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生不逢时的亡国之君,子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以史为鉴 2023-06-15 01:33:03

生不逢时的亡国之君,子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子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07年,偌大的秦王朝土崩瓦解,走向了灭亡,这个首次统一华夏的帝国就此走完短短十五年的时光。

亲眼目睹秦王朝灭亡的不是亡国主要负责人胡亥,而是临危受命的子婴,历史真的跟他开了个玩笑,他能力远强于胡亥,但却只能在亡国之前挣扎一二,即便屈辱投降,也终究难逃一死。

囿于秦王朝史料缺失,关于子婴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今人也无从得知。甚至对于子婴的身世,也众说纷纭,有说是扶苏之子,有说是始皇的弟弟,有说是始皇的儿子,还有说是始皇的侄子,莫衷一是,但我认为,他更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侄子。

子婴在史书上第一次出场,是在《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那一年,是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病逝的那一年。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和李斯联合矫诏立胡亥为太子,接着又命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自杀了,但蒙恬不会这么傻乎乎地自尽,他上书问了问情况。

蒙恬的上书自然是到了胡亥手里,他听到扶苏已死,顿时长呼一口气,放下心来,顿时队蒙恬也没了杀意。不过蒙恬和蒙毅两兄弟跟赵高有过节,赵高进谗言劝胡亥将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来,胡亥照办了,准备处死二人。

这时候,子婴站了出来,他向秦二世进谏:"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子婴举了三个例子,赵王迁、燕王喜、齐王建,都是六国的末代君王,被秦国灭掉还没几年,正鲜活着呢,子婴用这些例子劝谏胡亥不要滥杀功臣,恰如其分。可惜胡亥并不是从善如流的人,他还是派人杀了蒙恬和蒙毅。

咔嚓掉了功臣,胡亥紧接着就向自尽的兄弟姐妹举起了屠刀,据《史记》记载,胡亥下令将“六公子戳死于杜”、“十二公子戳死于咸阳”、“十公主戳死于杜”。公子高为了留个全尸,只好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欣然应允,公子将闾兄弟三都被迫自杀,死前还大喊无罪。

在胡亥对大臣以及兄弟姐妹展开血腥大屠杀的时候,子婴却能逃过此劫,这几乎就可以推翻子婴是秦始皇之子的猜测,毕竟胡亥为了巩固皇位连姐妹都杀,没有理由会放过子婴。再看子婴劝谏胡亥的举动,说明子婴在朝堂之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如果他是胡亥的兄长,几乎不可能逃过死劫。

不管怎么说,子婴还是活下来了,而且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生怕惹怒了胡亥丢了性命。在这种低调的处事方针下,他度过了两年时光,仅仅两年,曾经强大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竟已濒临绝境!

前207年,赵高弑杀胡亥,不知赵高有没有想过取而代之,反正最终结局是赵高向大臣们公布了胡亥的死讯,然后决定立子婴为王。注意是王,不是帝,赵高并不打算立子婴为皇帝。赵高给出的理由是“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

的确,此时秦朝能够控制的疆土比统一前还要小,称帝也名不副实,但也有人坏赵高这是在给自己篡位做铺垫,但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五天后赵高就去见胡亥了。

赵高让子婴先行斋戒,到宗庙行礼后,再接受传国玉玺。然而子婴并不是省油的灯,在斋戒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谋划(或许在更早就开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这是子婴身份的又一个例证,秦始皇死时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在30岁左右。子婴要有两个儿子,还得是能商量诛杀赵高之事的儿子,他的儿子再小也在15岁左右,甚至更大,反推子婴的年纪在30岁以上,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说是秦始皇的弟弟并不为过。

不过史书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异母弟弟,那就是长安君成蟜(jiǎo),成蟜后来叛秦投赵,卒年不详,但应在秦始皇灭赵之前。至于另外两个同母弟弟(嫪毐与赵姬所生之子),都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去世时,他应该已经没有兄弟在世。

因此就有了子婴是秦始皇侄子的说法,即成蟜之子,在成蟜反叛时,子婴仍然留在国内,且因年幼而名为婴,秦始皇并没有杀他,反而委以官职,这个堂兄也没威胁到胡亥的皇位,因而躲过了血腥清洗。

