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萧宏,南北朝第一草包将军,还没开打就逃跑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21:39:24

萧宏,南北朝第一草包将军,还没开打就逃跑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此人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萧宏!萧宏系出名门,出自兰陵萧氏,排行第六,他的三哥就是梁武帝萧衍!据史书记载,萧宏长得很帅,身材高大,将近两米,“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但其实萧宏“中看不中用”,文也不行、武也差劲,并没什么才能,不过萧宏有个好哥哥。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加封六弟萧宏为临川郡王,此外还有一大堆官职,“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南徐州诸军事、后将军、扬州刺史”。梁武帝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是通过起兵造反的方式,夺取的皇位,建立的梁朝,所以梁武帝特别信任自己的兄弟,不敢轻易把兵权交给外人。

梁朝自从建立以来,一直和北魏发生战争,丢掉了不少土地。到天监四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梁武帝决定大举北伐, 夺回淮南地区。这年梁武帝倾全国之力,调动数十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为了筹措军费,梁武帝甚至下诏“王公以下各上国租及田谷,以助军资”。

梁朝的这支军队虽然可能没有百万之众,但“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连北魏方面都承认“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另外这支军队中还有许多久经沙场的战将,如果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势必会取得成功。但可惜的是主将是萧宏!

北伐之初,梁军进展颇为顺利。丘迟用一封信,就将北魏大将陈伯之劝降,接着梁军前部占领梁城,大军兵临洛口。此时梁军已经该主动进攻,但是萧宏没有军事才能,听说北魏援军将至,“畏懦不敢进”,还与诸将商议退兵。结果诸将们反对撤兵,萧宏只好顿兵于此,同时他拒绝出兵。

北魏方面得知后,派人给萧宏送了一份礼物,“遗以巾帼”,并编了一句歌谣“不畏萧娘(指萧宏)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两军相持到九月,北魏军队还没发动攻击,梁朝百万大军不战自溃败,原因是梁军主将萧宏“失踪”了。原来晚上的时候突降暴雨,狂风呼啸,萧宏以为是北魏来袭,居然弃军而逃。

诸将发现主将不见,于是军心大乱,“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百万梁军未经一战而损失惨重。当萧宏乘坐小船渡过长江,来到白石垒时,天已经黑了,要求开城。驻守此城的将领是萧宏的侄子萧渊猷,他一点没给六叔面子,“百万之师,一朝奔溃,国之存亡,未可知也。恐奸人乘间为变,城门不可夜开”。

萧宏战败后,北魏军队趁机南下,幸亏老将韦睿在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军队,才保住江南半壁江山。至于败军之将萧宏,梁武帝也没有怪罪他,即使萧宏意图不轨,但梁武帝还是宽恕了他。

魏晋南北朝名人有哪些?

1、高洋

齐文宣帝高洋,字子进,鲜卑名侯尼于,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北齐神武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成就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他还精通乐理.对于音律很有研究。祖冲之又著有《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等关于哲学的书籍,都已经失传了。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3、陈武帝陈霸先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4、任昉?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任昉幼年时刻苦好学,才华横溢,知名乡里。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齐永明二年(484年),被丹阳尹王俭聘为主簿。后来进京官拜尚书殿中郎,随后又调任为竟陵王萧子良的记室参军,后因父丧而辞官。

5、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生于会稽始宁。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也是一位画家,他绘画的题材是“菩萨像”,并且,其壁画《菩萨像》即使经历了晚唐灭佛浩劫,仍然幸存六壁之多

可见谢灵运生前所画的《菩萨像》作品,在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而在艺术上也应该是很有自家风格的。所以绘画界认为,谢灵运绘画与六朝时期诸名家一样,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且是以“佛像”类创作蜚声画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霸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任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灵运

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在历史上是一起怎样的事件?

