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
长孙无忌墓是昭陵陪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乌江河畔薄刀岭的令旗山下的长孙无忌衣冠冢,俗称“皇坟”、“天子坟”。古黔州即今天的重庆市武隆、彭水一带。墓地规模原占地三亩,主基古朴庄重、楼亭阁工艺精湛,石碑、石狮、石兔、石马排列有序。
那么,如此一个朝廷重臣,为什么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了呢?事情还要从贞观十七年说起。
话说,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因为两位嫡亲哥哥李承乾、李泰接连被废,使得李治从曾经的晋王摇身一变,成了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顺利登上皇位,即:唐高宗。
唐太宗去世前,唯恐体弱的李治难保大唐盛世江山,特留下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三位辅政大臣。这其中,尤以太尉长孙无忌为首。长孙无忌除却是开国元勋、一朝首席宰相外,还是当朝皇帝高宗的亲舅舅。在诸多光环的加持下,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却在权势的腐蚀下,长孙无忌渐渐将唐太宗与其妹妹长孙皇后的警示抛于脑后了。
永徽四年,驸马房遗爱谋反一案最终落定,随着这件事的落幕,长孙无忌的权势也达到了巅峰。此时朝中的“宰相班子”除了李勣,其余六人皆为长孙一党。而这李勣本是三大托孤重臣之一,太宗在弥留之际,以帝王之术曾将其贬至外地。直到高宗即位,李勣才被提拔成为“宰相班子”一员,任尚书左仆射。
这顶级官员,显然不是那么好当。
永徽元年,长孙无忌在宫中地位如日中天,迫于压力,李勣选择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主动请辞尚书左仆射一职,仅保留“开府仪同三司”与“同中书门下三品”荣誉名衔。都知道,“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宰相相当,名义上李勣仍可以参与朝中决策。而李勣的这一退,却成了以后高宗对付长孙无忌的一颗暗子。
房遗爱一案中,长孙无忌行事异常狠绝,雷霆万钧的手段,让高宗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就是从此刻开始,高宗揭开了“君相之争”的序幕,逐步走上政治突围的道路。高宗走的第一步,是任命李勣为司空,为其重绘凌烟阁画像,以显示对他的看重,更是亲自提笔为其作序。
前朝后宫同为一体,后宫中,高宗极尽宠爱政治才能卓越的武昭仪,疏远冷落了王皇后。至此,高宗意图掌控朝权的态度群臣皆知。
高宗的一番作为,使得后宫人心惶惶,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终于认清侄女即将失宠背后的含义。于是,他请辞中书令一职,高宗见此,便将他降为吏部尚书。但是,这一切还不够,高宗在朝堂之上,口中说着朝臣不敢进谏,失了贞观遗风,实则却是在试探朝中大臣的态度。
可以说,高宗在与政治伙伴武昭仪的配合下,这条夺权之路,走得异常顺利。
永徽六年,继安定思公主猝死案后,武昭仪对皇后发起了致命一击,控告皇后及其母亲柳氏于宫中施行巫蛊之术。此控告一出,高宗便迫不及待地颁下惩治诏书:立即将柳氏驱逐出宫,并令其终生不可再踏入皇宫半步。次月,被降为吏部尚书的柳奭被逐出朝廷,王皇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紧接着,高宗又准备为武昭仪打破贵淑德贤四妃的惯例,要将其封为宸妃。但是,这一举动却遇到了阻碍。可能是觉得不能放任天子肆意妄为,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中书令来济联同侍中韩瑷面折廷争,将高宗的旨意顶了回去。
这一次失败,让初涉朝堂的高宗与武照意识到,要想压下长孙无忌,彻底夺回朝政大权,他们必须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官场之中,最容不下的就是没有心思之人,最先察觉这场较量的自然还是身处权利漩涡中政治敏锐的大臣们。
他们在观望两派相争的同时,未尝没有待价而沽的心思。这其中,就有官任中书舍人的李义府、御使大夫崔义玄、以及卫尉卿许敬宗等人。
像许敬宗、李义府,他们皆是少年成名,而偏偏时运不济之人,谁不想封阁拜相、位极人臣?这样的机遇,可能一生中也就只有一次,所以,他们看清局势后,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天子阵营,为强大己方势力,开始了拥立武照为后的伟大事业。
随着政治势力的不断强大,立武照为后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这一日,高宗召集几位宰相,提出:“皇后膝下无子,唯武昭仪有子,如今,我想重立昭仪为皇后,你们觉得如何?”毫无疑问,这想法一经提出,便遭到几位宰相的强烈反对。
但是,高宗却不想就此作罢,三番五次的折腾。最终,忍无可忍的褚遂良直接捅破了那层遮羞布:“武氏曾经侍奉于先帝,此乃众所周知之事,天下人的耳目,岂能蒙蔽得了?”在此事上,褚遂良反对的异常激烈,甚至,做出以死进谏的举动,可即便褚遂良以头触柱、血染丹墀也阻挡不了武照的封后之路。
然而,此时李勣再次进宫,并声称:“封后一事实为陛下的家事,又何须再问外人?”有了这“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一言,许敬宗在代表高宗规劝长孙无忌被拒后,直接放言:“种地的老农多收点麦粮,还想换个老婆,更何况,贵为天子想立一皇后,这与诸位何干、怎就偏来非议呢?”
