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笠翁对韵》|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0集

华里士 2023-12-29 19:05:32

《笠翁对韵》第30集

来源:慈光文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个字念ㄍㄨㄟ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OK。这之前背过吗?背过的举手,或是读过的举手,这阕词。我刚刚说了,如果你看到“子”是什么意思?小曲子,对了,它绝对不是慢词、不是长调。来,我们先来学一遍,因为刚刚我第一遍已经唱了,我唱一遍你们再来。这本来是昆腔,就是昆曲的声音唱。西,塞,这样你很难学。我们听了以后就是美,但是没办法这样教。后来师大,台湾有师范大学,那些诗社的同学他们懂,再经过老师把它改编,就改编成我们现在青春版的,就好像〈牡丹亭〉也有青春版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最后那一个音,归,我把它故意拖一下,有那个一的音,让它谐音。

这阕词我讲过,你查《全唐诗》它也一定列在诗;你说词的起源,它也会认为词的起源。也就是说张志和,你可以知道他就是唐代诗人,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是不是整齐的东西我可以把它变成长长短短,而且把它变成规制化。都不像这样,“君不见黄河之水”,你可以填,我可以填,大家没有规矩。我们把它制度化之后,你填〈渔歌子〉这样填,我填〈渔歌子〉大家都这样填。当然〈渔歌子〉,你一想,一定是最早,就像〈忆江南〉一样在民间流传,文人来了吸收地方的调子把它整齐化。大家一看,我张某人张志和或是我白居易白某人,把〈忆江南〉,把它三五七七五,譬如说〈忆江南〉填好了,我就学一下,学了以后蛮好听的,一个人学,两个人学,它就变成定调,就变成定调了。

我们一句一句来开口,抄完了吗?可以吗?我告诉你如果累的话,你可以还带学生,带动唱,然后你告诉他,每一句话、每一个事情指的是什么。西塞山,是一个山名,山,你通常会这样比,西塞山前。白鹭在飞,你通常会比,会比着翅膀,白鹭飞。桃花,你怎么比?桃花?流水你怎么比?你可以这样比,你可以这样比,都没关系,桃花流水。鳜鱼肥,鱼当然是这样游,你不能这样游那么直,鳜鱼肥。青箬笠,斗笠一定在上面,青箬笠。绿蓑衣一定是棕榈的那个须须做的,绿蓑衣。斜风细雨,风来了风来了,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需要回去。如果你一面唱一面这样,我每天这样运动,坐在那边也可以运动。有时候我就这样子,就坐在那边动一动,动一动,有时候爬爬山就这样来,自己有运动的时间。

我们先把主音调学好,一句一句来。我上一次应该有说过,这是张志和听说他的朋友颜真卿,颜真卿是什么家?书法家,现在好多人很喜欢写颜真卿、柳公权的字。说他的朋友颜真卿到福州来当了刺史,好高兴,他就驾着船要去拜访他。可是到了西塞山前面看到那么美的风景,不必去了,我就陶醉在斜风细雨不须归,也不必拜访朋友了。还记得吧?我们上一次说王徽之去拜访戴逵,那个故事我们后面好像会写到,兴尽而去,兴尽而还,知道,“乘兴而去,兴尽而还”,就是这样的,那么样的惬意、自在。那当然颜真卿也会知道他的朋友的个性,不会说你要来怎么没来?不会怪他。这个就叫做知己,能够相互体谅。

好,一句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我就说,他没说西塞山前,唱的时候就没这个拘束,不是依字行腔,那个谱定在那边我们就跟着它,“西塞山前白鹭飞”,三四:

同学:西塞山前白鹭飞。

老师:好,下面一句。桃花流水,那个水是上声,它还是勾起来,“桃花流水鳜鱼肥”,三四:

同学:桃花流水鳜鱼肥。

老师:其实它就像七言绝句,四句,只是中间那个把它变成三句,就变长短句了。两句一起来,“西塞”,三四:

同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老师:“青箬笠,绿蓑衣”,三四:

同学:青箬笠,绿蓑衣。

老师:后面很简单,很悠然。斜风细雨,上声它一定会稍微勾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不,是入声,所以雨跟不之间差别很大。斜风细雨,停一下,不须归。归,稍微有个一那个音。“斜风”,三四:

同学:斜风细雨不须归。

老师:青箬笠三句,三四:

同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老师:一定要唱得很潇洒,陶醉在山光水色。“西塞”,三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不开口,可以吗?“西塞山前”,三四:

同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老师:有没有走音的地方?当然有,那个第三句就转不下去。来,一起开口,我轻轻的时候就是让你的声音放大,你就会跟拍,跟拍以后我就闭嘴,你就再来。西塞,三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三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错。

我们看下去,下面一句。所以我说,六个字,你去了解“流涕策”,去了解“断肠诗”,一个是书生报国,报国无门,一个是女孩子嫁错郎,看到那些都是人间很不幸的事情。这两句俗话就是,就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那个意思,相对的两个处境,都不是快乐的,都是令人伤感。

“喉舌对腰肢”,没有问题,有人是靠嘴巴,有人是靠腰肢,来过生活也好,来表现也好。所以这两种表达的方式,有些人靠言语,大声的告诉你,我冤枉,大声告诉你说希望为我们发声;那有些就告诉你,我腰肢那么摆荡,让你去欣赏,是两种体态的表现,说话跟身体的动作,这是两个对。

底下那一句,你认为应该是怎么对?“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云中跟天上,云中、天上,课本注释了说云中是古郡名等等等等,第二个有时泛指边关。凤儿他认为是俊杰,这个都没有问题。熊虎将是勇猛的将,绝对没有问题。来请告诉我,云中要做为古郡名还是指边关?对,非常好,边关。你要知道,如果云中是个郡名的话,那天上也要是个郡名,因为专有名词才能去对专有名词,不是这样,知道。所以这个云中是在人中的边塞,然后天上正好是一个天对地的概念。再来,熊虎将,这是一个武将,如熊如虎之猛将,当然凤凰儿就是杰出的才子,杰出的人才,相对的。所以你这样一看,你就会说这个地方指的就是边关。守边关的武将如熊虎之猛,那些天生的天才,人中之杰,天上凤凰儿。这两个都不容易得,换话句说,武将、文才,在这社会都必须的人才,都值得人称赞。所以后来就慢慢的变成了有文相,本来是左相、右相,后来变成文相、武相,所以你要左丞相、右丞相,通常右边就是文的,左边就是武的,文武,这是双轨并行。所以这个云中跟天上,它相对的位置,它是泛称,不会是个郡名、地名。