侯景乃反复无常之人,他先为北魏镇兵,后为东魏大将,再就萧梁为臣,最后又起兵反梁。他与梁武帝之侄萧正德相互勾结,轻取健康,囚梁武帝于台城文德殿。他奸 *** 女,纵兵抢掠,结交狐朋,毁坏城池,阴谋自立,为害达三年之久,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如此奸诈之人竟得势到如此地步,个中原委,不可不察。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乱的时期,兵连祸结,朝秦暮楚,短命王朝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替。在这历史大变乱时代,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一件颇具典型性的血腥事件一侯景之乱。

侯景,羯族,北魏怀朔镇人(今内蒙古固阳),是个反复无常之人。早年,由镇兵渐渐擢升为镇功曹史,后又参加过六镇起义,不久就叛降北魏尔朱荣,并且充当了镇压六镇起义的急先锋,生擒六镇起义军首领葛荣,因功升迁为定州刺史,由此而扬名。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高欢掌东魏大权,同属怀朔镇的欢和侯景,他们早就相识且甚相友好。

当高欢灭掉尔朱荣后,侯景又投靠高欢,成为高欢手下一员大将,历任吏部尚书等官职,封濮阳郡公,拥兵10万,镇守河南13州。公元547年,高欢去世,世子高澄继位,他和侯景有怨,要召侯景至邺。侯景知道祸难将至,即向萧梁求降,又向西魏求援。此时,东魏已将侯景团团困于长社(河南长葛县东),西魏王思政等援军至,东魏军退,王思政进人该城。西魏深知侯景狡诈多变,便采取陆续接管的稳进策略,逐州逐镇地占领侯景献地7州13镇。同时,西魏为免留后患,又召侯景入长安,企图解除他的大权。

侯景这时正受着高澄军队的追击,不久为东魏慕容绍宗所败,丧失甲士4万人,马匹4000,辎重万余辆,仅和他的心腹数骑渡淮而南,收集战败散马步兵100多人,袭据了寿春城。侯景前有东魏追兵,后有西魏施压,决计加快投靠佞佛成痴的萧衍政权,以保存实力,审时度势,东山再起。当侯景向梁武帝求降时,梁朝众臣极力反对。但梁武帝对佛教入了迷,称其在梦中见天下太平,侯景来降,已符其梦,于是决定接受侯景的投降。昏庸的梁武帝企图借侯景的势力乘机恢复在中原的统治,加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使持节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

同时封他为南豫州刺史。侯景是十分狡诈且贪得无厌的人。侯景谋求投降萧梁之际,梁武帝派他的侄子萧渊明,率军北上,声援接应,不料主将无能,士兵怯战,在寒山堰一战中,梁军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东魏生擒活捉,东魏取得军事的胜利后,在外交上也展开攻势。东魏要求萧梁,只要除掉侯景,萧渊明和其他战俘一概归还,意在离间梁武帝同侯景之间的关系,坐收渔人之利,梁武帝也不加思索,回答东魏说:贞阳(萧渊明为贞阳侯)且至,侯景夕返(遣返V’同意了东魏的议和条件。侯景当初有意投降梁武帝,是因看到梁朝政权的腐朽,旨在将来染指萧梁政权,他曾说:我取河北不成,取江南却有把握。因此,东魏和萧梁议和,他深为不满。另外,侯景降梁后,为了求得南夫豪门的支持,扩大自己势力,曾求娶王谢世家之女,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以朱张以下访之。这使侯景内心受到羞辱,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公开叛梁。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在寿阳起兵反梁,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麟、太子左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名,另又密结临贺王萧正德,在建康作内应。侯景军队袭取州(今安徽滁县),直逼长江北岸,威胁建康。梁武帝只命太子家令王质,率兵三千巡防江遏,不久又调任丹阳尹。后又派他的侄子萧正德布防长江,保卫京师。萧正德是萧衍弟萧宏之子,早年梁武帝无子,把萧正德过继过来,立为皇储。后来,萧衍又得亲子萧统,遂将萧正德送还萧宏,萧正德失去了称帝机会,一怒之下投降了北魏。北魏后来内部混乱,他又回来,内心对萧衍却一直耿耿于怀。侯景为推翻萧衍政权,借机诱惑煽动萧正德,以拥戴他做皇帝为诱饵,约他作内应,二人联手对付萧衍。当侯景自采石矶渡江时,萧正德以大船数艘来接应,渡马数百匹,兵八千,大大方方地过了长江,首都建康竟无人知晓。等侯景军进人建康城时,太子萧纲才匆匆忙忙向梁武帝萧衍面请措置。梁武帝命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内外诸军事,羊侃为副,分命诸将守卫都城各处。这时,权欲熏的萧正德 *** 地勾结叛军,大开城门,侯景不费刀枪之功,入居建康,拥有石头城、白下城,集中兵力围攻梁武帝萧衍的宫城一一台城。

