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齐国实力强大有多次击败秦国,最后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以史为鉴 2023-06-14 23:49:13

齐国实力强大有多次击败秦国,最后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春秋齐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一开始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却在“商鞅变法”后崛起。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国和蜀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六国,从而建立了秦朝。

虽然在战国七雄中,是秦国笑到了最后,但是,在此之前,齐国完全有机会,也有实力和秦国争夺天下。比如在战国中期,秦、齐成为东西二强。当时主要的诸侯国都已称王,秦、齐两国都不愿再与五国平起平坐,于是秦昭襄王和齐闵王一度并称为“东西二帝”,这体现出齐国的强大让秦国都为之忌惮。那么,问题来了,齐国实力强大,还曾多次击败秦国,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呢?

田氏代齐后,齐国的整体实力不断增长,也即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虽然君主由姜氏变成了田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齐国自齐威王时期走向崛起。齐威王在位时,齐国虽然没有和秦国直接交手,不过,齐国却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将战国初期的魏国击败。而就魏国来说,则在商鞅变法前长期压制了秦国,并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到了齐威王在位后期,齐国和秦国开始交手。桑丘之战是发生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齐国于桑丘(今山东兖州市附近)击败秦国入侵的战役。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在商丘之战后,匡章率领齐军展开了函谷关之战。此战,匡章率领的齐军,联合魏国、韩国的大军攻破了秦国函谷关。在此背景下,秦昭襄王因为难以抵挡齐国,才选择用东西二帝的计策,以此达到离间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战国中期,齐国的实力完全不输秦国,并且还多次击败秦国。既然如此,为何齐国没能消灭山东六国呢?对此,在笔者看来,齐国之所以没能一统天下,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对外策略上,齐国明显不如秦国高明。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对外扩张,遭到了山东六国的忌惮,乃至于引起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之战。为了离间山东六国,秦国不仅有张仪的连横策略,还有范雎的远交近攻。

就远交近攻来说,《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也即秦国不断蚕食魏国、韩国、赵国的疆域,并和齐国、燕国交好,从而方便自己攻打三晋。但是,就齐国来说,却没有这么高明的对外策略,这导致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走向联合,从而发起了五国伐齐之战。

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曾经攻占了燕国,从而和燕国结仇。在从燕国撤军之后,齐国又消灭了富庶的宋国,从而招致秦国、楚国等大国的不满。除此之外,齐国还攻打三晋,这等于齐国一下子得罪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国了。于是,虽然齐国拥有山海鱼盐之利,并且人口密集,但是,这依然难以抵挡六个诸侯国的联合进攻。

在五国伐齐时,楚国也趁机夺取了齐国的淮北之地,这导致田单复国后,齐国仍然无法恢复元气,从而在战国后期失去了存在感。另一方面,齐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没有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因此,这造成齐国面对周边诸侯国的联合进攻时,不能失败,一旦在决战中失利的话,齐国的城池将迅速失守,这也是乐毅伐齐时,燕国大将乐毅可以连续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的重要原因。

最后,相对于齐国,秦国所在的关中地区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这促使秦国即便作战失利,也很难有都城失守的风险。比如在邯郸之战中,秦国虽然损失了数十万兵马,但是,对于魏国、赵国、楚国等国的联军,却只能收复失地,而无法攻入到秦国的腹地。因此,正是由于核心区域一直易守难攻,这让秦国在作战失利之后,依然拥有恢复元气的基础。等到邯郸之战后,秦国在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又可以对外扩张。但是,就齐国来说,因为五国伐齐时,齐国的大部分城池都被攻占了,这带来的损伤,显然是短时间难以弥补的。于是,齐国很长时间都没有重回巅峰。

此外,在君主的能力上,齐国也和秦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五国伐齐后,不管是齐襄王还是齐王建,基本上都是比较平庸的君主,这和锐意进取的秦国君主,自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君主,即便放到其他王朝,都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而就齐国来说,齐威王、齐宣王辛苦打下的基业,最终在齐闵王在位时付诸东流,也即齐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就是齐闵王这位君主在位时。但是,因为树敌过多,没有合纵连横,齐闵王让齐国被战国七雄的其他诸侯国围攻,从而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进而让秦国成为最后的赢家。

齐国曾称霸天下,打得秦国割地求和,为何后来却一蹶不振?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大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天下的霸主。直到战国中期,齐国仍然强盛,甚至超过秦国。但战国后期经历了“五国伐齐”齐国兵败,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齐国就一蹶不振。


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力远远在秦国之上,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国君的经营,齐国的国力的扶摇直上,如日中天。公园前301年,齐宣王病逝,他的儿子也就是齐湣王即位。齐湣王刚刚即位,就挑起了与楚国的战争。齐将匡章联合齐、魏、韩攻打楚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98年,齐湣王对秦国发动战争,虽然此时的秦国正是国力强盛之时,但最终却被迫割地求和。公元前288年,齐国和秦国双方鼎力,齐湣王称东帝,秦昭襄王称西帝。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但却把赵、魏、楚三国给得罪了,而此时齐国也产生内乱。

齐国的相位由田婴、田文父子担任,田文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随着孟尝君的威望不断增长,齐湣王对他有所不满,以至于到了天下知有孟尝君,却不知齐王的地步。所以,齐王便准备除掉孟尝君。当齐湣王与孟尝君有嫌隙之后,魏昭王便认命孟尝君为丞相,为了报复齐湣王,他联合秦、赵、燕,对自己的国家起兵。这就是著名的“五国伐齐”,齐国兵败,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齐湣王也被杀了。当时的齐国幸亏有齐将田单坚持作战,击败敌军,收复失地,拥护齐湣王的儿子齐襄王上位。

