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盘点历史上辈太监害死的皇帝

历史典故 2023-11-21 09:27:01

盘点历史上辈太监害死的皇帝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盘点历史上辈太监害死的皇帝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盘点历史上辈太监害死的皇帝

秦始皇曾预言扶苏继位,赵高密谋立胡亥继位

当秦始皇突然发病,而且病得很重的时候,恐怕连他自己都以为这次在劫难逃,于是就写下了遗诏,示意让长子扶苏继承皇位。对赵高来说,这无异是晴天霹雳。扶苏向来倚重蒙恬、蒙毅兄弟。而赵高则与蒙氏兄弟有宿怨。一旦扶苏即位,蒙氏兄弟的地位必将更加巩固,赵高如要摆脱来自蒙氏兄弟的威胁,必须设法阻止扶苏即位。而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

于是赵高采取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办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不孝,让他马上自杀。然而没想到的是赵高篡改遗诏之后,秦始皇的病情竟然渐渐稳定住了……赵高心急如焚,万一秦始皇恢复过来,询问遗诏的事,将如何回答?事已至此,赵高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下毒手了。他可以在献给秦始皇的羹汤中下毒,也可以直接动手将病后体虚的皇帝扼死,反正一切都在韫凉车中发生,没有人会知道。就这样,叱咤风云的秦始皇生了一场小病,却勾起了赵高的杀机,终于被谋杀身亡,中国的历史也随之而改变。

秦二世胡亥,他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一生在位3年,昏庸无道,可是最终也没有摆脱被宦官赵高玩弄的命运,遭其逼迫自杀,卒年24岁。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后,赵高恐诛罚及身,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令二世自刎,而赵高企图篡位自立,但是百官不从,遂立秦三世子婴登基称帝。结果赵高未得好死,同年九月被子婴诛杀,夷三族。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后来在宫廷政变中遭宦官李辅国的惊吓而死,终年51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公元761年4月,唐玄宗病死,唐肃宗李亨悲恸不止,四月中旬,肃宗患病,且病情不断加剧,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处理政事。

此时,张皇后召见太子,并告诉太子说:“李辅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

太子流着泪说:“父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

随后,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可是太监中却有人秘密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于是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

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劫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

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吓而死于长生殿。

唐宪宗李纯,他是唐顺宗李诵的长子,一生在位15年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后为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享年43岁,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关于唐宪宗李纯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东观奏记》有详细记载。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于大明宫之中和殿。时以暴崩,皆言内官陈弘志弑逆,史氏讳而不书。”意思就是说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这天晚上,唐宪宗突然在大明宫中死去。皇帝猝死,当时都说是太监陈弘志谋杀了皇帝,但史官却隐讳了这件事不记录,以致于详情不得而知。

唐敬宗李湛,唐穆宗李恒的长子,唐朝第十三位皇帝,一生在位2年,为宦官刘克明等谋杀,终年18岁,死后庙号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唐敬宗在位期间,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整天游乐无度,沉迷于马球,而且还喜欢半夜在宫中捉狐狸(打夜狐),而刘克明这些宦官就是他的玩伴。

唐敬宗是一位马球高手,又善手搏,观赏摔跤、拔河、龙舟竞渡之类的游戏从来都是乐此不疲。他还专门豢养了一批力士,昼夜不离左右。他不仅要各地都选拔力士进献,而且还出资万贯给内园招募,很舍得在这些力士身上花钱。敬宗玩兴一来,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忌:力士们有的恃恩不逊,敬宗动辄就将其配流、籍没;不少宦官小有过犯,轻则辱骂,重则捶挞,搞得这些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宫中宦官许遂振、李少端、鱼弘志等还因为与他“打夜狐”配合不好而被削职。敬宗这种肆无忌惮的游乐,很快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公元827年1月9日),敬宗又一次出去“打夜狐”,还宫之后,兴致昂然,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此时大殿上灯烛忽然熄灭,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其害死,时年仅18岁。敬宗死后,群臣上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文宗太和元年七月十三日,葬于庄陵。

拓跋焘,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一生在位29年,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也是少见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雄才大略,聪明雄断的有道之君,值得后人尊敬。

拓跋焘虽为一位有道之君,但是晚年时期脾气一味暴躁,诛戮过多。而他却又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后又在宦官宗爱的煽动下,拓跋焘又逼死了太子拓跋晃。公元452年,拓跋焘被宗爱密谋杀害,享年44岁。

