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4年前的今天,1936年11月2日,一生清廉“6不沾总理”段祺瑞去世。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病逝。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1865年生于安徽合肥。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赴德国学军事。1896年随袁世凯创办北洋军,曾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第6镇统制、江北提督等职。与冯国璋、王士珍合称北洋3杰。辛亥革命爆发后,任第2军军统,署湖广总督。1912年起历任北京政府陆军总长、顾问总长、国务总理。袁世凯死后,控制北京政府,与总统黎元洪争权,产生府院之争,成为皖系军阀首领。张勋复辟后,任讨逆军总司令。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任督办参战事务处督办,1920年组织定国军,任总司令,在直皖战争中失败下台。1924年第2次直奉战争后出任北京临时政府执政。次年召开善后会议,抵制孙中山主张召开的国民会议。1926年纵容军警开枪屠杀爱国学生,造成318惨案。同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蛰居于天津租界。1935年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未就职,1936年11月2日病死于上海。
段祺瑞
段祺瑞执政府原址
北京段祺瑞宅
延伸浏览:6不沾总理段祺瑞:一生清廉 北漂家无房产 延伸浏览:6不沾总理段祺瑞:一生清廉 北漂家无房产连续休掉两任姨太太段祺瑞前后娶了两房太太和5房姨太太,第一位太太吴氏去世后,留下1儿1女。第2位太太张蘅,也就是袁世凯的干女儿,生了4个女儿。而他的5房姨太,都是张夫人前后为段祺瑞讨进门的。张夫人由于没有儿子,生怕他人说她不够贤慧,不得已而为之。
大姨太陈氏,早在1914年便过世了,留下1儿1女均不幸早折;2姨太边氏只生了1个女儿;3姨太和4姨太都姓刘,仆人们称她们为刘3、刘4。5姨太姓李,便顺着称为李5。这3个姨太出身都很低,都是花钱买进门的。
段祺瑞脾气很大,在家中说1不2,对夫人、姨太要求很严,但从某种角度来讲,他的治家却很失败。他本人素有6不沾总理之称,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他特别痛恨抽大烟,没想到他的夫人、姨太个个背着他抽大烟。
段祺瑞下野之初,住在天津日租界须磨街他的部下魏宗翰的公馆里,第2年应皖系下属田中玉之邀赴大连疗养,随行的有张夫人和2姨太,留在家里的几个姨太没了管束,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偷偷溜出去看电影、听戏、划船、逛市场,4处招蜂引蝶,常常半夜3更才回公馆。
段祺瑞返回天津后,突然发现家里有甚么不对劲。下人们在窃窃私语,3姨太和4姨太说话总是躲躲闪闪。有天夜里段祺瑞睡不着,1个人起来到院子里漫步,正好撞到3姨太从外面归来。当时段祺瑞的惊愕无异于见到了外星人,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女人居然打扮得像歌女,而且半夜归来!
3姨太也惊呆了,吓坏了。她了解段祺瑞的脾气,知道等待自己的凶多吉少。段祺瑞注视着3姨太,照着3姨太的脸1掌打过去,呵斥道:不要脸的东西!
第2天,段祺瑞吩咐张夫人将3姨太送回在北京的外家。张夫人早已听说了3姨太和4姨太的风流韵事,只是一直瞒着段祺瑞。以段祺瑞的脾气,她担心会闹出甚么大事。如今见段祺瑞如此冷静,倒也放下心来。只是3姨太哭着闹着不肯离去,让她有些于心不忍。
送走了3姨太,不久4姨太的风流韵事又传了出来,段祺瑞1怒之下又将4姨太休掉,打发回了外家。
对子女,段祺瑞更是要求严格,而且从不给甚么特殊照顾。吴夫人所生长子段宏业,从小寄养在亲戚家,10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旁,虽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但与段祺瑞一样,10分爱好围棋,是当时围棋界里响铛铛的人物。正由于如此,段祺瑞对段宏业10分爱好。但仍没有为他的前程铺平道路,而是教育他从最低层做起,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向高处攀登。
段祺瑞治家严明,夫人姨太子女都不得干预公事。有次1个姨太想替一位老妈子的亲戚某个差事,在段祺瑞眼前求情,段祺瑞1听气得鼻子都歪了,痛斥道:你想买官吗?得了人家多少钱,快说!
