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俊人物解读:唐中宗李显第三子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李重俊人物解读:唐中宗李显第三子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李重俊是唐中宗的第三个儿子,在圣历元年(698年)被封为义兴郡王。长安年间,他先后担任过卫尉员外少卿和左卫大将军等要职。神龙元年(705年)二月,李重俊被进封为卫王,并拜洛州牧,食实封一千户,不久又遥领扬州大都督。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平坦。
神龙二年(706年),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不是韦后亲生,引起了许多人的猜疑和不满。神龙三年(707年)七月,他与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一起发动了一场兵变,诛杀了武三思父子,并袭击了宫城,企图杀死韦皇后等人。然而,他们最终被阻于玄武门外,士卒倒戈,导致了失败。在逃往途中,李重俊被部下杀害。
相王李旦继位为睿宗之后,追复了李重俊的太子之位,并赠谥号“节愍”,并陪葬定陵。李重俊虽然一生坎坷,但也留下了不少传奇的故事。
早在长安元年(701年)当时武则天步入晚年,政事大多委托给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李重俊的长兄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里议论张氏兄弟擅政之事,被武则天处死。
神龙元年(705年),李重俊的二兄李重福遭韦皇后诬陷,贬任濮州员外刺史。故而依据排行,在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卫王李重俊被册立为皇太子。李重俊虽生性聪颖果决,但因没有贤师教导,所行多有不法。
不久,唐中宗任命女婿杨璬、武崇训为太子宾客。杨、武二人皆年轻轻浮,平日只是“蹴鞠猥戏”,以此取悦李重俊,并不能尽到调教辅佐之责。左庶子姚珽数多次上疏劝谏,右庶子平贞慎也以《孝经议》、《养德传》进行讽谏,但都没有引起李重俊的重视。当时,武三思在朝中握有大权,欲图谋不轨,但对李重俊非常忌惮。
七月,武三思暗中命人将韦皇后淫乱之事大肆宣扬,请求废黜皇后。唐中宗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调查。李承嘉上奏此事是敬晖、桓彦范、张柬之等派人所为。武三思又怂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夷灭敬晖三族,唐中宗不肯。
韦皇后因为太子李重俊非自己亲生,对他十分厌恶。武三思子武崇训经常唆使安乐公主,当面凌辱李重俊,以其不是韦后亲生呼之为奴。
后来,安乐公主甚至要求唐中宗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李重俊的地位受到很大威胁,对武三思、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忿恨不已。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率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兵变。
他先冲入武三思的府邸,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而后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率军闯入肃章门,在皇城内搜寻韦皇后、安乐公主与昭容上官婉儿。
韦皇后闻变,簇拥着唐中宗奔向玄武门,并召左羽林军将军刘仁景护驾,让他率领留军飞骑及百余人在楼下列守。随后,李多祚等率军赶至,想冲上玄武门楼,结果被宿卫士兵阻住。唐中宗趴在楼槛上,对千骑士卒喊话道:“你们都是我的卫士,为何要作乱?若能归顺,斩杀李多祚等,将长保富贵。”千骑军官王欢喜等人当即倒戈,斩杀李多祚和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政变军溃散,政变失败。
唐中宗命将李重俊的首级斩下,献于太庙,并以之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李重俊死后,东宫僚属没有敢接近李重俊尸体的,唯永和县丞宁嘉勖解下衣服将太子首级收拾起来并痛哭,因此被贬兴平丞。太子李重俊政变时所经过的诸城门守护者都被连坐流放;韦皇后的党羽上奏请求将他们杀死,唐中宗没有同意。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李重俊人物解读:唐中宗李显第三子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子。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嗣圣元年(684年)改年号为嗣圣。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
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显被重立为太子之后很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
就这样,他的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中宗与武家结亲,无疑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自己的地位。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从玄武门冲入紫微城,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在通天宫即位,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
李显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 “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个时期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显 “制约甚急”,所以李显在房陵的物质生活是 “别宫”式的,这从 《房县志》中收录的贡生汪魁儒的词赋中可见一斑。
李显流放房陵时,所随人员300多人,不只是嫔妃、子女,还有近臣、侍从,其中不乏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宫廷氛围中,熟悉和掌握宫廷生活方式,他们代表着最高端的宫廷文化。来到房陵后,他们通过与民间百姓的交往、交流而推广宫廷文化。民间则在向往中效仿宫廷生活、礼仪而接受宫廷文化,从而实现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李显奉诏返回洛阳是秘密进行的,轻车简从,只有家人随行,其保密程度到了身为宰相的狄仁杰在宫中见到李显时也大吃一惊。跟随李显一起来到房陵的近臣、侍从们,绝大多数留在了房陵,许多人甚至入乡随俗,成为房陵的永久居民。这些人成为宫廷文化的传承人以及宫廷文化、民间文化融合统一的促成人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唐中宗)
唐高祖死后谁继位: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那么他把皇位传给了谁呢?
