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明战神李定国,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18:13:23

南明战神李定国,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定国。

李定国幼时家里贫穷,从很小就失去双亲成了一个孤儿四处流浪,到9岁时被张献忠收养,认其为义父。李定国不是张献忠唯一收养的孩子,但却是兄弟四人中最英勇的一个。他自从有了义父后,就开始了常年随军出征的生活。他成长到17岁时,就被受命带领2万兵马出兵河南及湖北。多年后,张献忠在成都宣布大西政权确立,他的反明大业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年后,随着清兵南下张献忠还是重新思考自己反明的决定。他起初反明是汉民族内的矛盾,但是当满人入关后,他认为大明才是正统,因此他为自己反明的行为感到后悔并要求自己的义子在自己死后帮助大明抗清,维护汉人江山。

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在众兄弟当中是最拥护义父的决定,他也认为应该支持南明皇帝,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他力排众议,确定了辅佐南明皇帝朱由榔的方向。1648年,清兵南下二十万大军,直逼云南。此时的李定国刚刚27岁,他协助南明军队与清兵殊死抵抗。虽然他个人很有能力,但是架不住南明的兵力和起义军的队伍加一起也没有清兵人多。

经过几次寡不敌众的战役后,李定国改变策略,准备出奇制胜。原来在清兵南下前,他曾经为了在云南站稳脚跟,与当地武装发生过激烈的冲突。过程中他收获了当地的许多大象,并且用自己的军队驾驭象群。在战场上大象能起到震慑敌方的作用,象群一股脑的朝敌方奔跑,所到之处哀嚎一片,有很强的战斗力。凭借着这股动物奇兵,李定国在西南多个省份连连获胜。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动,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颤栗不已,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

这次面对清兵的大军,他在最后也动用了象群。这些大象比人高出许多,象腿又粗又壮,清兵的长矛只会激发它们的兽性却不能伤它们性命,而且多数清兵都是北方人士,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一次见到数百只大象士兵们马上乱了阵脚,全都慌作一团。最后清兵终于在几次尝试未果后,放弃了与李定国正面冲突。

不过李定国维护的政权并没有持续太久,1861年朱由榔被人骗到缅甸,在当地被缅甸国王扣留。后来清廷和缅甸国协商,派吴三桂去要回了这个南明皇帝,在1862年的6月将他处死。李定国对此悲愤交加,他苦心维持的汉人政权最终还是被满人击败,收到朱由榔的死讯没多久他就病重去世,去世时只有42岁。

在当地人的心中,满人远在北方根本管辖不到他们的生活,多民族的人都不愿接受满清的统治。当清兵南下,是李定国在云南等地聚集力量率兵狙击,他的民族大义让当地百姓敬佩不已。他一心协助朱由榔,从未贪恋皇权的野心。在得知自己的义兄有独立为王的想法时,还非常气愤的痛斥他妄自尊大。李定国带兵有方又是忠义之人,因此多年后人们提到他的事迹还是连连称赞,禁不住称他为民族英雄。

李定国将军事迹?