经历此次大战,齐国兵力大损,虽然没有惨遭灭国,但却萎靡不振,再也不能和秦国相提并论。由于齐湣王和孟尝君的矛盾,导致了齐国失去了去他国争雄的地位,国力严重受损。

战国七雄,齐国占据各种优势,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当时是属于很强大的国家,但齐国却一直不能统一天下,主要也是没有特别大的雄心壮志,而且在军事方面的战略不是很好,燕国之前一直挑衅齐国,齐国有很好的开战借口,结果却听信了苏秦的忽悠,去打宋国的主意,宋国虽说是富得流油,但是齐国选择去灭宋,会直接威胁赵魏楚三大国的利益了,再则齐国本身与燕国就有旧仇,只会招来围殴。

齐国是东方大国,地理位置优越,农民安居乐业,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就是因为这种安逸的生活让齐国产生了安逸的想法,没有统一六国的远大志向,当时的秦国,一直被压制在函谷关以西,所以秦国一直想要变得更好,才会有了秦国统一了天下,而不是当时富到流油的齐国。

再则说了,齐国只是富有,百姓过得日子比较好,在军队方面并没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没有什么很著名的战役,《孙子兵法》本身是齐国人孙武写出来的,但是他在齐国得不到重用,然后他跑到吴国去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和鲁国打仗的时候,频频战败,从这点就能看出来,齐国就是个富裕的商人罢了。

还有就是齐国君主太过于骄傲自大了,虽说齐国先辈打下来的江山,但是后世不好好管理的话,还是会慢慢别其他国家吞噬的,而且当时的齐国败光了人品,导致其他国家对齐国针锋相对,也难怪不能统一六国。

齐国在战国中期国力仍超秦国,为何不能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王建在相国后胜的劝解下投降,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秦国统一后,由于遵从法家的治国策略,主要围绕着三个核心:中央集权、农本思想与文化专制。秦国的统一一举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基调,在经过一千多年的强盛后,中国最终也尝到了多年处于封建社会压迫下的苦果。

然而反观战国时期,另外一个具有统一天下能力的大国——齐国,在姜子牙立国后,采取妥善的安民政策,并大力发展商业,提倡思想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使齐地很快变得富庶、强大。齐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由此看来,齐文化与秦文化正好相反,前者向来主变合时,看上去似乎更加具有优越性,更容易发展成民主富强的超级大国。假如中国能够沿袭齐人思想,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封建社会故步自封,以至于近代与世界落后的情况。

齐国能够统一天下,这并不是玩笑。经历齐桓公时期管仲改革后,齐国国力迅速壮大。战国初期,齐国两战就打到前霸主魏国由盛转衰。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趁机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五十余日攻占燕国。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前298年,齐联合韩、魏攻秦,攻入秦国赖以为生的天险函谷关,迫使秦王割地称臣。前286年,?⊥趺鹚喂锨殖?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跻庥?滩⒍?周(虽然是苏秦挖的坑),成为天子。就算是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在田单的主政下,国力依然得到飞速恢复,虽然不比巅峰,但绝不输于赵、楚等国。

也就是说,齐国在战国时期前数十年内直接与世界上几个强国同时开战,并将对手打得相当狼狈。齐王当时就有一匡天下自己做皇帝的念头,加上当时齐国富饶,国力雄厚,以及背面靠海,在战略上没有秦国那样的后顾之忧,齐统一天下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齐国在强盛的背后,却已经为后来的衰落埋下隐患。齐国在强盛时期的各种讨伐,是与各国都结下了梁子。的确,作为贯穿春秋战国整体的强国,齐国一直以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然而一方面,战国时期的臣服关系是脆弱的,同为千乘之国,说不定哪天就翻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强弱是相对的,各国都在积极变法,寻找图强的方式。其二,齐国在强盛期的讨伐不像秦国一样,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即目的仅在于称霸,而非大一统。齐国漫长的巅峰使后期的历代国君失去忧患意识,后世鲜有齐桓公那样雄才伟略的君王;加上五国伐齐后齐国产生巨大心理阴影,采取“不结盟”的策略,渐渐退出战国时期的纷争。各诸侯国失去了齐国的支持,秦国无论是灭三晋还是楚国,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另外,我们假设一下齐国当真统一中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事实:姜子牙于齐地建国时,是用周礼教化百姓。也就是说,齐文化虽然开放求变,但带着很深的周朝的烙印。而周朝时的中国是一个“邦联”(即若干国家组成的联盟),这是分封制的产物,并非一个结构紧密的国家。一旦齐国统一中国,要么为了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要么不加强中央集权再走一遍周朝到春秋战国的老路。换句话说,就算是齐国统一了中国,历史也会逼迫齐国成为秦国,或者历史会再找一个秦国取代齐国。中国不像欧洲那些小国,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化的大国。而要使这样一个大国一直维持统一,就不得不在各个方面进行专制。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在2000多年前于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做出交接,并非是一种偶然。正印证了那句古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我们做多少假设,看上去多么合理或者多么惋惜,历史总是在经过最认真严谨的选择后,才把最合理的答案作为即将发生的事情,镌刻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7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