这一荒诞的“换妻论”,倒是成就了高宗的舆论场。
同年九月,褚遂良被贬为了潭州都督。
到了显庆二年,褚遂良被贬至越发偏远的桂州,与此同时,李义府被擢升为中书令。同年八月,手握大权的武后意识到时机已到,于是,展开对长孙一党的打压。许敬宗与李义府打头阵,联名上书,举报中书令来济、侍中韩璦与褚遂良暗通款曲,此二人将褚遂良调至军事重地桂林是为建立外援,意图不轨。
八月十一日,韩璦、来济、褚遂良被分别贬至振州、台州、爱州担任刺史。至此,朝中长孙一党被打压斥逐殆尽,唯留长孙无忌一人,势单力孤、回天乏术。
显庆三年,褚遂良最后一次上书天子后,在无尽的悲愤与失落中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随着长孙一派人员的接连落马,天子的长剑终于指向了最大的“敌人”——长孙无忌。
显庆四年,武后授意许敬宗是时候对长孙无忌下手了。当时,许敬宗与另一位官员幸茂手上正在料理一桩朋党案,此案牵扯到朝中太子洗马韦季方与监察御史李巢。在许敬宗的言行逼供下,韦季方不堪重刑意图自杀,结果未遂。
此时,正为如何完成武后命令发愁的许敬宗灵机一动,立即上奏高宗,说:“韦季方此番畏罪自杀,并非是因为他结党营私,而是另有重大隐情。”许敬宗道:“韦季方等人欲图勾结长孙无忌陷害忠良,从而重掌朝政大权,而后伺机发动政变。怎料阴谋败露,这才有了韦季方自杀一事。”
案情发展至此,已经远远超出官员结党营私的范畴,而是其罪可诛的谋反案了。并且,而这意图谋反的策划者还是当朝太尉,天子的亲舅父。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许敬宗这一番话完全是“欲加之罪”,但是,前有房遗爱案做“铺垫”,如今,这案件倒是不让人觉得意外。历史是何其相似,当年,长孙无忌一手炮制出房遗爱案,而许敬宗如今的手法跟他却是一模一样。
长孙无忌涉嫌谋反的消息传入高宗耳里,他第一时间作出的反应是惊讶,说到:“这怎么可能?舅父如今遭到卑鄙小人的离间,可能会与我产生一些嫌隙,但是,何至于做出谋反这大逆不道之事?”
许敬宗回答到:“微臣反复推敲案情始末,长孙无忌意图谋反一事已经败露,陛下却仍怀疑不定,这不是江山社稷之福。”
此时,高宗竟是潸然泪下,说:“是我李家不幸,外戚中屡有心生异志之人,当年,高阳公主与其驸马谋反,如今元舅亦如是,这让朕如何面对江山百姓。若此事属实,又当如何处置?”