再扯回正题,以子婴计策的老道,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个浸淫政治多年的老手,看人准确,出手狠辣,一击必杀,赵高完全是按照他的套路出牌,结果自然免不了一死,在斋宫中丢了性命。

权力是个有趣的东西,人人争着抢着想要,但人一死,却压根带不走它,如赵高,亲手将这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埋葬,又成了第一位弑杀皇帝的人物,权势何其大,死后也还是被灭三族的命运。

赵高死了,子婴夺回了王室的权力,可为时已晚,刘邦的军队离咸阳不远了。

子婴一共在位四十六天,在前五天,他设计诛杀了赵高,在接下来的四十天,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整肃朝纲,清除赵高党羽;二是抵御刘邦大军,此时刘邦已率军进入关中,子婴当即派遣将领率兵到峣关阻击刘邦军队。

可惜秦朝精锐尽丧,手中已无太多军事力量,刘邦轻松绕过峣关,并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咸阳无军可守。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军进入武关,不久到达灞上,并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是识时务的,在权衡利弊后,他同意投降。在最后一天的秦王生涯中,子婴自缚出城,在刘邦的军前投降。至此,秦亡。

阶下囚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不在自己手中,而是任人宰割。

樊哙建议刘邦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立刻灭掉子婴全族(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殊不知,四年后,西楚霸王自己也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跟刘项相比,子婴的名气很小,但不可否认,他作为亡国之君,却令人慨叹,他不缺少明君必备的素质,但缺少明君的时机,他是一个可怜的君主。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班固

历史上的子婴是怎么死的?

是嬴政的弟弟嬴成蛟的儿子。就是嬴政的侄子。

三种错误说。

1.嬴政的弟弟。


不可能。

史书记载嬴政只有一个同父同母弟弟嬴成蛟。。

两个同母异父弟弟被嬴政早早摔死,未成年。

子婴不是嬴政的弟弟。

2嬴政的儿子。

不可能。


胡亥为了能名正言顺。处死了所有的兄姐。不可能留下子婴。而且胡亥跟子婴的关系还不错。胡亥杀兄姐时,子婴还能跳出来劝说。。说明子婴不可能对胡亥有夺位的威胁。。

3.嬴政的孙子。

不可能。

秦三世是怎样的一个人?历史上对于此人的评论不多,但是不得不说秦三世是一个仁爱而且善于管理国家的人。这么说是因为当时秦始皇在巡游的过程中去世,二世胡亥谋权夺位。登上皇位的胡亥在奸臣赵高的谗言下,赐死了扶苏,并且诛杀蒙恬,李斯等忠臣。当时秦三世劝胡亥不要这么做,可是胡亥没有听三世的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三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懂得治理国家方略的仁君。

二世胡亥被赵高所害,赵高想要自己当皇帝,可是赵高的威信不高。赵高没办法只好拥立秦三世子婴为皇帝,没过几天赵高找了借口说秦国的领土不断缩小,让子婴改称王,子婴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并且在宗祠里等待赵高给自己玉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三世子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正是如此秦三世才能够杀死赵高这个奸臣,只可惜生不逢时,如果当时的环境并不是动乱的,秦三世或许就是一位明君。


嬴政死时是50岁,扶苏也差不多时候挂了。所以扶苏死时不会超过40岁。。但是子婴当时能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商量暗算赵高事宜。子婴不可能小于30岁。。。年纪推算。40岁扶苏生不出30岁子婴。扶苏还是嬴政的长子。所以,只有是胡亥的堂兄才有可能既是皇族,又能免于胡亥的屠杀。

公元前二零六年十月刘邦攻进灞上,并派人劝秦三世子婴投降。秦三世子婴结合当时的情况,认为秦国国运已尽,便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向刘邦投降。秦三世子婴投降之后,秦朝就正式灭亡了。当时刘邦的武将樊哙对刘邦说杀掉秦三世子婴,刘邦没有同意。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秦三世子婴是一个比较识时务的人,只是后来项羽攻进咸阳的时候将其杀死了。

秦三世而亡,作为秦朝最后一代君王秦王子婴背后有什么无奈?

