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明朝安南之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出现过许多国富民强的治世,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大隋的开皇之治、大唐的贞观之治,当然明朝也有自己的治世,那就是仁宣之治。明仁宗和明宣宗共同缔造了大明的一个盛世,而在位时间更长的明宣宗对仁宣之治的影响也就跟深远。
明宣宗朱瞻基减少了百姓赋税,止息干戈,与民休养,在他的统治下,因为明太祖、明成祖连年用兵而削弱的大明财政也逐渐恢复,因此明宣宗朱瞻基也得到了后世学者的称赞。
然而朱瞻基也有一些让人不理解的政策,比如在宫中设立内书堂教太监识文断字,这就开启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先河;撤销了努尔干都司,让明朝失去了进攻草原的前沿阵地;当然最让人疑惑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将明成祖朱棣历经千辛万苦才拿下的安南给放弃了,让安南重新独立成一个国家。那么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放弃安南这么大一块领土呢?
其一:安南反复叛乱,统治安南入不敷出
明成祖朱棣曾派英国公张辅率军占领了安南地区,把安南纳入了大明的版图,大明朝廷也开始派官员到安南任职。可是对大明王朝来说,自己是天朝上国,而安南这样的偏僻小国虽然已经属于大明的一部分,但明朝的官员还是在心里不认可安南是中华的一部分,对安南人也是充满了歧视和不屑,所以这些官员对安南人进行了高压统治,使得安南人苦不堪言。
本身安南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再加上明朝官员的剥削压迫,导致安南人怨声载道,对明朝的统治非常不满。于是安南原先的贵族抓住机会利用安南人对明朝的不满起兵作乱,明军于是不得不千里迢迢派军平叛,可是辛辛苦苦平息的叛乱没过多久又会卷土重来。
安南地处远离中原的东南亚,这平叛的来回路途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平叛军费远远超过从安南收上来的赋税,因此明宣宗朱瞻基萌生了放弃安南的念头。
其二:安南独立力量壮大,实力不容小觑
从明成祖朱棣时期安南的独立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大明不断的派兵镇压也只能勉强维持对安南的统治。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派名将李彬去解决安南的叛乱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好景不长,李彬突然在任上去世,让安南叛军缓了一大口气。
等到明朝再派将领千里迢迢的赶到安南指挥平叛的时候,安南的独立力量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安南叛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击败了明朝大军”。这场平叛战争的失败让朱瞻基非常惊讶,他开始重新考虑大明与安南地区的关系。如果继续派更多的军队镇压真的值得吗?即使打赢了也会大大消耗大明的国力,还不如让安南独立,变成自己的附属国,大明非但不用再去平叛,反而可以受到朝贡。
其三:大明需要腾出力量对付北方草原势力的威胁
自中原王朝建立以来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已经是老对手了。到了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大明对北方边疆地区开始进入战略防守的态势,这给了被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展壮大的机会,因此北方的游牧民族势力逐步恢复,很快就重新对大明产生了威胁。
对于曾经和明成祖朱棣一起出过征的朱瞻基来说,他很清醒地知道,北方的草原民族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如今安南地区叛乱不断,大明朝廷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去平叛。
相对来说比草原部落对大明的威胁,安南的叛乱可以忽略不计,可是现在大明本末倒置,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征服安南,实在是不明智,所以明宣宗朱瞻基觉得应该放弃安南,腾出来的军费用来防守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从古至今,所有的帝王几乎都希望自己可以开疆扩土,彪炳史册。可是朱瞻基却朝着相反的方向施政,他要的不是领土有多大,要的是国家能够安定下来,老百姓能够从连年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喘口气,所以尽管大明失去了安南这块领地,但是换来了封建时代不常有的大盛世。
朱棣登基之后,采取的对外拓张政策跟朱元璋类似,因为这父子两人都是属于强横性格的人,朱棣在位期间明朝国土也拓张不少,机会永乐一朝边疆战事都没停过,然而朱棣之后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他还基本执行父亲的方针,然而在领土方面也耗费了巨大的开支,尤其是对对安南国一带。
