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有为明君”,却背负着“弑君篡逆”、“残害手足”的骂名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04:54:16

雍正和母亲的关系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其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乃系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帝王”。

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有为明君”,却背负着“弑君篡逆”、“残害手足”的冷血骂名,尤其是在雍正元年五月,其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暴病而亡以后,雍正皇帝又背上了“逼死生母”的罪行。

对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其子爱新觉罗·胤禛之间的关系,在清朝野史传闻屡有记载,甚至在清朝官方正史中都能看出端倪。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胤禛接过大清皇位以后,乌雅氏甚至给出了“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的消极态度,甚至一度“决意从殉,不饮不食”,似乎明确给出了胤禛继承大位的“反对”态度。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在“九子夺嫡”事件中,成功杀出重围的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可就在雍正皇帝终于等到“成者为王”的胜利时刻以后,昔日的夺嫡政敌们,开始了对雍正皇帝“继位不正”、“弑君篡逆”等负面形象的舆论制造。

面对昔日政敌的刻意抹黑,雍正皇帝有着自己的政治规划和清算安排,可是除了对立面政敌的掣肘,雍正皇帝还承受着自己生母的“不高兴”。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其生母乌雅氏就给予了“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的消极态度,全然没有儿子当皇帝以后,生母该有的欣慰和喜悦。

如此说法,或许还有着乌雅氏谦卑态度的表现,但康雍皇权更迭过程完成以后,乌雅氏的种种行为,则能直接说明对其子胤禛成为大清皇帝的“反感”甚至“反对”态度。

对于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乌雅氏的种种表现,我们援引清朝官方历史文献的记载予以说明。

《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了乌雅氏数次推辞雍正皇帝为其尊皇太后“徽号”的行为:

此时梓宫大事。正在举行。凄切哀衷。何暇他及。尊崇典礼。实非予心所安。予戒慎居心。谦冲训子。但愿予子体先帝之心、永保令名。诸王大臣体先帝之心、各抒忠悃。则兆民胥赖。海宇蒙休。予躬大有光荣。胜于受尊称远矣。诸王大臣共谅予心。勿复固请。于是诸王大臣等复援据典礼。具摺恳请。皇太后坚执不允。上诚敬谆切、叩请再三。始奉皇太后懿旨。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切陈辞。

按照清朝祖制,新皇登基,都会将嫡母尊为“母后皇太后”、生母尊为“圣母皇太后”,同时尊上皇太后“徽号”,以示“以孝治天下”的皇统形象。雍正皇帝继位之时,康熙皇帝的皇后均已崩逝,也就只剩了生母乌雅氏可尊“徽号”。

但从《清实录》的记载中,能够明确看出,对于自己儿子雍正皇帝为自己尊“徽号”的行为,竟然出现了3次推辞的情况:

第一次:以“梓宫大事,正在举行,何暇他及”为由,不允;

第二次:面对朝臣恳请,以“诸王大臣体先帝之心,胜于受尊称远矣”为由,不允;

第三次:朝臣援引旧典,恳求再三,仍然是不允;

就算是雍正皇帝“叩请再三”请求,乌雅氏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傲娇模样,就是不答应。至于到了雍正元年五月,乌雅氏崩逝,这份皇太后“徽号”,也一直是“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的状态。

按照清朝祖制,“母以子贵”乃系千古通例,乌雅氏至死也不肯接受其子雍正皇帝为其尊上的“徽号”,就足以说明对其继位结果的严重不满。

另外,在雍正皇帝亲自编纂的《大义觉迷录》中,竟然有着乌雅氏想要“殉葬”康熙皇帝的行为记载:

及皇考升遐之日,母后哀痛深至,决意从殉,不饮不食。朕稽颡痛哭,奏云:“皇考以大事遗付冲人,今圣母若执意如此,臣更何所瞻依,将何以对天下臣民,亦惟以身相从耳。”朕再四哀恳,母后始勉进水浆。自是以后,每夜五鼓,必亲诣昭仁殿,详问内监,得知母后安寝,朕始回苫次。

能够从雍正皇帝口中亲自说出,说明了乌雅氏在康熙皇帝驾崩后,想要“殉葬”的真实性。在清朝历史上,确实有过皇帝驾崩、后宫妃嫔殉葬的先例,但自清朝入关以后,除了顺治皇帝驾崩后,为了避免孝庄太后可能的迫害,为了保全董鄂氏家族,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妹妹为顺治皇帝殉葬以后,再无后宫嫔妃为皇帝殉葬的情况出现。更别说是后继之君的生母,为大行皇帝殉葬的情况了。

从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中,能够明确看出乌雅氏对于其子胤禛继位的“事实”,明显有着不满甚至反对的态度。按理说,儿子当皇帝,自己被尊为皇太后,从此走向人生的巅峰,乃系一个女性的至高顶点,乌雅氏为何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呢?