秦国毁在了胡亥手里,但是秦朝并没有在胡亥之后灭亡,而是撑到了三世,第三位秦王名叫子婴,这位秦王空有大志,奈何时运不济,秦国在他手里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秦二世胡亥胡作非为,朝廷奸臣当道,最后被手下给杀死了,赵高妄想称帝,但是民众不许,于是子婴就被推了上来。

子婴应当是秦始皇的弟弟。子婴曾与儿子密谋刺杀赵高,子婴应当是胡亥的长辈,否则在胡亥的政治重压下如何筹谋,胡亥杀了三十二位兄弟姐妹,只留下了子婴,他应当有一定的财富和兵力积累,在人民中也有声望,这是他保命的原因。

胡亥残暴。子婴劝谏胡海的时候,胡亥没有杀他,应该是考虑到子婴是长辈,要留有余地。赵高立子婴为王,本是考虑到如果自己登上宝座,会招致天下不满,于是他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希望通过子婴,达到掌握天下苍生的目标。

但赵高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子婴没有听他的话不说,还直接密谋刺杀他。赵高先是把子婴软禁在宫中,然后去取传国玉玺,子婴虽然知道秦国无药可救,但是绝不接受赵高投降刘邦。于是他召来赵高,命令宦官埋伏,然后杀了他。

虽然子婴杀掉了赵高,自己也有雄才大略,但这并没有阻止秦国的灭亡。子婴只做了46天的秦王就成了亡国之君。前207年,秦国灭亡,十一月,项羽占领咸阳,杀了子婴。

秦朝到底是几世而亡?史书上说是二世而亡,那么子婴是怎么回事?

在较多的 历史 性史料中,都是写着秦二世而亡,但是,当我们查看 历史 的时候,却发现,书上还写着,二世之后,还有一个秦王子婴,并且也是这个子婴投降了刘邦,然后秦朝结束了。那问题就来了,明明有三代君王啊,为什么说“秦二世而亡”呢?

一、秦二世二亡的史料依据

最初明确的说秦朝是二世的,是西汉的学者贾谊,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明确的提出:

对于秦二世而亡的说法,就是来自句“秦为天子,二世而亡”这句话。

他把一世秦始皇赢政,二世胡亥算做是大一统秦朝的二世皇帝,把子婴算作是秦王,因为子婴是秦王,不算皇帝,所以,秦朝自然是二世而亡。

后来司马迁写的史记,也基本沿用了这个说法。称秦朝为二世而亡。

要想把子婴为什么又称秦王,而秦始皇和胡亥为什么叫皇帝,那我们就得从秦始皇统一全国说起了。

二、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对于后世来说,最大的应该就是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本名赢政(也说赵政,赢和赵同源),因为赢政的父亲异人在赵国为质子,所以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后来父亲回家继承王位,秦始皇随后被赵国送回秦国。

到了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异人病逝。13岁的赢政即秦王位。到了公元前230年,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到他39岁时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嬴政统一六国后。此时的赢政已经是类似于周武王这样的统一天下的人了,他觉得“王”这一称呼已经无法表现自己的功绩,并且王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已经被诸侯国乱叫一通,用滥了,自己不想再叫秦王了。

于是在和朝臣商议后,以自己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便从“三皇五帝”的称呼中各取一字,自称皇帝,此外,他还自己解释道:

在秦始皇的如意算盘中,他是始皇帝,此后的继承人是二世、三世,以此类推,一直到万世。

他当然不会想到由于他在位是的对全国的残酷压榨,修长城,修阿房宫等已经搞的全国民不聊生了,再加上他死后赵高立刻修改圣旨,祸乱朝政。并最终导致了秦王朝三年后就灭亡了。

三、赵高的专权与秦二世的悲摧命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中,病死沙丘,他死后,赵高和李斯密谋,悄悄的拥立了胡亥为二世,并且假传圣旨杀掉了秦始皇本欲传位的长子扶苏。

二世胡亥继位后,因为年轻,所以处处听赵高的安排,结果赵高专权。

此时的民间,百姓受不了各种徭役,各地已经有了起义的烽火。就在秦二世元年的七月,陈胜和吴广就在大泽乡挑起了反抗秦朝暴政的第一支义旗。

全国各地起义不断,而在咸阳的王都,也是内乱纷纷。

赵高为了独揽大权,先是诬陷杀掉了李斯,然后搞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把戏,把所有不与赵高一条心的大臣,都暗中陷害了。