安南国是今天的越南一带,明成祖时期曾在这里用兵,把这里划为大名的附属国,并且建立了交趾省,然而安南国时常不服大名的管辖,闹事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距离大明中央太远,所以每次对安南国出兵,都会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武力,机会是得不偿失的。
根据《凤州笔记》的描述:"中国的将士、战马、物资几十万,仅运费一项开支就达上千万两,虽得城三百余座,却无尺寸之利。"后来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就开始对边疆采取守势,不再主动进攻,这样一来南边的战事就搞得比较被动,一直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他决定彻底根治安南国边患问题。
朱瞻基是很仁慈的皇帝,他一继位就想着放弃安南国土,因为这里常年用兵,大明朝往往是亏损的,为了维护这片土地,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所以当他提出放弃安南国土时,自认为大臣都会响应,然而朝中重臣都不同意的观点,大家都认为成祖创业艰难,放弃安南国等同于背叛祖宗。
然而朱瞻基是很仁慈的,他看到安南国边境常年交兵,将士死伤无数,实在不忍心继续用兵,于是他暗中跟王通接头,王通是大明朝派往安南边境跟敌人交战的将领,恰好遇着王通打了一次胜仗,于是宣宗趁机暗中让王通撤兵,兵器还跟安南国讲和,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
结果消息传回朝中,那些每天只读圣贤书的大臣,瞬间炸开了花,他们一个个都斥责王通是卖国贼,其实他们不知道,王通跟敌人求和,实际上是皇帝暗中指派的,然而古代帝王术有一套,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假如被大臣们唾骂,是一定要找个人顶的,王通无疑成为这个替罪羊。
当王通从安南国撤兵之后,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他,王通还没到京师就被问责用兵失利、私下求和等罪名,然而朱瞻基心里清楚,王通是给自己背了锅,所以他没有降罪于王通,但安南国的战事从此也就休了,明朝主观上承认了安南国的合法性。
结果消息传回朝中,那些每天只读圣贤书的大臣,瞬间炸开了花,他们一个个都斥责王通是卖国贼,其实他们不知道,王通跟敌人求和,实际上是皇帝暗中指派的,然而古代帝王术有一套,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假如被大臣们唾骂,是一定要找个人顶的,王通无疑成为这个替罪羊。
朱瞻基主动放弃了安南国一个省,对明朝来说也算好事,至少不用打仗了,每年不需要拜拜耗费那么多资源,而对于安南国来说,也是不错的,他们也可以休养生息的,朱瞻基这样做,也可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了。
在明朝前期,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两人文治武功,南征北战。经过几十年的征战与经营,明朝的领土范围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达到极盛,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的明朝,在东北,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作为治所,对东北的大片领土进行羁縻统治;在西南,南征安南,在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将其纳入明朝的统治范围内。
但是,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统治时期(其实主要是明宣宗,因为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明朝的国土却大量收缩。在北方,明朝放弃了大量的长城以外的卫所,统治区域退回长城一线;在南方,废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安南地区脱离了明朝统治。这么多的领土被放弃,或许很容易让人感到这个朝代的国力是否已经大幅度的衰落了。但历史却恰恰相反,失去这么多国土的仁宣时期,却也是明王朝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并且还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得以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盛世齐名。那么,出现这奇怪现象的"仁宣之治"时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为什么"仁宣之治"是明朝的盛世时期。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来进行梳理。经济上,明仁宗上台后,就终止了在永乐年间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这在后世的我们看来似乎是一种走向自我封闭的行为。但是在当时,由于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长期南征北战,征伐安南,扫平蒙古,在加上为了宣扬国威而进行的多次郑和下西洋。这些作为经济成本确实是高啊!