李定国,字宁宇,陕西延安绥德州人,但也有人说他是云南人,自幼就父母双亡,由一个陕西商人带到陕西延安绥德州。不管李定国是陕西人还是云南人,反正他的出身是很贫寒的。
  1630年,张献忠在绥德北面的米脂县(也是李自成的家乡)起义,许多的饥民纷纷加入了农民军,当时只有十岁的李定国也在其中。张献忠经常教这些儿童练习骑射等杀敌本领,李定国表现得很优秀,被张献忠收为义子。
  李定国从此跟随张献忠的农民军转战在四川、湖北等地,逐渐地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将领。在1641年2月21日,李定国率28骑用缴获的兵符骗开了城门攻破了襄阳,擒杀了襄阳王朱翊铭,迫使明朝的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自杀。
  1643年5月,张献忠占领武昌,6月自称为“大西王”,这个时候的李定国开始独挡一面,他手下有2万军马。1644年11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张献忠册封了自己最信任的四个义子,孙可望为平东将军,李定国为安西将军,刘文绣为抚南将军,艾能奇为定北将军。从张献忠对四个义子的册封可以看出,他的想法是效仿刘邦、刘备以四川作为立国之本,再逐鹿中原。但是四川的重要性使当时南明政权也不会轻言放弃。
  在清军还没有到来以前,南明和大西军在殊死地火拼,这也算是我们汉族政权的一个悲剧吧。李定国官拜安西将军,前军都督,在川北、川南等地作战。张献忠部被明朝杀得大败,丢失了重庆。1646年,趁火打劫的清军进攻四川。张献忠被迫放弃了成都。12月,在西充凤凰山的作战,张献忠不幸中箭被俘,惨遭清军杀死。
  大西军呈现出树倒猢狲散的态势,只剩下不到5、6万人由孙可望、李定国等四人指挥。被迫向南撤退,有点“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味道,大西军攻破重庆,杀死明将曾英(系落水淹死),攻入贵州,一路所向披靡,1647年2月又攻入云南。
  此时的云南正值少数民族地方官吏沙定洲叛乱,攻城陷府,明朝军队承现出土崩瓦解之势。大西军适时地打出了援助明军平叛的旗号,得到了明朝地主劣绅的支持,得以补充了兵饷和粮秣。孙可望等人指挥军队顺应民心,吊民伐罪,很快地击溃了沙定洲的叛军,收复了昆明。1647年4月,李定国独自领一支人马从昆明南下,追击沙定洲,将叛匪围困在临安。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攻坚战,终于生擒了沙定洲,把他押解到昆明处死。李定国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西南边陲的最知名的汉族将领,他的队伍也迅速地扩充,吸收了大量的彝族白族少数民族兵员,发展到五万多人,成为四支大西军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
  但在胜利的同时,对于大西军的领导权问题日益凸显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张献忠的四个儿子各怀鬼胎,长子孙可望当仁不让地以继承人的身份自居,为了树立权威,对李定国采取杀一儆百的手段,找碴要当众杖责李定国,在众将的劝说下,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忍受了杀威棒的处罚。
  1647年4月,大西军攻取了云南西部,生擒了明朝的名士杨知畏,孙可望没有杀他,以礼相待。大西军与明朝在云南出现了冰释前嫌,共同抗清的迹象。第二年,大西军事实上已控制了整个云南省。
  1649年,孙可望派杨知畏去广东肇庆见南明皇帝永历帝,希望南明政府册封他为王。但南明政府的部分权臣反对册封孙可望为王,只册封孙可望为景国公,李定国、刘文秀等为侯爵。杨知畏无法回去交差,于是篡改诏书,封孙可望为平辽王。没想到,孙可望已经等不及了,扬言如果不封王就要进攻南明,离孙可望大军最近的明朝庆国公陈邦传很害怕,已经假传圣旨册封孙可望为秦王。结果双方作假的内幕同时被揭穿。
  1650年8月,孙可望再次派人去南明政府,要求正式封他为秦王,被拒绝。9月,孙可望起兵进攻南明,亲率大军攻入贵州,夺取遵义和贵阳等重镇;刘文秀领兵攻入四川,李定国率部攻陷了贵州的安顺。11月,清军趁火打劫,进攻广东和广西,攻占广州和桂林。南明永历帝逃往南宁,这时才答应册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予以拒绝,一定要被封为秦王才接受。孙可望派部将贺九仪去见永历帝,贺九仪一到南宁就大开杀戒,把那些阻挠封王的南明官员全部杀死,在这种情况下永历帝才被迫封孙可望为秦王。大西军与南明的联合抗清联盟才算是正式形成。
