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卓文君是怎么给司马相如写情书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华里士 2023-11-12 09:14:11

卓文君是怎么给司马相如写情书的,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卓文君是怎么给司马相如写情书的?。

卓文君是怎么给司马相如写情书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后生活

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婚后,两人到了临邛开了个小酒店来维持生活。起初,生活并不如意,卓文君饱受艰辛。但是后来卓王孙不忍女儿受苦,于是资助了很多财物和田地,两人于是过上了富足生活。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后方悄然而至。

随着司马相如的文章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一跃升至中郎将,飞黄腾达,开始在京城任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司马相如逐渐冷落了卓文君。后来,他干脆写了一封信留给临邛的卓文君。卓文君打开信件,发现信上写着一行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思。

这封信令卓文君陷入沉思,也让她终于意识到,司马相如在权力和地位的诱惑下变得无情无义。尽管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卓文君深知,金钱和地位对于她来说也毫无意义。她渴望的仍然是司马相如深情以待的爱和关怀。

这样的故事不禁让人思考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取舍,也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也成为了古代爱情故事中的一段佳话,让人们铭记在心。

卓文君打开信件,发现上面写着一行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思。

卓文君读了以后伤心欲绝,于是回信一封,全信如下: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全诗上阙以一开头以万结束。下阙又以万开头,以一结束。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华抒发了自己对司马相如的爱和思念。司马相如读了后惭愧万分,于是自己亲自前往临邛迎接卓文君。

她有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毫无顾忌地从她的身体内迸发出来。这种美为世所稀。自她之后,女子的决绝竟也成了一种壮烈的美。

本文涵盖了关于卓文君是怎么给司马相如写情书的?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在国外媒体评出的全球十大经典爱情传奇中,中国有三对情人榜上有名:相如文君位列第一,唐明皇杨玉环位列第三,徐志摩陆晓曼位列第十。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这是在四川邛崃文君井旁的一副对联.这一副对联赞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
卓文君当年长得是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为人放诞风流;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着寡居生活。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因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然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并在第二天索性双双驰归成都司马相如老家。对这件事情,卓王孙当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然而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而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
这在当事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心计。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杨得意的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扈从壮盛,皆纷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拥旌旗、饰舆卫,声势显赫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在被武帝召去五年之后,司马相如的爱再次迷离,他写了封十三字家书托与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看后,悲伤之情无语言表。因为她知道,数字中没有“亿”,表明丈夫已对她无意,只是不好言明。悲愤之余,文君复信,托来人带回,信曰: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终是羞愧交加地亲自回乡,用驷马高车接了妻子返回长安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虽已逢知命之年,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_,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司马相如终于取消了纳妾的念头。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终于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回首前尘,恍然如一梦。第二年深秋,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追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
1、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探究

  16岁的卓文君,出落得端庄美丽,举止优雅从容,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在如花的年纪就嫁给了一位皇孙,这位皇孙到今日已姓名不详,看似门当户对应该是段好姻缘,但是皇孙命不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卓文君还没有嫁出去就守寡了,卓文君经历此事后,就一直在娘家住着,等待时间抚平内心的创伤。

  有人说,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一旦遇上了,彼此都会被对方深深吸引,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相逢的那刻起,卓文君便将终身都托付给了对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是广为传颂,没有人不佩服卓文君的勇气。

  遥想当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见时,多少有些令人讶异。当时司马相如小有名气相当有文采,临邛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交好,临邛县令王兄还很客气地要司马相如来临邛做客,于是相如就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有段时间天天来拜访,搞得司马相如还有点不自在,临邛的富人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也在本地,便亲自登门拜访,想请他到家中吃个便饭,司马相如不好意思拒绝便接受了邀请。

  到家中吃饭的时候,卓文君知道是司马相如来了,素昧谋面的卓文君就悄悄躲在屏风的后面,看司马相如究竟是何人,这不瞧不要紧一瞧卓文君的魂都快被相如勾走了。虽说这一眼,使卓王孙痛失爱女,倒也成就了一段锦绣良缘。

  才貌双全 勇敢追求

  卓文君见此人气度不凡,又久仰相如文采,遂心生情愫。在席间司马相如受邀弹琴,弹得曲子竟是《凤求凰》,卓文君立马听出了曲里的意思,更是芳心暗许,对司马相如是满心的喜欢,即使是红着脸也还是把整支曲子都听完了。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

