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揭露宋真宗封禅的原因,封禅与国于民有什么样的帮助?)

话历史 2023-11-26 09:42:23

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

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

大中祥符年间的朝政混乱与泰山封禅闹剧

自大中祥符年间以后,赵恒一再热衷于利用“祥瑞”来粉饰太平,却对朝政兴革却无所用心,听任王钦若、丁谓等“五鬼”参与朝政。他晚年更是神魂颠倒,甚至满口胡话,进入了迷狂状态,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刘氏决断。为了消除澶渊之盟“虽胜犹败”的负面影响,宋真宗先是找个借口,罢免了宰相寇准,然后让善于拍马屁的王钦若当了宰执。王钦若号称“瘿相”(瘿包脖子)他联合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宦官)等人(人称五鬼)。就搞了一出宋真宗“受封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天降《大中祥符》天书三篇,然后泰山封禅的闹剧。当时,宋朝人顽固地认为,宋朝是一个泱泱大国,而辽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其实辽国的地盘不比宋朝小),宋朝向辽国进贡,这绝对是奇耻大辱。可是宋真宗一场自动带着光环的泰山封禅大典,让全国民众,又捡拾起上帮天朝的信心。整个朝政混乱,加上泰山封禅的闹剧,使得大中祥符年间成为宋朝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

果然,辽国得知宋真宗得到天书,他们也消停了,直到宋真宗去世,他们都没有再挑起战争。可是宋真宗撒谎的代价是,一个谎言撒出去,为了圆谎,只能继续编造第二个谎言。故此,宋真宗在位期间,天书降临人间不断,朝廷的祭祀不断,庙宇越修越多,而宋国的臣民,为了得到皇帝的赏赐,纷纷向皇帝献出“祥瑞”之物。

宋真宗当政的15年里(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可以说,他是靠着自己编制的谎言而活着,为了不断地圆谎,宋朝国库的银两,基本上都被掏干了。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3月23日),赵恒于东京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共二十五年。群臣为其上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十月十三日,葬于永定陵;二十三日,附祭太庙。宋真宗驾崩,归葬在河南省巩义市蔡庄东北岭,也就是永定陵,作为宋朝的天子,坟墓中,不管是珠襦、玉匣、遂、含等等的礼器、冥器还是陪葬品,全都是应有尽有,可是对于大量的天书、瑞物,该如何处理,最后,太后、嫔妃和大臣们分成了三派,他们有的主张烧掉,有的主张在皇宫中继续供奉,最后宰相王曾出了一个人人都赞同的主意,那就是一件不留,统统让宋真宗带走。

天圣二年(1024年),加谥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庆历七年(1047年),再加谥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以上就是关于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揭露宋真宗封禅的原因,封禅与国于民有什么样的帮助?

宋真宗封禅

宗真宗的一生,可以粗略划分两个阶段,在一个阶段他励精图治,倾尽全力以求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在第二个阶段,他便开始迷失自我,希望寻求天数,让证明自己是这个世上最伟大之一的君主,开始背离他的正路,奔向了封禅之路。真宗封禅,为何要封禅,为了封禅,他捏造了哪些事件,做出了何种妥协?封禅与国于民,有什么样的帮助?

宋真宗封禅

宋真宗封禅,只是他自欺欺人的手段而已。封禅的起因还是源于宋朝与辽国的一场大战,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因贤臣寇准的一再坚持,宋真宗虽软弱害怕,但依然听从了寇准的要求,御驾亲征。事实证明,真宗赵恒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及时雨,极其明智之举。宋军士气大振,将辽国打得节节败退,但真宗的政治取向错误,将这场明显的胜利之战的果实拱手让给了辽国,签订了丧权的条约,史称澶渊之盟。

此战役之后,真宗听信王钦若的挑唆,认为寇准功高盖主而将其罢免,开始重用王钦若这个佞臣。为了掩盖他的错误之举,便让王钦若想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王钦若提出攻打燕云十六周,但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之事,真宗让他另想他法,于世王钦若便给真宗指了这样一条自欺欺人之路,利用百姓的迷信和信奉神明的心理弱点,通过封禅这种手段,让百姓让臣民更加臣服于真宗的管理,这在当时的政治管理上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但显然是弊大于利,封禅劳民伤财,渐为百姓所怀疑,同时为北宋的衰弱之势埋下了伏笔。

宋真宗年号

年号,是指我国古代皇权下的产物,用来记录封建王朝存活时期的代号。它最初由汉武帝刘彻开始实行,元狩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年号。一位皇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用来记录他的在位年数,比如康熙、乾隆等。那么宋真宗年号是什么?他是不是只有一个年号,他年号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宋真宗画像

