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
这个简单的问题,可能很多人听到后都会感到尴尬。
很多人的阅读记忆仅仅停留在学生时代,伴随着学生时代结束,阅读似乎也随之迎来终结。
“没有闲暇时光”和“读书无用”成为了人们遗忘阅读的“正当理由”。
伴随着互联网走进生活,海量信息一键拥有,各种资讯信息指数级增长,人类的生活习惯悄然改变。
刷微博、查百度、上知乎、看朋友圈成为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生活习惯的改变,带来的是阅读的革命。
阅读有很多种方式,碎片化阅读也是阅读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从书本转向屏幕,从名著转向了爆文。
朋友圈、公众号、豆瓣、微博、知乎,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海量信息,几乎取代图书,成为现代人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看问题的不同视野,并且传递资讯十分及时。
在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趋势的当下,我们需要改变对手机阅读的片面理解。只要是阅读,哪怕1分钟也是有意义的。
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碎片化阅读至少给一些人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有趣的碎片化信息可以帮助发掘对阅读的兴趣。
读总比不读好。
更关键的是,阅读者是抱着什么态度来阅读的?
碎片化阅读只是阅读的起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的学习浪潮,本质上是一种功利化的学习,是害怕被时代抛弃的体现。
碎片化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
而阅读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是否拥有好的知识框架以及反思与执行的能力。
这涉及到的问题是,信息超载。
纽约时报一天的文字量等于牛顿同时代的人一生的阅读量。
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
但现实是过量的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
可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只会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愈发凌乱。
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碎片化阅读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越来越难理解深度的知识,更多地趋向刺激性、娱乐性阅读。
碎片化阅读只能作为阅读的一个起点,是对深度阅读的补充和丰富,但不能代替深度阅读。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是资讯,深度阅读才是学习。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学习,而书籍是知识的载体。
读书不能致富,但能医愚
既然阅读无法使人物质富裕,那么人又为什么要读书呢?
关于这个问题,胡适先生其实已经回答过了: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很多东西,眼睛看不到,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读书也可以。
读书,其实是在拓宽自己的世界,西塞罗说过:“在历史里找朋友。”
通过阅读,即便一辈子到达不了彼岸,你也能知晓彼岸的样子。
人的精力、时间、金钱都是有限的,比起用其他的方法了解这个世界、提升自己,读书实在是成本最低廉的方式。
香港一个节目中,亿万富翁体会了贫民窟生活之后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在极其严厉的惩罚不读书的人。”
阅读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础能力,世界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古语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阅读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幽梦影》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书的作用、目的和心境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都说,活到老,学到老。
优秀的人都是喜欢阅读的人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宽广的眼界,去重塑自己,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
每个人都是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最终归于尘土。
读书不能延长生命,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让生命变得厚重。
相信很多人听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听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麦家说过,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
读书的好处绝不是一朝一夕能体现出来,阅读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会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如董卿所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也许读书不会为你的人生带来多么大的改变,但至少会为你人生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附上一段三毛的话——
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
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在京病逝
下一篇: 德国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