侯景攻台城一时难于得手,就纵兵抢掠,大肆斩杀高门贵族,并把被他们奴役的家奴加以任用。如朱异家奴投侯景后,侯景封他为仪同,且让他披锦袍,骑马在城内显示说:朱异五十年仕宦,方得中领军,我始仕侯王,已为仪同。于是奴僮竟出,皆得其志%侯景围台城时间一长,各地被征召前来救援京师的军队陆续到达,约有二、三十万,但莫有斗志,自相抄夺而已;梁武帝的一些亲骨肉也根本无真心勤王,他们巴不得粱武帝一死,自己捞个夺位的机会。所以,尽管他们拥有优势兵力,但大多淹留不进,且彼此之间也是更相妒忌,不肯奋击。

这时,侯景更是为所欲为,放心大胆攻城了。经过130多天的攻城之战,台城终被侯景拿下,号称皇帝菩萨的梁武帝萧衍也了侯景的阶下囚。各地勤主师或#或走,作鸟兽散。侯景控制朝廷后,自称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录阀书事,不久翮脸杀死了萧正德,梁武帝萧衍也被活活饿死在台城内的文德殿。:梁武帝萧衍死后,侯景暂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实际上侯景控制全部大权。公元550年改为大宝元年,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简文帝徒然惊怪于将军岂有宇宙之称,而不知他已是侯景俎上之肉了。

公元551年(大宝二年)8月,侯景废简文帝,随后用土囊压死他,而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到公元551年,侯景终于采取公开的行动,逼3|萧栋禅让,亲自粉墨登基,自立为汉帝。当侯景攻下台城后,梁武帝萧衍#七子秦绎,时为镇西将军督荆州剌史。大宝二年初,侯景为平定反对势力,#军西(上,讨伐萧绎。一路进展顺利,进郢州,围巴陵(湖南岳阳市)。后萧绎乘领军将军王僧辩拒战,又派胡僧等为后援,大败侯景军,迫使侯景军退回康,玉僧辩带兵沿江追击。

侯景败回建康后,于十一月称帝,改元为太始。次年(公元552年),王僧自江州出发,攻克芜湖,直指建康。同年三月侯景战败,用皮囊盛着他的两儿子,挂于马鞍,与数百骑东逃,又为追兵所败,剩下黎十人,乘独木舟逃跑,两个儿子也被椎入水中,而他却从沪渎入海。这个狡猾多变的封建军阀,覆灭之灾,途中被羊所杀,送尸建康。扰害3年紊的侯景之乱至此告终侯景发动的叛乱,虽然只有几年光景,却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他纵兵抢掠,奸 *** 女,无恶不作。侯景叛军初围台城财,城内尚有男女10多万人,城破之日,只剩下二、三千人,城里横尸重沓,血汁漂流,无法行路。

侯景入城,聚尸焚烧,烟气张天,臭闻数十里。作为梁朝都城的建康,储藏着很多粮食。侯景军占领台城后,把石头仓、常平仓的粮食吃个净光。随后,侯景还纵容士兵抢掠百姓食粮,连殿堂上的鸽子都被吃尽,

即使屠马也要杂以人肉,疾疫而死者大半。昔日拥有20多万人的繁华都城建康,经过洗劫而化成一片废墟。侯景攻取建康后,又分兵攻略吴郡、会稽、广陵等地,一路烧杀破坏,把个号称最为富庶的三吴地区,破坏得残败不堪,许多建筑物都被破坏,东宫台殿所藏图书数百橱,全被烧掉。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百骨成聚,如丘陇焉的凄凉景象成为当时侯景之乱局面的真实写照。江南百姓对侯景的暴行恨之入骨,这正是侯景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当侯景的尸体运到建康时,老百姓争着割他的肉吃,吃尽他的苦头的百姓,甚至焚骨扬灰后还以灰和酒饮之以解心头之恨。侯景之乱使梁朝的寿命大大缩短,萧衍同室子孙侄辈纷纷借机图谋称帝,地方军阀拥兵自重。百姓对官兵之暴虐深有感触,在《南史》第80卷《侯景传》中记有佥以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在这种情况下,梁末重臣陈霸先于公元557年10月夺取了梁的帝位,建立陈朝。

梁武帝佞佛以保帝位,终未避免帝位之覆灭,导致侯景之乱,在于他佞佛成痴,视民如草,不修政治,宠信王臣。侯景之乱,导致萧梁统治寿终正寝。

为什么有人说草包将军官二代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开创了永乐盛世,有人戏言,李景隆才是这次大变革的真正的大功臣,咱们仔细品一品,这段历史发现这段话还真的有一点道理。

