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珍妃死因的真相,她到底是自杀还是被人推下井的

众妙之门 2023-06-15 02:43:38

揭秘珍妃死因的真相,她到底是自杀还是被人推下井的

还不知道:珍妃死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到死是死于自杀还是她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珍妃死亡的究竟吧!

珍妃是光绪年间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了,然而珍妃的死因却扑朔迷离,各种说法闹得沸沸扬扬,不同的声音都在指责不同的人,有的说珍妃是为了保重自身贞洁而选择跳井,有的说是慈禧将珍妃摔于井中杀死了。众多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那就让我们对珍妃死亡一探究竟吧!

有人说过珍妃为了逃过一死长跪以求免罪,但这样的说法却被坚决否定了。珍妃自身性格高傲不屈,并不会做出伤害贞洁的事情,还有说当时有崔太监要给珍妃包裹尸体,这样便会碰到珍妃的身体了,根据当时的礼仪制度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生性高傲的珍妃受不了这样的委屈而选择跳井身亡了,而就这样的说法,很快让慈禧迅速洗白,说珍妃不是被慈禧所杀害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学家们重新对此历史进行了再次研究与探讨,深入研究发现,此时另有蹊跷。在当时的清朝,太监没有不可以触碰妃子的历史记载,在宫女受到责罚时,也是要褪去裤子露出屁股让太监用主板责打,通过此事就可以看出没有说太监不可以触碰女子的身体这一说。这样让我们恍然大悟,其实珍妃是受到了慈禧的惩罚,受到了像宫女一样的责打,而根据当时的说法时,珍妃当时怀着孩子,以至于孩子流产就再也没有怀过孕,历史的资料上是不允许这些存在的,而当时说是珍妃自己投井自杀也是为了给慈禧辩护,随后史学家们对此事重新斟酌认为是崔太监将珍妃推下水井的。

珍妃死后也不得安宁,死后很凄惨。虽然慈禧追封珍妃为恪顺皇贵妃,但是却没有将珍妃打捞正式安葬,而是在珍妃的家人将其打捞出来,埋在了偏僻的地方。慈禧太后死后,光绪帝也死了,隆裕皇太后没几年也死了,这时珍妃的姐姐瑾妃顺利上位,这时她就把珍妃从偏远的地方转移回来,安葬在崇陵妃园寝,这个地方就是埋葬光绪妃子们的地方。

然而珍妃被埋于陵墓里都不得安宁,陵墓被盗墓贼给盗取了,那时有两个壮汉专门的盗取皇室的妃子墓,他们在此看到两座分坟头,便是珍妃与瑾妃的陵墓,他们便用炸药炸开了珍妃的陵墓,在陵墓中发现了死不瞑目的珍妃,因为尸体还没有全部腐烂,面容还可以辨别。

而这些故事都被记载到了历史中,但是在描述珍妃怎么死亡的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是对外宣称珍妃受不了侮辱而选择跳井自杀,下令她的家人从井中打捞尸体。其实不然珍妃的尸体早已在水中泡了一年多,早已没人型,非常难打捞,打捞出尸体时已经惨不忍睹,她的家人便将她埋于偏僻的地方。

两个记载呈现出两个故事,前后的矛盾性很大,也或许盗贼们盗取的陵墓是瑾妃的,因为珍妃的尸体早已惨不忍睹不能辨认,所以没能有很好的认证。

年仅25岁的珍妃为何被投井而死?嫉妒?仇恨?政治?还是利益?

1900年的一个午后,慈禧突然宣召已经在冷宫住了两年的珍妃,珍妃虽然心里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但还是化了美美的妆前去拜见慈禧,两个人秘密交谈不到半小时,珍妃就被慈禧身边的太监扔进了一口井里,事后《清列朝后妃传稿》里记载:" 妃有宠于帝, 光绪二十六年各国师入京师,帝西狩,妃仓猝不能从,于宫中殉焉 。"后来这口井成为了故宫一大景点——珍妃井。但看一下现在井口的大小,怎么能扔下去一个人呢?另外慈禧为何非要将一个在冷宫苟延残喘的妃子置于死地呢?这一切都要从12年前说起。

