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严嵩历史真实形象这一内容。
严嵩这个名字在明朝历史上熠熠生辉。他的出生地是江西袁州府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然而,严嵩的聪慧和才华,在他的人生中点亮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父亲严淮是一个长期以来科考未成的文人,对于家中的儿子,寄予了厚望和期待。很幸运的是,严嵩从小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他十岁就通过了县考,十九岁便中举。这样的成绩,让他成为了家乡的骄傲。
然而命运总是善变的。年仅25岁的严嵩,在以乙丑科进士二甲第二名的成绩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却不幸罹患了重病。被迫退官回乡,他不得不面对长时间的修养与痛苦。这一休养,竟然过去了整整十年。这样的转变,对于一个有着宏伟抱负的青年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然而正是在严嵩最困顿的时刻,他展现出了真正的智慧和才华。重病期间,他不仅保持着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更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不久之后,他再次进入了翰林院,虽然已经35岁,但并没有被过去的挫折打击得心灰意懒。
幸运的是严嵩的文才夺人眼球。他不仅能吟诗作赋,还拥有出众的书法才华。这使得他赢得了当时政坛上重要人物夏言的信任和赏识。或许,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两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明朝时期文人风气极重,地域关系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机遇。
夏言对于严嵩的赏识,为他打开了政治大门。在夏言的支持下,严嵩得以在官场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历任诸多职位,屡建奇功,成为举世皆知的清官。
严嵩在政治上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努力,还源于他治国理政的出色才干。他专心致志,坚守清廉,秉公办事,为人民造福,深得民众拥戴和爱戴。
严嵩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他总能以顽强的精神和智慧战胜困难。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不仅满足了父亲的期望,也使他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在明朝历史中严嵩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众多起伏,但每次都能以他独特的才华和勇气迎接挑战。严嵩展示了一个人在逆境中坚持追求梦想的力量与勇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努力拼搏,就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创造辉煌。
幸运的是,才华横溢的严嵩,不仅能吟一口精彩的诗,还能写一手好字,这赢得了当时政治大佬夏言的信任,这可能与他俩是老乡也有很大关系。毕竟在明朝,文人是分地域的,严嵩和夏言是一个地方的,所以更容易照顾。
在夏言的照顾下,严嵩从翰林院的庶吉士到南京翰林院侍读,升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一直到南京吏部尚书的位置,此时他离进入内阁只有一步之遥。
这时,他发现他的老板夏言,成了他仕途上最大的障碍,他花了六年时间才扳倒夏言,然后以太子太保和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成为大明王朝的首辅大人。
在他的23年内阁生涯中,他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党派严党。由于明世宗喜欢追求长生不老之说,所以严嵩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营建斋宫秘殿,严重浪费了金钱和劳动力。
此外他还排斥异己,诬陷忠良,利用采木、采香、采珠、采玉的机会,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引起许多地方的抱怨。更有甚者,在把持朝政的时候,公开买卖朝廷的官位,导致很多胸无大志之人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后来因为明世宗对严嵩父子产生了厌恶之情,这才有了严家被查抄的事情。当明世宗从严家中发现大量金银珠宝时非常的生气。
