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20世纪最具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伯林逝世

人生百味 2023-12-28 18:05:45

在23年前的今天,1997年11月6日,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伯林去世。

1997年11月6日,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去世,欧美各大报刊纷纭刊发吊唁文字。伯林爵士生前即被尊为2次大战后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死后自然备极哀荣。

以赛亚伯林1909年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1920年迁居英格兰,其后一直受牛津教育,后半生也一直任教、居住于牛津。他乃至成为牛津大学的1个学术意味,圣约翰学院的哈克博士回想起60年代的牛津生活时,说伯林论政治思想史的演讲现在看起来简直是传奇。他在牛津大学最大的1个讲堂做演讲,那里总是被渴望求知的大学生挤得水泄不通。他侃侃而谈,不用笔记,向我们妙趣横生地介绍欧洲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全貌,那声音响彻讲堂,1出伟大的思想戏剧显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不时被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姿态、热忱而充满活力的语言所加强。但是,使人奇怪的是,伯林很少撰写大部头专著来阐发他的想法,他写的更多的是一些长篇文章,这些文章也非直接论述理论,而是旁征博引地评论哲学史、观念史和各色思想人物。但是,这些文章1经发表即成名篇,深入地影响到一般学者的思考。他极有见地的著作,如《卡尔马克思》、《维柯与赫尔德》、《自由4讲》及《俄国思想家》等等,以透彻的洞察力澄清了现代观念的许多基本问题,令人们重新发现了维柯、赫尔德、哈曼和1大批俄罗斯思想家,赫尔岑特别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的长篇论文《刺猬与狐狸》、《历史的必定性》、《丘吉尔在1940年》、《罗斯福》等已经是欧美知识界脍炙人口的名篇,并奠定了他作为本世纪知识生活中最具影响的政治哲学家的地位。他的最新文章结集《现实感》,已于1996年面世,他的书信则尚在编选中。

伯林的一生极为丰富多彩,他曾任牛津沃尔夫森学院的首任院长,并任牛津多个学院的教授和欧美各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员;1974年至1978年则任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他兴趣广泛,言锋锋利,是知识界著名的大谈家;他的好朋友有WH奥登、斯蒂芬斯彭德、斯特拉文斯基、纳米尔等人。

更富传奇色采的是,二战期间他任职于英国政府,1942年至1945年任驻华盛顿英国使馆1等秘书,1945年至1946年则转任驻莫斯科英国使馆1等秘书;他回想起在莫斯科的1年,特别提到那儿的寒冷,而且不能会面非经官方安排的友人。不过,仍使他庆幸的是,他终究和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见上了面。后来,他在另外一名篇《和俄国诗人的集会》里生动地叙述了当时的场景。作为1个俄国诞生的犹太人,以赛亚伯林与美国俄裔作家E威尔逊、纳博科夫等人声气相通,一生推重俄国诗歌和文学。为了保护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学名誉,他乃至给《泰晤士报》写出1封读者信,与一位抨击帕氏的评论家展开争辩。

伯林的去世无疑使欧美知识界生气锐减;国内许多敬慕伯林思想、人格的知识人也深感悲痛。同时,伯林的死也表明本世纪知识生活中最精彩的1页已成为过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20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