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前的今天,1950年12月4日,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去世。
阿炳本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诞生于江苏无锡。他是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亲生子,但却以义子和徒弟的身份生活在父亲身旁。
他的母亲吴氏,由于是寡妇改嫁,为封建礼教所不容,悒郁而死,当时阿炳仅4岁。阿炳父亲善于演奏各种乐器,阿炳从小就跟他学习音乐。18岁时阿炳的演奏技艺已被他的同行所公认,被称为小天师。阿炳一生善于演奏笛子、琵琶、2胡、鼓等多种乐器,能演奏300多首乐曲,并善于演唱。
阿炳一生曲折。华清和去世后,阿炳继任雷尊殿确当家道士。他参加当地的吹鼓手乐班的演奏,被道士们认为是有失道家尊严,逐出了寺院,又由于他常独自1人到街头为大众演奏,惹恼了吹鼓手乐班,又被排挤出吹鼓手乐班。从此阿炳就成了常常出没在无锡街头巷尾的流浪艺人,由于贫病交加,阿炳30多岁患眼病双目失明,后被人们称为瞎子阿炳。
作为1个民间盲艺人,阿炳深受肮脏社会的迫害,饱尝人间的凄惨苦痛,因此他愤世嫉俗常常通过歌喉对旧社会进行抨击和抗争。北伐时期,他用琵琶演奏了革命歌曲《打倒列强》。蒋介石背叛革命,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他又自编自唱揭穿敌人。这一时期无锡人民在街头巷尾,茶社车站还常常听到他用胡琴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爱国曲子。40年代,阿炳还编唱过《金元券满天飞》,以讽刺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正是由于阿炳常常唱出人民的心声,所以他的名字深深印刻在无锡1带人们的心里。阿炳在长时间的漂泊卖艺生活中,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全国解放不久,中央有关单位派人去采录阿炳编奏的乐曲,由于阿炳在旧社会积劳成疾,于1950年12月4日吐血而死,他编奏的更多曲子没能被采录下来,这成为音乐界的1件憾事。已录下来的只有琵琶与2胡乐曲:《2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6首。《2泉映月》这首2胡独奏曲描绘了无锡名胜惠泉山的天下第2泉的优美风景,其旋律如歌如诉,娓婉动听,充分表示了作者对祖国娟秀风光的赞美,抒发了作者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无穷深情。作品也描绘了人间的辛酸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使听者时而感到平静、安逸,时而感到1缕凄楚悲怆,时而又进入明朗、刚劲、振奋的意境中。2胡曲《听松》借松树之景,抒发他的爱国之情,琵琶曲《龙船》表达了他对爱国诗人屈原的酷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炳的音乐成就已被中外人士所公认。名为《2泉映月》介绍阿炳生涯的影片,在1979年公演。1983年9月11日文化部、音乐家协会联合举行了音乐会,专门记念阿炳诞辰90周年。
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等,一些享有世界名誉的外国乐队都演奏过经过改编的《2泉映月》。
以阿炳故居为主体的"阿炳记念馆"位于无锡城中图书馆路,馆名为李岚清先生所题写
摆设室摆设着关于阿炳的生平简介,和有关阿炳记念文章的各种书籍材料与音像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日本友人捐赠的1本1952年的《瞎子阿炳曲集》
晚年,阿炳贫困潦倒、贫病交加,与寡妇董彩娣就屈居在道馆前1排最东面的1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内
室内墙上挂着阿炳(1893⑴950)与董彩娣(1888⑴951)的遗像
这间屋子里的生活用品的摆设,完全是根据阿炳同时期人的回想恢复的,基本忠实于原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京正式申办2000年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