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韦曜,东吴四朝重臣,为何在七十岁时被处决

以史为鉴 2023-06-15 07:41:38

韦曜,东吴四朝重臣,为何在七十岁时被处决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韦曜。

韦曜本名韦昭,表字弘嗣,204年出生于吴郡云阳(江苏省丹阳)。其人幼年好学,擅撰文章,年轻时给丞相担任掾史,之后被调往豫章郡西安县(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附近)担任县令,政绩卓著被调回京城后,担任尚书郎。

241年,孙权的长子宣太子孙登病逝,孙登去世前,上表推荐弟弟孙和担任太子。孙和是吴大帝孙权的第三子。他于242年被封为太子,孙和时年十九岁,吴大帝孙权选拔忠臣名士,辅佐太子,阚泽任太傅,薛综担任少傅,而韦曜担任中庶子。

太子侍从蔡颖和韦曜,都是擅长博弈的围棋高手,但孙和认为此物无益,并命韦曜作《博弈论》论说此事。鲁王孙霸是孙权的第四子,他觊觎太子之位,跟党羽极力构陷孙和和太子的支持者,朝臣因此站队,内讧党争不断,史称“南鲁党争”。

250年,孙权令鲁王孙霸自尽,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原为太子属官的韦曜,转任黄门侍郎。吴大帝驾崩后,其第七子会稽王孙亮即位,此时朝中执掌权柄的是托孤重臣诸葛恪。诸葛恪专擅朝政,任命韦曜担任太史令,跟华覈(音同和)、薛莹一同,编撰东吴的国史《吴书》。

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韦曜被任命为中书郎,博士祭酒,之后孙休命韦曜校核书籍,并打算让他担任侍讲。当时,孙休依靠左将军张布和老将丁奉,铲除了朝中的权臣孙綝。而张布因此得宠于孙休,张布担心韦曜引经据典,规劝孙休亲贤臣远小人。

张布先下手为强,抢先对吴景帝孙休说,韦曜难以胜任此职。虽然孙休对张布不悦,但最终还是没有任命韦曜入宫担任侍讲。

264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即位,孙皓是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权之孙。孙皓因父亲孙和之故,封韦曜为高陵亭侯,升任中书仆射。孙皓即位初期,体恤百姓,开仓振贫,一时被誉为明主。但没多久便原形毕露,残暴不仁,苛政害民,将拥立他的张布和濮阳兴处决,韦曜被降职为侍中,兼任左国史。

孙皓热衷滥用酷刑,周围人为活命,只能迎合孙皓圣意,韦曜虽然不敢公开违背忤逆,但也绝不盲从,秉笔直书,并拒绝为废太子孙和作“纪”,而是为其作“传”。他跟太史令司马迁一样坚持原则,但也因此得罪君王,为此付出惨烈的代价。

孙皓邀请文武百官赴宴,定下的标准是每人最低七升,不喝完不罢休。即便不胜酒力,也要由侍从太监将酒全部灌到与会者的肚子里。韦曜酒量不过二升。

一开始孙皓照顾韦曜时,命侍从减少韦曜的酒数,要么就是命侍从暗中用茶水换掉韦曜的酒,让他以茶代酒。之后,韦曜因多次顶撞、违背孙皓的旨意,孙皓对其不满,下令强迫灌酒,否则责罚韦曜。

孙皓以朝臣互相揭短为乐,而韦曜认为这么做有失国体,而且不利于国家,并非好事,并引经据典劝说孙皓。孙皓对韦曜不满,积怨已久,于273年将年过古稀的韦曜抓捕入狱。

韦曜在狱中上奏章希望能孙皓能放过自己,而名臣华覈也希望孙皓放过韦曜,但孙皓以小事(责怪奏章有污点),故意责难韦曜,下令将其处死,韦曜遇害时年70岁,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情节不符合历史?

1、温酒斩华雄

华[huà]雄(?-191),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

明·罗贯中所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二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

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3、上方谷之战

小说《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上方谷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后,诸葛亮因劳成疾病逝。

这次战斗诸葛亮用智慧火困司马懿一家,可惜苍天助曹不助汉,在这大火围困到司马懿一家时,忽然天降大雨让司马懿逃脱。

4、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

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5、借东风

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之能,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周瑜,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长期在当地操练水军的周瑜和黄盖对什么时候起东风非常清楚,他们聪明地抓住了这一战机打败了曹军,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宽广,与演义描写不同。

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酒斩华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方谷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英战吕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东风

三国第一重臣糜竺没有任何功绩,官职还在百官之首,为何最后却抑郁而死?

糜竺身为重臣,最后抑郁而死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弟弟将刘备的好兄弟给杀害了。而我们也应该都知道糜竺和刘备都是三国里边的人物,而刘备的祖先曾经是拥有爵位的,到了他这里时家境就比较贫寒了,我们也都知道他是通过卖草鞋来维持生计的,因此他走向君主之路也是很艰难的。

刘备有两个好兄弟,他们分别是关羽和张飞,并且他们三个人一起出生入死经历了很多艰险和困难。除此之外,刘备身边还有一位他最信任的大臣,这个人就是糜竺。糜竺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过于优秀的谋略技术。他能在刘备身边站住脚就是因为他在刘备困难时期的不离不弃。糜竺是徐州人并且家境优越,在徐州可以称得上是首富的那种。刘备和糜竺认识就是因为牧陶谦在徐州去世,糜竺去接待的刘备。从此之后,两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备这个人非常善于结交,在他到了徐州之后,他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和徐州有名望的家族之间处理好了关系,并且糜竺也对他非常欣赏。我们也都知道,袁术经常不怀好意,并且对徐州还另有想法。刘备就去讨伐他,没想到就在此时吕布却进行偷袭,使得刘备失去了根基。刘备现在如此不得志,糜竺却没有放弃他,依然在他的身边陪伴他。除了精神上对他的鼓励外,还有物质上的,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还给他非常多的钱财和奴仆。终于,刘备成功了,在益州,被封为汉中王。

糜竺在这个时候也被刘备封为了安汉将军,并且还有很高的待遇。虽然糜竺什么都不用做,但是却依旧收到了所有大臣的尊敬。可是在后来的荆州之战中,刘备的好兄弟关羽去世了,原因竟然是因为糜竺的弟弟向孙权投降,使关羽被袭击了。糜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去了刘备那里。可是刘备并没有迁怒于他,而且对待他也和原来一样。可是糜竺自己却觉得很对不起刘备,很内疚,并且这个心结怎么也打不开,最后只得抑郁而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