  李景隆其人

  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好外甥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可是大明朝顶级的军事将领,但是父亲是英雄,儿子未必是好汉,李景隆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可是当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建文帝环顾四周,发现能征善战的老将都已经被自己的好爷爷给定点清除了,为难之下,他选择了李景隆,给了他60万大军前去扫平燕王叛乱。 

  竟然率军逃跑

面对绝对优势的兵力,李景隆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但是在面对军事经验更加丰富的朱棣的时候,他接连受挫,就让他原本的信心消失殆尽,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朱棣其实是在赌博,已经是一把梭哈了,朱棣根本输不起,很有可能他输一把就全盘皆输,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保持进攻态势,围而不打,朱棣就吃不消,以一郡之力对付全国,这毫无疑问是以卵击石。

  此时此刻他指挥的军队在人数装备甚至在伦理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军事人员没有太大的损失,依然维持着对敌人的巨大优势,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竟然跑路了,没有受到重大挫折的情况下,跑路了,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第二次,凭借这个操作,这个老兄绝对属于不战成名,大明军队之耻!

 开城投降

 可是建文帝的操作也让大家想不通,面对这样一个逃跑的将领,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惩罚,后来还让他担任守卫南京的重任,可能是考虑到她和自己是实在亲戚吧!但是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兄同样和朱棣也是实在亲戚,所以在这场大明朝的南京保卫战中,李景隆,直接来了个开城投降,朱棣的大军由此进入了南京,从此,永乐皇帝替代了建文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景龙还真的是大功臣,是永乐皇帝的大功臣,先是讨伐的时候放水,率领大军逃跑,然后又是在固守天下最坚固的城池南京的时候,直接来了一个开城门投降,这种功劳绝对是大大的,说这是永乐朝靖难之役,头号功臣还真的说得过去。

中国历史五大草包将军 那个最不中用?

中国历史五大草包将军:

1, 李广利(西汉)

俗话说,一个将军打败仗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打败仗,李广利身为汉武帝统治后半段的 最高 军事统帅,居然能够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实在让人?佩服万分?。

李广利,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虽然同为外戚,可李广利比起之前的卫青霍去病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外戚统帅横扫漠北,打得草原悍狼匈奴嗷嗷狂逃,大概是受了卫霍二将军横扫千里的鼓舞,汉武帝在其晚年似乎患上了?外戚依赖症。?似乎认为只有外戚才是最好的统兵大员,同为汉武帝大舅子的李广利就这样平步青云,在卫青去世后接替了大将军的职务,而他面临的是比卫青好的多的形势:强大的匈奴早已经威风不再,西域的小国更实力有限,以汉朝强大的军力和国力,放在他手上不是指哪打哪吗?可问题是:李广利实在不是这块料。在这个历史时刻,李广利这位庸才粉墨登场,差点把汉匈战争的大好格局都赔进去。

二征大宛,李广利率六万大军出塞,屡战屡败,虽最后勉强迫使大宛投降,可汉军的损失居然高达六分之五,这样的?胜仗?居然还未让汉武帝清醒。之后三征匈奴之战,汉武帝壮志满怀,一心要把匈奴赶尽杀绝,可李广利实在让他失望了。第一次征匈奴,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在天山大战右贤王,先胜后败,被匈奴人重重围困,险些脑袋搬家。比起霍去病一万铁骑横扫河西的壮举,李广利真该惭愧到家。不过这次毕竟面对匈奴优势兵力,还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动了血本,把二十一万大军交给李广利,与匈奴单于10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汉朝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全身而退,可这次毕竟还算把部队完整的带回来,不算太丢人。第三次征匈奴却真让汉朝血本无归,李广利率七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先是打了个开门红,迫使匈奴撤军,可之后又被匈奴来了个反包围,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此战使汉朝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诏,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战争。可幸的是,汉朝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匈奴虽然三次挫败李广利,却始终没有改变汉匈战争的大格局。

不但打仗不行,李广利的人品也着实有问题,此人打仗无谋,为官却阴狠奸诈,实在是聪明用错了地方。他在任大将军期间,勾结丞相刘屈髦,结党营私,陷害太子,直接造成了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作为将军,他更是忌贤妒能,排斥异己,征匈奴期间,坐视李陵孤军被围而不救,断送了一个名将的前程,而自己最后也兵败投降,可悲的是当汉奸也没当好,投降没多久就被匈奴重臣卫律陷害身死,真个是干啥啥不行。如此无德无能之人,竟然把持西汉军权数十年,实在是汉武帝统治后期的一大败笔。可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的大舅子呢,真个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2,王玄谟(南北朝?宋)