拓跋余,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在位仅八个月。他在位期间常通夜饮宴,乐声不断,一个月之间,国库空虚。他尤爱射猎,出入没有限度,边境告急,不派兵救助,百姓愤恨,而他却很安然。

拓跋余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坐上龙椅,全凭宦官宗爱的拥立,拓跋余感恩之余,便让其身居首辅之位,掌管三省,总领军事、禁卫。拥有大权后的宗爱随意召唤公卿大臣,滥用权力日益严重,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后来,拓跋余怀疑宗爱将要叛变,于是削夺了他的权力,宗爱愤怒。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十月,宗爱趁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派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了拓跋余。

完颜永济,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国第七位皇帝。他一生在位5年,在位期间政治日益腐败,而此时,蒙古迅速强盛,多次打败金军。

公元1213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大军逼近中都。此时负责防守中都北面的右副元帅胡沙虎,在两年前蒙古军南下时,曾临阵怯逃,丢弃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逃回中都。完颜永济对他非但未治罪,反而仍重用为将。

蒙古军逼近时,他仍然一味游猎,不理防务。完颜永济派使臣到军营去严词督促,胡沙虎恼羞成怒,于8月25日凌晨,联络完颜丑奴,蒲察六斤,乌古论孛刺等人反叛,从通玄门杀入中都东华门,占据了皇宫。第二天,劫持完颜永济出宫。不久,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将完颜永济毒杀,享年60岁。

以上就是关于盘点历史上辈太监害死的皇帝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唐朝有几位皇帝被太监所杀

一个,是唐敬宗李湛。

唐敬宗李湛(809~82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兄长,母为恭僖太后王氏。

元和四年,生于大明宫别殿。元和十五年,父亲即位,是为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三月,加封景王。长庆二年(822年),册立为皇太子。四年(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

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击鞠,喜欢打夜狐,不爱坐朝理政,任由权宦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甚至发生染工暴动事件。

宝历二年,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葬于庄陵。

扩展资料:

间接死在太监手里的皇帝:

1、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

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2、李昂

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李昂于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年仅十八岁。

李昂在位初年励精求治,他出宫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鹰犬,减省冗员。后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企图诛灭宦官。

但密谋泄露,李训等被杀,李昂也在“甘露之变”后被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湛

百度百科——唐朝君主

明朝被太监毁了的皇帝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

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

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

明武宗朱厚照生平经历介绍:

早年经历

朱厚照生母为张皇后,两岁时即被立为皇太子。由于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其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朱厚炜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

东宫随侍太监中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称为"八党",后又号作"八虎"。他们横行无忌,利用皇帝的宠爱,肆行排击反对他们的大臣,朝中内阁只有李东阳与焦芳二人。为讨武宗欢乐,每天都进献鹰犬、歌舞、角抵等戏,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年幼的武宗不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沉溺其中。

后来让人修建豹房,整日沉溺于女色,而且武宗在豹房的宠嬖中有为数不少的娈童,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乾清宫因玩灯而失火,武宗正去豹房,回顾火光冲天,竟然戏笑着说好一棚大焰火。他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于是他置国政于不顾,带着江彬等人到处寻花问柳。他经常在夜间闯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还要带回宫去,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永平知府毛思义,贴出安民告示,说今后凡是没有官府文书,谁敢妄称皇上驾到,借故扰害百姓的,一律严惩不贷。这竟触怒了武宗,下令将毛思义逮捕下狱。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谁知凤儿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当时的职业演员)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

随心所欲

明武宗即位后废除尚寝官和文书房的内官,以减少对他行动的限制。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只要朱厚照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干脆不再管他。

武宗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锢,想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办事,即使这违背了历朝祖训、社会习惯,也在所不惜。很难想像,武宗一点也不留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紫禁城,而喜欢自己营建的两个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镇国府。对前者,他从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驾崩,都住在那里;而对后者,他则亲切地称为"家里"。

沉湎豹房

明武宗不顾朝臣的极力反对而沉湎于玩乐,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八虎"的蛊惑。"八虎"是指八个太监,包括刘瑾、张永、马永成、高凤等人,其中以刘瑾为首。刘瑾为人阴险狡猾,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每天进奉鹰犬狐兔,还偷偷带武宗出去逛,哄着武宗高兴,因此很受武宗的宠信,并逐渐掌握了大权,总以各种名义逼迫别人向他进贡,没有钱财礼品的,就会立刻被他逼死,朝廷中无人不恨,无人不怕,却又只好顺从,人称"立地皇帝"。

