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结局最惨的三位虎将,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第一个就是典韦,他当时也是曹操最想得到谋士之一,在曹操打拼天下的时候帮了不少的忙,因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猛将,所以得到曹操的赏识,在之后跟随了曹操,一直对曹操非常的忠诚,典韦的死可以说是因为曹操,当时曹操看上了一位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绣的叔叔的妻子,这就非常的尴尬,因此张绣选择了家人,也就相当于是背叛曹操了,当时在对抗中典韦因此丧命,这样一位优秀的英雄就因此丧命了,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惜。
关羽,在三国时期非常有名气的战士,一生立下了无数的战绩,可以说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人物,但是刘备的鸡结局是非常惨的,也让后人对他的死感到非常可惜,当时在北伐十分顺利的情况下,荆州却开始起了战争这个时候关羽知道荆州的情况之后便赶紧往后撤军了,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在不久之后关羽就不幸中了潘璋的埋伏,这就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战,被活活的抓住了,最后惨遭杀害,关羽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孙策的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让人心疼的一次,他的实力是大家都不会怀疑的,英勇果断,并且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战术,但是最后的死相非常难看,在那个时候孙策就要带兵准备北上的时候,不小心在狩猎的时候被箭穿刺了脑袋最后去世,最让人叹息的是他的年龄,当时仅有26岁,英雄短命,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孙策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可是就这样的去世了。
历史上很多时刻都是出于乱世的局面 ,所以经常烟火不断,因此才会总是会有这样的可悲的事情发生,很多的英雄在这个时候凭借你自己的能力,让大家认识有能力的英雄总是会惨遭不幸,可能真的是老天嫉妒这些英雄的才华,所以就有英雄早早的去世,历史上再也不会有他的战功赫赫。
关羽(160?—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族。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三国志》中无记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打败于禁。驻于襄樊,十一月,吕蒙袭荆州,曹操令徐晃告之,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然兵少被徐晃击退,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长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被缚见孙权,孙权招降关羽,关羽宁死不屈,与其子关平在临沮一起为潘璋所杀,死时年约六十岁,其次子关兴嗣“汉寿亭侯”之位。蜀汉怀帝刘禅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赵云(?—公元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公元229年病死于成都,追谥为顺平侯。张飞(?-221年六月),字益德(《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认识刘备,关羽之前,以屠宰猪羊为生,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击败张郃大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东征东吴,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临近出发时,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演义中误写作范疆)刺杀。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陈寿记:“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策曰:“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超女配安平王理。”也就是说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于222年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史上认为是病死的。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路过沔阳,令马岱祭奠马超。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东汉末年群雄刘表麾下,后成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历任中郎将、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官至后将军,死后谥为刚侯。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黄忠不顾年迈,请令担任先锋,于夷陵之战中斩吴将史迹。后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遂单枪匹马出战,在追击吴将潘璋的途中,不幸中了马忠的埋伏,被其用流箭射中肩窝。在张苞、关兴与刘备护送他回营救治的当天晚上,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不治身亡,时年75岁。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的空前乱世为当时的贤臣良将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各路英雄在这方天地里掀起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在些各领 *** 的贤臣良将中,有这么六个死得极为憋屈的名将,令后人不胜唏嘘。
三国形势图
第六位:陈登
陈登是三国的一位奇才。他在陶谦手下做典农校尉时,开发水利,鼓励农耕,使得“徐州殷富,秔稻丰积,户口百万”。在吕布得到徐州后,陈登假意归属吕布,但是却联手曹操,设法解除了吕布与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最后与曹操里应外合拿下了徐州,灭掉了吕布,被曹操封为广陵太守。后来他固守广陵,两次击退了孙策的进攻,堪称一员文武双全的奇才。
本来陈登将会有一番大作为,但是他却英年早逝,不到39岁就死了。若说到他的死因,真的是相当憋屈——陈登十分喜欢吃海鲜,尤其是生吃鱼鳖,而且每顿都要吃。就是因为此,使得陈登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口吐红色蠕虫。从现代医学来看,应该就是陈登活吃鱼鳖,使得吞了很多的顽固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其肠胃不断繁衍,陈登最终被腐蚀内脏而死。
第五位:孙坚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远远比《三国演义》中的孙坚要猛的多。他曾先后两次率军击败吕布,连华雄都是被他斩杀的。(三国演义中把他的这一功绩移花接木到了关羽身上)在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孙坚军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他的孤军奋战却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仓皇西窜。可惜的是偷匿玉玺回归江东的路上被胸无大志的刘表设伏射杀,年仅36岁。
第四位:周瑜
周瑜为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与演义中周瑜被诸葛亮气死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周瑜“器量广大”“雅量高致”,为孙权提出了“攻取益州,与曹操二分天下”之策,但是在出征益州、行至江陵时却得了重病,无人可医,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如果周瑜能够多活几年,攻下益州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那么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都将会被改写,可能就没刘备的什么事儿了。
第三位:张飞
张飞,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三国中的一流武将,被称为“万人敌”。也是刘备的患难兄弟,和关羽一起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在刘备建立蜀汉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三英战吕布,长坂坡喝退曹操百万大军,义释严颜,大战马超等等都是张飞脍炙人口的事迹。
但是,如此一员虎将最终却被两个小人杀掉——张飞有很多致命的弱点,比如性格暴躁、爱饮酒、常打骂士卒。尤其是在得知关羽死讯后,张飞悲伤至极,日日饮酒,打骂手下。张飞的手下张达﹑范强不堪其辱,在张飞临出兵伐吴前,趁着张飞熟睡杀死了张飞,并将张飞的首级拿去投奔了孙权,身首异处而死,实在是令人惋惜。
第二位:孙策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绰号“小霸王”,治军有方而且骁勇善战。是孙吴江东基业的真正奠基者。16岁继承父业,19岁便率父亲孙坚1000多名旧部和几百门生东征西战,短短6年时间里,活捉王朗、决裂袁术、大败黄祖,年纪轻轻的孙策让老道的曹操都感到威胁和害怕。但就在官渡之战时,正当孙策准备率领一支劲旅从南方夹击许昌,北上中原争夺天下之际,孙策竟然被许贡门客所刺杀,死时才25岁。有勇有谋的少年将军,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位:关羽
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也是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名将。论武力,关羽和张飞一样被称为“万人敌”。其战斗力之高、实力之强悍,在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战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论统帅,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欲迁都以避其锐。如此功绩,三国众武将中无几人能出其右。但是关羽却太过心高气傲,一时麻痹大意被吕蒙偷袭了荆州。又加上糜芳、傅士仁这两个猪队友的开城献降,所以吕蒙基本上兵不血刃就得到了荆州。结果关羽面对着腹背受敌的窘境,进退维谷,兵败被杀,令后人不胜唏嘘。
而由于唐朝时中国对日本的巨大影响,关羽也被日本人十分崇敬,其“忠义”思想在日本也广为传播,关羽成为了日本的国民偶像。但是讽刺的是,近代崛起了的日本却对自己曾经的老师反戈一击,成为了近代中国最大的敌人和威胁,如此厚颜 *** 的嘴脸,日本人怎不汗颜?
三国时期五虎将指的的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最先死的是关羽,最后死的是赵云。
1、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称为最先去世的五虎将。
刘禅时期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崇为“武圣”。
2、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 ),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称为第二位去世的五虎将。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3、张飞
张飞(约165-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
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称为第三位去世的五虎将,谥曰桓侯。
4、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
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曹操治兵关中时,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是第四位去世的五虎将。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5、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至此,蜀汉五虎将全都离开了人世。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赵云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虎上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