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为什么进不了教科书?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李定国为什么进不了教科书?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现如今写历史书的人并不总是可靠的,他们只会写关于非常非常出名的人,对于其他一些人物则不予以关注。因此,像李定国这样的人物当然也不会出现在历史书中。此外,历史书中往往存在许多错误和误导性的信息。如今,要想了解真实的历史,只能去翻阅十几年前的历史书,现如今出版的新历史书可以说是为了迎合流行趋势而流于俗套。
大家比较熟悉的清史叙事方式是围绕汉中原和汉文化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个人角度进行叙事的。因此,一些西南地区的历史事件往往会被忽略。京城到江南地区的历史都已经很多,要将这些历史都叙述完整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其他地区了。
3、其实还是李定国最后没有胜利,如果真的打赢了,那么最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了,李定国肯定也是非常知名的历史名人了。
以上就是关于李定国为什么进不了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题记: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
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
崇祯十年(公元1637 年),年仅十七岁的李定国率部将二万人,跟随张献忠驰突于豫楚大地。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 年),大西军攻湖北重镇襄阳,李定国薄城先登,一举奠定胜局。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 年)底,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封李定国为安西将军,与孙可望并称千岁,地位仅在张献忠和孙可望之下。
隆武二年(公元1646 年),张献忠死,李定国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道率大西军余部转入滇、黔,旬月之间即破交水、曲靖,占领昆明。随后,李定国率师东出,连克呈贡、师宗、通海、河西、蒙自、临安等地,悉平迤东;并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 年)破沙定洲所据大小三百余寨,平定全滇。
时逢乱世,天下汹汹,李定国以春秋大义自许,倡议举滇、黔、蜀三地归就明室,诚心辅佐,恢复旧京,荡清海内。
在云南,终日操演兵马,制造盔甲,一年练就精兵三万人。
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 年)三月,李定国率师东出,不一月,便连下沅州、遂卫、蓝田,兵锋直指湖南军事重镇靖州。负责镇守湖南的清续顺公沈永忠急派总兵张国柱领兵八千名往援。来得好!正靖州城外组织攻城的李定国掉头与张国柱部开打,才一顿饭功夫,张国柱部便抵挡不住,大败,损失兵将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其中满洲兵一百零三名)、战马八百零九匹,几乎全军覆没,张国柱仅以身免,踉跄奔回。
李定国既败张国柱,毫不停顿,回头再攻靖州。明军大胜之余,斗志正盛,气势如虹,一举克城,龟缩在靖州城内的清军发一声惊呼,四散溃逃。
取下靖州,李定国复挥军驰行两昼夜,走马取武冈,进逼宝庆,可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驻守在宝庆的沈永忠大呼风紧,赶紧派使者前往广西桂林请求定南王孔有德发兵来援。
孔有德与沈永忠有隙,见死不救。没办法,沈永忠只好弃宝庆北遁,先奔至省会长沙,但在长沙找不到应有的安全感,便继续逃命,逃往岳州。
湖南最大的清朝官员沈永忠狼奔豚突、逃命逃得这么夸张、这么抢眼,则清朝在湖南设置的许许多多道、府、州、县官就再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有样学样,一窝蜂跟着逃窜。
仅仅半个月多一点的功夫,偌大湖南,清廷所踞有的,不过岳州、常德、辰州(府治在沅陵)三地而已。
李定国跃马横刀,于俯拾之间就几乎遍复湖南全境。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湖南既得,则清定南王孔有德部便与湖广清军分隔,攫取孔有德性命的时候到了。
六月,李定国兵出祁阳,直取广西门户全州。
不过,孔有德也非泛泛之辈,他早年跟随毛文龙在海上起兵,转战几千里,虽然身为汉奸,为人所不齿,但用兵方面,堪称奇材。在李定国南下前的五月二十七日,他已派悍将孙龙、李养性增援全州,力保城池不失。然而,当李定国大军飚然而至,举手抬足间,便尽歼李养性之众,清军只蹄片甲不返。两员清朝悍将孙龙、李养性横尸阵前。
孔有德得报,慌忙带领桂林留守军队亲往扼险拒守兴安县严关。然而没有用,李定国不管你是镇南王还是镇北王,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阵痛打,结果,清兵大败,横尸被野。孔有德不服,再挑清锐部队在榕江排下阵势,要与李定国决一死战。兵未交,李定国的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孔有德的清兵便心胆俱裂,马匹听到象鸣更是颠厥乱跳。孔有德压不住阵脚,部众遂奔。李定国挥军掩杀,大获全胜。孔有德在亲从的死护下狼狈不堪地奔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
六月三十日午后,李定国大军进抵桂林城郊。
孔有德已被彻底打怕,深感桂林难守,急飞檄镇守南宁的提督线国安、镇守梧州一带的左翼总兵马雄、镇守柳州一带的右翼总兵全节放弃守地,领兵回援省会。然而,李定国军攻击力之强、攻势之猛,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根本等不到援军到来,桂林城已经易主。
七月初四,李定国以强弩压制城上火力,派大象队抬巨木撞击城门,桂林城武胜门大门被撞得粉碎,明军欢声雷动,一拥而进。孔有德仓皇计穷,遁走无路,急还旧邸,将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全部堆积在一室,手刃爱姬,闭户自焚而死。
次日,李定国发兵分取柳州、平乐、梧州诸郡县。民间纷起响应,明将之留粤西者,如胡一青、赵应选、马宝、曹志建等,相率来归。清定南王藩下提督线国安、总兵马雄、全节及各府、州、县官看势头不对,齐刷刷地窜往广东逃生去也。
八月十五日,随着广西最后一座坚城梧州被收复,广西全省宣告平定。
壮哉!
