爽得此消息,便亲率大军攻打蜀国,结果在兴势山被蜀兵阻挡,相持了一个多月,粮食将尽,正在进退两难之时,蜀国任费袆为大将军,统领大军来援,曹爽大败而逃,十万兵马丧亡过半。蜀国打了这次胜仗以后,蒋琬、董允相继病逝,朝中得力的大臣只有费袆。后主刘禅开始亲政,侍中陈祗、中常侍黄皓成了他的亲信,而这两个小人使得后主更加昏庸腐败。

曹爽伐蜀,大败而归,但没有人敢责难他,曹爽亦依旧寻欢作乐,为所欲为。郭太后对他稍有异议,被他迁至永宁宫幽禁起来。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密谋杀曹爽。司马懿故意装出老态龙钟、病重糊涂的样子,使曹爽完全不加防范。

公元249年,魏主曹芳渴高平明帝陵,曹爽和他的兄弟曹羲、曹训、曹彦也一起去了。司马懿父子抓住时机,占据了京城,大臣桓范等逃出京城,报告曹爽,曹爽兄弟大惊失色。桓范劝曹爽偕同魏主到许昌,再号召各路兵马讨伐司马懿父子,曹爽犹豫不决。不久,司马懿派人来传话,只要曹爽兄弟回京,可保性命。曹爽一夜苦思,至五更天,曹爽投刀于地,说:“我回到京城,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桓范哭着说:“曹子丹(曹真字子丹)是个能人,生你们兄弟,都是些猪儿,我想不到今天被你们连累灭族啊!”曹爽兄弟护送魏主回京,当夜曹爽兄弟以及何晏、邓飏、丁谧、桓范等全被逮捕入狱,陆续被斩首,并被灭三族。曹爽被杀后,朝中大权全落在司马懿手中,魏主徒有虚名。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是曹爽外弟,怕受株边,逃离魏国投降蜀国。蜀国卫将军姜维上表趁魏国内乱出兵讨伐。姜维早想继承诸......
三国演义中大乔和小乔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陈寿的《三国志》在《吴书周瑜传》只有这样一句:

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

(孙)策从容戏(周)瑜日:“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光彩焕发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第一,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惊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

第二,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第三,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第四,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周瑜仅比孙策小一个月),因此,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20上下。

第五,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姻缘美满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郸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而死(《三国演义》第29回写到此事),年仅26岁。当时,大乔充其量20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

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36岁。这时,小乔也不过30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终归是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孙权待其后人也特别优厚:其女(又是一个不知名字的!)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赤乌四年病卒,年仅33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尚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尽管如此,小乔本人却是琴瑟已断,欢娱难再,只好和姐姐一样,在无边寂寞、无穷追忆之中消磨余生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古红颜多薄命”,死于非命者何止万千;相对而言,二乔算不得太不幸,但她们同样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现存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严格地说,杜牧这首诗并非咏二乔,诗人只是即景抒情,因赤壁而想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并进而产生联想:如果周瑜不是借助东风发动火攻而打败了曹操,东吴很有可能战败,那样的话,江东二乔也会被掳到铜雀台充当曹操的玩偶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战胜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儿掠为已有,似乎是天经地义。曹操灭袁绍之后,便......
历史上三国鼎力的结局是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鼎立的结局 魏国灭蜀国,司马炎代魏自立,国号晋,西晋灭东吴,最后结局三国归晋。
三国历史最后结局
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掌握大权,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篡位皇帝,建立西晋,有灭掉吴国,最终胜利者司马炎。三国最后结局,蜀最先灭掉,接着吴和魏,三国时期结束,开始了西晋时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