好,这个解决了以后,我们再看,“禹庙千年垂橘柚”。讲到夏禹,又是一堆故事。夏禹治水最后的地方,当然就是在我们现在的绍兴,他的墓在那边,我去看过了。山上下来旁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兰亭集序雅集,再不远的地方就是沈园,陆游的沈园,有一次去开会他们就顺道让我们看。所以绍兴人士治水利是非常自诩。为什么说禹庙千年垂橘柚?他这边写了,说这两句话是从杜甫〈禹庙〉诗来,说“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我们在《尚书·禹贡》里头,因为夏禹治水,他曾经说,说扬州,它最着名的出产品厥包橘柚,最着名的就是柚子跟橘子。孟子在论述夏禹功劳,《孟子》里头他论述夏禹的功劳,曾经称赞说,他“驱龙蛇而放之菹”。早上我们讲的菹,就是浸泡的那些酱菜,这边菹就是下游的地方。说夏禹把龙蛇放到了低洼的地方,然后这个土地该适合人住的就给人住,还给人们来住,各安所居,这是对夏禹治水非常大的称赞。本来洪水漫溢,夏禹如果没有治水的时候,恐怕人都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你要跟那些禽兽,这个鱼鳖牠们争空间。我水道给它整理出来,疏导的方式,水该流的地方让它流去,人该住的地方,人自归平土,孟子称赞他。这的的确确是夏禹很大的功劳。

那有人也说了,如果你对夏禹那么称赞,如果是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样的人,公而忘私,妳嫁不嫁?女同学都傻在那边,老师这样的人我宁可不嫁,三过其门都不入。圣贤!你知道我们百工之首,我们现在常常有夜市,夜市,如果百工之首,一起来排位置的话,你知道哪个行业的人一定排在中间?如果你听过故事的话,卖梳子那个,卖梳子,梳头发那个梳子的人,一定要在中间。我们也有一本书就是百工的祖师爷,百工,百工的子孙。譬如说卖豆浆卖豆腐的,就拜淮南王刘安,台中听说就有拜淮南王刘安的那个庙,你看中国人真的无所不拜。那个监狱里头要拜的神,就拜皋陶,不是包青天,皋陶,因为皋陶也是当时苏东坡,如果你读过苏东坡那个考试的那个策,“刑赏忠厚之至论”,他就创造了一个故事。因为你议论完毕要举证,我们写文章讲议论一定要举证。苏东坡讲刑赏忠厚之至论,什么叫做刑、什么叫做赏是忠厚的表现,苏东坡理论写完了傻在那边,找不出例子,他就开始掰。

我们现在也常常看到考生在掰,有一次非常好笑的一件事情,一个题目叫〈还到历史的现场〉,要考生自己掰。有个学生就说了,如果回到历史的现场,我绝对不会让秦始皇去筑长城,因为他害得孟姜女哭到要吃川贝枇杷膏。我看了以后,如果你是一份试卷,我也罢,我看到两份试卷,我就有点犹豫,因为太新潮,孟姜女有吃川贝枇杷膏?一之为甚,岂可再乎?我实在受不了,我就把那个卷子摆出来,我就问旁边年轻的老师。他说老师,你不要被骗,那个是我们电视的广告,枇杷膏,因为孟姜女在哭倒长城,哭她的先生不在如何如何,所以她声音嘶哑了,所以要吃川贝枇杷膏。好小子连我你也要框,我这样子!

现在人因为要举证,要叫你举证,物证、事证、什么证,写文章什么的,我弄不出来,所以文章真是厉害,那个祖师爷就是苏东坡,我告诉你,他就掰。因为怎么样刑罚才是最公正,什么样放人才是最宽厚,放与刑之间。所以宋朝出了这个苏东坡考试的题目,这篇文章有选入《古文观止》,你看多有名!他写到那边写完了以后掰了,他说尧当国君的时候,尧的典狱长,负责监狱看管的人就是皋陶。你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监狱拜皋陶了吧?希望你来给我主持正义。所以尧逮了以后,皋陶就看到这么一个情况,他说这个人不可原谅,喊杀者三,杀杀杀。所以你就要报上去给尧来裁定,尧认为说你的证据不完全充足,至少你还有几个证据没有查好,尧就说赦赦赦。因为他写“书曰”,苏东坡写“书曰”。各位你要知道,古代的文章你看到“书曰”就是《尚书》说。第一关的阅卷官一看到,因为你要知道,在宋代有《今文尚书》跟《古文尚书》,有些事,是不是伪造出来不知道,好多第一关的臣子说,这个卷子实在写得太好了,但是这个故事,你要主动讲出来说我没有读过,恐怕另外一个人笑你说是这样;那另外一个人也想说,我讲出来这个人一定笑我这样,都不敢讲,就送给欧阳脩。欧阳脩看了也纳闷,既然他们底下人都把它送来了,这个故事我也不敢怀疑。等到闻喜宴的时候,他就用英文叫苏东坡来了,Mr Su,Please come here,I have some questions to ask you,他讲英文我在旁边听到。我真想问你,你书曰这个典故哪里来的?苏东坡不温不火的说,报告老师,阿弥陀佛(苏东坡没有讲阿弥陀佛是我讲的),我请问你,尧是一个仁君,皋陶是很严正的典狱长,他那个朝代会不会有犯人?他说一定会有,每个朝代都一定有,一定会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好,不守规矩的人皋陶抓到了,觉得该杀的人送到尧那边,尧会不会赦免他?他说以尧的风范、尧的气度应该会赦免。他说老师,如果你都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好了,因为我认为想当然耳。欧阳脩说你这个小伙子把我给骗了,不过已经放榜了你也不能把榜单全部取消,而且他还第二名。你看看,会不会掰典故给我们。

