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4年前的今天,1946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
1945年11月,在由美、英、法、中等41个联合国宪章签字国参加的准备会上,通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于1946年11月在巴黎召开第1次大会,并于4日正式成立,简称教科文组织。
通过促进各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对和平与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作出贡献,这是教科文组织开创者在《组织法》中规定的崇高使命。为此,它在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广泛地展开了国际合作活动。
该组织刚成立时,它的活动领域主要在欧洲,为战后重建欧洲的文化教育提供服务。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苏联、东欧国家的加入,打开了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渠道。60年代,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纭加入该组织,使它跨入了1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新阶段,其活动产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诸如扫盲计划、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方面的内容。进入70、80年代,该组织顺应时期的潮流,积极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张改革不公道的国际经济秩序,展开全球性的科研活动等等,为此它做了大量工作,其成绩有目共睹。截止90年代初,该组织有159个会员国,3个准会员国,其中3分之二是发展中国家,并与5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教科文组织和如此众多的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优势其实不在于向各会员国提供大量的金钱和物资支援,而在于它具有进行广泛的智力合作的能力。教科文组织是个知识性组织,它具有智力资源的优势,在巴黎总部各路专家荟萃,而且各成员国的第一流学者常常云集此地。它努力追踪新兴科学,研究探讨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和如何对人类的发展作贡献。如该组织发起的海洋学、水文学、地质对照、人与生物圈等政府间科研计划。它对许多国家制定宏观发展战略和教科文领域的具体方针给予了有力的帮助,因此赢得了广大会员国的一致好评。
教科文组织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召开各种政府性或非政府性的国际会议,举行专业讨论会、研究班和培训班,展开人员和情报的交换,举行试点项目,发起国际运动来推动扫盲、文物保护事业等。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创国之一。1971年10月,我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9年2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与该组织的合作进入了1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