本文以雍正皇帝的个人特殊情况、继位以后为稳固皇权进行的相关安排及人事安排等方便,对乌雅氏“反对”其子胤禛登基为帝的原因,予以详细分析:

1、雍正皇帝的特殊个人情况

对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史稿·列专一·后妃》中如此记载: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

这里,对于乌雅氏父亲担任的“护军参领”一职作出说明。

护军参领,即为包衣护军参领,乃系内务府三旗护军营职官,掌率所辖官兵宿卫宫禁及导引扈从等事。

也就是说,乌雅氏乃系出身满洲八旗包衣,其出身并不高。在胤禛出生的康熙十七年,乌雅氏还只是一个“嫔”位之下的低等妃嫔,按照清朝祖制,嫔位以下的低等后宫妃嫔不具备亲自抚养皇嗣的资格,所以胤禛便被当时的贵妃,后来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收养。

拥有一个地位崇高、外戚势力强大的养母收养,为皇四子胤禛在以后的“九王夺嫡”事件中,增加了绝对性的取胜砝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孝懿仁皇后的弟弟——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大力支持,为胤禛能够夺嫡成功,做出了不可取代的巨大贡献。

但,一得必有一失,自幼离开生母的胤禛,和其生母乌雅氏之间的关系逐渐淡漠。而等到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生育皇十四子胤禵的时候,此时的乌雅氏已经贵为康熙后宫“四妃”之一,拥有了抚养亲生皇嗣的资格。所以,乌雅氏对于胤禵的感情,远远胜过胤禛。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远赴西北前线带兵,成为了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那段时间可能是乌雅氏最为高兴的阶段。但,皇位传承的结果让乌雅氏大失所望,和皇八子胤禩等人认为的一样,乌雅氏也认为胤禛抢走了自己爱子胤禵的皇位。对其开始生出怨恨。

2、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对于胤禵的处理,惹怒了乌雅氏

雍正皇帝之所以留下“弑君篡逆”,抢夺胤禵皇位的负面名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继位以后种种一反常态的部署和安排。

其中,对于一母同胞的弟弟,远在西北,掌握几十万大军的皇十四子胤禵的安排,则让乌雅氏生气了。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

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於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於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

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接过皇位以后,立马剥夺了胤禵的西北带兵之权,并将其软禁在了景陵。

雍正皇帝对于胤禵的“无情”安排,似乎进一步证实了乌雅氏对胤禛夺走胤禵皇位的猜想;同时,爱子胤禵受到胤禛如此冷血对待,乌雅氏心中对胤禛的怨恨更进一步。

3、对于佟佳氏人员的皇恩浩荡,和对乌雅氏人员的薄情寡恩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将自己养母孝懿仁皇后所在外戚家族——佟佳氏家族的人员予以了特殊安排。

《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

谕内阁。佟国维袭公奏摺。蒙皇考留中。此一等公爵、著隆科多承袭。佟国维坟茔。交与该部修理。加祭一次。丙午。谕内阁。隆科多应称呼舅舅。嗣后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步军统领隆科多、总理事务。

而对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在的乌雅家族人员安排,有一份雍正皇帝亲娘舅的奏折能够明确说明。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记载:

散秩大臣舅舅白齐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鸿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护军校七人,佐领二等侍卫颜德,及原在正黄旗包衣佐领时之笔帖式三人皆为承恩之人。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继位以后,虽然将乌雅氏家族从镶黄旗满洲白衣抬旗至正黄旗满洲,但对于其家族人员的安排最高也只是一个正四品的二等侍卫,和位极人臣的佟佳氏家族代表人物——隆科多,毫无可比之性。

当然,对于佟佳氏人员的重用,乃系雍正皇帝稳固皇权、培植自身政治势力的理性选择,但皇太后乌雅氏却不这样看。她会认为这是胤禛在向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报恩,会认为雍正皇帝只念“养育之恩”而忘记了“生育之恩”,如此一来,怨恨之心更胜。

所以,面对生母的数次“拆台”,为了稳固皇权的雍正皇帝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大义觉迷录》、《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