正德三年(1508年),武宗的心思已是禁城的高墙所挡不住了。他离开了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并非是武宗的创建,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朱厚照的豹房新宅始修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七年共添造房屋200余间,耗银24万余两。其实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又非一般意义上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人就认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

豹房新宅多构密室,有如迷宫,又建有妓院、校场、佛寺,甚至养了许多动物,武宗曾买来大量猛兽试验,发现豹子最为凶猛,因此多养豹子。武宗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三殿之首,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尊贵的地位。武宗见火起,下令扑救,跑到了豹房回头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

长驻宣府

武宗非常喜欢宣府的镇国府,甚至称那里为"家里"。正德十三年(1518年)立春,武宗在宣府,照例要举行迎春仪式。以往的迎春仪式中,用竹木扎成架子,上面排放些吉祥图案,进献给皇帝,谓之"进春"。这一次,武宗亲自设计迎春仪式,花样百出。武宗命人准备了数十辆马车,上面满载妇女与和尚。行进之时,妇女手中的彩球就和和尚的光头相互撞击,彩球纷纷落下。这次迎春仪式,武宗始终兴高采烈,对自己的杰作甚感得意。

在江彬的鼓动下,武宗下令大肆修缮镇国府,并将豹房内珍宝、妇女运来,填充镇国府,似乎有常驻宣府的意思。武宗之所以有此打算,是与他尚武、想立边功密不可分的。宣府,是北边重要的军镇,也是抵御蒙古军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武宗在内心里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而且,在宣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许来宣府,只有豹房的亲随可以随时出入。

明武宗朱厚照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朱厚照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应州大捷

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臣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作为惩罚,他不给任何一个文官随驾的荣幸。

双方大战几天,朱厚照亲临前线同敌人战斗,据说还亲手斩敌一人,不过也险象丛生,"乘舆几陷"。朱厚照亲自指挥的这场战斗,取得了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战绩,这当然也算得上一次胜利,因为鞑靼军终于被打退了。

朱厚照的陵墓在什么地方?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葬于康陵。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亭内竖碑,无字。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2.7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

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烛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从排水沟里侧开始向中心部位起冢,冢形呈自然隆起状。冢前及稍前两侧分别砌有高不及胸的冢墙,墙前正对宝城瓮道处建琉璃照壁一座。陵宫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太监,先后害死两个皇帝,你知道吗?

太监在古代的封建的社会是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人,他们是皇帝的奴才,是最接近皇帝的人,他们的权势是古今变幻幅度最大的,低的时候就是一个受气包,高的时候权倾朝野,令文武百官畏惧,霍乱超纲,在古代的所有太监中,最出名的太监,可说是太监的扛把子的人是赵高。

因为他太出名了篡改始皇帝的旨意,逼死扶苏,另立胡亥,成为了秦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庞大的大秦帝国也在他的手中轰然倒塌,后来有杀死了胡亥,可以说是太监中最心狠毒辣的人,也是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在小编看来有一个太监比他的能耐更大,他就是宗爱。

宗爱这个人或许大家对他不熟悉,或者是很陌生,这是正常。因为这人所生活的时代,不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朝代,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太监,他是北魏拓跋焘身边的太监。宗爱因为犯了事,净身进宫当了太监。进入宫中的宗爱,脑子非常的灵活,办事也很好,渐渐的从一帮太监中脱颖而出,被调到了太武帝拓跋焘的身边。

来到拓跋焘的身边,他的表现令太武帝非常的满意,地位也不断的上升,最后成为了宫中的大太监。连朝中的百官他都不放在眼中,还和太子的手下发生了冲突,和太子的关系也不好。拓跋焘晚年时期,精力不行,让太子监国,处理朝中的大事,被处理的井井有条,受到文武百官的赞赏,连太武帝也非常的满意。

看到这里的宗爱,坐不住了。太子在太武帝眼中表现越好对他的危害越大,等太子登基以后,肯定会秋后算账的。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出现,他不停地对太武帝说太子的坏话。这句话就是?太子的手下谋反。?最后太武帝杀死了辅佐太子的大臣作为警告太子。太子被这一吓最后病死了。太武帝查明事情的真相以后,很后悔,冤枉了太子。而宗爱怕太武帝查到他的身上在,在一天夜里勒死了醉酒的太武帝。

随即扶持拓跋余当上了皇帝。拓跋余当上皇帝以后,没过多久,就被杀死了,凶手就是宗爱。可以说他是古代第一太监,这心机,手腕,胆量比赵高强太多了。

《难以填写的东西》唐敬宗·李湛被太监戴绿帽子而死的皇帝!