唐中宗李显,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章怀太子李贤被废,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朝政被皇后韦氏把持。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等人,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害,终年55岁,葬于定陵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在位时间。显庆元年十一月五日乙丑日生于长安,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神龙三年八月三日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壬午日半被韦后毒死于神龙殿,终年55岁,庙号唐中宗,谥号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中宗于定陵。武后生四个儿子,唐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皇兄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中宗庸弱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36天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终年78岁,葬于泰陵。
[以上内容由"无泪的遗憾"分享。]
唐玄宗李隆基相关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中国著名书法家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人物关系:
鼻祖:
李重耳
远祖:
李熙
太祖:
李天锡
烈祖:
李虎 (?~551)
天祖:
李昞 (514~572)
高祖:
唐高祖李渊 (566~635) 唐朝皇帝
曾祖: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唐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爷爷:
唐高宗李治 (628~683) 唐朝第三位皇帝
奶奶:
武则天 (624~705) 中国女皇
叔祖父:
李承乾 (619~645)
李泰 (620~652)
李恪 (619~653)
李恽 (?~674)
李明 (?~682)
李愔 (?~667)
李佑 (?~643)
李慎 (628~689)
李贞 (627~688)
李福 (634~670)
李嚣 (?~632)
李简 (?~631)
李宽 (619~?) 唐楚王
姑奶:
唐太宗城阳公主 (630~671)
唐太宗长乐公主李丽质 (621~643)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嫡长女
唐太宗新城公主 (634~663) 唐太宗最小女
唐太宗晋阳公主李明达 (633~644) 唐太宗与文德皇后之女
唐太宗兰陵公主李淑 (628~659)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
唐太宗遂安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女
唐太宗临川公主李孟姜 (?~756)
唐太宗南平公主 (?~650)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
唐太宗汝南公主 (620~636)
唐太宗襄城公主 (?~651)
唐太宗安康公主 唐太宗第十四女
唐太宗巴陵公主 (?~653)
唐太宗新兴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五女
唐太宗豫章公主
唐太宗东阳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女
唐太宗普安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女
唐太宗晋安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女
父亲:
唐睿宗李旦 (662~716) 唐朝第五位皇帝
儿子:
唐玄宗万春公主 (732~770)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朝第七位皇帝
儿媳:
唐肃宗张皇后张良娣 (?~762)
孙子:
唐代宗李豫 (727~779) 唐朝第八位皇帝
曾孙:
升平公主 (752~810) 唐代宗李豫嫡长女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朝第九位皇帝
玄孙: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朝第十位皇帝
李谅
李谦
李谔
李迥 (750~796)
李逵
李述
李逸 (?~799)
李运 (?~801)
李溯
李逾
李遹
李遇
李暹
李连
李邈 (?~773)
李遘
李造
真定公主 唐代宗李豫第二女
李通
李乃
李选
李迅
李系 (?~762)
李佋
李荣
李仅
李僙 (?~791)
李僩
李佖
李偲 (?~806) 唐代召王
李侹
李僖
李倕
李侗
李璬 (718~783)
李瑁 (?~775)
李琚
董芳仪
李琰
李玢 (?~784)
李瑛 (706~737) 唐玄宗李隆基次子
李琬
李琮 (?~752)
李一 (716~717)
李璘 (?~757)
李玼 (720~784)
李瑶
李璲 (?~765)
李琦 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一子
李环
恒王
李瑝
李珪
李珙
李璥
李敏 (719~720) 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五子
女儿:
唐玄宗新平公主 (?~775)
咸宜公主 (?~784)
唐玄宗晋国公主
唐昌公主
女婿:
薛锈
信成公主
卫国公主 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女
女婿:
豆卢建 (706~744)
唐玄宗永宁公主
唐玄宗宋国公主
临晋公主 (?~773)