大词人辛弃疾在南宋国破山河在的时代里曾悲哀的赋词感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正是南朝宋国北伐中原的典故,在南北朝分裂的大格局下,宋国本来是最有希望缔造南方统一北方奇迹的王朝。在经过刘裕和刘义隆两代帝王励精图治以后,南朝宋国国力富庶,兵强马壮,出现了南北朝时代最好的政治局面---元嘉之治。而北方的鲜卑北魏初步完成了统一,正是立足未稳之时,南朝原本迎来了他们一统中国的最好时机,连南朝当政的宋文帝也憧憬起?封狼居胥?的伟业了,只可惜将熊熊一窝,一个叫王玄谟的庸将横空出世,最终缔造了?赢得仓皇北顾?的滑稽结局。

王玄谟出身南朝世家大族,字彦德,太原祁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北朝鲜卑燕国的大将,可谓是将门之后了。说起来,王玄谟的优点也是不少的,比如说他善谈吐,能说会道,宋武帝刘裕就是在与他交谈后大为赞赏,从此大加提拔。而且他的人品也不坏,甚至刚直敢言,在后来刘宋暴君乱政,大杀宗室的时候,正是他直言抗争,才避免了更多的流血事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有理想的人,在南朝世族满足偏安的情况下,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就是他鼓动宋文帝?封狼居胥?,终于激起这位君王热血满腔的梦想。只可惜,能说的未必会做事,品德好未必能力强,志大更有可能才疏,王玄谟在刘宋北伐时候的拙劣表现就是证明。

公元450年,刚刚结束了对北朝汉族世家大清洗的北魏太武帝举兵南征,宋军在彭城严防死守,硬是挡住了魏军的铁骑。大好形势下,宋朝终于在七月举兵北伐,兵分两路杀入北方大地,当时,北魏因持续的民族压迫,已经民怨沸腾,中原百姓纷纷起兵,组成义师声援南朝北伐军。王玄谟作为大将随东路军经黄河入山东,一路连下数城,可谓势如破竹。然而就在大好形势下,王玄谟的拙劣表现开始了,先是他对归附过来的中原义军非常不信任,不但肆意拆散,更在占领区横征暴敛,使宋军大失民心。然后在事关北伐战局的滑台之战中,面对这个本可轻易攻克的小城,王玄谟却因贪图城中财物而禁止使用各种攻城器械,结果围城200多天却始终不能拿下,反而给北魏赢得了集结兵力反扑的时间。事情到了这步还不算太坏,如果宋军稳打稳扎,即使不能击败魏军,做到全身而退也不困难,可王玄谟在迎战北魏增援部队的时候,被北魏军浩大的声势吓破了胆,直接发挥了其另一大特长---跑。丢下前线的数万军民仓皇南逃。导致丧失主将的宋军即刻陷入到北魏铁骑的包围中,最终被打得全军覆没。此战也成为元嘉北伐的转折点,本来之前宋朝西路军在河南连战连捷,东路军虽面临北魏增援部队,可依然是个相持局面,北伐形势原本大好,可滑台一败,东路军全玩完,西路军独木难支被迫撤退,北魏居然趁势杀入南朝境内,兵逼长江,若非藏质,沈璞等一批名将殊死奋战,阻挡北魏骑兵南下,刘宋王朝估计也得落个二世而亡的结局,这一切的一切,竟全因王玄谟一而在再再而三的愚蠢表现而造成的连锁反应。若不是日后王玄谟对刘宋王朝忠心耿耿,真怀疑他是北魏派过来的内应。在刘宋北伐失败后,鲜卑人渐渐稳固了他们在北方的统治,后任的鲜卑帝王以渐进式的汉化政策,逐渐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南朝统一中国的最好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

不过话说回来,元嘉败后,王玄谟在刘宋朝廷里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他整治南方侨置郡县,减轻百姓负担,更阻止了刘宋末代暴君的一些暴行,着实还是干了不少好事,史书上说他刚直严正,还是个坚持原则的能臣,只可惜术业有专攻,统兵打仗实在不是他的所长。最终让南朝丧失的最好的收复中原的机会。不过或许因为滑台之败是王家抹不去的耻辱,之后王玄谟的家族肯定是加强了子女的教育工作,出了不少能人,后代里不仅有王维这样的大诗人,还出了一位在盛唐时代打遍吐蕃突厥无敌手的常胜将军---王忠嗣。