每一次现在写了,以前都会说孟子说、孔子说,你说错,我们这中文的没什么特色,就说你说错了,我们马上会知道。现在很多人就说了,前人说、古人说、有人说,这下子我们头都痛。有一年考一个叫〈论虚心〉,〈论虚心〉好多人把这个题目作成了弄心虚,搞得我们头都痛。虚心有人说就是要谦虚,好你举物证,我说你议论文要会作就人证、物证,事证就是人证,物证、事证、语证,再来就是反覆的论证。所谓的事证就是人做出来的,有人就说了,你看看像唐太宗就是虚心的听了魏征的如何如何,就举了一些谦虚的例子。物证就是你看长满稻穗的稻子一定是低头的,你看竹子到了最高的地方它是非常的虚心,这个例子都很动人。

这个语证就非常麻烦,又要物证,又要事证、语证,为了表示丰富开始说了:有人说谦虚的人有福了,有人说;这个考生说,《圣经》说,谦虚的人有福了;当时苏俄的头子是安德罗波夫,反正苏联的头子,苏联的头子说,谦虚的人有福了;富兰克林说,谦虚的人有福了。他考这些老师,都跟你讲,反正谦虚的人有福了是白话,绝对不是中国的古人,我就随便给你掰一个。富兰克林有没有可能说过谦虚的人有福了?有可能。我改那个卷子改到这边我也笑在那边,我就问他谦虚的人是谁说的?左边的老师说很多人说,右边的老师,谁说的?老师,也很多人说。每个人都掰。雷根说,那时候雷根,安德罗波夫想起来,安德罗波夫跟雷根那个年代,雷根说谦虚的人有福了。后来他们信基督徒就说了,报告老师,那是基督徒说的,《圣经》说,谦虚的人有福了。我脑筋快炸掉了。后来我们就开始看你除了语证,语证就是举前人的话来论证自己,你看到论说文一定会有这个技巧。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他就知道要举事证我才能够说服你,你没有事证表示你这个理论是空的,就是这样。要记得写作文的方法,我虽然没有教你《古文观止》,哪一天我教你几篇散文。我们慢慢来不急不急,好像韵文、散文我都要包了那个样子。

所以你会觉得说,原来要这样论证,苦死了他,结果“想当然耳”。请问“想当然耳”有没有来历?我就刚告诉你禹为什么百工之首,掰给你听。因为我提到典狱长皋陶,皋陶会写,那两个字别给我念皋ㄊㄠˊ,皋ㄊㄠˊ台湾话是狗头:

板书:皋陶

这个字(陶)一定要念ㄧㄠˊ,皋ㄧㄠˊ典狱长皋陶,尧的时代的典狱长。所以我刚刚是因为讲说百工,然后就想到皋陶这个人,想到皋陶就想到苏东坡的文章了,你记得绝对去查,就是在〈刑赏忠厚之至论〉,苏东坡考进士的那一年他的作文题目,怎么刑、怎么赏才是最忠厚的,举了这例。

那我为什么讲这个例子?好,底下讲夏禹的故事。我说监狱里头就拜这个,豆腐就拜淮南王刘安,有一个行业要拜夏禹,卖梳子的人。谁能告诉我梳子怎么要拜夏禹?你绝对想不透我告诉你,底下的故事你就姑且听之。说夏禹治水三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所以他很辛苦。有一天作梦,他就飘飘飘,飘到天上去诉苦了。各位作梦还能梦到天上去诉苦,表示这个人非人类也。他就告诉玉皇大帝,我真苦,我三年在外头虱很多,头虱,三年在外怎么洗头。他说很容易,就叫孙悟空,你看孙悟空也在天上了,孙悟空的故事明明是在明代,反正天神无所不在就对了。就叫孙猴子来来来,你给我变一些,猴子不是抓头虱吗?你给我变一些猴子去帮夏禹抓头虱。一堆猴子就下来帮夏禹抓抓抓抓。糟糕了,头虱解决没有?没有解决,因为猴子很不定性,抓了一个头虱以后就丢给你,这个人抓了就丢,那个人抓了就丢。结果夏禹一个头虱之外,他后边办事的人大家都长头虱,这麻烦。以前我们在学校你长头虱,用樟脑油蒙住,头包住,很麻烦的事情。夏禹又上去了,他说不行不行,玉皇大帝你这样搞大家都长头虱没办法。那很简单,来,中国最巧的工匠是谁?鲁班,公输般,找公输般,你发明能够把虱子刷掉的东西来。公输般就非常认真的造了好多的梳子,然后就叫夏禹说,丢给你梳子,开始刷。每个人刷,那个头虱都被刷掉。刷掉以后,也许我只要五百把,公输般做了一千把,那剩下五百把怎么办?玉皇大帝说很简单,各位百工听着,以后买卖的时候,卖梳子的那个人没有卖光大家不能收市。所以梳子人就摆在最中间,让大家都会看到,左边来、右边来、南边来、北边来,都在中间。大家为了赶快,这些百工为了赶快回去,来,大家买一把买一把,很快梳子就卖掉了。所以卖梳子的竟然拜夏禹!相信吗?听听就好。只要掰一个人你都可以掰出一堆故事来。

我怎么讲到这边,说为什么他会取橘柚?来我们来看禹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你要懂得“禹庙千年垂橘柚”,你才会懂得“尧阶三尺覆茅茨”,因为橘柚是蛮珍贵的东西,茅茨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夏商周不是尧舜禹汤文武,不是这样吗?所以禹庙对尧阶,尧阶所生长的东西是比较单纯,因为茅茨就是茅草,茅草屋,这是相对的。