许敬宗紧接着说道:“房遗爱一区区小儿,同一女子起事,自然不可能成事,与长孙无忌不可相概而论。他当初一路追随先帝,打下大唐万里江山,才智令世人拜服。至今,担任宰相一职三十余年,众人皆畏其威。他一旦起事,谁人能挡?今幸得宗庙有灵,先皇庇佑,从一小案扯出这大奸之人,实乃天下之大幸。”
微臣担心的是:“长孙无忌知晓韦季方自杀未遂、阴谋暴露后干脆攘臂一呼,发动政变。若真到此时,定为宗庙之忧,所以,还望陛下速作定夺。”高宗沉默半响,最终,下令许敬宗再调查一二,务必找出确凿证据。不负所望,许敬宗次日一早,便带着连夜突审出的证据入宫禀告高宗。
他说:“韦季方已经供不讳,承认与长孙无忌等人欲图谋反。”韦季方供称:“韩璦曾对长孙无忌说,‘当初,褚遂良、柳奭就曾劝您拥立梁王,可您不愿。现今,太子被废,陛下定然对您也有了猜忌之心,高履行不就是最好的例子。’”长孙无忌一听此言,便心生惶惶。加之,后来族侄长孙祥被贬,韩璦等人接连获罪,为求自保的长孙无忌,便决定与韦季方一同密谋,准备谋反。
案件发展至此,连“证据”都有了,长孙无忌自是在劫难逃。
高宗听后,故作悲痛状,说:“我自己不忍杀舅。”而许敬宗,却不假思索地提到汉文帝时期的薄昭,说:“当初,薄昭犯下杀人之罪,汉文帝令百官哭悼,然后,大义灭亲将其诛杀。汉文帝这一做法,至今仍受天下人赞扬,并将汉文帝视为明君。长孙无忌将两朝大恩抛之脑后,意图谋反,比薄昭之罪更甚,今其阴谋败露,铁证如山,陛下还犹豫什么?”
看到高宗有所鱿鱼,许敬宗又说道:“古人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事刻不容缓,望陛下早做定夺!”
许敬宗的一席话引经据典,无懈可击,一番劝说下,高宗也顺理成章地止住悲痛,下令将长孙无忌逮捕归案。
在几次对话中,高宗都表现出悲痛非常,一副宽仁孝友的模样。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许敬宗陪高宗做的一场秀,君臣二人配合的恰如其分。而这么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保持高宗一贯的仁君形象,避免落下杀舅的历史骂名。
从头至尾,看似是许敬宗迫不及待地要定长孙无忌之罪,实则是高宗在暗中指示引导。
因为,长孙无忌身份太过特殊,要想名正言顺地治其罪,就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所以,君臣第一次相谈后,高宗“命敬宗更加审察”,与其说是让许敬宗证明长孙无忌清白,不如说,是要彻底坐实他的罪名。而心领神会的许敬宗,便连夜便找出了“铁证”,这就使得长孙无忌彻底成了罪人。
四月二十二日,高宗下旨摘除长孙无忌一切职务、爵位,遣送至黔州。同年七月,高宗令人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后派袁公瑜去往黔州“再鞠无忌反状”。
不久之后,当年的辉煌恍若隔世,两朝元老孙无忌,最终,殒命于一条白绢之下。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参考资料: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旧唐书·褚遂良传》、《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唐朝盛世,李世民建立了凌云阁,以表对二十四功臣的感激之心,长孙无忌就是其中一位,最后却落了一个自尽的悲壮结局。都说君王最忌讳朝臣功高盖主,长孙无忌一心扶持李治上位,不是因为李治内政修明,而是长孙无忌觉得他懦弱无主见,可以好把控,想要让李治做傀儡,最后难怪已自尽收场了。
李治继位初期,其实对于一手扶持自己当皇帝的长孙无忌心存感激,任命他为太尉,代理中书令,知道唐朝历史的应该可以了解到,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有相当重要的实权,况且长孙无忌还是三朝元老,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大权独揽啊,这样一位大臣在君王底下,难免会让人感到不安,而此时许敬宗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兴风作浪了。
史料记载,当年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连武则天的父母去到他家中拜访,也吃了闭门羹,但是一心在武则天身上的李治,根本不顾反对,毅然决然立了武则天为皇后,可是长孙无忌也依旧拒绝武则天的赏赐,这时许敬宗开始谄媚武则天,选择站在她这一边,于是暗中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在李治面前称长孙无忌是奸雄,已经威震天下了,如果他起兵造反,很有可能就一呼百应,成功夺位了,李治虽没有听信许敬宗的一面之词,但也没有亲自质问长孙无忌。事实上,长孙无忌并没有谋反,现今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也印证了其实李治对于他的舅舅早已心生罅隙,只是找不到机会下手而已。
自始至终李治都没有当面质问问舅舅长孙无忌,但是下诏书将他贬官削爵,贬去了黔州,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可是李治又派许敬宗等人复查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对长孙无忌严刑逼供,最终愤恨自杀了。其实唐高宗李治明明可以拯救长孙无忌,但是他选择了袖手旁观,任由许敬宗等人的诬陷,并不是他昏庸懦弱,而是为了巩固皇权,不得不除掉对他早已有威胁的长孙无忌了。