这位姨太委屈地当场就流下了眼泪,但段祺瑞毫无怜香惜玉之情,又将她狠狠训斥1番才罢休。从此,家中再也没有人敢向段祺瑞求情。
段祺瑞当官以后,合肥老家常常来人造访,目的是想求他给谋个好差使,段祺瑞1概不予办理,只是好吃好喝地接待这些亲戚几日,然后给些钱将他们打发走。就连他的胞弟段启甫上门,他也是毫无情面。当时他已任国务总理,安排个差使是1件很简单的事,但段祺瑞认为段启甫不是做官的料,对他说:你不合适做官,还是给你1笔钱,回家做个买卖吧。
因此,段祺瑞的亲朋好友中很少有做官和发大财的,这在当时的军政要员中极其罕见。
公正忘我痛打侄子唯一的1次破例,是段祺瑞为他的1个远房侄子安排了事由。他见那个侄子能吃苦,是个可造之材,就给他谋了个军校的勤杂工。令段祺瑞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侄子没当几天勤杂工,很快被升为军需采办。这不是由于他个人有甚么能力,而是由于他是段祺瑞的亲戚,军校负责人处处巴结他,心甘甘心把这个肥缺送给他。
这个侄子当上军需采办后,异常高兴,决心尽职尽责做好这份工作,可每天看着从自己手中流过的白花花的银子,他很快便把持不住,手脚变得不干净起来。直到捞足了油水,他才想到这一切都是沾了族叔的光,因而决定登门造访段祺瑞。
1进段府,这位侄子看到一位妇女正和1个米贩子讨价还价,妇女虽穿着普通,但言行举止很不一般,1看就是段府女主人。这位侄子不由得暗暗吃惊,想不到族叔做了那末大的官,家里买米还要如此算计。
这位侄子没有进去拜见族叔,而是转身离开了段府。第2天,他带着1辆大车来到段府,车上装满了米面油盐、鸡鸭鱼肉等食品。他向段祺瑞的续弦夫人张蘅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说:以后我每个月都来送食品,您不再用和那些小贩子讨价还价了!临走前,他还特地嘱咐张夫人,不要将此事告知族叔,他早就听说段祺瑞不收礼,担心这些东西被送回。
可是段祺瑞治家甚严,张夫人岂敢隐瞒,当天晚上便将此事告知了段祺瑞,段祺瑞听后立即火冒3丈: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钱?还要每个月都送,我倒要看看他这些钱是哪儿来的!
不久后,段祺瑞到军校视察,特地向学员们打听伙食问题,学员们普遍反应菜种单1,而且不新鲜,米也不好。段祺瑞气呼呼地来到伙房1看,果然如学员们所说,他立刻叫来军需主任,劈头就是1顿臭骂。军需主任哆哆嗦嗦,只是嗫嚅道:这不关我的事,这不关我的事再问他,他又说不知道,气得段祺瑞吼道:不知道是吧,那就给我拖出去打50军棍!
这话果然见效,军需主任立刻口齿清晰地供出段祺瑞的侄子,并拿出帐本给段祺瑞过目。段祺瑞早就对他侄子有所怀疑,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立刻叫人把他侄子绑了来,赏了他100军棍。100军棍足以要人性命,幸亏履行人手下留情,这个侄子才保住性命,但也因此落下毕生残疾。
打完侄子,段祺瑞又做出一项惊人之举,他不顾他人劝阻,主动走进禁闭室,不吃不喝地在里面待了整整两天,以惩罚自己任用私人。
一生清廉谢绝收礼而段祺瑞本人也从不收礼。有1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给他1个精致的围屏,围屏上镶有各种宝石,5颜6色,光彩夺目,1看就知价值不菲。段家的人看了都爱不释手,乃至半夜里偷偷起来玩赏。可第2天早上,段祺瑞见到围屏,只是淡淡地扫了1眼,就叫人给齐燮元送回去了。
还有1次,张作霖给段祺瑞送来一些东北特产,其实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后在张作霖副官一再恳求下,才收下两条江鱼。惟独有1次冯玉祥送来1个大南瓜,段祺瑞非常喜欢,破例没有送回。逢年过节时,依照风俗,给段祺瑞送礼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但段祺瑞只是在每人的礼品中挑一样最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1概退回。
段祺瑞一生清廉,没有购置过1处房产和地产,乃至连合肥老家也没有1处住房,在北京住的房子是袁世凯赠送的,到天津之初,住的是他的部下魏宗翰的公馆。后来搬出日租界,租住在英租界47号1套房租较低的住宅中。
段祺瑞在位时,虽然常常要接济老家的亲戚和夫人姨太太们的家属,但政府的拨给还是可以满足这些开支的。由于没有财产与积蓄,段祺瑞下野后,生活1下子便没了着落,所幸他的部下、学生众多,这时候候不能不依托他们的接济。
到天津后,段祺瑞千方百计节省开支,家里的每笔开支他都要亲身过问。他的逐日3餐基本都是米粥、馒头、素菜,4季穿着全是布制,仆人的数量也1降再将。由于人手不足,他和夫人姨太太们常常要亲身做些简单的家务。
移居上海后,有了蒋介石每个月赠送的生活费,段祺瑞不再为开消耽忧,逐日在公馆里下1盘棋,其余时间不是诵经便是读书。每当有朋友来访,谈及日军向华北扩大,沦陷区1每天扩大,段祺瑞总是伤感很久。
1934年春季,段祺瑞胃溃疡发作,引发胃部出血,被送到医院医治。由于段祺瑞身体衰弱,医生家人纷纭劝他开荤,以加强营养,段祺瑞断然谢绝:人可死,荤绝不能开!
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复发,胃部出血不止,11月2日晚即在上海宏恩医院去世,时年71岁。
本文摘自:《中国军阀的最后结局》,作者:杨帆,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国家纪录片《中国通史》(4)文明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