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辩最终结局揭秘

人生百味 2023-10-08 09:22:09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刘辩最终结局揭秘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刘辩最终结局揭秘

刘辩的短暂帝位

刘辩历史上第十三位东汉皇帝,尽管在位时间短暂,但他仍然被认为是一位真正的皇帝。然而,由于他的统治时间太短,很多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多。

刘辩登基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仅从公元前189年5月15日到9月28日,总共只有133天左右。这段时间如此之短,实在令人惊叹。尽管如此,他仍然以皇帝的身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刘辩是汉灵帝刘宏和何皇后的长子,因此在灵帝去世后,他登上了皇位。然而,实际掌握实权的并不是他,而是他母亲和母舅。这个时候,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宫内纷争日益严重,刘辩被迫离开宫廷。后来他又返回宫中,但当时权力已经被董卓掌握,因此刘辩被迫废黜。他是东汉时期唯一被废黜的皇帝。

随后汉献帝登基,一年后,在董卓的威胁下,刘辩选择自尽,终结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当时他仅仅十五岁,命运之苦令人唏嘘不已。

刘辩的短暂帝位和命运的坎坷,深刻地揭示了东汉王朝的衰落和动荡时期。他的统治期间被内部权力斗争和外部势力控制,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尽管历史对他的记载有限,但刘辩作为东汉时期的一位皇帝,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纪念。

关于刘辩最终结局揭秘内容就是这些了,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之后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精彩的历史相关内容,不要错过哦。

历史上汉朝的皇帝刘扁被臣下毒死



刘辩简介


刘扁,汉朝年轻的皇帝,是汉朝皇帝和皇后何的儿子,皇后也是长子。汉灵帝死后,刘辩即位,史称少帝。刘扁在位不过几个月,很快就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汉武帝刘辩画像


公元189年5月,汉朝年轻皇帝刘扁继位,东汉第十二任皇帝。他15岁继承王位,但因为年轻,没有掌握实权。他的母亲何太后和他的叔叔何晋中掌握着国家大事。汉武帝末年,朝廷外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为了镇压叛乱,将军权下放到地方,最终导致各地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朝廷内部纷争不断,以何锦忠将军为首的外戚与以石长为首的宦官集团发生激烈对抗,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宫中变局,刘辩等人出宫避险。


何进想进一步杀尽宦官,就把州牧董卓叫到北京来帮忙。董卓奉何进之命入京,率军至咸阳园。当他看到远处的宫殿着火时,他带领部队迅速前进。天不亮,我就到了京西,拜见了迎接小皇上回宫的大臣。邵看到董卓率军,吓得哭了,流下了眼泪。董卓上前和语无伦次的少棣说话,旁边的陈留王则流利地回答问题。董卓暗暗觉得陈留王比少帝更有能力,于是有了改立陈留王的想法。


董卓入京后,自称司空。189年9月28日,董卓强迫何太后写下圣旨,汉少帝被废,改弘农王。没多久,刘便被董卓慈的毒酒毒死,年仅十五岁。刘辩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


汉代少帝刘辩


东汉末年的少帝刘辩,是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他在位仅五个月,英年早逝。他死时只有15岁。他在位的时候,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汉代少帝刘辩


在刘辩,汉高祖刘虹死后,年仅15岁的刘辩成为国王。换句话说,汉灵帝原本打算选的人不是刘扁,而是刘勰,陈留王。刘在大臣们要求立刘为太子时,评论他说:“刘很轻浮。如果你没有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你就做不了主。”然而汉灵帝死的时候并没有立太子,只是在临死前把刘玉鑫解托给了最信任的太监简硕。灵帝死后,简硕想立刘协为帝,最后被刘扁的国舅何进杀死。189年5月15日,卞继位为汉少帝。少爷即位后,国家大事大权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和叔叔何进手中。


杀了剑硕之后,何进想一举歼灭所有宦官,于是叫当时的州牧董卓去北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请求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但何太后没有。宫内以刀锋为首的外戚与宦官发生争斗,刘扁母子不得不出宫避难。


董卓领兵入京。当他从远处看到宫城着火时,他知道出事了。他立即赶往北京西部。当他听说少帝要回皇宫时,他和他的大臣一起去迎接他。在刘边看到董卓率领的大军,他害怕得哽咽了。随后董卓出面与刘辩沟通,刘辩吓得吞吞吐吐,而陈留王口若悬河,暗暗有了让刘协当皇帝的想法。


