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宝鸡往事】:斗鸡台的故事传说

话历史 2023-12-29 00:13:14

斗鸡是宝鸡市区东部十里铺和戴家湾一带的泛称,是在汉陈仓古城所在地。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以岐西之地。后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在千渭之会戴家湾一带筑上陈仓城而居。因文公在陈仓城修建有祭鸡台,因而以后此处得名斗鸡台。斗鸡一度是秦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古陈仓大地上,秦文公秉承父志,继承襄公未竞的事业,带领秦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使这里成为秦人向东扩充势力,最终成就霸业的大后方。后秦孝公在此置陈仓县,斗鸡作为县治所,一直沿续到汉朝。汉郝胎又建下陈仓城,县治所又迁移到下城。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将陈仓县治所从汉陈仓故城移至谓北畄谷城。(现今市区中山西路一带)。

斗鸡台有一段关于神鸡的美丽传说,秦文公时(公元前765一716年)陈仓有一猎人捕获一只经兽(獍),路遇二个孩童,经兽言到说:这二个孩童是鸡精,名曰陈宝,是龙鳯胎,得雄者可称王,得雌者可称霸。猎人闻言,以为灵异,急捉孩童,可是两个孩童奕变两只神鸡,雄鸡飞到南阳,雌鸡飞到陈山,化为石鸡,体大如羊,光洁如玉。猎人将此事告知文公,文公就在陈仓城修建陈宝祠,后因变故叫陈宝夫人祠,即祭鸡台。从此后每年祭祀陈宝,后来秦穆公果然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另据辛氏《三秦记》,陈仓山,有山鸡与石鸡为伴,恩爱不离,石鸡晨鸣山顶,鸣叫之声闻数十里。传说秦穆公在一次围猎中,忽听两只神鸡斗架声传十里,闻声追到祭祀台,遂将祭祀台改为斗鸡台。

斗鸡台祭祀陈宝,是秦汉一项规模宏大的盛典,西汉成帝对那位凿壁借光成才的丞相匤衡认为年年朝拜陈宝,劳民伤废止了陈宝祠的祭祀活动。但事后不久,陈仓县大风狂起,甘泉竹宫被刮坍塌,畴中粗大树木被拔起百棵。光禄大夫进言皇帝,汉朝兴盛以来,野鸡常来陈宝祠栖息,国运亨通,当视为福,祥瑞之兆,遂恢复祭祀陈宝祠。

关于宝鸡名称来历也与神鸡传说有关,安史亡乱唐玄宗避乱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提前登基,史称肃宗,指挥平判。传说在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十余里,神鸡鸣叶时正值唐军节节胜利之时。肃宗认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乃是吉祥之兆,隋之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斗鸡台在历史上也是军事重地。楚汉之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屯兵陈仓峪(今长乐园),袭取三秦,成就刘邦汉室江山。使陈仓名闻天下。传说韩信暗度陈仓时,曾见一樵夫,向他问路后,怕走漏风声,将其杀死。后来就有了刘邦利用陈仓女杀韩信的故事。按巜凤翔府志》和《宝鸡县志》载:三国时期,在上陈仓城西南,魏将郝昨筑城,称为陈仓下城,(斗鸡台遂道之上)以此城为魏蜀间咽喉屏障而扼守之。由于陈仓城地险而固,加之郝昭,王生死命坚守,诸葛亮数万人马围攻魏军千余人固守的陈仓城,竞然猛攻二十余日不克,无可奈何。最终进无所据,被迫退兵,陈仓古城再次名垂典籍。

近代以来斗鸡台又引起世人关注,始于清未戴家湾商周青铜器的出现。1927年,凤翔军阀党玉琨在斗鸡台进行了半年之久的大肆盗掘文物活动。挖出青铜器上千件,再次引起世人和国民政府的关注。

斗鸡台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从工业的兴盛开始。1937年陇海线修到宝鸡,打破了斗鸡台的昔日宁静。抗战以后,着名荣氏企业为躲避战火西迁宝鸡。荣德生即派女婿李国伟先生来宝,在斗鸡台车站北选址建厂,先后建申新纱厂,福新面粉厂,铁工厂,发电厂,宏文造纸厂,并创办私立惠工学校。为防日机轰炸,又修建开办24孔窑洞"纺织工厂,为抗战胜利作出积极资献。带动整个宝鸡工业迅速发展。

2OO8年,宝鸡市政府驻地东迁戴家湾,千年神鸡从这里插上迅速发展的翅膀,再次腾飞。

(文中手绘图照片作者:李春林)

(作者简介:李春林,宝鸡市金台区人,宝鸡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本公众号投稿邮箱:630157447@qq.com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3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