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1年前的今天,1889年10月29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去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不但是俄国著名作家,而且是19世纪60年代反对沙皇农奴制度的代表人物和先进思想的启蒙者。他的活动曾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评价。列宁称赞他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全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水平。
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28年7月24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萨拉托夫市。他在童年时期就浸沉于人民的生活当中,亲眼目击了农奴制度的黑暗和残暴。这激起了他对这类腐朽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憎恨,对他以后革命思想的构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不久,车尔尼雪夫斯基便在彼得堡投身革命运动。他无情地揭穿和抨击地主迫害农奴的罪行,号令农民们团结起来,对沙皇和地主阶级采取有组织的行动。他的活动引发了沙皇政府的敌视。1862年7月7日,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逮捕,并被投入彼得堡罗要塞的单人牢房。
彼得堡罗要塞是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建造的,建成后沙皇政府就把它变成了1座残暴黑暗的政治监狱,高尔基也曾在这里坐过牢。坚固的牢墙剥夺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身自由,但却锁不住他的革命思想。身陷囹圉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凭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利用一切可能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他创作了被称为生活教科书的长篇小说《怎样办?》。这部作品是19世纪俄罗斯的古典主义杰作之一。它通过独特的艺术情势,表达了作家的政治、哲学和美学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自己的作品宣扬唯物主义,揭穿反动权势,教育读者行动起来改造黑暗现实,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车尔尼雪夫斯基深知,在遭受审查的杂志中,特别是当反动政府用全力来弹压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时候,刊登1部广泛批评旧世界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他的作品,采取了伊索寓言式的语言,以曲折的手法,用描述男女爱情的情节进行假装,奇妙地通过了沙皇书报检查机关,被准予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当小说的部份章节发表后,立即引发了许多先进人物的注意。人们争相传看,热烈讨论,从中遭到鼓舞和教育。
《怎样办?》问世以后,沙皇政府才发觉他们上了当。负责审查《现代人》的检查官被撤职,小说被制止出版。但是已出版的杂志早已在大众中到处传阅,它的手抄本也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小说还被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发行。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当局判处7年苦役,并且毕生放逐西伯利亚。
1864年5月19日,在彼得堡的拉特宁广场上进行了侮辱性的褫夺公民权的仪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捆在羞辱柱上,胸前挂着写有国事犯字样的牌子,刽子手在他的头顶上把长剑折成两段,随后,把他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20多年后,1889年6月,车尔尼雪夫斯基才得到许可回到故乡萨拉托夫。多年的监禁生活侵害了他的健康,4个多月后,1889年10月29日,这位伟大的作家离开了人世。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1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