3, 鲜于仲通(唐朝)

把鲜于仲通列入十大草包将军的名录里,笔者个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说实话,他是个草包不假,可把他算做将军,实在真是勉强的很。不是因为他级别不够,而是他能力真的有限的可以。

鲜于仲通,名向,渔阳县人,寄籍新政(今四川东南部)。说起来,鲜于仲通本人和带兵打仗原本是没什么缘分的,他家是四川当地的 富豪 ,从小就勤攻诗书,还在科举里中了进士。不过鲜于仲通读书有专攻,救世济民的本事没读出来,带兵打仗的道道也一窍不通,却从满册书卷里学来了不少溜须拍马的本事,并很快学以致用。早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四川穷困潦倒的时候,鲜于仲通就认定他是个?奇货?,经常资助他,后来杨国忠凭着妹妹杨贵妃的关系平步青云,自然下死力的报答鲜于仲通,鲜于仲通因此平步青云,终于成了手握四川军政大权的剑南节度使。本来这样的事也不可厚非,身在官场,谁没有点钻营的手段,可打仗实在不是闹着玩的事,加上鲜于仲通此人人品实在太滥,他拼命巴结杨国忠,横征暴敛,将四川祸害的民不聊生。任用酷吏压迫临近的南诏等国。结果,他所信任的酷吏张须陀强暴了南诏王妃,使南诏与唐朝几十年的友好关系彻底告吹,闯下了塌天大祸。

天宝十年,为报张须陀辱妻之仇,南诏发兵攻唐,将奸污南诏王妃的张须陀大卸八块,由此,也拉开了鲜于仲通这位边镇大将一系列草包式军事指挥的序幕。战事打响后,鲜于仲通急于抢功,率8万精兵杀入南诏境内,别说,唐军的浩大气势一开始还真把南诏吓住了,鲜于仲通很快兵逼西洱河,南诏国王阁罗凤慌忙派使者求和,并一再表示,只要唐朝能够退兵,南诏愿接受唐朝的一切条件。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唐朝已经有台阶下了,更何况此时唐朝最大的对手是吐蕃,南诏的存在更可以被当做防御吐蕃的屏障。然而短视的鲜于仲通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南诏的求和要求。为求自保的南诏只好背水一战了,唐朝丧失了本可不战屈人之兵的最好机会,但七万唐军获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然而鲜于仲通马上又走出了另一步臭棋:他拒绝部将提出的稳进的建议,派大军饶到苍山背后,很想演一出前后夹击全歼强敌的好戏,想法是不错,可太不切实际了,唐军的西面,正有吐蕃的边军在虎视眈眈,值此危机时刻,南诏不可能想不到向吐蕃求援的一招,可鲜于仲通长着猪脑子,硬是对吐蕃的威胁视而不见,事实果然如此,唐朝派大军企图饶苍山发动进攻,却正好让部队的侧面暴露在吐蕃人的眼皮底下,南诏和吐蕃合军从两线发动袭击,将唐军拦腰斩断,于是一场原本势如破竹的胜利很快变成了脆败,六万唐军被杀,尸首堆满了山谷,鲜于仲通想给敌人来个前后夹击,最后却被人家来了个前后夹击。可恨的是,唐军全军覆没,却只跑了这个无能统帅鲜于仲通,在杨国忠的庇护下,他不但逃过了兵败的惩罚,反而平级调动为京兆尹,然而几年后,他因小事得罪了后台杨国忠,最终被贬官,小人枉做了小人,但下场还不算太坏,因为他去世于安史之乱的前夜,坏人得善终,真是老天无眼。

鲜于仲通一辈子就打了这一仗,说他是个草包,原因自然不仅仅于此,身为边镇大将,他生性贪婪,只知道横征暴敛迎合权贵,却全无一个将领应有的战略眼光,唐朝与南诏一百多年的友好关系毁在了他手里,直接把原来的朋友推向了敌人吐蕃的怀抱。更要命的是,西洱河之败让唐朝把四川地区的精兵几乎赔光,使四川防务能力大为削弱,。南诏坚决投靠吐蕃,配合吐蕃连年祸害唐朝边境,给四川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其为祸一直延续到中唐时期。这样一个品行低劣的小人,仅仅因为投靠了杨国忠就得到重用提拔,政治环境如此糟糕,就算没有安史之乱,盛唐黄金时代的结束,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4, 范雍(宋朝)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有句名言:?不要做你的敌人期待你做的事,因为你的敌人正盼望你这样做。?从这个意义讲,对于西夏开国君主元昊来说,曾担负北宋西线防务的范雍一定是元昊最喜欢的敌国将领,在西夏由弱变强崛起河西的过程里,元昊想让范雍干什么,范雍就干什么,真比元昊的亲儿子还听话。