  面临覆灭的南明永历王朝得到大西军的支持,才又苟延残喘。孙可望镇守贵阳,李定国奉命移师昆明,镇守云南,他的英雄事迹这才是真正地上演。李定国在云南采取了轻税薄役,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教育等政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他同时还日日操练兵马,训练了三万精兵;从缅甸购入许多大象,编练了一支特种部队象兵,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1652年,李定国写信给孙可望,要求向清朝进攻。孙可望同意了李定国的建议,以李定国、冯双礼为主将组成东路军大约十余万人出兵进攻湖南。刘文秀、王复臣为主将组成北路军进攻四川。李定国从贵州镇远出征以前就严明了纪律,连战皆捷。攻占沅州、靖州,斩清总兵杨国勋。在泽湖斩清将李四,攻克全州。7月1日,李定国在严关大战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三藩之一。双方冒雨血战,李定国及时把特种部队象兵投入战场,在雷电交加的恐怖氛围中,清军最终大败溃逃,李定国挥军掩杀,直杀到榕江边,直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孔有德退守桂林。7月2日,李定国马不停蹄地组织兵力对桂林进行攻城,昼夜不息。4日,李定国部攻克了桂林,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走逃无路,投火自杀;另一个降清的叛徒陈邦传被生擒,押解至贵阳处死。紧接着李定国又攻占柳州、悟州等地,将清军逐出占领了广西全境。李定国的大军继续北上,攻克湖南的永州、衡阳、长沙,前锋推进到岳州(今岳阳)。还分兵东进,一直攻进到江西的吉安。只半年时间,李定国就攻占了二州十二府,辟地三千里,而且大军所至,秋毫无犯。   但是北路的刘文秀部则先胜后败,被清廷的平西王吴三桂杀败,还折了副帅王复臣。李定国的巨大胜利让清廷大为震惊。桂林大捷后,南明永历帝封李定国为西宁王,刘文秀为南安王。孙可望非常地妒忌李定国的战功,私自削减了永历帝奖给李定国的一半的奖金,扣压了李定国的封王的诏书,并贬谪了英勇战败的刘文秀。孙可望的专横与自私给胜利的大西军带来了不祥之兆。   1652年11月,清政府派敬谨亲王尼堪领十万精兵向李定国发起反攻。李定国自知敌军来势汹汹,而本部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恐难以与强敌抗衡。于是退避三舍,主动放弃了长沙,退守衡阳。11月19日,清军追击到衡阳城下,两军在衡阳展开激战,李定国原命副手马进忠、冯双礼领一军前后夹击尼堪,孙可望怕李定国成了大功,故意破坏,阻止冯双礼等前往助战,于是李定国陷入苦战中,双方血战四昼夜,难分伯仲。23日,李定国佯败,将清军引入伏击圈,层层包围。敬谨亲王尼堪率军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围,十万大军最终全军覆灭,敬谨亲王尼堪本人亦被击毙。   桂林、衡阳两次大捷歼灭清军数十万,击毙清朝两个王,解放了广西和湖南的广大地区,是明朝对清作战从来没有过的大胜,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进犯西南的计划,鼓舞了各地反清组织斗争的士气。李定国会见大将白文选筹备下一步进攻武汉,攻取南京的作战计划。正当抗清形势一片大好时,孙可望竟不顾大局密令命令冯双礼撤退,马进忠也撤退了。李定国虽然获胜,也没有办法也只好放弃衡州撤退到宝庆(今湖南邵阳)。顾城先生在《南明史》中谈到,“探讨南明的历史,有一个基本论点是可以通过大量事实证明的,这就是在力量对比上,南明的兵力和潜在力量(包括清统治区内的复明势力)并不逊于清方。其所以屡战屡败,丧师失地,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抗清势力之间矛盾重重,互相拆台,甚至自相火并,使兵力相当有限的满洲贵族坐收渔翁之利。”是无不道理的分析。   然后孙可望连续写信邀请李定国到沅州商议军机,正在李定国准备动身时,李定国在孙可望身边的心腹龚彝派人来报讯,孙可望阴谋在李定国到达沅州后对他下毒手。于是李定国中止了沅州之行,并写信责问孙可望。为了避免与孙可望正面冲突,李定国留下部分军队驻守湖南,被迫自率五万大军南下两广。孙可望一见李定国离开了湖南,就率领他的十多万军队来进攻清军,也想打个大胜仗来提高自己的威望。1653年3月,因为骄傲轻敌,孙可望被清将屯齐在宝庆杀败。见康熙二十四年《宝庆府志》卷二十一《武备志?兵纪》云:“十年四月(当为三月),贝勒率师大败孙可望于周家铺,横尸遍野。可望单骑走武冈。我师乘胜逐之,遂复宝庆府。”孙可望把李定国占领的许多地方丢掉了。   李定国也开始连连背运,离开湖南进入广西,想夺回广东。首先在永州失利,攻打肇庆失败,只占领了化州、吴川、信宜等小州县。再攻桂林失利,退回柳州。1653年7月,不除掉李定国,孙可望寝食难安,他竟然派部将冯双礼进攻李定国,南明内部大规模的内战一触即发,李定国设计伏击生擒了冯双礼,便予以释放,冯大受感动,倒向李定国一边。内战也因此被延缓了。   李定国是南明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用卓越的战略眼光分析全局。与孙可望并力恢复湖广然后东进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他决定联络郑成功共图复兴大业。他的战略意图是,同郑成功会师,首先收复广东,进而夺取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省。1654年,经过休整的李定国会同联络郑成功的水军等其他反清组织,号称二十万大军围攻广东的新会。当时清廷的主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惮于李定国的威名,贽伏在广州不敢救援。但是李定国围攻小小的新会县城竟然从6月开始一直打到12月中旬,长达半年之久,始终无法破城。