1888年,光绪18岁,到了该亲政的年纪,也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纪,于是慈禧决定为他选个皇后,说是选,其实慈禧心里早就想好人选了,那就是她弟弟的女儿叶赫那拉氏,而光绪是慈禧的妹妹的儿子,两个人是亲表姐弟,但慈禧认为这是"亲上加亲"。虽然皇后人选已经定了,但形式还是要走的,看过《甄嬛传》等后宫剧应该对选妃流程十分熟悉,初选后入围的有5人,叶赫那拉氏自不必说,其次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和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而且站次都是排好的, 叶赫那拉氏自然在第一排,德馨女儿在第二排,长叙女儿在第三排。

按照规矩,皇帝选妃的时候拿两样东西,如意和荷包,皇帝把如意给谁,谁就是皇后,把荷包给谁,谁就是妃嫔。选妃之前,光绪也请示过慈禧,说皇后人选由母后定夺就好,但慈禧怎么能落下干扰皇帝选妃这样的话柄呢,就坚持让光绪自己选,没想到光绪当真了。但凡光绪你情商高一点,你都应该知道站第一排是什么意思,但光绪拿起如意径直向第二排的德馨女儿走去,慈禧一看不好,提着嗓子叫了一声"皇帝",光绪回头看她时,慈禧便朝着第一排的叶赫那拉氏使了个颜色,光绪惊愕了一下,赶紧灰溜溜地退了回来,将如意交给叶赫那拉氏,就再没心思选下去了。之后, 慈禧帮光绪选了第三排的长叙家的两个女儿,而第二排的德馨家的女儿则送出了宫

最终, 皇后定为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长叙的两个女儿后来被封为瑾妃和珍妃,珍妃是妹妹,这一年她13岁。 如果按照颜值排名,珍妃确实是三个妃子中的佼佼者,也难怪光绪后宫"佳丽三千",独宠她一人,她一直劝皇上要雨露均沾,可皇上就是不听呢。但俗话说得好" 秀恩爱,死得快 ",光绪天天跟珍妃在一起, "日侍皇帝左右,与德宗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他们两个人是开心了,但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被冷落了,就天天去慈禧面前哭诉,时间久了,珍妃在慈禧眼里自然就成了个"小狐狸精",但这毕竟只是后宫之间的事,还不至于让慈禧起杀心, 但要命的是珍妃还把自己的小胖手伸到了朝政之上。

清朝对于妃嫔每年的俸禄是有严格规定的,珍妃作为"妃"每年可领的俸禄有300两白银,搁她姐姐的话每年也够花了,但珍妃花销比较大,爱买奢侈品,而且给下人赏钱从来只看心情不看钱包,别人一年的俸禄她一个月就花完了。珍妃深知"开源节流"的道理,节流是不可能了,只能开源了,于是她就 效仿慈禧老佛爷卖官鬻爵 ,一开始她还只卖些小官,够零花钱就够,但慢慢的她觉得这是一个生钱道,胆子越来越大,最后竟卖起了"上海道"这样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市长,换来了四万金,而这个市长竟然还是一个大文盲,可以说是十分荒唐。

纸终究包不住火,珍妃卖官鬻爵的事暴露后,慈禧十分恼火,质问道:"他事犹可宥,汝宁不知祖宗家法而黩货若此,谁实教之?"( 你不知道卖官这事为家法所不允吗?谁教你这么干的? )珍妃也不是善茬,直接怼回去:"祖宗家法亦自有坏之在先者,妾何敢尔,此太后之教也。"( 祖宗家法可不是我先破坏的,这都是太后你教我的 )你想想慈禧听到这句话的心情,我猜想此时慈禧心里想的是:你个小丫头片子做错了事不思悔改,还讽刺我,老娘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你就是为了个人私利,你跟老娘能比吗? 小李子,给我打。 珍妃最终被处以杖刑,而且是脱光了打屁股那种,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了。

但这次杖刑并没有让珍妃长记性,她最终还是踩到了慈禧的"高压线",那就是戊戌变法,在这场慈禧和光绪的政治大战中,她毫无疑问是站在光绪这一边的,珍妃生在南方,从小接触西方文化,她一直鼓励老公光绪独立,摆脱慈禧控制,结果大家也知道,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彻底对光绪失望,珍妃也被打进了冷宫。这里说一句,宫里没有专门一个宫殿叫做"冷宫",而是不招待见的妃子住在哪个宫殿,哪个宫殿就是冷宫。据清宫太监讲述,珍妃被慈禧处罚,住在故宫最边缘的一个角落, 人称"东北三所",也叫"故宫隐秘的角落" 。这个东北三所是明朝奶妈住的地方,冷清程度可见一斑,而珍妃住进来以后,屋门常年是被锁着的状态,只有一扇窗户是可以打开的,每天吃饭洗脸都由两个老太监从窗户送进来,可以说跟监狱没什么区别。

