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惊蛰是第三个节气,经过几场春雪,几场春雨,迎来了惊蛰。从今日起,大地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了春耕,田间地头一幅繁忙的画面。那在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呢?
一、惊蛰有“三候”
一候桃始华
惊蛰时节,桃花、樱花开始慢慢绽放婀娜的身姿,为春天画上一笔美丽的油彩。经历一整个寒冬,此刻柳叶伸出懒腰,滋长出嫩绿的芽,在湖畔静静的随着春风的节奏欣赏着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候仓庚鸣
这里说的“仓庚”就是黄鹂鸟,惊蛰之后5天,黄鹂鸟就要开始鸣叫了。黄鹂鸟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它的鸣叫,为千家万户捎去春天的来信。
三候鹰化为鸠
往后再过五日,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二、 惊蛰的风俗习惯
(1) 祭白虎,化是非
中国民间都说白虎是是非之神,每年的这天都会出来开口噬人,如果犯之,这一年之内,都会遭受小人对你的羁绊,并阻扰你的发展前程。大家为了保护自身,便再惊蛰这一天祭白虎。这个白虎可不是真的白虎,而是用纸绘制而成的。一般纸老虎为黄色黑斑纹,嘴角处画有一对獠牙,拜祭的时候,用肥猪血喂饱它,老虎吃饱后就不会再出口伤人了,人们就用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打小人 驱霉运
相传这一天古人会手持着清香、艾草,熏家中的角落,以此来驱赶走蛇、虫、蚊、鼠和霉味。时间久了,就变为不顺心的人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也就是“打小人”,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3)惊蛰吃梨
民间在这一天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为从惊蛰后气温明显升高,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4)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在古人的想象种雷神是长着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神。雷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轰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作者:温白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3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安普顿大学秋季入学内测已开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