说起来,从人品角度看,范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为官清廉,勤于政事,百分之百的好干部形象。更可贵的是,他性格刚正不阿,在皇帝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比如在北宋?天书封禅?闹剧中,他坚持真理,坚决反对皇帝搞?封建迷信?,终于使国家不用再劳民伤财。而且他为人也非常正直,善于选拔推荐人才,在北宋朝廷里名声实在不错。可人品好归人品好,范雍打仗却是个外行,加上身上文人特有的认死理的倔劲,使他不断在宋夏战争里屡出昏招,最终搞得半生英名尽毁。说起来,范雍的兵败,只能算是北宋文官带兵制度的悲剧了。

范雍镇守西部边陲的时日,正好是西夏王元昊在历经两代人蛰伏修炼,终于破茧而出的关键时代。结果,范雍任延州知州时,元昊终于扯旗自立,拉开了宋夏战争的大幕,并将攻击的首要目标选在了范雍镇守的延州上。由于宋朝在这条防线上守卫甚严,于是元昊便首先致书范雍,提出要去宋朝议和,此时宋夏双方已经剑拔弩张,这种诈和伎俩恐怕只能哄小孩子了,可范雍偏偏信了,接着,元昊派遣大批部下,假意向范雍投降,按照范雍部将们的意见,这些党项降兵降意真假未知,即使接受其投降,也该将其迁居到别处安置 ,偏偏范雍书读的糊涂了,很想?怀仁四方?,反而把这些降兵安置在延州军事要地金明寨周围。至此,范雍的前两步回应全落到了元昊的陷阱里。结果某日夜晚元昊一声炮响,诈降的党项人群起而出,与元昊大军里应外合,率先偷袭了金明寨,将金明寨的宋军来了个一网打尽,直接兵临延州城下。面对危机局面,范雍再出昏招,在元昊对延州围而不急攻,围点打援企图已经极其明确的情况下,依然派人送信死催周边宋军来援,结果,元昊在好水川设伏,将来援数万宋军全数包了饺子。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对宋朝第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也是西夏从一个臣服于宋朝的部落走向?主权国家?的开始。若此战西夏失败,之后纵横河西走廊的西夏帝国,只怕只能是一场空梦了。

而恰是范雍在好水川之战里一系列愚蠢的应对成全了元昊,在元昊并不高明的诱骗手段面前,他就象一个听话的三岁小孩一样,一次又一次做出让元昊欢喜的事,拿出文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豪气,一次次勇敢的往陷阱里跳,最终让几万宋军成为元昊口袋里的美餐。这个中的原因,一方面范雍文人无谋,确非统兵之才,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人品好,脑袋里总有种?以德服人?的念头,却殊不知战争是你死我活的 游戏 ,绝非书本里刻板的道德,这般的迂腐,怕是只有春秋时代的宋襄公才能与之相比了。而这也恰恰是北宋许多统兵文臣的悲剧。还好宋军中还有明白人,几路宋军在延州被围的危局下,猛攻西夏后方,才最终使延州平安解围,范雍拾回了一条命。但是西夏的坐大与崛起,已经随着好水川会战的胜利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澶渊之盟后太平了没多少日子的北宋朝廷,又一次被拖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里。追溯起来,好水川一战指挥无能的范雍难辞其咎。

不过带兵无能的范雍,在镇守西线的日子里却还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正是这件好事,几乎最终改变了北宋抗击西夏被动的战局。在他刚刚到任延州时,有个小兵触犯军法,论罪当死,而范雍因爱惜这个小兵是条热血好汉,破例赦免了他。多年以后,正是这个小兵率军在战场上屡屡重创西夏铁骑,成为了西夏军队最恐惧的宋朝战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青。

5, 范文虎(南宋---元)

