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有哪些为政举措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在60年代叶卡捷琳娜二世自称为“开明君主”,并试图实行一种开明专制统治。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保持通信联系,借鉴西欧的思想和经验。而在1767年,她召开了一个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该委员会撰写了一份称为《圣谕》的文件,宣称法律应当面对人人平等。
然而与此同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贵族的权力和特权。在1775年,她颁布了一项名为“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的政策,该政策进一步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统治地位。这使得贵族能够在全俄帝国各个省份拥有更多的权力,并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特权范围。
除此之外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实行了一项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特别是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政策旨在推行俄罗斯文化和价值观,以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统一和控制。但是,这种政策对被征服的少数民族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和抵抗,引发了社会上的不满和反对声音。
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
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经济政治地位。
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叶卡捷琳娜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狄德罗。
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然而,当普加乔夫起义危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时,她立刻改口说:“君主是专制的,只有不可分割的集中在他身上的权力,才能在如此辽阔帝国的领土上有效地行使职权。”
像所有专制帝王一样,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只能从身边挑选人才,她有很多情人,其中既涌现出波将金这样的能臣,也不乏朱波夫式的蠢材。
叶卡捷琳娜二世最终未能将俄罗斯带入新的历史阶段,因为她没勇气解开彼得大帝留下的绳结,在她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被强化。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扩张的刺激下,内部问题越积越多,渐至尾大不掉。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
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
以上就是关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有哪些为政举措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
叶卡捷琳娜
沙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1729——1796年),1762——1796年在位,史称“凯瑟琳大帝”,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女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普鲁士施特廷城堡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公爵的小公主。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腓特烈西亚”。1744年随母到俄。翌年,与被沙俄伊丽莎白女皇立为王储的普鲁士外甥卡尔·彼得大公结婚。伊丽莎白讨厌与其父争权的姑妈“索菲亚”同名,又为纪念其母,故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婚后,夫妻感情不好。为解压抑和孤寂,她手不释卷,博览群书18年。结果,成为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世界女皇之一。
叶卡捷琳娜二世善用“爱情政治”。篡位弑夫用近卫军情夫——格·奥尔洛夫;控制波兰、瓜分波兰则用波兰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她虽情夫多多,但有一条坚定原则:“情夫只能为我所用,决不让他参与决策!”
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后, 俄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强大后的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然而, 彼得一世毕生都没有实现夺取黑海出海口的愿望。
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 秉承彼得一世的遗志, 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了两次战争。 由于俄国国力的强盛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灵活的外交策 略, 两次俄土战争都是俄国取得最终胜利。 本文将从俄土战争的战前形势入手, 简述两次俄土战争的前因后果, 着重探讨俄土战争对俄国、土耳其及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1、战前的俄国与土耳其沙皇彼得一世(1682-1725 年在位)亲政后, 对俄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 改革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宗教各个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落后的面貌。 彼得一世认为, 俄国要想争霸欧洲, 必须要有自己的出海口, 因此发动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 不过都没有夺得黑海出海口。 但是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为俄国提供了20万陆军, 2.8 万海军和几百艘舰只的亚速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 年在位)上台后, 利用彼得一 世改革积累的物质财富和军事力量, 为发动土耳其战争做好了准备。