好,为什么橘柚相?我们看杜甫怎么写,来,杜甫的诗,“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各位这是两种境遇,你看禹庙,千年大家在它旁边种了许多的橘、许多的柚子。而橘跟柚在古代而言它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两个都可以做药草。茅茨相对的就比较卑下的物品,这两个对句是这样。禹庙大家种的橘柚这样留下来,因为他对百姓非常有贡献,让我们安居乐业,解除了水患,把那些猛兽都赶到该走的地方。所以杜甫在称赞禹。禹庙所在是在四川,禹庙在四川,四川忠县,忠心耿耿的忠,忠县。他说禹庙坐落在忠县的空山里,“秋风落日斜”,你看又是秋天,所以大概秋天对于男孩子、对诗人来讲肃杀之气非常的感人。说“荒庭垂橘柚”,你看看自然的柚子千年留下。我就讲过,而且你种下去以后,我们台南也是柚子的故乡,哪里的柚子?麻豆柚子,在台湾,所以我们今天介绍了台南的文物,白河、麻豆,我多么爱台南,欢迎光临。所以你看看那个橘柚一种下去,而且如果你知道那个〈橘赋〉,橘在骚赋的作者上,曾经有人写过了〈橘赋〉这样的赋,在讲明橘子它多么的高洁芳香,所以都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所以你看虽然是庭子稍微荒,但是那个橘柚还悬挂在那边。“古屋画龙蛇”,虽然是古屋,龙蛇指的是什么?龙蛇当然是龙蛇在爬,是不是那些墙壁上爬了一堆?当然你可以这样认定,但是更好的认定是有多少人在那边题这些字,题这些称赞他。如果你要偏橘柚的话,那禹庙真的是一个古迹,你看墙壁上都好多斑驳的东西,就龙的形状、蛇的形状,这样想像当然也可以。好,“云气生虚壁”,然后云还盘旋在上面,“江声走白沙”,你看把禹庙的环境,植物环境,因为在水边,白沙那么样映着,这样的一个环境。

最后的重点来了,两句话,“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如果我早知道这样,不要一直往东边去,先把三巴管制下来。因为大禹治水,你说从西边到东边他沿路,因为他要疏洪,疏导,所以他并没办法说一个地方先把你管制好,也就是说西南这些所谓的最偏远的地区,我先管制好,那我老早就非常的让朝廷都安心,他要这样讲。可是夏禹不能只关注一个地方,他要从东到西每个地方他都要治水。现在重要的是什么叫做乘四载?四种可以载东西的交通工具,非常有意思。这个字蛮难的。水他说水上坐什么?乘舟,平平平仄仄,如果那个乘字你要乘,乘四载,四种载东西的东西。路上你要乘什么?乘车,乘舟,乘车。山上碰到山路你乘什么?乘樏。所以你记得这个典故,很有意思,我也不晓得那种,这个字也可以念ㄌㄟˊ。泥上乘什么?这个字更难念,乘輴,这个音,我也是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杜甫的诗才去把它考一下,很麻烦的一个字。

板书:輴

这个字念ㄔㄨㄣ

板书:樏

这个念ㄌㄟˊˇ,ㄌㄟˇ三声或者二声,樏,或者念ㄔㄨㄣ。

所以这个叫做四载。请记得,你不要说早知道我就乘四年,怎么会四年会对三巴,不是,四件载东西的东西。他说夏禹治水的时候,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樏,泥行乘輴,叫做四载。记得这个名词,千万不要认为是四年,乘着四年你根本讲不通。

所以如果早知道他能够乘坐这四种工具,现在全世界着名的景点当然是三巴牌坊,很着名,把它列入文化遗产,在哪里?香港的,香港的回答,澳门有没有三巴牌坊?知道吗?三巴牌坊在澳门。我们都去过好几次,每一次去。其实是蛮单纯的一个牌楼而已,可是因为它面对的港口,以前是整个大中华控制海口的一个关键点,所以三巴牌坊。可是这个三巴是在四川,把四川分成了巴东、巴西跟中间的巴郡。巴西郡就真的南美那个巴西那个字一样写。一个在巴郡的东边,巴郡的西边,跟中间那个郡叫巴郡,叫做三巴。所以李白也讲“早晚下三巴,直到长风沙”,记得吧?那个三巴,巴东、巴西,中间那个叫巴郡。巴郡的东边叫巴东郡,巴郡的西边叫做巴西郡。所以意思写这个禹庙跟尧来对照,好像禹从东到西治水的长度、跨度,甚至于贡献,似乎人们比较熟悉他。所以他就讲“禹庙千年垂橘柚”,千年都还有人种橘柚,你看看守护这样的古迹。

同样的道理,尧阶,课本注了茅茨就是茅草,你看注的比较简单,茅草盖屋的屋子就叫茅屋。当然时代前进,禹所住的时代是夏代,当然环境会更好。说尧阶只有三尺盖了一个茅草,住得比较简单一点点,这是相对的比喻。但是我并没有比较这两个人究竟谁的功劳大、谁神圣,不是比较这样。为全民感受最深的是禹的治水,你看我说从西边开始治水,假设这个禹庙是盖在四川,你可以知道西边从那边开始。然后一直治水到浙江,我讲过绍兴,禹的墓葬在那个地方。所以这是百姓对于照顾他们生活的人,不同的一个思念方式,一个用橘柚,一个是盖草屋。这个没有问题了吧,这两个?橘柚当然是比较好的环境,茅茨当然是比较原始的茅草。

