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物有哪些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物有哪些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要想得到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首先需要考取“秀才”称号。考取了秀才之后,才能有资格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又称“秋闱”。乡试是连考3场,每场3天,考中称为“举人”,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而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可以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和殿试都是连考3场,每场3天,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殿试更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历史上,有17名学子成功连中三元,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是奇才中的奇才。他们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王玉璧。他们在文科考试中做到了“连中三元”,这在当时可谓是相当难得的成就。
尽管非常之难,历史上仍有17名学子过关斩将而“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王玉璧。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是奇才中的奇才!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
关于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物有哪些内容就是这些了,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之后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精彩的历史相关内容,不要错过哦。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玉帝敕旨:谪下文曲星君与冯商为子,连中三元,官封五世。”
译文:玉皇大帝下令:宣布曲行军和冯商之子,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封官传五代人。
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扩展资料:
历史记录:
状元是中国科举金字塔的顶尖人物,就是进士的第一名。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可见考取状元是相当艰难的。倘若没有超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健康的体魄,高中状元是不可能的。
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连中三元”是古代读书人毕生之夙愿,历史上“连中三元”者,版本不同,数量不一。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21位,其中文状元17人,武状元4人。?
唐代三名:
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有资料记载唐后期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也是“连中三元”的,此属误传,白敏中虽然状元及第,但乡试时却并非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万安公主这位唐玄宗之女的一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