广宁公主
唐玄宗万安公主
唐玄宗永穆公主 唐玄宗李隆基长女
女婿:
王繇
常芬公主
唐玄宗楚国公主
唐玄宗寿安公主李虫娘
唐玄宗昌乐公主
新昌公主
女婿:
萧衡 (684~752)
外孙:
萧复 (732~788) 唐朝宰相
太华公主
寿光公主
上仙公主
乐城公主
真阳公主
女婿:
源清
苏震 (?~763)
怀思公主
唐玄宗齐国公主
女婿:
张垍
孝昌公主
兄弟:
李宪 (679~742) 唐朝让皇帝
李隆悌 (692~702)
李范
李业 (?~734) 唐睿宗李旦第五子,唐玄宗之弟
李捴 (683~724)
姊妹:
唐睿宗玉真公主李持盈 (692~762) 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
唐睿宗淮阳公主李花山 (686~704)
唐睿宗金仙公主 (689~732)
唐睿宗凉国公主李? (687~724) 唐睿宗李旦的第五女
丈夫:
薛伯阳
温曦
外甥:
温西华
颜师古 (581~645)
唐睿宗代国公主李华 (689~734)
唐睿宗霍国公主 (?~756)
唐睿宗薛国公主
丈夫:
王守一 (?~725)
裴巽 (?~726)
唐睿宗鄎国公主
丈夫:
薛伯阳
唐睿宗安兴昭怀公主 (687~692)
唐睿宗寿昌公主 唐睿宗李旦的长女
母亲:
唐睿宗窦德妃 (?~693)
外公:
窦孝谌
妃子:
杨贵妃杨玉环 (719~756) 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岳父:
杨玄琰 (699~729)
唐玄宗武惠妃 (699~737)
唐玄宗皇甫淑妃
柳婕妤
董芳仪
岳父: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唐朝第六位皇帝
叔伯:
李弘 (652~675)
章怀太子李贤 (655~684)
堂兄弟:
李守礼 (672~741) 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
堂侄:
唐中宗金城公主李奴奴 (698~739)
唐中宗李显 (656~710) 唐朝第四位皇帝
堂兄弟:
李重福 (680~710)
李重润 (682~701)
李重俊 (?~707)
唐少帝李重茂 (695~?) 唐朝皇帝
堂姊妹:
唐中宗安乐公主李裹儿 (684~710) 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
唐中宗永泰公主李仙蕙 (684~701)
唐中宗定安公主 (?~733)
唐中宗女长宁公主
唐中宗女永寿公主 (?~685)
唐中宗新都公主
唐中宗成安公主李季姜 唐中宗李显第六女
李素节 (648~690)
李上金 (?~690)
李孝 (?~664)
李忠 (643~664) 高宗时期废太子
姑妈:
唐高宗太平公主李令月 (665~713)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
姑父:
武攸暨 (663~712)
唐高宗义阳公主李下玉 (640~691) 唐高宗李治的长女
唐高宗高安公主 (649~714) 唐高宗李治第二女
经历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公元763年)
唐隆政变 (公元710年)
韦后之乱 (公元705年)
相关成语:
【别有天地】
主人公:
李白 (701~762)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饮中八仙,唐诗四大家,唐朝诗人,仙宗十友
相关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唐朝第六位皇帝
高力士 (684~762)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李林甫 (683~752)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中国古代十大罪人,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唐朝宰相
【别开生面】
主人公:
曹霸 (704~770)
相关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唐朝第六位皇帝
杜甫 (712~770)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唐诗四大家,古代十圣,唐朝诗人
安禄山 (703~757)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史思明 (703~761)
相关影视:
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2015年 黎明 饰 李隆基
电视剧《大唐荣耀》 2017年 秦汉 饰 唐玄宗
电视剧《杨贵妃秘史》 2010年 黄秋生 饰 李隆基
同年(公元685年)出生的名人:
郑虔 (685~764)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苗晋卿 (685~765) 唐朝宰相 山西省长治壶关县
周瑀 (685~762) 江苏省镇江丹阳
同年(公元762年)去世的名人:
李辅国 (704~762)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唐朝宰相 陕西省西安
李白 (701~762)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饮中八仙,唐诗四大家,唐朝诗人,仙宗十友 四川省绵阳江油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朝第七位皇帝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
高力士 (684~762)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广东省茂名电白
饶娥 (749~762)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
韦见素 (697~762) 唐朝宰相 陕西省西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杨贵妃吃的是什么品种的荔枝,
下一篇: 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