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乾隆千叟宴之后,为何回到家的老寿星都生病去世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03:27:54

乾隆千叟宴之后,为何回到家的老寿星都生病去世了

你真的了解乾隆千叟宴,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上,出现了数百位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康熙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61年,古今罕见。康熙本人对此也十分自得,他曾说:“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康熙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祝的事,所以在他60岁生日那年,决定举办一场千叟宴,来宴请天下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

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自8岁登基以来,擒拿鳌拜、平定三藩、击败明郑、剿灭噶尔丹,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的艰难险阻。可以说,古代任何一个帝王遇到康熙这种情况,都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所以说,康熙皇帝不愧是“千古一帝”,清朝在他的治理之下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 。所以,康熙在晚年时期举办千叟宴想要普天同庆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这一天正是春暖花开的好天气,康熙皇帝在畅春园正门前举行了隆重的千叟宴。参与千叟宴的老人,都是康熙提前派遣车马从全国各地接来的,其中90岁以上33人,80岁以上538人,70岁以上1823人,65岁以上1846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千叟宴。

康熙本人对这次的千叟宴十分重视,让所有10岁以上20以下的皇子皇孙们亲手给这些老人端茶递水执爵敬酒,以示尊老之心。除此之外,康熙皇帝还亲自与那些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老人当面对饮。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能够与“千古一帝”当面对饮,也算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了。

后来在康熙69岁那年,也许是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又举办了一次千叟宴。同第一次千叟宴一样,凡是参加这次千叟宴的老人,也都得到了极高的礼遇,并且在千叟宴结束之后,对于路途遥远的外省老人,康熙不但妥当安排他们的归途,还赏赐给他们银两以示恩宠。因此,康熙所办的这两次千叟宴在当时都传为佳话,各地也都纷纷掀起敬老爱老之风,一时间传为美谈。

在康熙69岁那年的千叟宴上,当时年仅12岁的乾隆也参加了。千叟宴上君臣同乐的宏大场面,给乾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乾隆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皇爷爷康熙,所以后来乾隆也效仿康熙,在乾隆五十年和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分别举办了两场千叟宴。

乾隆举办千叟宴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想和天下老人同庆太平盛世。可是,为何参加乾隆千叟宴的老寿星,很多在用过御膳之后,回到家就接连生病去世呢?说起来,只能说是乾隆皇帝好心办了坏事。

康熙在举办千叟宴时,对参加千叟宴的老寿星们十分礼遇,并且在千叟宴结束之后对这些老寿星的归程安排的十分妥当,对于外省的老人还赏赐给他们银两。可是乾隆举办的千叟宴,虽然在规格上一点也不比康熙千叟宴差,但是在细节上却远远不如。

首先是宴席举办的时间。康熙选择的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正是一年当中气候最温和的时候。古人常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这四政说起来就是: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所以,春天正是适合举行庆典的时候。可是乾隆皇帝举办的千寿宴,选择的时间却是正月初六,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不适合举办庆典。

古代的条件比较艰苦,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寿星来说,千里迢迢来参加乾隆皇帝的千叟宴,一路颠簸自不必说,就连宴席上吃到的都是冷菜冷饭。如果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样肯定没有大问题。可是,对于这些老寿星来说,大冬天的参加这种繁文缛节的庆典,岂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据《啸亭续录·千叟宴》上的记载,在乾隆五十年所举办的那场千叟宴上,当场就有不少老人晕倒。其实,这些老人正处于路途疲乏,精神困顿之时,晕倒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在乾隆皇帝眼中看来,这些老人之所以晕倒,都是因为乐倒、饱倒、醉倒的,他还因此自鸣得意好一阵子。

除了千叟宴选择的时间不妥之外,乾隆对参加千叟宴老人的归程也没有安排好。前面提到,康熙在举办千叟宴时,对参加的老寿星归途安排得很妥当,可是乾隆却没有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那些前来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天南地北的人都有。例如福建、两广地区的老人,往返一趟需要数千公里。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样数千里来回颠簸一下,再加上水土不服等原因,正常人都吃不消,更何况上了年纪的人。所以,很多老寿星在参加完千叟宴之后,回到家就接连生病去世了。

总的来说,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的初衷是想效仿康熙皇帝,通过举办千叟宴来践行孝德,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因为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在很多细节方面却没能做到位。以至于好好的一个千叟宴变成了绝命宴,真应了“宴无好宴”那句老话。因为这两次千叟宴举办的并不成功,后来清朝就再也没有举办过千叟宴了。

当年乾隆举办的千叟宴,用膳后为何多位老寿星接连去世?