宋真宗赵恒的一生,有一件极其有意思的事情,那边是自他登基为皇帝后,一生中曾经四度修改过年号,共有五个年号,下面对这些年号分别简短地进行一一介绍。

第一个年号,咸平。这个年号是自赵恒登基之日就开始使用的,一共使用了六年。那你可能会问,为何这个年号只有六年呢?其中真宗每一个的年号就是他的一个政治时期,咸宁便是他初登大宝之时的名号,那时候的真宗满腔热血,将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了朝政,减免赋税,有力治政,咸平民间,百姓们得到了很好的休养。

第二个年号,景德。这个年号的名字主要来源于澶渊之盟,软弱的真宗面对辽军主动议和,导致宋国签订了极其不平等之条约。另外一方面,他极其青睐了南方地区的一个小镇,那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景德镇,使得现今的景德镇成为了著名陶瓷的产出地。

第三个年号,大中祥符。标志着真宗开始迷信天书,连带着将年号也改了。

第四个年号,天禧。这个年号标志着真宗已经开始走火入魔,不停的奔向封禅之路,与仁德之君越行越远。

第五个年号,乾兴。这个年号只使用了一年,真宗便离开了人世。

面对被欧太监的告状宋真宗采取了怎样的做法根据文义概括

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
这些官员就是想利用这场蝗灾来讨好宋真宗。在送到京城开封的奏折中,有的说,蝗虫都害怕皇帝的神威,纷纷自杀了,遍地都是蝗虫尸体;有的说,无数蝗虫改变了口味,天天只喝水,从来不吃庄稼;有的说,蝗虫在天空飞行时,忽然遭遇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自己死了,这是神仙在帮助大宋王朝消灭蝗虫。更让真宗精神振奋的是,苏州官员的奏折中说,蝗虫们害怕皇帝,它们又为了讨好皇帝,选择到风景秀丽的太湖里集体自杀。连名臣寇准也上奏说,自己所管辖地区内的蝗虫大多抱着草死掉了。
  宋真宗看到这些奏折,非常高兴。不过,他毕竟是个聪明的皇帝,就派几个太监出去了解蝗灾的实际情况。太监们也想讨好宋真宗,他们出去随便看了看,尽管见到的蝗灾非常严重,却对宋真宗说,那些蝗虫的确在不断自杀,这都是皇上的神威所致。宋真宗听了太监的汇报,以为自己的神威真的能消灭蝗灾,激动万分。

宋真宗去泰山封禅,为何会饱受人们的诟病?

其一,公然造假,败坏社会风气

说实话,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前,所有的“祥瑞”都不靠谱。那时候的祥瑞,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度解读,二是局部伪造。

所谓过度解读,即“祥瑞”是真的,或者疑似真的,被牵强附会定义为祥瑞。比如,由于基因突变,可能真的会出现“嘉禾”(多头穗禾苗),或者“白雉”(白色野鸡),或者“麒麟”(怪兽)等等。

所谓局部造假,就是部分官员,为了个人前途,瞒着众人耳目造假欺骗皇帝。皇帝信了,即便不信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历史上这么大规模公开造假,达到不要脸的程度,只发生过两次,一次是王莽代汉前夕,一次就是宋真宗封禅。

王莽时期的造假,人家王莽至少没有亲自参与,他只是装瞎。宋真宗可是赤膊上阵,扮演男一号。别说王旦,我估计连王钦若这类人,都对赵恒充满鄙视。

所以,满朝君臣被骂作“魑魅魍魉”、丧心病狂,一点都不为过。

其二,糜费国帑,加重人民负担

宋真宗的拜鬼运动,花费了多少,我们举几个例子,摆几组数据。

有人考证,东封泰山,耗费八百余万贯(一贯折合白银一两);西封汾阴,耗资二百万贯。从购买力折算,两次封禅,宋真宗花费了相当于100亿人民币!

封禅泰山后,宋真宗修建了多少宫观,已经很难考证(有人考证说2600多所),花了多少钱也没有具体数字。不过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营造玉清昭应宫,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黄金一万两、银五千两。是不是惊出一身冷汗?

宋真宗即位时,正是北宋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从太祖赵匡胤设立封桩库(积攒赎买燕云十六州的储备金),到太宗朝的积累,库藏数字非常惊人。可是到宋真宗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其三,破坏秩序,遗留政治弊端

北宋从宋真宗开始,各种社会矛盾重生,呈现出未老先衰的迹象。宋仁宗即位后,为何要进行庆历新政?就是要革除宋真宗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三冗”,冗官、冗费、冗兵。其中的冗官和冗费,都与这次封禅事件有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5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