珍妃从1898年住进冷宫,一直到1900年被投井,再也没有见过光绪,没有爱情滋养的她自然也没有了神采,本以为会这样孤苦的度过一生,但1900年的一个午后,珍妃25岁,冷宫的门被打开了,珍妃年轻的生命也提前结束了。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珍妃被慈禧召见,两个交谈了半个小时,具体内容没人知道,但其实也不难猜:慈禧直截了当的告诉珍妃, 八国联军要来了,我们母子俩要跑路,但带着你也不方便,但你要是被联军糟蹋了吧,有损大清皇室名声,你说怎么办呢?是你自己死呢?还是我帮帮你呢? 珍妃当然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借口,你个老妖婆就是想弄死我而已,于是吵吵着见皇帝,慈禧看她这样是不会自杀了,就让太监"帮"她投井了。

珍妃投井后一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初步达成协议,1901年议和成功。但慈禧并没有着急回宫,而是先派大太监崔玉贵回宫打扫庭院,顺便处理井中珍妃的遗体,可能是完全泡在冰凉的井水中的缘故,珍妃的遗体并没有严重腐烂,只是膨胀变形,内务府置办了一口棺材,将其草草下葬于宫女墓地。回宫后, 为了堵住众人口舌,慈禧对外宣称是珍妃自杀投井,而光绪此后再也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个人,自然也就没有子嗣。 到了宣统年间,此时珍妃的姐姐瑾妃已经是端康皇太妃,1913年隆裕皇太后病故,溥仪主持其和光绪合葬,端康皇太妃便提议把自己的妹妹珍妃之墓也迁往皇陵。溥仪同意了,并把珍妃的名号追封为皇贵妃。

最后解释一下,珍妃井直径不到十寸的井口,怎么扔进一个大活人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珍妃井已经不是原来的珍妃井了,井沿是慈禧命人另修的,并且用一根大铁棍锁住了井口,为的是让人们停止使用这口井。原来的井扔进一个大活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实珍妃和慈禧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像的,比如都独得皇帝恩宠,都爱参与政治,都有家族势力。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放任珍妃成长,她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慈禧呢?

请问谁知道珍妃是为什么死的?

  对于珍妃之死,目前为止有两种说法,一是珍妃是被慈禧命人推入井中的。

  1900年7月20日,中国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八国联军即将兵临城下。慈禧在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逃至西安。

  慈禧挟持光绪逃走之前,命令御前首领太监崔玉贵把珍妃从三所提出来。禁闭于冷宫与外界隔绝的珍妃被带到院子里来了。战战兢兢地跪在慈禧脚下。随侍的太监都被打发到游廊拐角,院里只有慈禧和两个首领太监崔玉贵、王德环。准备逃出京师的慈禧,穿着蓝旗袍,挽着"旗头座"式发髻,珍妃说:"洋人就要进城,兵荒马乱,在这里万一受到污辱,丢了皇家的体面,对不起祖宗。"

  珍妃叩了个头,说:"老祖宗可以离京暂避,皇上应坐镇京师,力挽危局。"慈禧听后训斥她说:"你

  死在眼前,还敢胡说!"慈禧指着院里的那口井说:"赐你一死,下去吧!"

  慈禧大声命令崔玉贵:"把她推下去!"崔玉贵连挟带提地把珍妃拉过去。在悲惨号哭声中,珍妃被丢进井里,盖上了井盖。随后,西太后一伙人仓惶地走出神武门,逃离京城,绕道到西安了。

  另一个说法是根据慈禧太后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先生口述:珍妃是自己跳下去的。

  出逃那天,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领班太监崔玉贵、王德环奉慈禧之命提前将珍妃带到乐寿堂的颐和轩。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慈禧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慈禧太后。珍妃对慈禧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妃子,我要跟着去。您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你带我走。"这就让一直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非常难堪。

  慈禧太后当时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慈禧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慈禧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并继续对慈禧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妃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慈禧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离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

  1901年春和议成,八国联军将退,慈禧命崔玉贵回京探听消息,并查看宫内事宜,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内务府将珍妃从井中捞起,装殓入棺,7月24日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内务府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