念及严嵩已经老了,了免于一死。但他的儿子严世蕃则被斩首,其所有的财产也全部被没收。此时的严嵩年老体弱,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艰难,他最终死于贫困和疾病。
可以说,严嵩的结局,对于其一生所作所为,真的不算什么了。他的一生迫害的人无数,自己好歹能死在病床上,且算高寿。
本文总结了关于严嵩历史真实形象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的相关内容,我们强烈推荐您关注我们的。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历史文化的探讨。
【严嵩画像】
嘉靖三十七年,刑部的几名官员联手行动,决定在同一天参劾奸相严嵩。他们是: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翀、董传策。严嵩对此并不意外,而这三个人也分别遭到严惩,全部发配边塞远地。
严嵩当政二十年来,凡是上疏参劾严嵩的,基本上都没有好结果,其中以锦衣卫沈炼与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最为惨烈。此时,还有一个人处心积虑要扳倒严嵩,并且力图一步到位,绝对让他翻不了身。这个人,就是每天和严嵩一个办公室的同僚:徐阶。
徐阶也是官场斗争的老手,他也和严嵩养子严世蕃一样,极能揣摩皇帝的帝王心术。他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徐阶画像】
嘉靖四十年,大火焚烧了皇帝居住的西苑,宫殿化为一片废墟,应如何善后,大臣中发生了分歧,严嵩不知道是怎么搞得,居然出了一个极其作死的主意:“建议皇帝迁往南苑(重华宫)”这里是曾经关押皇帝朱祁镇的监狱,世宗皇帝又是一个极讲忌讳的人,对严嵩的建议耿耿于怀。
这一切,都被徐阶看在眼里,他已经暗中察觉到皇帝对严嵩的厌恶。
于是,他半夜三更派人通知御使邹应龙撰写好弹劾严嵩的奏疏。
果然,徐阶的判断极为准确,皇帝接到了奏疏,立即下旨:“勒令严嵩退休,逮捕严世蕃,流放边疆。”
徐阶的直觉是:这还不算完。指不定哪一天皇帝想起严嵩,再重新起复使用,这是徐阶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偏偏世宗皇帝对严嵩感情那么深,每次看到严嵩的背影,他总说很像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所以,严嵩翻盘的几率相当大。
【嘉靖皇帝画像】
谁知严世蕃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说是遣送边疆区就急了,一向骄奢淫逸的他哪能受那个苦,他走到广东南雄,摆了个POSE,就撤了,偷偷溜回老家。都说严世蕃聪明,这个时候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回到老家后不但不低调,还大兴土木,准备延续在帝都的豪奢生活,这就引发了袁州府推官郭谏臣的注意,他到严府打探情况,督工的严家家奴嚣张跋扈,不仅态度傲慢,居然无礼至于向郭大人扔石头块,这些可闹大了。
郭谏臣先是找到巡江御史林润,两下一合计,向皇帝控告严世蕃在家乡以建造府邸为幌子,聚众通倭准备谋反。疏入北京,嘉靖皇帝览奏大怒,将严世蕃捉拿问罪。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在北京得到消息后派人快马加鞭通报严世蕃,严世蕃接信后想跑回被发配的边塞,谁知道被林润看死了,没有跑掉,所以,严世蕃被顺利抓捕归案。
说起明朝的严嵩,大家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奸臣。人们的心中严嵩就是一个无外无恶不作,陷害忠良的奸臣。其实历史上的严嵩虽然不是忠臣,但绝非大家认为的无恶不作的奸臣。严嵩从小就非常聪明,19岁就是举人了,26岁中了进士。
他的家庭十分贫寒,甚至连科举的钱都是妻子家拿的,他的功名也是完全靠个人努力所得。他感情非常专一,一生只娶过一位妻子,夫妻两人感情也非常好。严嵩之所以后世评价这么低,一大半是替当时皇帝背的黑锅。严嵩当政时已经是嘉靖中晚期。那时候的嘉靖并不像最开始那样勤于国事。
严嵩在位期间还是干了很多实事的,他面对国家财政崩溃,南北两线都有战争的情况下,勉强支撑着朝政大局。在北方通过一系列措施暂时安抚了侵略者。在南方为了平定倭寇,他一直支持东南总督的各项政策。正是在严嵩的支持下,当时的将军才能放手大胆的实施自己平定倭寇的策略,为最终平定倭寇奠定了基础。
虽然严嵩并不能说是一个好人,他也干了一些打压政权,结党营私的事情。尤其是他的儿子严世蕃绝对是一个大坏蛋。更可笑的是严嵩这个奸臣当了20年的宰相,家里被抄家时,总共只有200余万两白银。而一直被认为忠臣的徐阶,经常说自己两袖清风,但是他江南的水田就有20多万亩,这些水田的价值加起来可超过400万辆,看来奸臣和忠臣都不合格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6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陶渊明是唐朝还是宋朝诗人?
下一篇: 商景兰的生平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