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就是出自于金农之手的《古佛图》。金农近些年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50岁时才开始学习绘画,但是由于他经历丰富,曾游览过众多名胜古迹,且本就学识渊博,书法功底深厚,因此尽管学习绘画很晚,但也成为了一代名家。
不过,由于金农本人生性淡漠,不在乎名利富贵,因此作品多为情绪所致,留下来的画作非常少。而《古佛图》是金农鼎盛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着他的个人绘画风格,有极高的技术价值,因此如今成为国宝,被禁止出境。如果要考虑价值,恐怕早已经突破亿元。
这幅稀世珍品被著名文物鉴赏专家张伯驹先生称为“世界第一”,被烟台博物馆收藏之后,无数书画作家来到这里一睹真颜。当年叶剑英元帅也曾经观赏过这幅画,并且连连称赞。不过,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可是经历了一次十分危险的过往,一位不明就里的农民差点用它当成柴火,若不是装裱之后不方便引火,只怕早就化为了一堆灰烬。如此稀世珍宝怎么会受到如此待遇?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山东潍坊的十笏园说起,这是一座袖珍式的园林建筑,于明朝时期修建,是嘉靖时期刑部侍郎胡邦佐的宅子。到了清朝时期被潍坊首富丁善宝重金买下,从此便成为了“丁家花园”。丁家世代重视读书、做官和经商,他们靠着考取功名保护家族商业,再靠着家族商业供养后代读书,如此循环往复,丁家做到了大家少见的长盛不衰。
当时丁家当铺、钱庄遍布全国,富可敌国,绰号“丁百万”。由于丁家当铺生意为主,因此收藏了不少文物字画,而《古佛图》就是其中之一。
在上世纪40年代时,胶东地区进行了土改。打土豪、分田地,丁家作为当地首富,自然首当其冲。丁家的主人到处逃散,而这件珍贵的宝贝却被遗落。当时丁家的众多家奴因为得不到工钱,纷纷跑到丁家去寻找值钱的东西,其中一位姓林的长工去晚了,那些值钱的都被大家分走了,他见也没剩下什么,左翻右找,只找到了两捆字画。
他将字画带回家里,受到了老婆的一顿责骂,别人都拿金银玉器,再不济锅碗瓢盆也行啊,你拿这两捆东西回来,能有什么用!老林一听,赌气将这两捆字画扔到了厨房,准备烧火。结果打开一看,都是装裱过的,引火不方便,一气之下又扔到了一边。这一扔,就是十几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烟台博物馆需要扩建,为了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文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处走访。1963年的一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老林所在的村子,在向大家介绍了之后,老林发现工作人员的手中有一件文物与自家那捆“柴火”有点像,于是请工作人员与他一起回到家里,一辩真伪。
工作人员暗想,普通农民家里能有什么宝贝呢?但是还是随老林一起去了,当老林巴拉半天,才将这两捆字画拿出来时,工作人员目瞪口呆。他们告诉老林,如果这是真迹,那还真的是宝贝。不过需要带回博物馆去,让专家鉴别一下。老林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于是,这幅《古佛图》才终于被烟台博物馆收纳,成为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
政府当然不会白拿老百姓的东西。为了表示感谢,政府给了老林1800元钱。老林拿到这些钱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如今1800不是大钱,可在当时,一户农民盖座房子都用不掉100元,因此180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幸亏当时老林没用它烧火,不然这件珍贵的宝贝可真是太可惜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7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第一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