一个败将祸害一个朝代并不稀罕,祸害两个朝代才叫稀罕中的稀罕,由宋入元的大将范文虎正是这样的稀罕货。横扫天下的元太祖忽必烈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这位火线叛变的南宋高级将领,居然是一个放哪哪不行的败事精。

南宋末年是一个朝政败坏的时代,南宋的军事将领们自然是良莠不齐,有忠义却无能的,也有有能耐却道德败坏的,但是能够将无能无耻无胆等诸多字号加诸于一身的,恐怕这范大将军认第二,没有人敢论第一了,真个是文虎一出,天下小人谁与争锋。

作为南宋统兵大将,范文虎的后台硬的很,老丈人正是把南宋祸害得乌烟瘴气的奸相贾似道,所谓上粱不正下粱歪,从宋蒙战争一开始,范文虎就屡屡在蒙古大军面前表现出饭桶本色。1269年襄樊争夺战,范大将军率南宋主力水军驰援襄樊,水陆军队列阵几十里,真个是威风凛凛,结果蒙古人拿回回炮一轰,范大将军嗷的一声拔马狂逃,把几万大军扔下任蒙古人宰割。还好有老丈人护着,范大将军不但没被?问责?,反而官升一级,两年后,襄樊争夺战,范文虎妒忌名将李庭芝的指挥大权,居然给老丈人夸口说自己单独带军就能平灭蒙古人,有理想是好事,没能耐可就别吹牛了,在老丈人的支持下,范大将军独立统兵进军襄阳,一路上慢慢腾腾,带兵打仗还带着妓女小妾,整日寻欢做乐,十足的没出息样。果不其然,范文虎的大军在湍滩与元朝名将阿术大战,又是一触即溃,宋朝一百多名军官和数万官兵当了蒙古人的俘虏,两个月后,范文虎不幸在鹿门又撞上阿术,这次他连打的胆子都没有了,连夜撒丫子就跑,数百艘精良战舰和上万官兵再次成了蒙古人的战利品。四年以后,蒙古人兵逼安庆,镇守安庆的范文虎吓的腿发软,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居然不放一枪便开城投降,看在给自己当了多少年?运输大队长?的份上,蒙古人欣然接受了范文虎的投降,并命其成为灭宋的急先锋。还别说,叛变后的范文虎还真威风了一段时间,他打蒙古人没本事,掉转枪口打宋朝却似出了笼的?猛虎?,率先攻下了临安,俘虏了宋朝太后君臣,至此,当了多少年长腿将军的范大人,总算过了把?气吞万里如虎?的瘾。

南宋灭亡后,元朝对这位灭宋的?功臣?礼遇有加,加上范大将军确实属于会来事的主,于是没多少年就混到了尚书右丞的岗位上。要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范文虎估计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个?元朝名臣?的美名,可惜好景不长,天下一统的忽必烈又惦记上东边岛国日本了,而此时元朝的两位水战名将史天泽与张弘范已相继去世,于是同样水战将领出身的范大将军只好赶鸭子上架了。按说当时的日本实力真不强,不能和中原政权相比,忽必烈也给了范文虎足够的信任以及10万水军,共计3500多艘战船,浩浩荡荡直向东洋杀去。可事实证明,草包终究是草包。范文虎的大军到了日本没多久,遍赶上了台风。虽说天灾不可避免,范大将军对台风的应对措施也愚钝之级,眼睁睁看着几千艘战船在海上被风暴狂虐。不过元军虽然损失巨大,但实力尚存,并非到了不能打的一步,元朝军将们更是士气高涨,纷纷请战,表示要背水一搏,和敌人决一死战,范大将军很高兴的表扬了战士们的奋勇精神,一转眼便跳上一艘战船跑回了国,把数万元军扔在了日本岛上。结果群龙无首的元军很快在日军的反击下崩溃,上万元军成了日本人的俘虏。这个意外的胜利让日本人欣喜若狂,他们纷纷把胜因归结到?神风?上,不过说实话,就算是没有台风,面对这样的长腿将军,日本人想败都难。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战败的范文虎竟然在蒙古权臣的庇护上隐瞒了失利的真相,直到一年后才被追查,一度遭到罢官,可没过多久便被重新启用,从这个角度看,范大将军打仗草包,混官场的本事却真不是盖的。1301年,享尽了富贵的范文虎以尚书丞相的身份病逝于家,留在历史的是他无数次草包式的战场表演与长腿将军的美名。而重用如此无能鼠辈的元王朝,从立国开始便注定了不能长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2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