我们都说冷不过水亲不过人。意思是一般自己人始终是自己人,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有一些不按照道理出牌的事情,就比如唐朝时期的唐高宗李治,据说当时李治一定要逼杀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的长孙无忌被人们说的太坏了,这个唐高宗也是糊涂,听信了别人的话,最终杀害了长孙无忌。其实,李治是一个非常软弱,没有主见的人,不适合当皇帝,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李治对长孙无忌谋反一事最终同意许敬宗等人的话,将长孙无忌判为乱臣贼子,长孙无忌侍奉两朝帝王,辅政三十年,最终被亲侄子当作叛贼处死,原因很多,下面我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长孙无忌遭到武则天的憎恶,原因在于长孙无忌虽深受皇室赏赐,但一直反对武则天摄政,成了武则天谋夺帝位的重大阻碍。另外在废除皇后这件事上长孙无忌也中立不言,虽说许敬宗多次劝说他投奔武后,长孙无忌每次都不给许敬宗好脸色,这又使他树下了另一个敌人——许敬宗。而在后来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许敬宗成了执行谋害长孙无忌阴谋的主要人物。武则天被封为皇后,长孙无忌自己也深感已处于危险境地,内心十分不安。而实际上,武则天已经秘密命令许敬宗寻找他的失误而乘机陷害他。恰巧,此时有人告韦季芳、李巢成立朋党,密谋造反,朝廷派遣许敬宗抓捕他们,季芳在这过程中不小心被伤,被许敬宗抓住机会,诬蔑说“季芳欲与无忌构陷忠良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李治听了大惊,认为亲舅舅绝对不会颠覆朝廷的,于是“舅为小人所间”,这个时候的李治还心念对舅舅的信任,但经过许敬宗的一番雄辩,李治就相信了谗言。从这可以看出是许敬宗的强势的辩驳使李治不得不相信他的话。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李治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他不能很好地根据事实以及他对一个人的理解来看待事实,在这也就是他缺乏对舅舅长孙无忌的信任,缺乏主观判断能力,虽说许敬宗拥有强势的口才,旁征博引,令旁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话。
另外我认为许敬宗之所以能说服李治处置长孙无忌,是因为他抓住了李治的弱点,即容易受他人影响,这也是武则天得以顺利地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原因,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辩驳后,心惊胆战,竟然“泣曰: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一个皇帝听完臣子的话,竟然哭泣,这足以看出李治是多么的软弱,内心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许敬宗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故意恐吓李治,让他因害怕尽快处置长孙无忌,除去心头一恨。许敬宗举例宇文化及颠覆隋朝;薄昭因犯杀人罪,汉文帝穿素服泣而杀之;王莽、司马懿权大位重,威胁朝政。这三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威胁李治,另他知道不处罚长孙无忌的后果多么严重。
实际上,在这点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身为一代帝王,不可避免的会十分注重权位,所有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谋反篡权之徒,篡权就意味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到破坏,此时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毫不留情地杀害的。李治虽说是软弱之人,但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他会变得十分清醒与明智,加上许敬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的威胁,李治这个软弱的皇帝也就相信了许敬宗的话。可能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怀疑,也许李治本身就想铲除无忌,但出于伦理的约束以及李治尚未掌握无忌的罪证,李治此时同意许敬宗的话事实上是因为许敬宗的诬蔑恰好符合李治的意愿所以他就将计就计,正好利用这次机会铲除眼中钉。如果这可能的话,也许是因为无忌掌握国家大权手握兵权,威胁到他的统治。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不太同意。因为首先从李治的性格上讲,李治生性软弱,缺乏帝王的风范,缺乏那种狠劲与果敢,他不是武则天,也许武则天在对待政敌上决不手软,但
