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逝世

话历史 2023-12-28 17:51:47

在127年前的今天,1893年11月6日,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世。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于1840年5月诞生于俄国1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是矿业专家,母亲弹得1手好钢琴,在他的心目中,妈妈等于音乐,音乐等于妈妈。童年的柴可夫斯基充满空想,喜好朗颂诗和作文,选的大都是圣经或爱国性题材。他5岁那年的1天,父亲在家中放歌剧《唐璜》的唱片,他的情绪随着音乐起伏,当听到哀伤处时居然放声大哭。因此,家庭教师送了他1个外号玻璃男孩,以后家人总怕伤了他易碎的心。

柴可夫斯基在青年时期前后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他初期写过1部民族味10足的歌剧,名叫《长宫》。公演的那天,他亲身担负指挥。但有趣的是,人们说演出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乐队根本没有看他指挥,大家非常熟习乐谱,不用指挥也行。

1871年,柴可夫斯基举行了首次个人音乐会,约请到各界名流出席,也包括作家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起初不想来,他1向讨厌作曲家,认为20年后谁也记不起这些人的作品。由于柴可夫斯基的好朋友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的再3劝说,屠格涅夫才来了,为了摆架子,故意迟到了1会儿,所以没有听到弦乐4重奏《如歌的行板》那一段,但柴可夫斯基的其它作品,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歌的行板》取材于民谣,旋律极优美,6年后,当托尔斯泰听时,感动地流下了热泪。19世纪是书信文学相当昌盛的时期,柴可夫斯基是个习惯于写信的人,一生写了6000多封信。他的第1封信是8岁时写的,最后1封是去世前1个月写的,仅给自己的弟弟就写了1000多封信,无话不谈,触及自己的理想、兴趣、烦恼、希望等等。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友谊,是音乐史上一段动人的故事。梅克夫人是一位有钱的寡妇,作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知音,从1877年起每一年给他提供6千卢布的资助,让他专心从事创作。从此两人书信来往13年之久。他们通过书信,抒发各自的情感,互为精神支柱,他的《第4交响曲》就是献给梅克夫人的。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作品数量多,情势多样,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的爱好,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名誉。他的古曲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特别脍炙人口,历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6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这是1部自传性的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己写下的挽歌。在他第1次指挥演出该曲后的第8天,即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了。

为了记念这位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世界各国常常举行一些记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曾将1990年定为记念柴可夫斯基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2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