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7年前的今天,1943年11月28日,美苏英3国德黑兰会议开幕。
斯大林(左)、罗斯福(中)、丘吉尔(右)在德黑兰
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2战场问题。3国首脑达成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100万人,苏联则许诺在同1时间向德军进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关于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初步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苏军可以进入中国不冻港大连,大连可以在国际监督下成为自由港。苏联的此项要求并未经过中国国民政府的批准,侵害了中国的利益。
会议还就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进行商量。关于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波兰边界问题,未达成具体协议。美英都主张分割德国,美国主张将德国1分为5,英国则主张将德国东南部与别的国家合并组成联邦。苏联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比较慎重,斯大林认为应当摧毁的不是德国,而是希特勒国家。所以,斯大林主张,必须完全清除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权势。会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没有结果。
波兰问题也是德黑兰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苏联1939年9月出兵占据的波兰领土,大致是1795年第3次瓜分波兰时沙俄政府所获得的版图。另外,还增加了东加里西亚和立陶宛大部份地区。英美政府一直认为,1939年波兰领土的任何变更是不能接受的,而苏联政府则坚持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前的领土不容更改。在12月1日的圆桌会议上,罗斯福断然谢绝。邱吉尔斟酌到苏军在战场上已越出国境向西挺进,弄不好波兰将会完全落入苏联人手中,因而随机应变,改取主动逢迎苏联的要求,提出将波兰边界西移至东起寇松线西迄奥得河之间,用德国的领上来补偿波兰在东部失去的疆域。邱吉尔这一提议的目的,是企图以此来满足苏联关于边界的要求,以换取对方承认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斯大林固然同意邱吉尔的建议。罗斯福对邱吉尔的意见并未表示任何反对,只是要求在美国大选前切勿泄漏,由于这一决定关系到600⑺00万美籍波兰人的选票问题。就这样,美英苏少数几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达成了协议,背着波兰人民作出了处置波兰领土的决定。
德黑兰会议还就战后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建立1个非地区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以保护战后的秩序与稳定。
德黑兰会议是第2次世界大战中的1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首先,它在反法西斯同盟历史上第1次调和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成功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3大国长时间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3大国为了本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侵害他国利益的让步,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会议于12月1日结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37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啥匈奴会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