战斗非常地惨烈,因为断粮,守城清兵竟然杀人而食。   12月14日,清廷委派的靖南将军朱马喇领兵前来救援新会,尚可喜等也出兵助战。经过四天激烈战斗,到18日,李定国的象兵遭到清兵的炮击而回走,冲乱了自己的队伍,清军骑兵从两翼突击,李定国抵敌不住,全线溃败,一直败退到南宁才稳住阵脚,两广交界的二十多个州县全部丢失了。李定国筹划的恢复广东、进取江南战略完全失败,这以后他再也没有力量和机会进入广东了,南明复兴的希望也从此化为了泡影。   孙可望则加快了自己篡权称帝的步伐,在贵阳修建宫殿,派兵扼守南宁西北的田州,阻止李定国回滇。1656年,李定国决定平定孙可望的叛乱,引兵返回云南,守田州的孙可望部不战而溃。孙可望企图要劫持永历帝,但他手下大将白文选已经倒向李定国一边,因此阴谋破产。因为李定国等护驾有功,1656年3月,永历帝晋升李定国为晋王。1657年8月,孙可望起兵十四万进攻云南,与李定国部对峙在交水,孙可望手下的大将马进忠、马宝等等纷纷临阵反水。孙可望众叛亲离,最后仅剩下妻子等二十多人,逃到长沙,向清朝投降,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孙可望的叛乱虽然平息,但是永历政权的力量被极大地削弱,尤其是马吉翔为代表的隐患并没有被铲除。马吉翔曾与孙可望勾结,为非作歹,李定国原本要逮捕马吉翔,但马吉翔托人找李定国说好话,并且极力地为李定国歌功颂德,骗取了李定国的信任,得以继续留在永历帝身边。同时李定国在收编孙可望的军队时没有一碗水端 平,引起了军内的不和。   1658年2月,清政府趁机以铎尼为统帅,兵分三路大举向贵州、云南进攻。北路为平西王吴三桂;南路为都统卓布泰;中路为洪承畴、洛托。4月,南明政权的重要将领刘文秀病故。同月,孙可望的旧部王自奇在永昌叛变,李定国为了平息王自奇的叛乱,亲率大军征讨,在李定国征讨王自奇的同时,清军已经攻陷了贵阳和重庆等地。7月永历帝任命李定国为都招讨大元帅应敌。李定国分兵三路进行阻击,自己居中策应。但是他的黔西防线很快地被清军突破,三路清军攻入云南,局势已无可挽回。   李定国返回昆明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虽然当时四川西南的宜宾、乐山、西昌一带都还在南明控制之下,刘文秀曾留驻有3万精兵;还可以联系到以原大顺军为主力的夔东十三家等抗清组织。但是李定国考虑到大顺军与大西军并不融洽的关系,还是决定转移到湖南和广西交界与清廷继续周旋。因为一旦形势不利可向东南突进,与厦门的郑成功部汇合;万一失败还可以出海,占据岛屿与清朝继续周旋。然而永历帝畏敌如鼠,决定采取逃跑策略,遁入缅甸。10月15日,永历帝撤出昆明逃往国外。1659年,白文选的殿后部队被清军击败。李定国毅然收拾残兵,挑选了六千人埋伏在怒江以西的磨盘山,设下三道伏兵,果然,吴三桂的追兵浑然不知地钻入了伏击圈,不想在这关键的时候,南明官员卢桂生叛变向吴三桂通风报信,伏击战演变成为一场血战,李定国部战死2/3,许多老部下英勇战死,当然清军同样是伤亡惨重,有十多名都统以下的军官和几千人战死。吴三桂只得暂时放弃了追击。   磨盘山血战后,永历帝及左右僚臣逃入缅甸境内与李定国失去了联系。李定国不肯入缅,在云南西部召集溃散的部队准备和清朝进行最后的战斗。李定国和白文选相会于木邦,派人去缅甸寻找永历帝,他们派去的使者,被缅甸人所杀。缅甸以为南明军队已经是溃兵,想趁火打劫,抢劫明军的军马。白文选大怒整顿人马,命令进行反击,缅军主力(据文献说有“数十万”,可能失之夸张)在江对岸列阵,准备迎战。明军渡河进攻,仅百骑就击溃缅军,明军顺势掩杀,据说毙伤缅军万人以上。缅甸官员搬出永历帝要他勒令白文选退兵。   明将广昌侯高文贵、怀仁侯吴子圣也曾率领一支兵马入缅迎驾,李定国三十多次上表,想接回永历帝,都被缅甸政府和永历帝身边的奸臣马吉翔阻止。缅甸政府派兵把永历帝软禁了起来,为了救出皇帝,李定国曾经两次起兵企图入缅甸,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永历帝身边的忠臣沐天波组织的自救行动也被马吉翔粉碎。许多的明军将领和官员俱皆心灰意冷,纷纷向清朝投降,最后连白文选也投降了。唯有李定国一个人的意志从未动摇过。正应了一句话,“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   1661年7月,吴三桂领十万大军开进缅甸,12月3日,缅甸国王向吴三桂交出了永历帝,南明政权至此覆灭。李定国等曾密谋在吴三桂押解永历帝去北京途中进行拦截。1662年4月,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杀害。   李定国听说永历帝遇害的消息,万分悲痛。李定国向东里、暹罗借兵计划失败,同时军中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纷纷病倒,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1662年6月11日,李定国四十二岁生日这一天在百感交集、无限的郁闷中也病倒了。6月27日夜,李定国召其子及部将到跟前告诫:“宁死荒外,勿降也!”言毕,气绝而亡,一代名将悲情英雄李定国于云南的勐腊(另一说是景线)与世长辞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6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