回宫后,董卓权投怀送抱,逼着何太后在崇德殿前写圣旨。九月


汉武帝刘辩即位时,灵帝驾崩,史称汉少帝。因为汉少帝在位时年纪很轻,实权掌握在他母亲何太后手里,他母亲垂帘听政,而他的国舅大将军何进。本来灵帝很欣赏的子女,也就是刘勰,但是因为何的强势,灵帝一直没有立太子。直到灵帝驾崩,何太后和何进联手助刘扁登上皇位。但是,野心勃勃的刀锋怎么会甘心只做一个将军呢?韩少弟是怎么死的,其实不关他叔叔何进的事,就是因为何进。


汉代少帝剧照


当时何进想杀了宦官,单独称帝,但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在宫外叫董卓帮忙。而何进在董卓前途未卜之前死于宫中乱局,汉少帝随何太后出逃,路上遇到了董卓。汉献帝怎么死,和董卓有很大关系。当时董卓看了邵皇帝和刘勰,觉得刘勰是个帝王式的人才。董卓入京后,自立门户,掌握了朝廷一半以上的兵力。同时,董卓知道朝野没有多少人被自己说服。于是,董卓制定了一个大计划,要废除它,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汉献帝。


董卓废少帝建立狄咸的第二年,各地开始揭竿而起反对董卓。董卓怕他支持少帝讨伐自己,所以想杀弘农王。董卓把弘农王放在一个柜子上,派郎中李儒去送毒酒。弘农王的妻子唐吉跳了一首歌后,要他喝下毒酒去死。由此可知,董卓毒死了汉少帝。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结局如何?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结局如何?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即高祖刘邦出生地),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之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传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

东汉献帝刘协,玄和四年(181年)三月癸巳(初一)日(4月2日)生。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中平六年(189年)4月汉灵帝去世,子刘辨继位。中平六年(189年)9月,刘辨被董卓所废,刘协被拥立为帝,时年9岁。改年号为?永汉?,12月又改为?中平?加上少帝刘辨的年号?光熹?、?昭宁?,这一年改过4个年号,是历史上同期改年号为最多的一年。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操手中。献帝在位31年,最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

刘协在幼年时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杀死,灵帝怕将他受到暗害,于是将他交予董太后抚养成人。汉灵帝在世时认为何皇后之子刘辩轻佻无威仪,其母董太后也数次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故想传位于刘协,但考虑到外戚何进家族在朝的势力以及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祖制,因此犹豫未决。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汉灵帝崩后蹇硕准备欲先诛杀何进而后立刘协为帝,故假托要与何进商量事宜,使人去迎接他入宫,但被何进识破。

后来刘辩在何进与何皇后的支持下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不久又转封为陈留王。何进被十常侍谋杀后,袁绍等人入宫诛杀宦官,刘协与少帝刘辩被宦官张让和段圭劫持出宫。后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救出。回宫途中遇到董卓大军,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董卓控制朝廷后,为了立威,废汉少帝,于九月甲戌日立当时九岁的刘协为皇帝,鸩杀何太后,以他挟天子而令诸侯。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董卓火烧都城洛阳,挟刘协迁都长安。

192年4月23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杀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但未能维持住关中的局势。不到一个月,192年6月1日,董卓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东汉政权。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后李傕又升为大司马,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

兴平元年(194年),三辅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谷值钱50万,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刘协命令侍御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长安城中饥民终于得到了救济。屯于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和屯于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与朝臣种邵、马宇、刘范(刘焉之子)联系,袭击长安,李傕派郭汜﹑樊稠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在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斩杀一万多人,马腾、韩遂败退回凉州。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四月,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杀樊稠而与郭汜相攻。刘协趁李傕、郭汜二人内讧之际逃出长安,在杨奉、董承等的护卫下,进驻安邑。次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随后曹操胁迫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接着,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献帝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自己的生命何时终了呢!?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为皇后。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认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于12月10日。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

?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汉,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以素服为他发丧。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东汉废帝刘辩生平简介


