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学家顾颉刚逝世

历史典故 2023-12-29 13:59:32

在40年前的今天,1980年12月25日,提出大禹是条虫的顾颉刚去世。

历史学家顾颉

1980年12月25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北京去世,终年87岁。

历史学家顾颉刚逝世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1893年生。江苏苏州人。近代史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山东大学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创办民俗学会和禹贡学会,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首创者,亦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中央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著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并主持标点《资治通鉴》和2104史等。

苏州5老:顾颉刚、王伯祥、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

1923年,他发表了给钱玄同的半封书信,提出层累地酿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在中国学术界犹如1道霹雳。"自从盘古开天地,3皇5帝到如今"这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上古史知识框架因之而崩溃。这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为重大的学术史事件。

他提出了多个令学术界目瞪口呆的观点,如大禹是条虫,尧舜禅让是编造的,《年龄》是捏造的,炎帝神农氏是编造的等等。

顾颉刚师承胡适,同门罗尔纲、傅斯年、周汝昌、唐德刚、吴晗、季羡林皆为学术大师,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更是其亲传弟子。他的代表作为《古史辨》。

1893年5月8日,顾颉刚诞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个读书世家。1912年(19岁),入上海神州大学。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23岁),转北京大学本科,读哲学。

1918年(25岁),在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运动影响下,他搜集歌谣,研究民俗学。他发现歌谣,会随时期变化而变化。

(顾颉刚和他的祖母)

古史辨派

1919年,54运动开始后,疑古风潮大兴,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顾颉刚。

他从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提出层累地酿成的中国古史观论点,在史学界引发争辩。后编入顾颉刚的代表作《古史辨》中提出的最著名的10个论点:

古史是层累地酿成的;禹是动物,是神,与夏无关;尧舜禅让说是战国时期墨家所编造;孔子作《年龄》说是儒家所捏造;《老子》成书在秦汉之际;《尚书》中的《禹贡》作于战国,《尧典》写定于汉武帝时;《周礼》是刘歆捏造,《左传》为刘歆重编;炎帝神农氏等古史人物名为刘歆所编造;夏少康中兴的历史是东汉人所编造;《孔子家语》是王肃捏造.

大禹是条虫

1923年,顾颉刚发表所谓大禹是条虫的论点。顾颉刚引《说文解字》的禹,虫也,从禸,象形及禸,兽足蹂地也。,疑禹本是古代神话里的动物或神,大禹神话与龙王神话有关,因此被大众夸大为大禹是条龙。

1940年时,教育部政务次长顾毓琇提出禹的生日可不可考的问题。顾颉刚说:禹是神话中的人物,有没有其人尚不能定,何从考出他的生日来。不过在川西羌人习惯以6月6日为禹的生日的。

后来国民政府订于6月6日为工程师节,当天报纸上刊出陈立夫的1篇演说,说:大禹治水是我国工程史上的第1件大事,现在禹的生日已由顾颉刚先生考出来了,是6月6日,所以我们就定这一天为工程师节。成为一段趣谈。

顾颉刚

(2排左2为顾颉刚)

首创历史地理学

1929年5月(36岁),顾颉刚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京大学上课,主编《燕京学报》。

1934年初(41岁),与谭其骧等人准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这门新学科。

1939年(46岁),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1个》,开启了输血论的先河,提出汉人是许多民族混合起来的,他不是1个民族,常有强健的异族血液渗进去,使得这个已衰老的民族时时可以回复到少壮,所以整部的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就是内外各族的融会问题。

顾颉刚

通史总校

1949年(56岁)后,曾任上海学院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教授。1954年(61岁),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1所研究员,担负《资治通鉴》总校。

顾颉刚

1966年(73岁)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顾颉刚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受批评,每天到历史所劳动,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才得以摆脱。1971年(78岁),开始,担负廿4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1977年(84岁)完成,前后由中华书局出版。

顾颉刚

1980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于北京去世,享年87岁。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评价:"《古史辨》不胫走天下,疑禹为虫,信与不信,交相转述,3君者(胡适、钱玄同、顾颉刚--引者注)或仰之如日星之悬中天,或畏之如洪水猛兽之泛滥纵横于4野,要之凡识字之人几于无不知3君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5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