虽然一直是强者的姿态对外展示,但谁都清楚这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外交行为是非常消耗国家财富的。永乐一朝,这些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明仁宗上台后,若是继续下去自然国库更是捉襟见肘了。所以他不仅停止了郑和下西洋,还叫停了每年在交趾和云南的采办活动,一切都是为了节省国家的财政支出。
政治上,仁宗与宣宗朝都任用以"三杨"为首的内阁,朝政治理很有成效,君臣关系也非常和谐。而另一方面,明宣宗同时也在整顿统治机构,罢免了一大批贪腐、违法、怠政、年老的官员,对行政体制进行精简和裁冗的措施,朝堂风气得以重整。并且宣宗朝还时常采取一些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比如减免粮税等。
军事方面,仁宗朝调整了一系列边关重镇的总兵大臣。而宣宗为了防范蒙古更是专门整顿兵马在喜峰口驻扎,时刻防备蒙古的入侵。当蒙古大军袭来的时候,明宣宗更是亲自带兵与蒙古军交战,亲手射杀敌军先锋,在交战中击溃敌军,当敌军发现是皇帝御驾亲征时,纷纷跪倒表示臣服。那么,在了解了"仁宣之治"时期明朝的国力之强盛之后,我们再以此来分析"仁宣之治"时期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多领土。我们已经知道"仁宣之治"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那么很显然不是明王朝的实力不够强,无法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那么既然不是能够做到,那就只能是不想做到了。
为什么明王朝不想在这些地方继续维持其统治呢?我们还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是经济发展,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了解到,明朝放弃的国土主要是在长城以北地区以及安南地区(越南以北),这些地方虽然南北跨度很大,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位置偏僻。位置偏僻意味着这些地方的交通条件往往也是较差的(因为人多才能路多),而且这些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要求比较高的(草原和热带雨林对道路修建维护阻碍极大)。这就导致这些地方的人员流动和商业交流是比较困难的,自然也会阻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且,明王朝主要发展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要求主要发展种植业,但长城以北地区,降水稀少,加上气候变化的原因,气温相比于历史上之前的时期要冷一些,非常不利于种植业开展,这就使得这一一地区对于明王朝来说显得十分鸡肋。以上原因使得这两处能够为明王朝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有限。而对于追求社会稳定的仁宣朝来说,这两处地区对于极力想要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的仁宣二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不论是长城以北地区还是安南地区,在历史上不属于中央王朝管制的情况才是常态。这些地方的民族也不像以汉族为主的中央王朝,他们多是少数民族占据大部分。这就导致这些地方很容易便从臣服转为对抗,而想要长期统治这些地区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极力想要节俭财政开支的仁宣二宗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当这些地方脱离统治时,明宣宗并不愿意再将这些地区收回。
所以,综上所述,"仁宣之治"之所以能够得名,是因为其经济稳定发展、政治清明、军事力量强大。而之所以相比于明成祖时期国土面积缩小,则是因为仁宣二宗一直贯彻的是"收缩"政策,不愿意为了维护在这些偏僻地区的统治而消耗国力的原因。
在历史上,越南与中国的恩怨纠葛不断。越南曾多次被纳入中国的版图,又每次都发现中越南太有性格,日子过不到一起。越南文化上向慕中华不假,真要拉到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两个人都不舒服。朱元璋懂这个道理。他对于安南(越南古称安南,1803年改称越南)没多少兴趣。
1369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皇明祖训》,在首章中,他提到了15个不征之国,称这些国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说白了,就是这些国家离中国太远,又是穷乡僻壤,没啥油水,提供不了什么赋税,就算征服了,朝廷还得倒贴钱去维持。这笔生意太不划算,不如干脆就不要千里迢迢地去攻打他们。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时期,越南改朝换代,姓黎的皇帝赶走了姓陈的皇帝。黎皇帝见明朝发生内乱,趁火打劫,不断骚扰明朝边境。朱棣登基做皇帝后,越南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让永乐大帝很生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他信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于是,就于1405年派兵30万攻打越南。
那时候,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虽然是在客场作战,不过在经过一番血战后,终于攻克了越南都城。随后,由于黎皇帝逃跑了,以前的陈皇帝家族被赶尽杀绝,找不到像样的带头大哥,索性就献出版图,投靠明朝。
朱棣对于送上门的版图,还是很乐意“照单全收”。1407年,越南正式列入明朝版图,明朝在越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15府、36州、180余县,自此,越南与广西、云南等地一样,成为明朝帝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
然而,越南民众虽然仰慕中华文化,却不甘成为明朝的一个郡县。在那以后,越南各地不断发生义军,对明朝军队进行小规模袭击。明朝军队虽然强大,但一样被搞得疲于应付、不堪其扰。
在这期间,明朝已经换了两个皇帝。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又去世了,皇位传给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继位后,面临着一堆的烂事。北方,蒙古势力在蠢蠢欲动,意欲南下;南方,越南又在不断地给帝国惹麻烦。怎么办呢?朱瞻基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放弃越南,将在越南的驻军撤回来,增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1427年,朱瞻基正式将越南驻军撤回来,在越南的行政机关也跟着撤回来了。我们现在来看,朱瞻基之所以将祖父朱棣辛辛苦苦打回来的越南放弃,并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而是基于现实考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