下面这个不必我说了,“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各位,你看三十四页注了,湘竹就是湘妃竹。我们介绍过没有?介绍过了,娥皇女英。你看,湘竹看起来烟霭濛濛的,它本来就有一些斑点,我讲过这本来就是竹子的一个种类,大家把这个故事附会上去而已。玳瑁他写了,爬行类动物似龟,甲壳黄褐色,有斑点如什么,亦指玳瑁的甲壳,用其甲壳制成的饰物。腰下轻纱笼玳瑁,有没有人跟我讲这究竟指的是什么?湘竹含烟,你看一下竹子对海棠。我们现在的秋海棠是草本低低的,有没有一开出来,我们说很像中国原来的地形,包括内蒙古、外蒙古那个地形,海棠,长的花是一片一片一片一串一串的。另外一个海棠,我等一下会列了好多诗,那个海棠是一个有干长起来,开出了红白相间的那个东西。所以如果说湘竹含烟对海棠经雨,是一个植物对植物的话,那么腮边清泪湿胭脂,我刚刚讲,一点点的白,但是以红色为主,那红色就好像一个圆圆的脸庞,胭脂脸庞,因为经雨,就有雨滴滴在那边,回头都是指海棠的本身,知道我意思?这上下都是讲海棠花,说海棠经雨,然后腮边,你看花蕾的边边好像清泪湿胭脂,用于化妆的什么颜料,指鲜红色如何这般,没有问题。

那谁能够想像湘竹怎么会笼玳瑁?假如你这边要来指湘竹。竹子有什么特色?他已经给你讲斑竹,第一个有斑点,第二个腰下,竹子下面,腰下,“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无心”,我上一次有讲。所以底下竹子在长的时候,不是有一颗一颗的笋吗?笋的颜色是不是就是他讲的黑斑色,有个黄褐色有没有?斑竹。所以你远远看过去,它好像腰下就是竹子的下半身,好像笼罩着玳瑁,远远的看过去。这样就懂了吧?那个笋凸出来,那个皮黑黑黄黄的那个样子,他用这样想像。薄纱这样子罩着,因为叶片小小的,它竹叶薄薄的,你就这样想像。要讲一个竹子底下长的笋子,黑黑黄黄的样子,就好像龟趴在那边,玳瑁。一个是海棠经雨,海棠花瓣那个有雨,那么美。

为了让你认识,这两句这样看懂了吗?一个是在地,一个是在叶子上,各有它的美,各自朦胧的美,一个是轻纱笼罩,一层一层的包;一个是腮边,一点一点的雨滴在那边朦胧的美。好,讲到了海棠,我们来看一下海棠。因为竹子的东西我到后面会讲,梅、兰、竹、菊,下一次我们就会看到好多的竹子的故事,我们下一次再讲。那些不管你讲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是梅、兰、竹,是岁寒三友干嘛,我们那时候才来看竹子,不知道第几页,今天假如你们收到应该是在后面,好辛苦的帮你们编在那边。

我特别要讲的就是说,海棠在我们古代的诗里头,被选入最通常的是苏东坡〈海棠〉诗,非常有名,就是在第十一。你怎么样看这首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他有没有爱惜这个海棠?第一句话,东风袅袅一定是什么时候?春天。我上一次跟你说了,我们要避免你的诗里头直接说春天来了就叫春风,我们找了一个名词叫做东。夏天的风叫什么?南风,秋天的风呢?西风,冬天的呢?北风。你看好多的取代,就是换一层来说。所以你看春天到了,那个袅袅就是阿娜多姿,就等于我们底下那个衣那个袅,袅袅,风吹摇动的样子。这个海棠泛崇光,它开得蛮好的,春阳一照非常的亮丽。然后“香雾空濛月转廊”,到了晚上雾笼罩的时候,那个月亮笼罩的时候,你看那个海棠空濛的样子。不要忘有月有雾,“花明月暗飞轻雾”,这是谁的词?李煜,李煜的词,下次有空如果知道了,很多时候,就这个时候,花明月暗飞轻雾,是个最浪漫的晚上。说香雾空濛月转廊,一个是白天春光浪漫,海棠花开得很美,一个是晚上,有月的晚上,迷濛的晚上,看到了海棠的光彩。我很怕,“只恐夜深花睡去”,有没有看到花睡去?我请问,如果你现在认为它是现在的海棠,它会花睡去吗?现在的海棠结花,你看到的就是草本的那种海棠,叶子是红色红色的,红黑暗红的,它的开花是一片一片碎碎碎碎的。只有我们讲的那个,苏州我讲过那个海棠,有一枝干伸出来,那个花开的红点缀一点白,知道以红为主,那个花才会叫做花。明代常常讲在咏花的时候咏得最好的是“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那个花它并不大,但是它有无数的香给你。寸心原不大,很美,这形容也蛮美的,中间的花粉不大,可是它张开的花好香。玉兰花是不是也这样?寸心原不大,它没有看那个喇叭花开给你看。你看我们的香花什么花,含笑花它是一点一点的,但是香气十足。所以你就知道这个海棠花不是我们现在看那个一碎一碎片片,一定是个花蕊,就是我讲木海棠那个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所以我怕你夜深这个花不开了,我就给你照,照得你以为是白天,就亮给你看,亮给你看,亮给你看。请问,苏东坡是不是第一个又是懂得催花开的人?

你知道在台湾有个县市,你如果坐高铁,或者是坐台铁纵贯线,你到了一个县市,你会看到那农田里头晚上都在点那个花,菊花那些花以为就是太阳光,或者天天就开,白天都要开给你,晚上我再开,我再开,我再开,在催那个花。人类有没有很聪明?真是太聪明。哪里?台湾哪个地方?你知道我们不远的地方过去就可以看到,彰化。彰化好多的田都是在种花园,然后你看那个花不管是种什么,我记得是菊花蛮多的,好多的花,它就灯光晚上同时让你暖和。就好像兰花也一样,我研究室的兰花摆在那边,台南阳光丰富,三枝都开了,有一枝还开那么长。可是它的叶子因为阳光照,所以好像都比较枯枯一点点。我台北的兰花,有拖鞋兰,有小兰屿兰花,然后有石斛兰什么兰,四五种兰花叶子都非常得茂盛,因为我照顾得很好,都有生命力,花就是不开,没有阳光催它。所以我那几个,从研究室搬回去又很想把它搬下来。我的助理说,老师你放心,我在等着马上要开花了,下礼拜花就开了,那个枝干垂,因为有阳光。所以这人很聪明。