其自五月底出兵,到了八月中旬,攻无不克、战无不捷,横扫湖南、广西两省清军,真正的雷霆万钧、气吞山河。在李定国兵威的震慑下,清朝镇守广东的尚、耿二奸食不甘味、睡不安寝,遍发号令,要与广西接境的广东各州县文武官员相机退入肇庆,以保存力量。
广东德庆州属开建县(在今封开县东北)协守副将谢继元就早早响应尚、耿二奸的号召,弃城逃入了肇庆。不难想象,如果李定国能在这个时候稳固住广西,兵发广东,则两广便可重归大明之手。可是,在李定国如入无人之境地冲杀于湖南各州县时,清廷已经发动八旗精骑南下以挽救局势了。
顺治皇帝玩了一局大的,出手阔绰,令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自江宁移赴长沙,另派敬谨亲王尼堪,统十万之众,南下增援湖广。
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亦即多尔衮的侄子、顺冶帝的堂兄。此人很早就领军打仗了。天命年间,他就曾跟随努尔哈赤女真伐多罗特、董夔诸部。天聪年间,也多次跟随多铎进扰明朝锦州、宁远等地。此后,清军攻朝鲜、明清双方间的松锦大战、山海关外一片石狂扫李自成等等大战、恶战,无不闪现着他的身影,可谓身经百战、谙于战阵。
清军入关后,生活中的无节制享受、政治圈里的争斗倾扎,许多如阿济格、豪格、多铎、博洛、勒克德浑、满达海、瓦克达等骁勇善战的统帅英年早逝、未老先亡。
尼堪便成为了清廷现存为数不多的宿将之一。 尼堪原计划是经湖南入贵州,会同吴三桂、李国翰所统四川清军合攻贵阳。但计划赶不上形势,孔有德兵败身死,尼堪只得改变了进军方向,先占湖南宝庆府(府治在今湖南邵阳市),然后进军广西。
自努尔哈赤起兵与明廷叫板起,女真八旗军与明军相斗,几乎是无往而不利。明朝的多少牛人、猛人,都倒在这支军队的铁蹄之下。杨镐、刘、袁应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高第……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始终不能阻挡女真八旗军入关的脚步。
还有,号称晚明的第一猛将曹文诏够猛了,他在讨伐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战斗中追亡逐北,大显神威,可是,在大同城下,被女真八旗军打得没半点脾气。能使一百二十斤铁柄大刀,训有五万天雄军的牛人卢象升够牛了,但就偏偏死在女真八旗军的刀下。其余的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等辈,更在女真八旗军面前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
大明王朝的每支部队,都无一例外地患上了恐满症。就连把大明江山掀得天翻地覆的李自成,也被女真八旗军在山海关外的一片石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现在,女真八旗军再现战场,会有意外发生吗?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1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1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1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李定国的勇猛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大明末年崇祯时期,参加张献忠农民军,因为作战勇猛在张献忠的大西军中被称为?小尉迟?;二是满清入关以后,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灭亡,主动归顺南明政权,成为南明最后抗清的擎天立柱,以西南一隅抗住清军的进攻,?两蹶名王?惊动满清,让满清政府一度要放弃西南七省。他是南明抗清最后一面旗帜,明知南明大势不再,仍旧坚持守卫大明抗击清军,决不投降。
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顾诚《南明史》
年幼加入起义军,因为作战勇猛成为张献忠养子
李定国是陕西延安人,小时候家里穷十岁就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张献忠看他能打仗,长的也好看,就非常喜欢,认他做了养子。自此他就一直跟随张献忠,1641年他率领几十骑趁夜进入襄阳,攻占了当时明朝重镇襄阳,这里积累了明朝大量的物资,拿下襄阳城成为张献忠起义军由弱变强的转折点。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座军营 。由于他作战勇猛,时人称他为"小尉迟" 或"万人敌" ,是大西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当年由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大明政治局势陷入了一片混乱。而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趁机击败李自成部,夺得大明大片土地。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灭亡,随后清军矛头指向张献忠大西政权,满清一面派人招降,一面加紧军事部署。1646年,张献忠帅军北方抗清,李定国率部与清军交战,阵斩清军队长古朗阿、巴扬阿。可惜张献忠由于在西充凤凰山不幸中箭身亡,军队大乱被清军击溃。张献忠临死时嘱咐孙可望、李定国要归顺大明,联明抗清。孙可望、李定国收拢溃军后,继续转战重庆、贵州、云南。
竭力联合明王,肩负起抗清大旗
公元1646年十一月,明广西巡抚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年号永历,这是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当然这个政权也是极为不稳固的,到了1649年,清军相继攻占湖南和桂林,杀了瞿式耜,永历皇帝一路跑到了南宁,南明政权岌岌可危。此时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大西军在云南练兵备战,期间也平定了东川、南川、贵州等地的动乱,云贵一带成为大西军新的基地。
永历皇帝看到大西的力量强大,在1651年派使臣联系孙可望,封孙可望为冀王,1652年正月,孙可望派人将永历帝接到贵州安龙府。就这样大西军与永历政权的联合抗清阵线正式建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始皇有哪些值得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