15 世纪中期, 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苏莱曼大帝 (1520-1566 在位)时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入全盛时代。苏莱曼大帝去世后, 土耳其逐渐走向衰落。 “ 16世纪末以后, 奥斯曼帝国内部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农民起义和民族独立斗争风起云涌, 不断爆发, 给予奥斯曼帝国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冲击着帝国日益腐朽、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和反动统治, 使得奥斯曼帝国从此陷入了 社会 危机的 历史 深渊。” 土耳其帝国的统治阶层试图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危机, 但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帝国的衰败。
2、俄土战争的由来
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接触由来已久。 15 世纪 90 年代,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就开始与土耳其 来往。 瓦西里三世时期, 俄国与土耳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16 世纪中期, 伊凡四世为了消除鞑靼军队的侵扰, 对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及土耳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发动了进攻。 但总的来说, 整个16 世纪俄国与土耳其的关系比较平缓。
17 世纪后半期俄国实力增强后, 开始谋求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 而谋求霸权的关键在于争夺水域和出海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的黑海及两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在政治、经济和战略 等方面对俄国都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彼得一世采取的行动首先是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 1695 年, 彼得一世率军攻打土耳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控制的亚速夫, 但由于没有海军, 俄军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彼得一世利用冬天的时间征集工人建造舰队。 1696年 5 月, 终于占领了亚速夫, 迈出了解决黑海问题的关键一步。 但是随后土耳其又夺回了亚速夫。彼得一世始终没有打通黑海出海口, 他临死前告诫子孙要消灭土耳其, 迁都君士坦丁堡, 实现俄国的南进政策。
1736-1739 年, 安娜女皇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尽管俄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军事胜 利, 但是由于奥地利的失败和法国的调停, 俄国收获甚少。 根据 1739 年签订的《贝尔格莱德条约》 , “ 俄国有条件地获得了顿涅茨河和布格河之间的草原地带和俄军在战争中重新占领的亚速夫, 条件是必须夷平亚速夫所有军事要塞, 并且不得在黑海拥有舰 队。”
1762 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政变, 废黜丈夫彼得三世, 并取而代之, 史称“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叶 卡捷琳娜二世刚一上台, 就着手完成彼得一世的未竟遗愿,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1、第一次俄土战争(1768-1774)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 就制定了“ 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 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 的外交策略, 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 蚕食土耳其。
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 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 1764 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 年, 又与英国订立商约, 拉拢英国;1768 年, 俄国与丹麦订约, 孤立瑞典。 一切准备就绪后, 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入侵波兰, 并在波土边境积极活动, 挑起事端。 1768 年10月, 感到极大不安的土耳其对俄国宣战。
战争爆发后, 俄国陆军向土耳其发起进攻, 波罗的海舰队进入东地中海活动。 俄国在多瑙河流域侵 占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后, 引起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不满, 两国决定对战争进行干涉。“ 为了取得对土战争的胜利和避免外交上的孤立, 巩固反土联盟, 沙俄采取由俄、普、 奥三国瓜分波兰的 手段。”1772 年, 三国第一次瓜分了波兰。 期间, 进攻克里米亚的俄军控制了亚速海, 攻占了克里米亚。 “ 在高加索战场, 土军也遭受重创, 俄军占领库塔伊西等要塞, 将土军压迫到黑海沿岸。”俄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地中海的切斯马湾击毁土耳其舰队, 控制了黑海。就在这时, 俄国国内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希望结束战争。 1776 年 7 月 16 日, 双方签订《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