所以苏东坡的妙妙在这边,我要珍惜那个花,我要看那个花,我很害怕晚上了,那个光没有了它就睡着了,他就故意照,故烧高烛照红妆,把它照得漂漂亮亮的。

我的意思是因为灯泡或是光,它有温度,有温度,那个花就一直张着在那边开。你家如果种花你就知道,为了赶快上市,赶快上市,很多都是这样,有没有看过?你们都没有看过,台南有没有这样的花田?我们现在很文明,灯泡这样去照着,整个菊花,整个什么花,我觉得就供应量非常足,让它昼夜颠倒,白天反正你不必照,晚上我就照给你,假设这个花期要开是要三个月,很可能一个月他就可以把你催开了。

人类有没有违反自然?为了你的需求,为你的虚荣,因为要排场要什么,我就开始什么东西都这样改良改良,什么东西让你日夜如何这般。台湾有一句话说,“人没照道理走,天就不照甲子走”,人没照道理,天就不照甲子,很多东西你还是让它春夏秋冬自然的循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类的很多主观的欲望可以少一点点。不过我讲一百遍也没有用,因为生科的就希望这个改良那个改良,苹果加芒果,苹果芒果,牛奶释迦,不要的过期的牛奶就泡一泡把它放在莲雾树下,就黑金刚,就什么金刚,都是灌牛奶这样子,价钱就抬得高高,因为你要吃,聪明的农民。但是究竟对这个地球是好是坏,真的是question mark,我也不好说,因为人家也要过生活。但是以我们来讲,自然循环的道理最好不要改变,改变多了以后人就是在作孽,真的是这样。我们二十、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真的要好好反省。海上的那比台湾三倍大的垃圾岛,有没有办法把它处理掉。

来,我请问你,你读了苏东坡的〈海棠〉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前面两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还是后面,“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前面两句还是后面?后面两句。我为什么说这个?你看我的理论在这边。各位请记得,你喜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是后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这个道理。我们观物要不黏不脱,太黏了,人家认为没有意趣;太脱了,太轻空了,人家看不到那个物象。所以他物象先给你,你看白天泛崇光,晚上在空濛之中,还可以看到这个海棠的花。但是人的行为一出现,为了多看花、多赏花,你刚刚欣赏第一句的,当然你欣赏自然,因为我已经解释了,后面是人为的让这个花这样,可是一个爱惜花的立场上来讲,苏东坡写得可爱的是后面两句,很怕它睡去我就照着你,让看着你,把你看个够。“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就是那个心情,惜花看花,写出了惜花的心情。

所以王国维曾经说了,说诗人对宇宙的人生要入乎其内。如果你没有好好看这个海棠,你不知道它白天什么样子,晚上是什么样子。他告诉你,我整天欣赏海棠是从早到晚我都看。很多人入夜,古代不像现在那么方便,电灯那么亮,入夜之后就躲在那边,海棠管你是海棠。苏东坡还是文人的情怀,白天看你,晚上你是怎么样,还一个体贴呵护的心情,怕你睡着了我点一下。所以你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所以你能够写之,因为你看出了它的特色,因为入乎其内,花也好,海棠也好,牡丹也好,竹子也好,你才能够看出它的特色。如果你没有好好的观察这个物,看这个竹子,你也看不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究竟干嘛,你没好好了解竹子,不晓得它未出土时先有节,你不了解竹子长大以后中心是空的,就不知道到凌云处尚无心。你只有把这个物看得很清楚之后,你就要跳出来了,不然你就是匠,写物的匠,没有到诗的层次。说好,“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你跳脱出来,你就我不要被你拘泥住,我才能够好好的欣赏你。所以入乎其内,你就会觉得生气,把这个植物的好处写出来,“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高雅的情趣。

各位,已经上到四支,我为什么慢慢要把这个理论给你,就告诉你写对句、作诗也好,不要拘泥于物。就像我讲过畅当,也写过〈登鹳雀楼〉,你根本都没读过。这边看过去山是怎么样,那边看过去水是怎么样,就描写景物来讲他写得非常称职,但是就少了高致,没办法跳脱出来的时候,就少了那分高致。

各位,我们来看一下,还有这个海棠,也就是这样子胭脂红,所以好多人好喜欢。你们自己看唐明皇的杂录,《明皇杂录》有一段故事,说唐明皇无聊的时候就问,贵妃娘娘在哪里?他的妃嫔就报告了,贵妃娘娘在午睡。把她叫起来,把她叫起来,我们要去哪里欣赏什么。贵妃就似醒非醒、似醉不醉这样走过来。玄宗一看到就说,妳简直就像海棠睡未足耳,似醒非醒。知道睡着了两边腮会红红的,似醒非醒像个海棠一样。你看还有这个典故,海棠。你说玄宗,最后叫你花萼楼间跟兄弟一起谈国事你不要,结果你偏偏杨家恃宠,走到一个层次。

回过头来也是,我写你,人是一个物,我要跳脱出来用海棠春睡来比喻,所以以后你看到海棠春睡。画家画很多海棠春睡图,画家很多海棠春睡图,有时候他画那个人物就是贵妃。唐代欣赏的美女是比较丰满的,汉代欣赏美女是赵飞燕比较轻盈的,每个朝代不一样。所以美没有绝对标准,美没有绝对标准。所以我说什么叫做美?你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打扮的得体就是美,听好这句话。戴安娜,戴安娜的头妳就跟着戴安娜,人家戴安娜看起来就是美丽的头,妳叫做馒头。你就对着镜子,我该怎么打扮,非常的得体这样就好,你就是美,就是有气质。听着,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造型都可以不一样,不要赶流行。我要梳一边戴安娜的头,戴安娜就好看,你就是不好看。身高不怎么高,妳去穿迷你裙。有一阵子还流行什么,要讲起来这莫名其妙那个设计,美的当然很美我们欣赏,也许我太保守,有些是受不了。