  于是,一曲传情一拍即合的两人,在晚上就私奔了,相如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恐怕卓王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请来一个客人,最后把女儿给拐走了,而自己的女儿又是如此的大胆,居然敢跟一个从没有交集的男人私奔了,就算是放在当今的社会,定是让人不齿的行为,更别说是在西汉了。

  两人任性私奔的后果就是惹得卓文君的老爸很不高兴,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自己女儿跟一个男人跑了,要嫁人也不跟自己打声招呼商量一下,这次老爷子是真动怒了就整天大门不出。而私奔到外地的俩夫妻,日子也过得不是特别好,都说冲动是魔鬼,他们现在才了解到两人当初私奔是哪里来的冲动,到成都后的两个人身无分文,司马相如本来就穷,呆了一段时间也觉得不是办法,过了几个月两人又回到了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做起了小买卖。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就打个杂什么的,一时间日子竟也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可卓文君毕竟是有钱人家的小姐,这样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卓家人耳朵里,自打文君私奔后,他的父亲就当他的女儿已经死了,现在听说两人回来了还在家乡卖酒心里是又高兴又气愤,他的周围人都劝他,卓家的钱财已经足够多了,你也有一儿二女的,不愁后继无人,再说司马相如本身就很有能力是个潜力股,你女儿跟着他没错。卓父听完此番话,心里宽慰许多。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又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卓文君有才有德。即便是德才兼备的女子卓文君,也要遭遇平常夫妻应有的所有磨难,婚姻和爱情都是有保质期的,新鲜感过了这份感情就更加归于平淡,于是我们就有了?七年之痒?之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也经历了?七年之痒?。

  据说当司马相如在长安,被封为中郎将的时候,由於自己觉得身份不凡,再加上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曾经有过休妻的念头,有一天,他给妻子送去了一封「怪信」,并嘱咐一定要带回文君的回信。卓文君盼到了丈夫的来信,欣喜若狂!可是拆开一看,她的心都凉了。原来信上只有冰冰冷冷的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拿着信不出声,一封信上竟无?亿?,证明丈夫对自己?无意?移情别恋了,伤心的文君当下心如刀割、泪眼婆娑,又立马给司马相如回信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一挥而就一首《怨郎诗》给司马相如: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司马相如阅信后,悔恨不已,深为卓文君的聪明才智和纯贞爱情所感动,亲迎卓文君到长安。并从此杜绝犬马声色,兢兢业业做学问,终成辞赋一大家。

  因缘而聚,缘尽而散。爱并不是占有,爱更多的是忍让和付出。抛妻弃子的故事固然很多,白首不弃的典故自然也不少。爱,可能只是简单的双目相望,执手相依。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滴酒不沾的男女有,但飘散着中国酒香的爱情亦不在少数,有些甚至浪漫得必须被写进《史记》中。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琴挑,说的是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爱情之路大致如此:司马相如发迹前是个穷小子,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于是,穷且无业的游民司马相如只好来投奔他的挚友??临邛县令王吉。司马相如来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招待所里,并装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县令来访一律谢绝。司马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原文是这样说的,?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地方官如此谦恭地反复拜会一个穷小子,这么奇怪的事儿引起了当地首富卓王孙的好奇,于是,卓总决定宴请一下这位令县令大人都无比崇拜的高人。

  家宴当日,司马相如推脱不来,结果,县令大人亲自去请,方才姗姗来迟,席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司马相如抚琴两首,被卓王孙寡居在家的宝贝女儿卓文君听到。精通音律的她立刻春心乱跳,芳心暗许。当晚,这位富家千金便随司马相如私奔而去。话说至此,我们才明白,县令的?缪为恭敬?,?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原来是为了卓王孙的掌上明珠。

  次日,卓王孙闻听此事大怒,而文君跟随相如回家后发现其一贫如洗。为了生计,便有了文君当垆的典故。《史记》上是这样说的:?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酒肆),相如自著犊鼻裈(围裙)与保庸杂作,器于市中。卓文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一个千金小姐,为了爱情,开始站柜台卖酒。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卖的是何种中国白酒,但重点是??爱情真伟大。

  这个典故流传甚广,后来,人们常以此比喻美女卖酒,或表现饮酒和爱情。李商隐和陆游都曾在他们的诗中赞颂此事,李商隐说:?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陆游说:?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故事的结局非常圆满,尽管卓王孙气得要死,但实在丢不起这人,只得给了女儿?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于是,夫妻二人双双把家还,买田置地,富甲一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0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