我们不能说李治有那种果敢与魄力迅速地对无忌采取措施。李治的性格软弱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出,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话,竟然“泣曰:我家不幸。”,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李治并非一个十分强悍的帝王,面对困难,面对政敌,他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要马上解决问题,而是愚蠢地在那哭泣,这未免有点愚昧,换了武则天,她势必会马上将敌手击败,丝毫不拖沓。另外李治自小体质不好,体弱多病,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向来就是软弱不决断的人。另外,从废除王皇后及萧淑妃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李治的软弱。身为皇帝,他对皇后及妃子的废除,竟然要看武则天的颜色,同时在两人被关入暗室中后,李治虽想救两人,但在武则天的一番痛骂后,竟然自认错误,不再提那事,悲哀啊,武则天的强悍程度远超过了李治,从反面说明李治的软弱无能。一个如此无能的人,又怎么会一心一意地处理朝事呢?体弱多病本就使他将众多事务交由武则天处理,而事实上,李治对政事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似乎他待在皇位就是为了那种生活。
从心理方面讲,许敬宗充分抓住了李治的弱点——没有主见,易受他人影响。许敬宗以“臣昔见宇文化及父述为炀帝所亲任,结以婚姻,委以朝政……一夕于江都作乱,……黎明遂倾覆隋朝”,借宇文化及颠覆隋朝为例威胁恐吓李治,“前事不远,愿陛下速决之!”此时的李治还算清醒,命令许敬宗在没有弄清事实之前不要乱讲,并命令他将事实调查清楚,而准备充分的许敬宗真是为了铲除无忌,想尽办法啊,他知道李治必会说无忌身为国舅应该不会做出叛逆之事的,就利用这一点,先下手为强,他先充当好人,假装自己也认为无忌为国家元老,哪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这就让李治无话好说,就只能听许敬宗的一派胡言了。此时的李治还只是半信半疑,并作为一个孝子,他说即使舅舅做出这等事自己也不忍心杀他,而许敬宗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啊,他此后又灵活的运用史实,汉文帝的亲舅舅只是犯了杀人罪,汉文帝便穿着孝服杀了薄昭,举这个例子许敬宗是在暗示汉文帝一代明君在法律面前没有亲疏之分,一律按法律行事,
自己身为一代君主也应该学习明君的做法,即使是舅舅犯了杀人罪也应该严惩,何况是谋逆罪,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李治很大压力,这就迫使李治不得不用平常人的态度对待亲舅舅。倘若李治还是不听许敬宗的话,也就说明李治跟历史上的昏君没什么两样,这就可能使李治留下昏君的把柄。宇文化及与薄昭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许敬宗的观点,在政权上不能有任何妥协,政治上没有亲情。同时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迫使李治同意严惩无忌。
长孙无忌的强大支撑李治就这样慢慢地偏向许敬宗一方,此时的无忌已不能和武则天对抗了。而就在无忌被诬蔑为叛贼时,他的支持者褚遂良、韩瑗、柳塽也被诬蔑,三人均被免除官位,此外与这三人有牵连的官员都被贬谪,甚至杀害。可见武则天势必要将无忌的势力削除,斩草除根。此时的无忌已毫无援助,他对武则天的攻击已经无力回击,只能含泪等待死期。
而又回到前面,李治为何要杀害无忌呢?除了许敬宗的强势的辩驳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我认为,这里牵涉到李治的自信问题。李治对无忌是否忠实于自己不自信,他对臣子了解不够。倘若李治够自信,他就不会相信许敬宗的谗言,相反他会调查许敬宗的动机。如果李治对自己的朝廷又足够的把握程度,在乱臣贼子这件事上,便不会慌乱,而很明显,在听到许敬宗说无忌谋逆的时候,李治十分慌乱,只是一味地感慨为何会出现乱臣贼子,而且是皇室内部呢。这就很好的说明李治由于对朝廷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自己在出现乱臣贼子的情况下必会取得胜利的自信。而且他也观察到无忌在朝中的威望很高,又手握兵权,他确实十分担心无忌会反叛,威胁到自己。而且事实上,倘若无忌真的叛乱,他是很有可能会成功的,这也就是李治所担心的,所以在许敬宗诬蔑无忌的时候,李治也想到这一点,可能李治就是为了乘机铲除威胁统治的无忌。从这方面也可以说是李治和无忌两人之间本身就存在利害关系导致了无忌后来的孤立无援,最终被迫自杀。
李治这个人,软弱、不果敢、缺乏作为政治家的暴力,但同时他又有平常人的孝顺,平常人的心态,即遇到危害自己利益的事务会本能地做出反抗,这就使得他在对待无忌这件事上,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护自己,放弃无忌。
如果你问一个男人:在你的心目中,是舅舅重要,还是老婆重要呢?我想绝大多数的男人对这个问题都会不屑一顾,从他们眼神中,你就会得到答案:这还用问吗?是的,女人是男人的另一半,男人如果没有女人的陪伴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而舅舅呢,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即使这个舅舅曾经对自己恩重如山。唐高宗李治逼死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就是这档子事。按现代的人眼光,李治就是李唐江山“一个扶不起的是阿斗”“一滩扶不上墙的是烂泥”。