根据条约, 俄国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特权:在领土方面, 俄国鲸吞了黑海东岸原属土耳其的大片土地, 版图延伸到高加索山脉的北麓;克里米亚脱离土耳其独立;多瑙河两公国归还土耳其, 但土耳其要给 予自治待遇。在商业方面, 俄国商船可穿过黑海两海峡, 在土耳其水域自由航行。在外交方面, 俄罗斯可以在土耳其首都派设一名全权常驻公使。 在宗教方面, 俄国有权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一座东正教堂, 土耳其人承诺保护教堂并允许俄国派代表管辖。
2、第二次俄土战争(1787-1792)
尽管第一次战争俄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平息普加乔夫起义后, 开始继续推行“ 南进政策” 。
1783 年, 叶卡 捷琳娜二世将克里米亚划为俄罗斯边区, 正式置于俄国政府管制下。 1785年, 俄国在黑海拥有了舰队并设置军事要塞。对土耳其来说, 第一次战争的失败使帝国蒙受耻辱, 俄国的行动又对土耳其造成了威胁, 因此土耳其再次对俄国宣战。 这一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拉拢奥地利签定了俄奥联盟;英国刚刚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法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的动荡时期, 因此国际形势有利于俄国。
首战金布恩, 俄军“ 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 为俄国集结主力发动战略进攻争取了时间。” 1788 年, 奥地利对土耳其宣战。 俄奥联军在巴尔干半岛分散了土耳其的兵力, 使俄军顺利攻取了战略要地奥恰科夫。 正当俄军节节胜利之际, 土耳其盟国瑞典对俄宣战, 俄国腹背受敌。 叶卡捷琳娜二世 拉拢丹麦参战, 威胁瑞典。 1789 年, 经过福克沙尼和雷姆尼克会战, 俄军彻底打乱了土耳其的作战计 划, 攻克宾拉杰, 夺取阿克尔曼, 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就在俄国面临瑞典和普鲁士的双重压力时, 法国爆发大革命, 转移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 瑞典也退出战争。 1790年, 俄军攻克了伊兹梅尔要塞, 黑海舰队也在黑海重创土耳其舰队, 掌握了制海权。 至此, 第二次俄土战争全面结束。
1792 年 1 月, 俄国与土耳其签订《雅西条约》。 根据和约, 俄国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广大地区的永久占有权, 巩固了在黑海的势力范围, 为深入巴尔干打下了基础。
1、对俄国的影响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与土耳其进行的两次战争, 都以俄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标志着俄国与土耳 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雅西条约》的签订是俄土关系的转折点。 通过条约, 黑海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改变, 俄 国不仅鲸吞了土耳其东岸大片领土, 还夺取了俄国统治者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过去的条约总是军事成分居多, 而《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不但涉及军事, 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商业、宗教等各方面, 为 俄国以后干涉土耳其内政及进一步向巴尔干和近东 地区扩张埋下了伏笔。
两次俄土战争的胜利, 显示了彼得一世改革以来, 俄国军事力量的上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战争的胜利使俄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俄国从一个欧洲二等国家一跃成为一等强国 。 从此, 俄国 成为欧洲的宪兵, 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纵贯 19 世纪的东方问题中, 俄国还成为 “ 总导演” 。
两次俄土战争的胜利还提升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个人威望 。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三分波兰和两次 俄土战争使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增加了 63 万平方公里, 使俄国成为国力空前强大、影响举足轻重的大帝国, 因此她又被称为“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到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时, 俄国的领土已超过了甚至最肆无忌惮民族沙文主义所能需求的一切。俄国不仅 夺得了出海口, 而且在波罗的海和黑海都占领了广 阔的滨海地区和许多海湾。
2、对土耳其的影响
对奥斯曼土耳其而言, 两次战争的失败使帝国版图大为缩减, 国力不断削弱,“ 到十八世纪末叶, 奥斯曼帝国被迫从进攻地位完全退入防守地位, 似乎只有欧洲国家的相互对立才使它能够继续在欧洲存 在。”《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雅西条约》 所带来的耻辱和后果, 使得奥斯曼境内独立和分裂的 政治倾向越来越严重, 加剧了帝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离心趋势, 土耳其国势江河日下, 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困境。
两次俄土战争失败的沉痛教训使土耳其的统治者认识到, 为了使帝国免于沦落为西方列强争夺瓜分的目标, 必须实施 社会 改革。
改革主要在军事领域展开。在第一次俄土战争期间, 土耳其就建立了 许多军事学校, 帝国印刷所也承印了许多有关西方军事的译著。 1789 年, 素丹塞利姆三世(1789 - 1807 年在位)上台后着手改革早已没有战斗力的新军, 组建新式兵团。“ 新式兵团完全按照欧洲的战术和科目进行严格的训练。全体官员一律实行薪级制, 一律穿欧式的军服。” 但是新式兵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 新军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近卫兵团就发动了兵变。 1807 年 5 月, 他们把所有提倡改革的人赶到新军兵营中加以屠杀, 然后迫使素丹逊位。 此后, 统治阶层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改革的不彻底, 帝国国力恢复缓慢, 土耳其仍是列强窥伺的目标。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俄国与土耳其的两次战争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使“ 东方问题”的最终形成。