乾隆皇帝对爷爷康熙非常敬重,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导致乾隆做很多事情都向康熙看起。康熙曾经举办过两次千叟宴,年幼的乾隆也跟着爷爷参加了一次。可能是千叟宴给小乾隆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年老后的乾隆也像爷爷那样举办千叟宴,可是在第二次举办千叟宴不久,多位老寿星就相继去世了。人们就把老寿星们的去世和千叟宴联系到了一起,千叟宴本是乾隆皇帝与民同乐的一种方式,可是由于当时举办的时节天气寒冷,老寿星们又从外地赶来,所以很多人都因为赴宴而伤了身体。


各地70岁的老人正月赶去北京参加乾隆的千叟宴。乾隆皇帝本人身体是非常好,他举办千叟宴的这一年,他已经85岁了,身体还是很硬朗。那年,他也刚刚退下来当天上皇,时间也多了起来,于是乾隆就想到举办一次千叟宴。由于他已经85岁了,这次千叟宴他是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才可以参加。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各地的符合条件的老人就往京城赶,在他们的一生中能够和皇帝一起吃饭,这该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很多老人也顾不得当时正是寒冷的正月以及路途遥远,就往北京赶,一些老人在路上就受到了风寒。


晚宴的时候,天气寒冷,菜很快就凉了。老人们好不容易赶到晚宴上,这时候乾隆免不了和他们一阵寒暄。加上当时天气寒冷,等到一切礼节完毕,菜已经凉了。老人们吃着凉菜,刺激了肠胃,很多人回去了就觉得身体不舒服。


总之,晚宴后很多老人接连去世,他们的去世和乾隆的千叟宴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不能全怪千叟宴。毕竟70岁在老人里是非常高寿的了,他们中死亡率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乾隆请三千老人吃饭,为何很多老人吃了饭之后刚回家就去世了?

因为乾隆宴会上的伙食太好了,所以导致这些老人消化不良,最后再经过路途的颠簸,使这些老人身体体质下降,以至于他们回到家中后就去世了。在古代能够活到六十岁的君王很少,所以乾隆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举办了千叟宴。

当乾隆要举办千叟宴的消息传开后,清朝的百姓和富商为了能巴结上君王,都纷纷赶往京城去参加千叟宴。在宴会上,乾隆为了展示清朝国力的强大,为这些老人提供的食物都是一些罕见的山珍海味。

其实乾隆所提供的食物是没有任何毒性的,但是这些老人肠胃却无福消受。对于这些老人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来自普通人家,有的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些奢华的食物。

所以在看到千叟宴上那些精美并且难得一见的山珍海味,他们在宴席上简直是放开肚皮去吃。结果就是这些老人肠胃无法消化这些山珍海味,导致他们体质下降。

如果这个时候这些老人能够安稳的养胃的话,也许只是拉几天肚子就没事了。但是在这些老人参加完千叟宴后,就立即赶回家了。在宴会上的老人大多数都来自很远的地方,所以回家的路上肯定会颠簸。

因此在肠胃不适没有好好修养,以及路途颠簸下,身体再硬朗的老人都会病倒,而那些体质差的老人有可能撑不住。而且当时的医疗水平并没有现在好,因此在没有有效的医疗手段去治好这些老人,这些老人也只能走向死亡。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什么用过御膳后,参加的多位老寿星接连去世?

这个题目真搞笑!

我想起一个笑话来:

说是一伙人去山里采蘑菇,然后想煮着吃,又担心有毒,于是煮好了后先给一条狗吃了,然后观察这条狗有没有事。

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狗没死,于是放心大胆地吃了,刚刚吃完,就看到一个人大喊着跑过来,说着狗死了……

一伙人听完,忙不迭地跑医院催吐、洗胃,折腾了半天,回来再看,原来狗被汽车撞死了。

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题目:

乾隆退位后举办“千叟宴”,为何用过御膳后多位老寿星接连去世?

这就是玩文字游戏,让人觉得问题是出在千叟宴的饭菜上,也称御膳,吃了御膳后,老寿星们接连去世。

他们不吃御膳,难道就不会接连去世了?

所以,这个题目问的就有问题,就像问怎么活到一百岁,答案是每天喝一杯牛奶,连续喝100年,保你能活到一百岁。

难道是牛奶的功效?

半途死了,怪牛奶没有喝够?

那么为什么乾隆帝办千叟宴,回头却吃死了不少老寿星呢?

其实很简单,乾隆帝本身活的岁数就大,他退位之后都八十多岁了,举办千叟宴,基本上都是跟他岁数差不多的老人,这个年龄的老人,本身抵抗力就差。

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吃什么千叟宴,先不说会不会死在路上,就单说北京的冬天,那是相当寒冷,有几个能受得了?

按照史书记载,之前的千叟宴菜都凉了,老人吃了生病拉肚子,乾隆帝退位后的那次是吃的小火锅。

七八老十的人了,吃的是火锅,还能吃到一辈子都很难吃到的各种肉类,本身就不怎么好消化,况且一群老头还会抢着吃,甚至都煮不熟就抢没了。不信的话,就去刷刷小视频,看看老人们吃大席是怎么抢菜的,毁你三观。

本身能见到皇帝就很激动,又碰到这么多好吃的,暴饮暴食,再加上北京天气很冷,一场宴席持续时间又长,本身赶路就没休息好,又这么一折腾,不死也得掉层皮。

本身这个千叟宴,离得近的老人可以一试,远的就别去了,搞不好命就丢在那里了。

但是说到底,并不是说乾隆帝组织千叟宴是坏事,这是好事,值得提倡,只不过在过去那种交通环境下,并不值得提倡,至少对国内长寿老人的增长没起到好作用,反而降低了长寿老人的数量。

不过,都活到七八十了,能一睹皇上真容,说不定还能得到皇上的敬酒,还能吃顿好的,对于封建君主制观念熏陶下的老人们,也算是一种圆满。

要放到现在,得,您还是把费用折算成钱,打我卡上吧,饭,就不去吃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2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