我们看下去海棠春睡,我们用刚刚王国维的标准,来看看这两个人欣赏海棠的比较。各位〈如梦令〉,你看那个令,我早上说过看到“子”就是小曲子,看到“令”也绝对是短篇。不是必然如此,但是大部分小令都是由酒令演变过来,很多由酒令,管道有很多,声诗演变、酒令演变,所以你看那个令也绝对不会是个太慢的曲子。这个读过了吧?谁能告诉我王国维的理论用在这边可以不可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前面是个景,雨疏风骤,雨下得细细,但是风吹得厉害,然后浓睡不消残酒,喝了一点酒,但睡得很沉,但是好像还不能酒醒。于是她开始担忧,注意看后面的转折,“试问卷帘人”,也许李清照家里有个童仆waitress,也许有个女生,我就问了替我卷起帘子的人,我们窗外那个海棠如何?回答了,“却道海棠依旧”,海棠仍然一样,完好的那个花还在那边,还美美的在那边。李清照马上接下去,“知否,知否”。两个对白,你可以想像,早上起来,还没有,那个女婢帮她把窗帘给拉开,她就很担心,这就是文人的心肠,关怀那个物,这个风那么大,昨天那个海棠花不知道怎么样,雨下了一点点,雨疏风骤。没想到那个婢女说,一切还好,我看那个花还在,还在,没事。李清照马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没有跳脱这个物?请问肥跟瘦是谁?是人的事情,可是我用在物上,你想想看昨天那场雨,对开花的花而言是不是一个伤害?它要多么的挺。对于那个枝干而言,对于树枝、树叶而言,有雨水的滋润,它当然是长得比较大,比较好看。花经过了风雨,不管是怎么样大小,飘摇的结果一定会损了它的颜色。所以各位这就是文人跳脱了物的本身,给它的一个文人的高致想法。这两个,主人跟婢女的赏花境界,关怀花的境界有没有差别?当然就是有了。会不会体会?你这一阕词,她着名的句子就是“绿肥红瘦”。因为肥瘦都不是花的本身,是人给予它的诠释。所以我们就讲,你注意去形容花的物态,可以写出它的妙,没有错,可是你要有那个雅趣,高雅的情趣,人的意态要跳出来,这样就叫做能入能出。

我们当然也看过写风景,能入写得很美的作品,绝对会有,不会说没有,那好形象,写得好美,颜色。你看史达祖要写双燕,先在屋梁上,看到那两个燕子好像商量未定,一下子滑过来贴地并飞,然后飞到,把双燕写得非常美。的确好多的咏物诗有些写得蛮好的,不是说不好,真的很好。但是高雅的雅趣要出来的时候,人的兴味要出来的时候,人的意思要加进去。宋代人在这方面观物真的是比较细心,他会深入那边进去。

好了,为了让你知道,为了让你知道究竟什么样叫做观物的物本身,我就举了杜甫〈曲江对雨〉,〈曲江对雨〉。还记得我们讲的曲江在哪里吗?陕西长安县东南。我们不是有个曲江宴吗?早上,有没有?好多宴,曲江宴、杏园宴。这个曲江在陕西长安县东南。好,请问,完全写景能不能写到它的美?“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美不美?喜欢哪一句?我告诉你,聪明的同学,当然诗圣每一句都很美,问你喜欢哪一句的时候,你就告诉我后面两句就对了。往往是后面,你要兜得住,知道,前面常常都是很平淡。“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这有什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让人为之一振。因为前面在叙,我们写诗就好像起、承、转、合,起跟承是要平凡的叙述,转的时候那个意趣要出来,合的时候让你兜得住。所以四句诗基本上就写文章的起、承、转、合,那个转的地方一定要人家一看就惊艳。

所以“城上春云覆苑墙”,这有什么好?春天的云就笼罩在我们的城墙内,你会写,我也会写。真的吗?“白日依山尽”,你不会写?“黄河入海流”,更多人会写,黄河就入海去流,真的,你会写,我会写,但是你要知道妙趣在后面。然后,“江亭晚色静年芳”,也许这一句要比第一句难写。你看江边的亭子,我讲过高起来才叫亭,它有一个那个东西,江边亭子到了晚的时候,静年芳,你可以看到非常安静,也可以看到今年开的花在那边。但是今年的花是什么样特色,为什么这个人站在亭子内没有出去?“林花着雨燕脂湿”,妙了吧?你看我站在亭子看这个林花,现在下雨,因为春云先覆,当然下了一阵雨,我就看到林花着雨燕脂湿,红红的花瓣里点点滴滴给湿透了。请问杜甫这时候有没有很伤感?没有,他没有泪。假设这个句子变成了李煜的相见欢,你伤感不伤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下面,“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你不要看后面他的意思讲的前面,你只要看它,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不停的风雨交加,你看胭脂泪,泪都出来了,你还不伤感,你真是没有同情心。相留醉,让我对你陶醉,我也难过,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共同的命运,所以人的感情就超越出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好好的再欣赏个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亡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又是东边。

所以你会这样体会的话,而且他人,我跟你讲,他还在曲江,曲江基本上是在长安的西南,那时候还没有逃四川,人至少都还在长安附近。你就知道安史之乱,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没有到那个那么惨的地步。你看那个诗还没有,纯粹观这个物。所以林花着雨,着雨燕脂湿,很客观的,它的红色的花瓣滴了,湿了,它并没有泪不泪。所以杜甫这边至少他是客观写的那个东西。好,“水荇牵风翠带长”,美不美?在曲江,曲江有那个水荇,有没有那个水菜,荇菜,水里头长的那些。这个风一吹,那个水荇随着风这样飘、这样飘,好像那个绿色飘得好远,有没有很美的景致?我举这首就是要跟上面告诉你说,王国维说你要看进去,你才能够把物态写得很美。我并不是说,凡是没有写人事的感情,或是人的感触的就是不好的诗,不是这样讲,景色也可以写得很美的。“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如果你在水边看过水藻漂浮那个样子,就知道杜甫真的是高手!你千万不要只读他的什么“国破山河在”,天天让杜甫过得那么痛苦,杜甫也有很客观写景物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有蛮好的作品。只是我们这方面在一个所谓经世济民的角度,关怀天下苍生的角度,这样的作品,大家总会认为说看不出时代的声音,所以我们就会朝那边去。

所以讲一个圣,我们讲说什么叫做圣?什么叫做神?什么叫做神圣?怎么定义神圣知道吗?“大而化之谓之圣”,我们现在有个成语不就大而化之吗?你现在知道大而化之都是正面还是负面?负面比较多还是正面?这个人都不好好,这个人大而化之,好像非常的轻率。各位,各位,这句话可是高等境界,说“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谓之神”,我再慢慢念一遍,没写,因为这几个字你都会,化就是化学那个化,大而化之。大而化之谓之圣,我等下会解释这两句话。人家假如要问你什么叫做圣?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圣而不可知就叫做神。有没有人来试着诠释这两句话?