是他导致了李氏江山换成了“武”姓。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妹妹)生的第三个儿子,性格软弱,按理说,当皇帝这件事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的两个亲哥哥为了皇位斗了起来,太子李承乾有足疾,害怕深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就私下里活动,想谋老子的反,结果被废除了太子之位。李泰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气量大,有当皇上的气概,最像年轻时候的李世民,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当初废掉太子李承乾后,李世民面临着一个难题:李泰与李治应该选哪个为太子呢?但当时因与太子争斗李泰也被“幽闭”起来,李世民有些举棋不定。这时,伟大的舅舅出来说话了。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李泰心狠,很恶毒,倘若让他当了皇上,那么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必死无疑。李泰虽然表面上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但是他的野心太大,心机也太重,一直图谋不轨。而李治就不一样了,他心地善良,也没有想过要当皇上,如果立李治为太子,他当上皇上是不会杀掉自己兄弟的,他很有情义。这样在素有李世民心腹之人的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治捡了个漏,当上太子,后来当上皇帝。
如果说长孙无忌选李治是为了李唐的千秋伟业,其实他是选了一个看起来更听话的外甥,想让自己的权利大一点,帮助软弱的皇上共同治理大唐江山。李治刚当上皇帝之际确实是由长孙无忌掌控政权,李治虽然不满,但也别无他法。但是在软弱表面下面李治也有一个不屈服的心,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女人武媚娘,在这个女人出谋划策下李治一次又一次地与长孙无忌作对。从把武媚娘第二次接进皇宫,到立武媚娘为皇后,长孙无忌和唐高宗剑拔弩张。
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不愿意同为关陇出身的王皇后被废,所以极力使绊子,后来有人说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为后是因为看穿了她的野心,其实这是瞎说的,其本质还是权力斗争。当时,一个武皇后是奈何不了长孙无忌的,但他低估了武媚娘在李治心里的地位,以及枕边风的力度。
长孙无忌可以忽略武则天的存在,但是绝不能忽视皇权的存在,他再功高劳苦,也仅仅只是李唐王朝的一名臣子而已。更没想到的是,武媚娘居然设计说自己谋反,到了死于李治与武媚娘之手。
李治一定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了扳倒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为了打压关陇集团势力的嚣张气焰。李治虽然成为了大唐王朝名正言顺的帝王,从李世民手中接过权力的权杖,但是他手中的皇权受到很多的因素制约。长孙无忌背后的关陇集团势力就在约束着李治各种行为,他这个皇帝做得相当憋屈和窝囊。他不想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屋檐之下,空有帝王之名,却无帝王之实,他要真正掌握大唐王朝的权力,新任的帝王和原来的权臣之间的斗争再一次上演。
一代天子一朝臣,李治当然想使用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样的人更值得被信任,长孙无忌虽然是自己的舅舅,他把自己一手推上了皇位,但是他并不感激自己的舅舅,在他眼中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两个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不再是亲人,君臣关系放在了首位,坐上了帝王之位,就要有帝王的风范和尊严。
推举武则天作为皇后是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的一场政治博弈。他要扳倒长孙无忌,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当然不够,他需要寻找一个帮手,一个身份、地位、能力都能帮助自己的人,武则天就是最好的人选。不管谁成为大唐王朝的掌权者,对于大部分臣子来说没有太大区别,所有人都在观察朝中的局势风向,李治最终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获胜,所有人都看到了大唐王朝帝王真正站起来,那些中立派也全部站在李治这一边。
武则天和李治有共同的目标。理智扳倒长孙无忌是为了得到皇权天性解放,武则天扳倒长孙无忌,是为了自己登基称帝做准备,相同的目标让他们成为了政治伙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