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汤和为何能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数善终的,

话历史 2023-12-10 09:42:29

汤和为何能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数善终的,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汤和为何能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数善终的?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汤和为何能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数善终的?

据传汤和拥有一百多个妻妾。随着他病情的加重,他给予这些妻妾一些财物,希望她们能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这个举动展示了汤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也为他最终功成名就、晚年幸福的岁月奠定了基础。

汤和并没有追求名利,这一点与大多数功臣有所不同。尽管他早早地在朱元璋麾下建立了自己的功勋,但他从不主动炫耀,甚至当他看到其他人比自己获得更多的封赏和官职时,也从未感到嫉妒之情,反而心怀感激地向朱元璋表达了自己的谢意。正是因为这种无私奉献的态度,朱元璋对汤和产生了极高的信任。

公元1388年朱元璋决定不让任何将领长期统领军队。汤和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的心思,主动提出了归乡退休的请求,表示出自己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驰骋沙场。朱元璋听到汤和的请求,自然知道汤和这么做的用意。他解除了汤和的指挥权,并答应为他修建新的府邸,以示感谢。

这个举动不仅表明汤和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深思熟虑的智慧,也展示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客观认识和对家庭的责任心。他明白自己需要照顾自己的健康,并确保妻妾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行为赢得了朱元璋的称赞与赏识,使他对汤和更加放心。

最终汤和在朱元璋的帮助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享受了晚年的幸福。他的成功不仅源于其出众的才华与勇敢的战斗精神,更得益于他处事的风格与品质。汤和的坦诚、谦逊和关怀他人的心态,使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建立起了可靠的口碑,并赢得了朱元璋及其他人的尊重与赞誉。这也是他最终官至一方诸侯、享受晚年幸福的原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汤和为何能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少数善终的?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够幸免,得以善终?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功臣进行大肆屠戮,他的开国功勋们几乎被杀戮殆尽,但唯有汤和却得以善终:洪武11年,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洪武22年告老还乡,洪武28年,汤和因病去世,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为什么唯独汤和躲开了朱元璋的杀戮呢?

汤和

第一,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在一条街上长大,也就是街坊邻居。古代极其重视乡党关系,作为比老乡更近的邻居,汤河与朱元璋的关系自然不一般。

第二,汤和与朱元璋有恩。当年汤和先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并且已经是起义军中的小头目。正是由于汤和给朱元璋写信,邀请他参加起义军,朱元璋才有了崛起的机会。而朱元璋进入起义军后,虽然汤河的官职大于朱元璋,但他对朱元璋极为尊敬,等到朱元璋立功迅速崛起后,众将都不服年轻的朱元璋,但年纪年长朱元璋三岁的汤和却对朱元璋唯命是从,充分给予朱元璋尊敬。

汤和

第三,不贪恋权势,急流勇退。平定天下后汤和对本身的权势不作丝毫留恋,他洞察了朱元璋意图削弱将领权力的本意,率先对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解除兵权。这使得朱元璋十分高兴。

第四,汤和为人恭敬谨慎,从不居功自傲,更无飞扬跋扈之事。入朝期间,对于所谈论的国事也从不外泄。同时,汤和从来不经营自己的小团体,更无结党、以权谋私等等让朱元璋忌惮的行为。

汤和

第五,懂得自污,授人以柄。汤和在朱元璋面前,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谋私但却不结党,朱元璋为他建造的府邸,也欣然接受,汤和甚至纳了一百多个妾,还常常因酒误事,甚至朱元璋因此将他饮酒误事的事刻在了信国公世袭凭证上。这样的人即使造反,也不会有人给跟随,这也消除了朱元璋的忌惮。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剪除功臣,除了担心太子继位,这些人尾大不掉,给皇权造成威胁外,很多是由于这些开国功臣或居功自傲,飞扬跋扈,结党营私,不将朝廷法制放在眼里;或者纵容亲戚、子女、仆人等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再或者这些开国大将本身具有当造反当皇帝的野心。而汤和完全洞悉了朱元璋的顾虑,并且以实际行动解除朱元璋的忌惮,最终得以善终。

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善终?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生性多疑和手段狠辣,明朝开国功臣鲜有善终者,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株连数万人,“开国宰相”李善长以及“战功第一”的傅友德等元勋也无一疑幸免,全部惨遭屠戮,就连徐达和刘伯温晚年也都遭到猜忌,死因成谜,算不得善终。

但是,有一个人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遗世独立,成了明朝结局最好的开国功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真正意义上善终的开国功臣,他就是信国公汤和。

“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公”,汤和真正做到了功高盖主而君不疑,而且,这个“君”还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朱元璋。那么,汤和到底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的呢?

汤和,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与朱元璋同乡又同街,用现在的话说,汤和与朱元璋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汤和与朱元璋生活在元末战乱年代,童年十分动荡艰苦,后来赶上了连年旱灾,同样面临生存问题的汤和与朱元璋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而朱元璋出家当了和尚。

事实证明,汤和的选择比朱元璋好太多,汤和虽然常年东奔西跑但至少能填饱肚子,而朱元璋当了和尚以后却不得不化斋要饭去,经常是食不果腹。于是,混得还不错的汤和就给自己的好兄弟朱元璋写了封信,邀请朱元璋和和他一起加入起义军。朱元璋就是这样走上发迹之路的。

也就是说,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发小挚友,还是他起义道路的伯乐和领路人,这也是汤和在朱元璋心中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迅速崛起,地位逐渐超过了汤和,但年长朱元璋两三岁的汤和却自始至终没有嫉妒之心,他甘愿站在朱元璋身后,做他最忠实的朋友和最忠心的部下。这也是汤和的一个显著性格特点——不争不抢,摆正位置,眼光独到,甘于人下。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十几年时间里,汤和战功赫赫,功绩足可与徐达、常遇春相媲美,但他一直保持着低调谨慎的性格。大明王朝建立后,汤和因功获封信国公,手中依然掌握着军政大权,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但是,随着朱元璋年事渐高,他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尤其忌惮手下将领手中的兵权。虽然汤和始终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但向来谨小慎微的他却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就在此时,汤和做出重大决定,他成了众多功臣中第一个诚心主动交出兵权的人。

汤和言辞恳切,正式向朱元璋提出了退休申请,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只想回老家享受天伦之乐。朱元璋虽然也曾挽留,但那都是虚的,他内心深处非常希望汤和解甲归田,于是他批准了汤和的请求,并赐予他丰厚的金钱良田以供养老。

提前退休就能平稳着陆吗?如果你这样想就太小瞧朱元璋的疑心病了,李善长和刘伯温就是前车之鉴。而汤和呢,即便是在告老还乡后仍秉承着“低调低调再低调”的行事准则,他回乡后非但没有依仗自己的战功和品阶耀武扬威、称霸一方,反而越发谨言慎行,不但对朝堂之事不再过问,连家里多余的丫鬟家丁也都遣散了,日子过得是相当简谱低调。

朱元璋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派锦衣卫暗中监视大小官员,就连退休官员也是一样。而汤和就是能做到滴水不漏,即便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也挑不出他半点毛病,所以久而久之,朱元璋终于对汤和彻底放下戒心。

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935年)农历八月,一代名将汤和因病去世,享年70岁。当时,已经年近古稀的朱元璋闻讯后悲痛欲绝,泪流不止,因为他此番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开国功臣,更是他毕生唯一的挚友。永别了,汤和!

汤和死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出自《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汤和就是因为深谙这个亘古不变的官场哲学,懂得急流勇退,才做到了遗世独立善始善终,成了明朝结局最完美的开国功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