导读: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汉宫之楚声的悲歌,是东汉废帝刘辩临终前与爱妃唐姬的诀别之音。与心爱之人作了人生最后告别后,刘辩随即含泪饮鸩而亡,一代帝王就此殒命。
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曾逼迫西楚霸王项羽含恨别姬,那是何等威武;而今,他却被董卓逼到如此田地,真可谓刘汉王朝没落后的悲哀。
刘辩,汉灵帝之长子,生母为何氏。何氏出身屠户之家,靠贿赂选官才得以入宫,初为宫女,后来生了皇子刘辩后,地位不断攀升,从贵人成为皇后,其兄长何进也跃居大将军之职。在刘辩之前,汉灵帝曾有数子,均早夭。
为了好养活,刘辩从小就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本名,称他为史侯。继刘辩之后,王美人又为汉灵帝生一子刘协,自小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抚养。
随着何氏兄妹势力的做大做强,朝中立刘辩为太子的呼声很高。刘辩没受过严格的宫廷礼仪教育,礼节和气质远不如刘协,所以汉灵帝很喜欢刘协,而不喜欢刘辩,觉得他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后汉书,但迫于何氏家族势力和皇子长幼次序,故至死没有立太子。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后,刘辩在舅舅何进的强势拥立下当上皇帝,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刘辩即位后,东汉高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何进掌握大权,作威作福,朝廷比汉灵帝时更加黑暗。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因受汉灵帝托付,也为了一己之私,以帝轻佻不德欲立渤海王,何进见蹇硕心怀不轨,瞅准机会果断将蹇硕诛杀。
恨屋及乌,何进随即又把屠刀伸向蹇硕的同类,准备制造一场屠尽所有宦官的血腥事件,肃清宦官势力。
不料,还没有等何进下手,便走漏了风声,宦官张让等人先下手为强,设计将何进杀死。何进的下属将领袁绍等人见何进被杀,率军闯宫报仇,大开杀戒,见到宦官就杀,两千多名宦官死在血泊中。
张让、段圭等人见势不妙,劫持刘辩、刘协逃离皇宫。不久,张让、段圭被卢植追兵斩杀,其余的宦官投河自尽。期间,刘辩缺衣少食,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头,而最大的厄运却是遇到了董卓。
董卓虽然一介武夫,性格粗野,但颇具敏锐嗅觉和投机意识。董卓是何进请来诛杀宦官势力的帮手,途中听说宫中有变,刘辩被劫,立马前去迎驾,想以此捞取日后立足朝廷的政治资本。
颠沛流离中,刘辩不知董卓率军前来之意,内心恐惧,吓的哭泣流泪,与董卓对话也磕磕绊绊,语无伦次,倒是刘协神色从容,对答如流,对宫变经过无一丝遗漏。董卓此时已有了废掉刘辩而立刘协的念头。
回宫后,刘辩大赦天下,改元昭宁,取光明、安定之意,但这无法阻挡董卓乱政的步伐。董卓在成功收编了何进的部将兵力后,与其原先的西凉兵合为一处,实力大增,尤其是在杀掉丁原,得到万夫不当的大将吕布后,更是不可一世,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刘辩改元后的第三天,董卓主持群臣大会,申明刘辩年幼愚昧,不配当一国之君,接着逼迫何太后下诏书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皇帝。
废刘辩,立刘协,董卓之所以有此废立之举,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刘辩天姿轻佻,威仪不恪,给董卓的第一印象非常差;
其二,董卓与董太后同姓,刘协是董太后所养,董卓认为刘协是本家,且刘协时年九岁,比刘辩小,更容易控制;
其三,董卓初入宫廷,根基不深,群臣不服,通过废立皇帝提高自己的威望。刘辩被废后,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董卓擅自废立,祸国乱政,加之其恣意妄为,引发豪杰多欲起兵讨卓者资治通鉴。因担心群雄以迎废帝刘辩复位为名讨伐自己,董卓决定将刘辩害死。
初平元年正月,董卓派人进献毒酒给刘辩,并逼迫他喝下去。刘辩自知难逃此劫,含泪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后汉书,上演了一出弘农别姬。这位曾经名义上是东汉帝国最高首脑的废帝最终死于非命,时年十五岁。
以什么规格为刘辩下葬是个问题,刘协虽念及手足之情,但难免要看董卓脸色;再者,刘协和刘辩还有一些历史过节。当年,王美人怀刘协时,何皇后为保儿子刘辩的地位,曾逼迫王美人堕胎,王美人畏后,乃服药欲除之,而胎安不动,幸亏胎气异常稳固,刘协才得以出生见天日。
后来,王美人生下刘协后,气急败坏的何氏遂鸩杀美人,致使刘协自幼无母。
种种因素,刘协不能也不想为刘辩厚葬。当年二月,刘协下诏葬弘农王于故中常侍赵忠成圹中,谥曰怀王后汉书,即将刘辩葬于已故宦官赵忠生前为自己修成的墓穴。
赵忠是汉灵帝时期著名的十常侍之一,汉灵帝常说赵常侍乃我母,对赵忠等人宠信有加。后来,赵忠在宫变中被袁绍诛杀弃尸,其成圹也就成为一座空墓。把刘辩葬入赵忠墓穴,是刘协对这位皇兄的侮辱和报复。
一代帝王死后竟葬于宦官之墓,好在还有历经战乱的唐姬在墓园中与他相伴。刘辩死前,曾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幸自爱!,让唐姬为他守节,不能再嫁人。
刘辩死后,唐姬归乡里。父会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许。后来,董卓部将李_略得姬。_因欲妻之,固不听。刘协听说后,下诏迎姬,置园中,拜为弘农王妃。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