“ 东方问题”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是用来说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面临国际瓜分的危险而造成混乱状况的专门用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简练地把它概括为“ 对土耳其怎么办”问题。“ 东方问题”是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对近代欧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进行的两次俄土战争则 是“ 东方问题”最终形成的标志。 此后,“ 叶卡捷琳娜 二世的后继者们常打着`解放者' 的旗号与土耳其政府干戈相见, 英、法、奥等列强也不断插手土耳其事务, 使`东方问题' 不断恶化。” 关于“ 东方问题”的危机一直持续到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和土耳其共和国 的建立, 但它的后遗症却久久没有消除。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两次俄土战争, 俄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为以后俄国干涉奥斯曼土耳其内 部事务, 攫取特殊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耳其在 战争的打击下日薄西山, 最终在“ 东方问题”的漩涡 中心土崩瓦解。探讨两次俄土战争对研究俄国与土耳其的关系及国际政治关系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当今如何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什切青的一个家境败落的贵族之家 ,她从小接受过较好的欧洲式教育,还曾随父母游历欧洲各城市,拜会各国宫廷和诸侯大公 ,童年的索菲娅·奥古斯特就立志成就一番大事业。
1744年,索菲娅被俄国女皇伊丽莎白选 为俄国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妻子。激动无比的索菲娅当时只有14岁立即在母亲的陪同下,经过长途旅行 来到彼得堡。为了做个称职的皇后,她努力学习俄语,并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索菲娅公主学得十分认真,经常到深夜,侍从都已安睡,她还在苦读。如此用功终于让索菲娅病倒,高烧接连十几天不退,昏迷不醒。众人都以为她不行了。这时其母特意找来了一个路德宗牧师为她做临终祈祷,但索菲娅公主却请求把教她东正教礼仪的神父请来。此事传开,宫廷上下对她产生了很多好感。一个月后,她竟然奇迹般地病愈,至此索菲娅公主与皇储彼得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改信了东正教,取教名为叶卡捷琳 娜。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一方面是有寻花问柳之癖的彼得三世经常做出不忠妻子之事 ,另一方面伊丽莎白女皇对异国来的未来皇后很不放心。因此,叶卡捷琳娜来到俄国后,相 当 长的一段时间是在痛苦、寂寞、紧张和忧郁中度过的。她更加勤奋地读书和学习治国之道, 更加殷勤地侍奉伊丽莎白女皇,同时大力在政界和军队中扶植自己的亲信。她曾在写给母亲 的信中说:“我无时没有书本,无处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欢乐。”
1762年,彼得三世继任 皇位,但是这位智力平庸、行为狎琐、对俄国毫无感情的沙皇推行的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遭 致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叶卡捷琳娜利用这个机会,在宫廷禁卫军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24 日发动政变,推翻彼得三世的统治,于7月18日就任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彼得一世的 妻子叶卡捷琳娜为一世)。为了防止彼得三世的势力东山再起,她命令手下杀死了彼得三 世。卡捷琳娜对外宣称是消化不良而死)。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叶卡捷琳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之时正值俄国历史上的动乱之秋。雄才大略的彼得一世去世后,俄国 就陷入了混乱时期(1725—1762年),37年间,俄国先后换了6个沙皇,造成国内政局不稳, 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对外政策方面,伊丽莎白女皇和彼得三世都采取了亲 普鲁士的政策,导致俄国在欧洲的极度孤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政治、经 济 和对外政策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调整。 大力强化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和贵族特权,稳定国内局势。叶卡捷琳娜二世开拓了了俄国的疆域,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工商业发展,使俄罗斯帝国迅速发展。但不断扩张消耗俄国财力,加强了农奴化。 叶卡捷琳娜二世深知自己统治的社会基础是贵族、农奴主,因此她尽量在政治和经济方面 满足贵族和农奴主的要求。特颁布了《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 贵 族是俄国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不承担任何国家义务,除去图谋反对沙皇的罪名之外,不受 任何法律限制和处罚。这一政策得到贵族们的欢迎,叶卡捷琳娜二世因此被尊称为“贵族女 皇”,她执政的34年被称为贵族专政的黄金时代。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的领土面积大为扩大,增至170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近3900万。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的34年时间里,俄罗斯帝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通往黑海的入海口,三次瓜分波兰,18世纪80年代,叶卡捷琳娜宣布: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归属俄国版图。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超级大帝国,女皇本人则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
1796年,她临终前说:“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