就这样,秦朝在这么一番折腾下,也就走到了末日。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竟然想自立为帝,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紧接着,赵高拿着皇帝印玺就想坐到皇位上,但是他忽然发现,即使是自己之前的心腹,也不支持自己,于是他转而立子婴为秦王,想以拥立之功控制秦王。然后再继续培养自己的力量,以图后立。

四、秦三世子婴为什么不被承认

子婴的真实身份是谁,现在史学界还没有完全的定论。

根据《史记》的记载:

可见,司马迁的记录中,子婴是秦二世胡亥兄长的儿子。 但具体是谁的儿子,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的史学界普遍认可是扶苏之子。当然,还有说是秦始皇儿子的,即胡亥的哥哥。还有说是秦始皇的本家弟弟的。到底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我们不做具体分析。这里就以孙子为结论来说。

在赵高立子婴为王时,就说,现在呢,项羽等诸侯已经攻占了大片的秦朝疆域,六国也差不多都复立了,而秦朝的实际疆域只有都城等极少地区了。特别是刘邦的大军,即将要攻入秦朝的都城咸阳。所以再称皇帝已经不合适了,只有称王,或可让大秦继续在西北偏安存世。

在除掉奸臣赵高后,秦王子婴又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从其所作所为来看,秦三世子婴却不能称之为一位昏君。

根据史书的记载,子婴只在秦王的位上坐了四十六天,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抵达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

秦王子婴此时的守将已经降的降,逃的逃,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

于是,子婴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而这,标志着秦朝的正式灭亡。

就秦朝亡国之君——子婴的结局来说,一开始刘邦的手下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不过,在刘邦之后,项羽的大军也来到了秦朝都城咸阳。对于非常痛恨秦朝的项羽,选择立刻杀死子婴。

综上所述, 子婴其实只当了短短的四十六天秦王,秦国就被灭掉了。并且在其当秦王时,确实秦的可控制区域已经只剩下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了。再加上子婴从一上位,就以秦王自居。所以,把子婴说成三世,还真的是有一点点勉强。

当然了,秦朝毕竟最终的灭亡,是在子婴手里。所以,即使不被主流学界承认,但还是有不少史学家,为了方便,在写这段 历史 时,会写一个"三世子婴"。


为什么赵高让婴孩继承皇位?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公元前207年,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朝灭亡了。史书上记载的秦朝的灭亡是这么描述的?秦二世而亡?,显示出了秦朝的短暂。为什么赵高让婴孩继承皇位?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其实,秦朝有三位皇帝,在胡亥死之后,一位婴孩继承了皇位,而这个婴孩才是这个国家的亡国之君。那么这婴孩的身份是什么呢?

《秦始皇本纪》原文是: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兄子?即兄长的儿子,这两个字明确交代了子婴的身份。其后,班固的《汉书》也因袭了这一说法。自此,子婴为胡亥兄长的儿子的说法成为后世主流观点。

到了南宋时期,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更是对这一传统观念进行发挥,认为子婴不仅是秦二世兄长的儿子,而且这位兄长就是公子扶苏。于是,子婴为扶苏之子的说法也成一家之言,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然而,就在同一部书中,继《秦始皇本纪》里表明子婴为二世?兄子?后,司马迁却在另外的篇章里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李斯列传》记载,赵高迫使二世自杀后,?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在这里,子婴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秦始皇的弟弟。

虽然不知什么原因,这种说法没有流传开来,但它的存在着实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同一本书,两种相反的说法,到底谁对谁错?

我们要判断这些说法的真假,还是需要回归历史本身。

史书上有关子婴的记载,主要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蒙恬列传》与《史记?李斯列传》三篇文章,其事迹如下:

第一件,胡亥即位后,赵高担心受到蒙恬怨恨,于是进谗言欲诛杀蒙恬、蒙毅兄弟。

子婴闻知后,以赵王杀李牧、齐王杀忠臣等亡国行为予以规劝,立胡谏亥不可杀蒙氏兄弟。不过,胡亥最终没有采纳。

第二件,二世自杀后,子婴在赵高的拥立下即位。但他知道,如果不除去赵高,则自己性命恐怕难保,于是和两个儿子及宦官韩谈密谋铲除了赵高,并灭赵家三族。

第三件,刘邦攻破武关,进军霸上,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随即降了刘邦。项羽入关中后,杀了子婴及秦国宗室。

大家可以根据书中记载的内容,以及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位孩子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9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