  1901年11月28日,慈禧、光绪回宫时已是入冬了,寒风将这个早已是千疮百孔的城市吹得更加的摇摇欲坠了,珍妃已然葬身井底,我们无法想像那个沉于井底过早消逝的年轻生命在投入井中的那一刻是如何想的,也无法想像光绪帝的心中是怎样的倍受着煎熬的,但可知的是,天下有情人,皆属性情中人,草木尚有连理枝缠绕藤,草木皆如此有情,更何况是人,光绪帝在悲痛中于11月30日即下懿旨:"上年京师之变,仓促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闱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着追赠贵妃,以示褒恤。"但却最终没能将珍妃从宫女墓地迁入妃嫔园寝。

  民国二年,45岁的隆裕皇后逝世,与光绪合葬景陵。珍妃的姐姐瑾妃此时已升为皇贵妃,因上面已无皇后管着,便成了宣统必须尊敬的皇太贵妃,对宫中事务有了相当的决定权,于是她趁机将妹妹从宫女墓地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珍妃终于和她深爱的光绪躺在了一个园子里,虽然只是在妃嫔园寝内,但却不再和但却不再和下等的宫女同处一穴了,不知九泉下的珍妃是否可以安息了。

  我们估切不看珍妃是如何成为光绪最爱的女人的,也不去深究她到底是用何方法讨得了光绪的宠爱,这个女子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悲剧人物,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从入选秀女开始,一步一步靠着皇帝的喜爱走到了妃子的位置,这其中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现在的电视剧和野史大多都将珍妃说成是一个饱受迫害的可怜女子,上有皇后和慈禧,下有太监宫女,好像除了光绪外,人人都当她是眼中盯,肉中刺一般。

  但从很多历史资料中看来,珍妃的个性十分的刚烈,试问这样的女子,又如何肯向别人低头呢,其实是珍妃亲手断送掉了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在那个等级观念强烈的时代,这样性格的显然格格不入,在这样的宫廷中生活,她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最高掌权者是慈禧而不是光绪,光想借着光绪这棵大树乘凉是行不通的。

  在人人都奉承慈禧的时代,她却偏在和慈禧对着干,试问就算是脾气再好的人,也不可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圣母皇太后,在出逃的前夕,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对慈禧示威,而结果是,丢掉了性命,也未使慈禧动容多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做赌注,这注,下得实在是太大了…

  做为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皇帝的女人,珍妃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她博得了皇帝的爱,但同样,做为皇帝的女人,她又是不幸的,在内外局势动荡的清朝后期,她的情感无法得到祝福,她对于光绪的爱,绝不雅于任何一个女人,然而不幸的是,她爱上的是皇帝,而这个皇帝又被慈禧控制着,最终造成了珍妃一生的悲剧。

珍妃为什么被慈禧推入井中

光绪大婚之后,隆裕皇后逐渐失宠,而瑾妃与光绪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善解人意,工翰墨会下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德宗尤宠爱之,与皇后不甚亲睦。”珍妃喜欢照相,托人买来照相机,在景仁宫、养心殿照。

清朝制度,妃子例银(工资)每年300两,嫔为200两。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还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亏空日甚。她遂串通太监,效仿慈禧的行为多次受贿卖官。因为有利可图,当时太监中最有势力的数人均染指其中。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鲁伯阳进四万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简放上海道”。鲁伯阳上任一个月后被江督刘坤一弹劾罢免。 慈禧曾当面拷问珍妃,并从其住处搜获记有其卖官收入的一本账本。由于树大招风,卖官鬻爵的不法勾当影响日渐彰显,引起了慈禧的强烈不满,珍妃反唇相讥,“祖宗家法亦自有坏之在先者,妾何敢尔?此太后主教也。”。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珍妃遭到了“褫衣廷杖”。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十月,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懿旨,将瑾妃、珍妃著降为贵人(第七等),“以示薄惩”。珍妃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也就是常说的“冷宫”),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慈禧将其释放并将瑾妃、珍妃一起恢复位号。(“以忤太 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后妃》)唯因珍妃蒙师文廷式、堂兄志锐等在戊戌变法时均属于维新派“帝党”,珍妃亦支持光绪维新(实质为与慈禧争夺最高统治者地位),故而再次获罪被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宁寿宫后殿的乐寿堂,“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和小太监王德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