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魏延真的是一位降将吗?的相关内容。
故事发展到后来,诸葛亮临死之前,深知自己大限将近,但是自己北伐大业还没有结束,大汉也没有复兴,所以摆了一个“七星阵”,试图向上天再借纪念的寿命,可是他的灯不小心被魏延给碰灭了,续命最终失败,诸葛亮临死之前,令杨仪和马岱合谋算计魏延将他杀死。
可事实上,魏延并不是降将。《三国志》的记载中,魏延属于刘备的“部曲”,就是说,魏延自己招收了一些失业流散的壮丁,把他们编成队伍,这些人就叫做“部曲”,既然如此,那么魏延当然就并不是降将了。而且,魏延追随刘备时间不短,刘备对于魏延的才能也是相当赞赏的。
就比如,镇守汉中。汉中是刘备拼了命从曹操手里夺过来的,曹操或许不太看得上汉中,毕竟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汉中对他而言并没有特别重要,而且,如果汉中在自己手里,还必须派人驻守,派的人少了,守不住,人多了,距离太远,供给又不一定跟得上,就当“鸡肋”真的是曹操给自己找的借口吧,毕竟一代枭雄,不要面子的啊?
刘备终于得到了汉中,也就意味着,他的“巴蜀之险”有了存在的价值。但是,同样的,他也需要考虑驻守的问题。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张飞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刘备出乎意料地点名魏延。果然,魏延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他镇守汉中近十年时间,没有出过岔子,汉中被牢牢地握在刘备手里。
之后,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他又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也曾经多次献上奇谋,希望诸葛亮给他一万兵马,让他从另一路去攻关中,再于潼关与诸葛亮会和。只可惜,诸葛亮并不赞成,也没有统一他的意见。
有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用兵谨慎,而魏延的这个计策在他看来是相当凶险而成功率又不高的,所以一直弃之不用。
问题就出来了,魏延为人心高气傲,自恃有功,他和长史杨仪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甚至曾经拔出刀来吓唬杨仪。诸葛亮其实并没有歧视魏延,不然魏延和杨仪闹矛盾,他就不会从中周旋。
两人都上书刘禅说对方造反,只可惜,朝中都更偏向于杨仪,只因为魏延平日为人太过高傲,如果真要是拿出来说,自然很多人都比较怀疑魏延,因此,魏延就这样背了一个黑锅。魏延与杨仪交战,天不遂人愿,魏延败亡,最终被杨仪派出去的马岱所杀。
其实,魏延一点也没有造反的心思,就算有,那反的也只是杨仪,而不是其他人,更不可能是蜀国,可是经过《三国演义》这样一写,明明一个忠诚,只是性格不好的大将,就成了遭人厌恶的反派人物。就这点来说,魏延的确堪称“背锅侠”。
以上就是有关魏延真的是一位降将吗?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慈禧的西安生活状况揭秘
下一篇: 范蠡和西施最终结局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