唐敬宗是怎么死的?中唐的唐敬宗皇帝李湛在位仅两年。在他统治之初,他不诚实地工作,沉溺于娱乐,最后死于宦官之手。

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事业心什么都做不了。在古代宫殿中,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通常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因此很难作弊。然而,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第二种情况,太监进宫很容易出轨。

中晚唐时期宦官权力的过度膨胀导致皇帝对宦官的仇视和对死亡的恐惧,更谈不上对宦官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唐敬宗和唐文宗时期,很多健康的人冒充太监,偷偷入宫,大吃大喝,违法乱纪。其中有些胆大包天的人还想当皇帝和女人,给皇帝戴绿帽子。唐敬宗李湛因为被戴了绿帽子而死。

成为李湛皇帝后,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他越来越喜欢玩火。他过去每天都逃学,但现在他是一个皇帝,每天都逃学。那时候还是几个寒冬。满洲里的文武官员每天早餐时间都要在寒风中去皇宫办公,但是一直到午餐时间都见不到皇帝上朝。于是,大臣们用肚子聚精会神地给皇帝讲了一千个字,然后等待指示。他们认识的同学没有任何知识,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只是傻乎乎地回答了两句:“一定要打电话”和“按照明确的建议去做。”部长们发疯了,提出抗议。李湛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去后宫踢足球了。

正当李湛和一群朝臣、烂泥、刘克明和假太监开始放火烧他的后院时。后宫美女如云,刘克明自然忍不住想溜进去。一开始他只是偷偷找宫女玩玩。后来,他发现李湛整天寻欢作乐,不管宫廷事务的大小,于是放心大胆地公开通奸。他联系的宫女也从一个号变成了两个号。渐渐地,他觉得做宫女太低贱了,就向妻子董伸出了手。董年轻貌美,却经常调皮捣蛋,挂在后宫。时间长了,孤独是必然的。刘克明的到来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他们很快合作为李湛造了一个绿帽子。

李湛很高兴整天被戴绿帽子,因为自从他上次去历山温泉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娱乐,猎狐。骊山宫是一座老房子。已经很多年没有人住在那里了,但是有一群狐狸。狐狸看到自己的窝被占了,就在晚上出去捣乱,这毁了李湛和一群妃子的好事。李湛非常生气,他让身边的太监杀了这只狐狸。太监第一次见到狐狸,可能会不敢动。李湛很着急。他自己拿起弓,向狐狸乱射。他的箭术非常好。过了一会儿,他消灭了十几只狐狸。他从后面开枪后停不下来。他认为打狐狸比踢足球和摔跤更有趣。从那以后,李湛迷上了狐狸,如果一天没有几十只,他会感到不舒服。为了讨好他,几个太监主动跑到长安周围的山里找狐狸窝。晚上,李湛带着一支由宦官组成的猎狐队去侦察好的地点打猎,每次都满载而归。

李湛不耐烦了。当他错过打猎或收获很少时,他会生气并发泄在太监身上。轻则鞭之,重则鞭之;重则没收,重则监禁。在此之前很久,一些太监因其他事情被李湛折磨。太监也是人。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谋生。如果这碗饭不好吃,他们是不能退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种情绪在李湛周围逐渐形成了共识,但没有人敢带头。终于有一天,刘克明把它挑了出来。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李湛又去山里猎狐狸了。在黑暗中,光线不好。李湛射了一支歪箭,射中了刘克明。无心,但我觉得他和董的私情已经暴露了。小皇帝故意打了一个冷箭。他越想越害怕。他越害怕,就越想反抗。告诉身边的同事,他立刻得到了一致支持。

保利在位第二年,12月8日,李湛召集身边一帮人上山猎狐。那天他玩的很好,带了几只狐狸,心情特别好。当晚,他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与刘克明、徐文端、苏作明举杯共饮。那天晚上,李湛喝了很多酒,喝醉了,去更衣室换衣服。刘克明和他的同伙借此机会熄灭了大厅里的灯,并在黑暗中杀死了更衣室里的李湛。也许李湛并不认为他周围的一群羊是伪装的狼。

毕竟,刘克明是第一次犯罪,没有经验。起初,他们想让吴立成当皇帝。毒死唐宪宗的老太监王守成让这些兔子占了上风。他很快动员军队在宫里杀了他,把刘克明扔进一口井里,强迫他死去。不久,汉改名为李昂,并继承他作为皇帝唐文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