所以我说人家称他,杜甫叫做圣,绝对他的诗能够包容一切,咏物,写历史,然后抒情,都是可以让你动容。然后每个人就在圣人之下,你抓咏物的,我抓抒情的,你抓词采各取所需。所以你说李商隐有没有学杜甫?当然学,西昆体就摆明都是学杜甫,学他的词采的美,所以杜甫也有这样的诗,我们比较少读,比较令人动容是他书写安史之乱,三别、三吏,国家落难的,国家不幸诗家幸。

好,我解释那两句话,好好听着。一个人胸中气度非常的包容,大而化之,你的胸襟,你的学养包容,这还不叫做圣人,你能够教化别人,大而化之。学问、胸襟、气度非常的汪洋,而能够教化百姓的才能够叫做圣。各位你注意后面那个化之,没有后面那个都不能叫做圣。你空有一身的学问并没有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没有教导天下英才,都不叫做圣。这样你以后看到这四个字有没有肃然起敬?但大而化之,那个人大而化之,你看那个穿着,大而化之,哪里被你讲得那么轻率,いいえ,非也,你看我翻译得多好,いいえ,非也。这个气势非常的广大,学问非常的渊博,而能够教化大众,教民成俗,能够改善整个风尚的,这样的叫做圣。

“圣而不可知”,你教化的人都很多,就像我们上人,不管你在澳洲,不管你日本,不管你联合国,不管你在英国,不管到哪里,大家都听着他在宣道、宣扬。各位圣而不可知,我已经没办法算了他教化多少人,我已经没办法算他功劳就是留在哪里,这样的就叫神。神圣,听懂没有?了解这两个字吧,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就叫做神。如果你还能够算出他的功劳,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都不叫神,因为你还可以算出来嘛。我没办法,我照顾的就是全人类,那个就是神。请问,所以你常常拜神,不管你尊敬的神是哪一个,是佛祖,是耶稣、基督,是阿拉,是什么都没有关系,因为他照顾的没办法用人的界线把他框住,那个都叫做神。现在你终于知道神圣可不容易!

所以我要讲说诗圣、诗圣,并不是说赏物,走入了物的物态。所以你可以看,好多人就评,你看,说《杜诗详注》引了王彦甫说,这个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蜒所蚀”,说这个湿字本来这个,就是“林花着雨燕脂湿”,这个湿被蜗牛给弄漫漶了,认不出来。好了,大家来考功力。这个就没有标准,我们大家来填,好,什么人?苏长公,苏长公是谁?就是苏轼,留着胡子就叫做苏长公。黄山谷,黄庭坚;秦少游就是秦观。他就随着佛印出来了,很难得看到佛印出来了。然后,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大家就要想一个字,我们来补,看谁能够补得好。苏东坡填了一个,“林花着雨燕脂润”;黄山谷说了,“林花着雨燕脂老”;秦观说了,“林花着雨燕脂嫩”;佛印说了,“林花着雨燕脂落”。等到找了杜甫集子来验,“乃湿也”,着雨当然就湿,杜甫写得自然,你们太人工了,你看还要讲润,根本湿哒哒你还润。黄山谷说老,你看看江西诗派多么瘦硬,讲个老,燕脂老。你看到这个字也知道黄山谷未免太轻视我们女性,燕脂你就叫我老,我就是不老。你看秦观,多么的文人,嫩,加个嫩,秦观就是多情种子。佛印,你看四大皆空,落,一切都没有,落。阿弥陀佛,我不敢批评前贤,我只是告诉你这几个字有意思。

各位,我们要不要期末我也来一下,找一个什么人的诗让你填空,我保证四个字,“无奇不有”,真的。所以你现在终于知道诗的趣味,一个字就可以让你的句子整个活起来。

所以我这边告诉你,说海棠经雨,腮边清泪湿胭脂,为了这个我就讲了。那后面的“马行迟”是属于下一节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暂不说。

我们现在把这一段念一遍,把〈渔歌子〉唱一遍做为今天的结束。你晚上就去练习五微,明天三点多就交卷。五微,应该不会挺复杂,我看我补充的,也可以来谈一些东西,就是因为他提到了。

来,四支,我们来一下。四支它有好几个是不是?有四个,我们今天教的这两段来一下好了,“菹对醢”,三四:

同学:“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川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老师:看下去,三四:

同学:“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腮边清泪湿胭脂。”

老师:那个记得玳瑁,玳瑁,玳瑁亭要记得。有时候念不熟的时候你就会卡卡,我对那个橘柚,因为入声,马上过去去声,转的时候转不好,因为它是上声我就会转得很美。

各位我们唱一下〈渔歌子〉,唱好了我们才下去,我们四支还有“争对让”,还有这个,因为今天讲不到那边,我们明天再说。

来,“西塞山前”,三四:

同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老师:我这阕词通常是上到大学三年级上词选的时候才教,但是这阕词在国小就选进去了,只是当时并没有用唱的方式教下来,等到我自己在大学教书才教大学生。你们回去何妨听,还蛮轻快的,蛮好学的。

好,我们今天就上到这边,下课。

同学:同学们,请起立,感恩老师慈悲教导。

老师:谢谢同学,明天见。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明天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65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